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高职学生课外阅读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焦爱娣 《镇江高专学报》 2009年第3期88-92,共5页
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多为用来消遣娱乐的浅阅读,人文精神缺失。开展广泛有效的人文化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课外阅读指导上,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把握阅读材料的人文内涵,关注阅读主... 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多为用来消遣娱乐的浅阅读,人文精神缺失。开展广泛有效的人文化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课外阅读指导上,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把握阅读材料的人文内涵,关注阅读主体的独特感受,还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利用优秀影视作品、网站资源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陶冶情操,使他们成为精神成熟、思维理性、人格完美、道德完善的栋梁之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课外阅读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漫游诗——李白心灵的呼唤
2
作者 焦爱娣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5-89,共5页
李白几乎穷其一生来漫游,写下了大量表明心迹、抒写性灵的漫游诗。他用这些诗歌来剖露心灵,讴歌"济苍生、安社稷"的济世理想,抒发怀才不遇的满腔悲愤,表达自由、脱俗的生活理想和自主、孤独的生命意识。唐代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李白几乎穷其一生来漫游,写下了大量表明心迹、抒写性灵的漫游诗。他用这些诗歌来剖露心灵,讴歌"济苍生、安社稷"的济世理想,抒发怀才不遇的满腔悲愤,表达自由、脱俗的生活理想和自主、孤独的生命意识。唐代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使漫游成为一种时尚是其外因,而李白儒、道、侠杂糅的思想则是其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漫游诗 济世理想 自由精神 生命意识
下载PDF
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建构
3
作者 焦爱娣 《学语文》 2005年第6期49-49,共1页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正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既以哲学的形态出现,又通过文学载体得到表现。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正是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既以哲学的形态出现,又通过文学载体得到表现。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以来,人文主义精神及人文主义教育开始了它的现代复兴。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深切关注人文教育。给美国高等教育界以强烈的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精神建构 语文教材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学科 基本意义 文学载体 文化概念 20世纪
下载PDF
试论南朝乐府《西洲曲》的哀怨美
4
作者 焦爱娣 《文教资料》 2009年第5期13-14,共2页
《西洲曲》基调哀怨缠绵,情感细腻委婉。诗歌巧用修辞,以美丽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来叙写主人公的孤寂与哀怨,把具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动作描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极为深挚而委婉地表达出了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使... 《西洲曲》基调哀怨缠绵,情感细腻委婉。诗歌巧用修辞,以美丽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来叙写主人公的孤寂与哀怨,把具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动作描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极为深挚而委婉地表达出了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使读者在优美的江南水乡图中感受到朦胧惆怅的哀怨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哀怨美 含蓄的感伤 美丽的忧伤
下载PDF
试论《将仲子》与《氓》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相似性
5
作者 焦爱娣 《贺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7-49,共3页
《诗经》中的《郑风.将仲子》与《卫风.氓》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地域背景和相似的民风民俗背景,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她们的婚恋都面临着无媒说合、双方性格存在明显缺陷、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等因素,所以,《将仲... 《诗经》中的《郑风.将仲子》与《卫风.氓》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地域背景和相似的民风民俗背景,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她们的婚恋都面临着无媒说合、双方性格存在明显缺陷、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等因素,所以,《将仲子》中的女主人公的爱情必将如《氓》中所展示的那样,以悲剧而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命运 无媒说合 性格缺陷 地位低下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教学须力戒浮躁
6
作者 焦爱娣 《学语文》 2004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浮躁 做法
下载PDF
南朝乐府民歌艳情特质及其地缘性研究
7
作者 焦爱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8,共3页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剌激了情...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剌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乐府民歌 艳情 热烈浪漫 哀怨缠绵 地缘性
下载PDF
试论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道教美学思想
8
作者 焦爱娣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5-97,共3页
李白早年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在《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诗中,通过对道士生活环境的细腻描写,体现了李白的人格、气质、个性特征及其对道教美学思想的追求,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返朴归真、有无相生、虚静恬淡、自然无为等美学思想,这些... 李白早年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在《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诗中,通过对道士生活环境的细腻描写,体现了李白的人格、气质、个性特征及其对道教美学思想的追求,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返朴归真、有无相生、虚静恬淡、自然无为等美学思想,这些道教美学思想也贯穿于李白的诗歌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道教美学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