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在保证循环稳定前体下液体负平衡对达撤机条件的>60岁ICU患者撤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我科2013-02-2015-02收治的42例需要机械通气的>60岁的危重症患者,在符合撤机标准后,随机分为液体负平衡组( ...目的:探讨在保证循环稳定前体下液体负平衡对达撤机条件的>60岁ICU患者撤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我科2013-02-2015-02收治的42例需要机械通气的>60岁的危重症患者,在符合撤机标准后,随机分为液体负平衡组( A组)和液体正平衡组( B组),依中心静脉压( CVP)、平均动脉压( MAP)进行液体管理,至成功撤机48 h。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液体平衡状况、BNP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液体负平衡组患者撤机成功率(85.7%)高于液体正平衡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负平衡组机械通气时间(5.99±1.83)d vs (8.04±3.99)d,脱机48 h BNP前体(424.71±302.67)pg/mL vs (653.19±483.39)pg/mL,明显低于液体正平衡组(P<0.05);撤机后48 h两组MAP[(81.43±7.31)mm Hg vs (84.95±7.76)mm Hg]与CVP [(7.38±2.58)mm H2O vs (8.81±3.25)mm H2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0岁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在保证循环稳定前体下,采用适度液体负平衡策略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HBs Ag酶联免疫试剂检测试管血和导管血S/CO的差异性。方法厦门新创HBs Ag ELISA试剂检测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无偿献血者标本17967例,对初次反应性标本用原试管和血袋导管血分别进行双孔复试。结果检测17967例标本,共...目的探讨HBs Ag酶联免疫试剂检测试管血和导管血S/CO的差异性。方法厦门新创HBs Ag ELISA试剂检测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无偿献血者标本17967例,对初次反应性标本用原试管和血袋导管血分别进行双孔复试。结果检测17967例标本,共检测阳性标本143例,阳性率为0.8%。试管血与导管血S/CO≥28有56例,10≤S/CO<28间的有40例,1.5≤S/CO<10的有36例,0.8≤S/CO<1.5的有11例。采用T检验,10≤S/CO<28间的40例和1.5≤S/CO<10的36例,0.8≤S/CO<1.5的11例,导管血S/CO均明显低于试管血。结论除强阳性标本外,导管血S/CO明显低于试管血,为保证血液结果的准确性,对初次反应性处于灰区的标本不适于单独使用导管血进行复查。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在保证循环稳定前体下液体负平衡对达撤机条件的>60岁ICU患者撤机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我科2013-02-2015-02收治的42例需要机械通气的>60岁的危重症患者,在符合撤机标准后,随机分为液体负平衡组( A组)和液体正平衡组( B组),依中心静脉压( CVP)、平均动脉压( MAP)进行液体管理,至成功撤机48 h。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液体平衡状况、BNP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液体负平衡组患者撤机成功率(85.7%)高于液体正平衡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负平衡组机械通气时间(5.99±1.83)d vs (8.04±3.99)d,脱机48 h BNP前体(424.71±302.67)pg/mL vs (653.19±483.39)pg/mL,明显低于液体正平衡组(P<0.05);撤机后48 h两组MAP[(81.43±7.31)mm Hg vs (84.95±7.76)mm Hg]与CVP [(7.38±2.58)mm H2O vs (8.81±3.25)mm H2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0岁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在保证循环稳定前体下,采用适度液体负平衡策略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关。
文摘目的探讨HBs Ag酶联免疫试剂检测试管血和导管血S/CO的差异性。方法厦门新创HBs Ag ELISA试剂检测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无偿献血者标本17967例,对初次反应性标本用原试管和血袋导管血分别进行双孔复试。结果检测17967例标本,共检测阳性标本143例,阳性率为0.8%。试管血与导管血S/CO≥28有56例,10≤S/CO<28间的有40例,1.5≤S/CO<10的有36例,0.8≤S/CO<1.5的有11例。采用T检验,10≤S/CO<28间的40例和1.5≤S/CO<10的36例,0.8≤S/CO<1.5的11例,导管血S/CO均明显低于试管血。结论除强阳性标本外,导管血S/CO明显低于试管血,为保证血液结果的准确性,对初次反应性处于灰区的标本不适于单独使用导管血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