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给不足对新疆实施双语教育政策的制约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炳仙 焦雯静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双语教育存在理论、制度和资源供给不足,使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实施面临诸多困难。因此,需要加强理论创新,构建合理制度体系,增加优质资源供给。
关键词 新疆 双语教育 理论供给 制度供给 资源供给
下载PDF
西方性恶论的发展研究
2
作者 焦雯静 杨晗 《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5Z期251-251,共1页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始终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一个问题:人性的最初到底是是性善,还是性恶。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使得社会各方面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笔者以不同历史时期的观点来探讨人性本恶在西方的发展。
关键词 人性论 性本恶 性本善
下载PDF
miR-424-5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李瑞花 贾亚春 +4 位作者 王婷 刘接班 段永涛 焦雯静 何爱丽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miR-424-5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58例AML患者骨髓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13例缺铁性贫血(irondef... 目的探讨miR-424-5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58例AML患者骨髓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13例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患者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骨髓标本中miR-424-5p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miR-424-5p对AML的诊断价值。总结58例AML患者miR-424-5p表达谱及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分析miR-424-5p与AML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利用在线数据库预测miR-424-5p下游通路,探究miR-424-5p在AML发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结果miR-424-5p在初发AML患者中低表达(P=0.002),其表达量与患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有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95%CI为0.663~0.889,可有效区分AML患者和IDA患者。分析临床资料发现miR-424-5p的表达水平降低和患者的OS延长显著相关(P=0.005)。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miR-424-5p表达量在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iR-424-5p表达量>12.478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12.478患者的3.315倍。StarbaseV2.0数据库预测发现miR-424-5p的靶基因可能通过TRAIL信号通路参与AML的发生发展。结论miR-424-5p在初发AML患者中低表达,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表达水平与AML患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关,表达水平升高与AML患者的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有望成为AML的潜在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miR-424-5p 预后标志物
下载PDF
微移植治疗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1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焦雯静 张亚莉 +1 位作者 刘接班 李瑞花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1期1122-1123,共2页
目的:探讨微移植治疗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综合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行微移植治疗的AML患者17例,予不同诱导化疗方案联合微移植后评价疗效,获得诱导缓解后,给予规律巩固维持治疗,随访2年内患者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17例AML... 目的:探讨微移植治疗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综合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行微移植治疗的AML患者17例,予不同诱导化疗方案联合微移植后评价疗效,获得诱导缓解后,给予规律巩固维持治疗,随访2年内患者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17例AML缓解后采用微移植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82.35%。出院后两年内共复发2例,复发率11.76%,死亡2例,死亡率11.76%,两年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分别为64.71%和88.24%。全部患者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结论:在逐步完善并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微移植可成为AML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移植 急性髓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月 张广迎 +2 位作者 蒋引娣 刘接班 焦雯静 《癌症进展》 2021年第20期212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22例,感染发生率为36.67%,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7例,占31.82%;革兰阴性菌感染14例,占64.63%;真菌感染1例,占4.55%。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博菌为主,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化疗周期、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基础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数目、住院时间均可能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而不同性别、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均可能不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化疗周期﹥5个、中心静脉置管时间﹥20天、有基础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住院时间≥20天均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易发生血流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多个因素相关,临床治疗时应针对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血流感染 病原菌分布
下载PDF
DC-CIK过继免疫联合BDT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月 张广迎 +3 位作者 张亚莉 刘接班 焦雯静 蒋引娣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观察DC-CIK过继免疫+BDT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3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6例采取BDT方案治疗,研究组27例于对... 目的观察DC-CIK过继免疫+BDT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3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6例采取BDT方案治疗,研究组2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DC-CIK过继免疫治疗,观察比较2组疾病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CD4^(+)、CD8^(+)、CD4^(+)/CD8^(+)水平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研究组疾病缓解率74.07%较对照组46.1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D8^(+)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WHOQOL-100评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DC-CIK过继免疫+BDT方案治疗,能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DC-CIK过继免疫 BDT方案 疾病缓解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瑞花 段永涛 +3 位作者 刘接班 焦雯静 马超 李月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2期229-230,23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有无合并血栓形成进行分组,分为合并血栓组与无合并血栓组。将两组相关指标作...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有无合并血栓形成进行分组,分为合并血栓组与无合并血栓组。将两组相关指标作比较,以分析合并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结果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3%;平均血栓发生距离初诊时间为(24.00±1.50)月;合并血栓组患者的年龄更高于无合并血栓组(P<0.05),吸烟史占比率更高于无合并血栓组(P<0.05)高血压占比率更高于无合并血栓组(P<0.05)糖尿病占比率更高于无合并血栓组(P<0.05)血脂异常占比率更高于无合并血栓组(P<0.05)既往血栓病史占比率更高于无合并血栓组(P<0.05)治疗次数占比率更高于无合并血栓组(P<0.05)。结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老年、以往曾有血栓史,以往曾合并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往多次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调节T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蒋引娣 李月 +2 位作者 刘接班 焦雯静 张亚莉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222-3224,共3页
目的探索骨髓中调节T细胞(Treg)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对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治疗方案的65例初治MM患者骨髓中的Treg进行分析,以患者Treg的中... 目的探索骨髓中调节T细胞(Treg)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对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治疗方案的65例初治MM患者骨髓中的Treg进行分析,以患者Treg的中位数作为临界值,分为高Treg组(Treg≥3.22%)35例和低Treg组(Treg<3.22%)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MM类型、平均疗程数、平均血钙浓度、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结果65例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后,35例患者获得了VGPR及以上的治疗反应,其中低Treg组患者获得VGPR及以上的比例为65.71%,明显高于高Treg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低Treg组患者所需的平均疗程数为(2.55±0.38)个、平均血钙浓度(1.02±0.25)g/L,明显少于或低于高Treg组的(4.37±0.55)个、(2.48±0.53)g/L,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101.56±15.36)μmmol/L,明显高于高Treg组的(78.28±11.21)μ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eg细胞比例高的初治MM患者对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治疗方案的治疗反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反应 硼替佐米 部分缓解 血钙浓度 血红蛋白浓度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DHAOx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李月 张亚莉 +2 位作者 刘接班 焦雯静 蒋引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DHAOx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NHL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DHAOx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DHAO...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DHAOx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NHL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DHAOx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DHA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G、IgA、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LDH、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DHAOx方案治疗NHL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LDH、β_(2)-MG水平,但同时可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治疗相关性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DHAOx方案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艾曲波帕联合环孢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焦雯静 刘立民 +3 位作者 周惠芬 汪清源 苗瞄 吴德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3-576,共4页
目的 探讨艾曲波帕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8例接受艾曲波帕联合CsA治疗的SAA患者资料,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治疗后3... 目的 探讨艾曲波帕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8例接受艾曲波帕联合CsA治疗的SAA患者资料,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32.4%和42.6%。ORR与艾曲波帕使用时间长短有明显相关性(P<0.001)。中位随访时间27.5(6.0~47.0)个月,2年总生存率(OS)为(87.7±4.1)%,OS与从诊断至艾曲波帕开始使用间隔长短有显著相关性(P=0.010)。2年无失败生存率(FFS)为(42.6±6.0)%,年龄(P=0.040)、治疗前网织红细胞百分比(P<0.001)及艾曲波帕使用时间长短(P<0.001)与FFS有显著相关性。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胆红素升高,发生率为77.9%,均较轻微,经适当处理后有效控制。8例患者(11.8%)死亡,其中肺部感染5例(7.4%),消化道出血1例(1.5%),脑出血2例(2.9%)。结论 艾曲波帕联合CsA治疗SAA安全有效,患者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艾曲波帕 环孢素A 免疫抑制治疗
原文传递
雷公藤内酯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C细胞功能及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立民 焦雯静 +4 位作者 张兴霞 张彦明 赵广圣 孙雨梅 陆沭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4-829,共6页
目的通过休外实验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对系统悱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I.E)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甫公藤内酯醇的免疫学活性提供依据。方法从SLE患者外周... 目的通过休外实验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对系统悱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I.E)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甫公藤内酯醇的免疫学活性提供依据。方法从SLE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DC,加入0、5、10、30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共孵台,24h后收集上清液,ELISA检测IFN-α、TL-6、TNF-α艟,5d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CDllc、CD80、CD86阳什率,光镜观察DC的肜念,扫描咀镜观察I)C的超微结构。结果雷公藤内酯醇显著减低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IFN-α、IL-6、TNF-α量,并呈雷公藤内酯醇浓度依赖性(P〈0.05);甫公藤内酯醇可抑制SLE心行DC的分化和成熟,外卫雷公藤内酯醇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够减弱SLE患者DC的功能,并抑制其分化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树突状细胞 成熟
原文传递
雷公藤内酯醇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及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立民 焦雯静 +5 位作者 张兴霞 张彦明 赵广圣 崔红霞 孙雨梅 陆沭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通过体外试验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雷公藤内酯醇的免疫学活性提供依据.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p... 目的 通过体外试验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雷公藤内酯醇的免疫学活性提供依据.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pDC,加入0、5、10、30 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共孵育,24 h后收集上清液,ELISA检测pDC分泌的IFN-α、IL-6、TNF-α量,5 d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型CD11c、CD80、CD86阳性率,光镜观察DC的形态,扫描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显著降低pDC分泌的IFN-α、IL-6、TNF-α,并呈雷公藤内酯醇浓度依赖性(P<0.05);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pDC向DC的分化和成熟,并呈雷公藤内酯醇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能够降低pDC的功能,并抑制其向DC的分化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成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