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造山带晚造山期花岗岩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超 赵展 +2 位作者 焦若鸿 王绪诚 许长海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0年第4期8-15,共8页
大别造山带存在中侏罗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关花岗岩类在成分上与准铝质岩一致,其锆石U-Pb与全岩Rb-Sr年龄为174-161 Ma。这些岩体主要属于造山带中下地壳深部熔融、侵入之产物,具有晚造山挤压型花岗岩的特点。岩体出露面积与剥露深度的... 大别造山带存在中侏罗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关花岗岩类在成分上与准铝质岩一致,其锆石U-Pb与全岩Rb-Sr年龄为174-161 Ma。这些岩体主要属于造山带中下地壳深部熔融、侵入之产物,具有晚造山挤压型花岗岩的特点。岩体出露面积与剥露深度的区域变化,主要与后期强烈的热窿伸展差异改造作用有关。大别造山带晚造山期的挤压环境,还控制合肥盆地前陆挤压阶段(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以及南北两侧逆冲推覆构造的发育。西太平洋汇聚特性的急剧变化(侏罗纪末),是促成大别山造山根突发性拆沉事件以及区域伸展机制取代晚造山期挤压作用的根本原因,推测这种晚造山期挤压环境大致结束于-160Ma,即造山根突发性拆沉作用发生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晚造山期挤压 热隆伸展 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锆石裂变径迹(ZFT)年代学: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焦若鸿 许长海 +1 位作者 张向涛 阙晓铭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裂变径迹技术是解决各种与时间—温度相关的地质问题的一种低温年代学手段。与磷灰石相比,锆石裂变径迹具有较高的封闭温度和退火区间,有其特定的地质意义和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锆石裂变径迹退火的研究,包括退火特性、... 裂变径迹技术是解决各种与时间—温度相关的地质问题的一种低温年代学手段。与磷灰石相比,锆石裂变径迹具有较高的封闭温度和退火区间,有其特定的地质意义和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锆石裂变径迹退火的研究,包括退火特性、径迹测量、退火模型,以及来自露头和钻孔样品的退火研究。首先介绍了锆石裂变径迹的分析程序、测量标准、实验退火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手段所得到的封闭温度及部分退火区间;其次概述了锆石裂变径迹的主要应用,包括盆地物源及热历史,造山带冷却剥露过程,以及断裂的热改造作用等方面,指出裂变径迹与(U-Th)/He方法的结合是以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裂变径迹 实验退火模型 封闭温度 地质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碎屑锆石裂变径迹记录的下扬子构造热演化史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丹萍 许长海 +1 位作者 焦若鸿 周祖翼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为了揭示下扬子南部露头区中、古生界地层的构造热演化特点及其控制环境,本文应用刻画温度与时间关系较好的锆石裂变径迹技术(ZFT),对苏皖下扬子15个中、古生界碎屑岩进行热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古生界碎屑岩表现出214~75Ma的ZF... 为了揭示下扬子南部露头区中、古生界地层的构造热演化特点及其控制环境,本文应用刻画温度与时间关系较好的锆石裂变径迹技术(ZFT),对苏皖下扬子15个中、古生界碎屑岩进行热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古生界碎屑岩表现出214~75Ma的ZFT年龄特点,这些ZFT年龄及其颗粒年龄的变化,主要与后期差异热改造以及不同碎屑锆石的裂变径迹抵制退火的难易程度不同有关.这些碎屑岩ZFT年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集中在157~95Ma,这一时限与下扬子乃至中国东部160~100Ma时期广泛的岩浆活动时间是一致的,可见岩浆热改造对于碎屑岩ZFT热年龄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2个南华系碎屑岩(ZFT10和ZFT11)的ZFT测年结果(76~75Ma)与NW-SE向的区域构造带活动或者是断裂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裂变径迹 中、古生界 碎屑岩 热改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