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髓系抗原标记的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形态学、流式免疫表型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焦聿墨 马林通 +1 位作者 王鼎 赵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4期542-544,共3页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临床上高发的儿童恶性肿瘤疾病,一般占儿童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20%以上,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但是由于该疾病涉及数十种特异染色体异位形成一种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临床上高发的儿童恶性肿瘤疾病,一般占儿童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20%以上,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但是由于该疾病涉及数十种特异染色体异位形成一种融合基因,而多种融合基因也导致了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从而给临床医师治疗形成了巨大的困难[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恶性肿瘤疾病 儿童恶性肿瘤 临床医师 免疫表型 急性白血病 髓系抗原 血液形态学
下载PDF
骨髓检查确诊黑热病1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焦聿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25-126,共2页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患者张某,男,41岁,以“间断发热5月腹涨3月”之主诉于2011年11月22日08时43分入院。病例特点:入院5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伴寒战,间断咳嗽。
关键词 骨髓检查 黑热病 确诊 临床资料 间断发热 病例特点 间断咳嗽 高体温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CD33、CD13及MPO表达水平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焦聿墨 马林通 +2 位作者 王鼎 赵鹏 丁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儿CD33、CD13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陕西省汉中市三二○一医院收治的130例APL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APL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130...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儿CD33、CD13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陕西省汉中市三二○一医院收治的130例APL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APL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130例为对照,两组均进行骨髓穿刺,予以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及免疫学检查,并采用流式细胞仪行CD33、CD13和MPO检测,分析两组CD33、CD13和MPO表达水平,并探讨不同疗效的APL患儿CD33、CD13和MPO表达水平。结果以CD33及CD13≥20%、MPO≥10%为阳性表达,APL组CD33、CD13、MPO表达等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221、5.330、28.850,P<0.05);APL组CD33、CD13、MPO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56、4.127、9.931,P<0.05);以阳性率≥80%为强阳性,完全缓解(CR)组患儿CD33、MPO表达强阳性率与非CR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D13表达强阳性率高于非CR组(χ^(2)=3.949,P<0.05)。结论APL患儿CD33、CD13、MPO呈高表达,CD33、CD13、MPO表达水平检测对临床诊断APL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分化抗原33 分化抗原13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机体缺铁时对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4
作者 田文侠 孙闰月 焦聿墨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A01期296-297,共2页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与药物、病毒感染、放射线损伤等因素有关。本文探讨机体缺铁时对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缺铁 白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rhG-CSF联合强烈免疫抑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赵鹏 杨义武 +2 位作者 马林通 焦聿墨 徐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强烈免疫抑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患者单核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三二〇一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并发感染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 目的探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强烈免疫抑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患者单核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三二〇一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并发感染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强烈免疫抑制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例。强烈免疫抑制组给予患者强烈免疫抑制(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菌素A、环磷酰胺)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患者rhG-CSF联合强烈免疫抑制对患者进行治疗。采集患者治疗前后血标本,检测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和血红蛋白(Hb)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脂肪酸合酶基因(Fas mRNA)、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mRNA)表达;使用散射比浊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IL-3)水平;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与强烈免疫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WBC、ANC、Hb水平上升(P<0.05),CD3^(+)、CD4^(+)水平下降,CD8^(+)上升(P<0.05),Fas mRNA、Bcl-2 mRNA表达均下降(P<0.05),IL-2水平下降,IL-3水平上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强烈免疫抑制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P=0.024)。结论使用rhG-CSF联合强烈免疫抑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调节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患者单核细胞凋亡基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强烈免疫抑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