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乔梁 熊光冰 +3 位作者 冀旭 袁天 汪小祥 朱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6月101例接受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男29例,女72例,15~77岁,平均(48.6±13.2)岁。肿瘤位于胰头部49例(48.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23年6月101例接受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男29例,女72例,15~77岁,平均(48.6±13.2)岁。肿瘤位于胰头部49例(48.5%)、胰颈体尾部52例(51.5%)。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胆道并发症分为胆道并发症组(n=24)与无胆道并发症组(n=77)。单因素分析中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分类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肿瘤剜除术,无术中输血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3~359 min,平均(168.0±58.7)min。术后长期随访,24例(23.8%)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胆囊结石21例、胆囊炎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例;77例(76.2%)未发生胆道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大(P=0.008)、术后第1天γ-谷氨酰转移酶高(P=0.04)、肿瘤位于胰头部(P=0.012)、肿瘤最大径长(P=0.028)、生长抑素使用总量多(P<0.001)是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大(OR=1.262,95%CI=1.025~1.554,P=0.028)、肿瘤位于胰头部(OR=4.042,95%CI=1.242~13.155,P=0.020)、生长抑素使用总量多(OR=1.381,95%CI=1.059~1.800,P=0.017)是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是治疗胰腺良性、低度恶性肿瘤的有效术式,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在出院后加强监测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肿瘤剜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胆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袁天 熊光冰 +3 位作者 冀旭 乔梁 汪小祥 朱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为58例患者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LCP)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胆囊结石分为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分析LCP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为58例患者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LCP)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胆囊结石分为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分析LCP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结果:58例患者中17例术后发生胆囊结石,发生率为29.3%。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体重下降过多(≥5%)、胰瘘(B级/C级)、胃排空延迟、BMI、奥曲肽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体重下降过多(OR=7.156,P<0.05)、胰瘘(OR=8.494,P<0.05)、BMI(OR=1.391,P<0.05)为LCP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体重下降过多、胰瘘、BMI是LCP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加LCP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风险。围手术期治疗中应加强危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估,根据患者病情予以临床干预,以减少LCP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中段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术后并发症 胆囊结石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太平 熊光冰 赵玉沛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33-235,共3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NET)是一种少见疾病,根据是否伴随相应的内分泌症状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手术是pNET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对pNET发病机制的了解,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出现,以及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的应用,...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pNET)是一种少见疾病,根据是否伴随相应的内分泌症状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手术是pNET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对pNET发病机制的了解,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出现,以及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的应用,pNET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pNET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冀旭 熊光冰 +2 位作者 袁天 朱峰 秦仁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12-315,共4页
对于胰头良性病变,胰腺外科逐渐不满足于只追求降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而是尽可能地减少创伤、加快康复、保证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质量。然而满足上述条件的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因胰头部解剖关系复杂、镜下操作困难等问题进展... 对于胰头良性病变,胰腺外科逐渐不满足于只追求降低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而是尽可能地减少创伤、加快康复、保证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质量。然而满足上述条件的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因胰头部解剖关系复杂、镜下操作困难等问题进展缓慢。本文现结合本中心相关经验对近年有关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文章作一综述,归纳其重点关注问题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胰腺肿瘤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综述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与疗效 被引量:6
5
作者 秦仁义 熊光冰 +1 位作者 朱峰 王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胆总管下段、胰头部及壶腹周围病变的标准术式。其切除脏器种类多、操作难度大及消化道重建复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是腹部外科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Gagner和Pomp于1994年首...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胆总管下段、胰头部及壶腹周围病变的标准术式。其切除脏器种类多、操作难度大及消化道重建复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是腹部外科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Gagner和Pomp于1994年首次报道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液态活检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光冰 王敏 +1 位作者 朱峰 秦仁义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679-683,共5页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发现晚、恶性程度高和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了改善病人的预后,探索经济、准确、微创的方法进行早期诊断,以提高手术的可切除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液态活检是在可提取的体液标本中检测多种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发现晚、恶性程度高和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了改善病人的预后,探索经济、准确、微创的方法进行早期诊断,以提高手术的可切除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液态活检是在可提取的体液标本中检测多种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如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液态活检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液态活检相关标志物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优势、局限性以及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早期诊断 液态活检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DNA 外泌体
下载PDF
全后腹膜动脉优先入路在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小祥 熊光冰 +3 位作者 冀旭 王敏 朱峰 秦仁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768-773,共6页
目的:探讨全后腹膜动脉优先入路在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20年6月为34例患者行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均成功经全后腹膜动脉优先入路完成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411... 目的:探讨全后腹膜动脉优先入路在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20年6月为34例患者行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均成功经全后腹膜动脉优先入路完成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411±116)min,中位术中出血量800 mL(300~1275 mL);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3.5%(8/34),其中Clavien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无术后30 d死亡病例。10例行腹腔镜手术,24例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术后常规病理示胰腺癌24例,其中22例为R0切除,2例为R1切除;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版胰腺癌TNM临床分期,ⅠA期1例、ⅠB期6例、ⅡA期9例、ⅡB期7例、Ⅲ期1例。33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总体中位生存期26.5个月,胰腺癌组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经全后腹膜动脉优先入路行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可靠,术后生存期虽无明显提高,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下降。对于合适的病例,动脉优先入路全胰切除术可作为优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全后腹膜动脉优先入路 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GSTM3TV2对胰腺癌化疗耐药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熊光冰 杨刚 +4 位作者 冯梦宇 赵方宇 郑连芳 张太平 赵玉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1-697,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STM3TV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化疗耐药的调控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7—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以及人胰腺癌细胞株AsP...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STM3TV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化疗耐药的调控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7—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以及人胰腺癌细胞株AsPC-1、BxPC-3、MIAPaCa-2、PanC-1、SU86.86、T3M4、耐药株AsPC-1/GR、耐药株MIAPaCa-2/GR和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株hTERT-HPNE。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GSTM3TV2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法使胰腺癌细胞中过表达或抑制表达GSTM3TV2后,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GSTM3TV2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构建GSTM3TV2稳定过表达胰腺癌细胞株,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体内水平进一步观察GSTM3TV2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STM3TV2在胰腺癌细胞化疗耐药过程中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GSTM3TV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493±0.084)高于癌旁组织(0.084±0.019)(t=5.146,P<0.05);同时,GSTM3TV2在胰腺癌耐药细胞株AsPC-1/GR(210.799±19.788)和MIAPaCa-2/GR(122.408±23.419)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亲本株(3.793±0.615和5.179±1.095)(t=21.800,P<0.05;t=-18.490,P<0.05)。体内实验结果提示,经化疗药物治疗后,稳定过表达GSTM3TV2的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积[(1 059.609±102.498)mm3]大于对照组[(566.414±81.087)mm3](t=4.230,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GSTM3TV2可促进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E1、CDK6等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等的表达可增加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Vimentin、N-cadherin、ZEB1、Snail及Slug等表达;反之则抑制GSTM3TV2的表达水平。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GSTM3TV2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降低胰腺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其调控化疗耐药的机制可能与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抗药性 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GSTM3TV2
原文传递
miR-338-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熊光冰 张冠南 +1 位作者 肖毅 邱辉忠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03-608,共6页
目的探讨miR-338-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iR-338-5p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使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338-5p在40例临床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miR-338-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miR-338-5p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使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338-5p在40例临床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随后使用miR-338-5p-mimics转染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620,确认过表达成功后,分别使用CCK-8法、FITC-AnnexinⅤ-PI法及Propidium iodide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①miR-338-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1)。②与转染阴性对照比较,转染miR-338-5p-mimics后,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1),凋亡率明显增加〔HCT116细胞:(11.43±0.67)%比(7.98±0.36)%,P<0.01;SW620细胞:(10.5±0.2)%比(7.93±0.5)%,P<0.01〕,诱导HCT116和SW620细胞G1期阻滞〔HCT116细胞:(80.41±1.34)%比(64.87±1.83)%,P<0.01;SW620细胞:(68.76±0.41)%比(54.89±0.78)%,P<0.01〕。结论 miR-338-5p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发挥作用,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8-5p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肿瘤学疗效 被引量:31
10
作者 肖毅 邱辉忠 +4 位作者 吴斌 林国乐 熊光冰 牛备战 孙曦羽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按D3淋巴结清扫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实施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按前述原则实施的经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获取数目、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等资...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按D3淋巴结清扫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实施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按前述原则实施的经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获取数目、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等资料;比较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体重指数、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点与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入组111例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6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68±4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1±63) ml,淋巴结获取数目(30±12)枚,中转开腹率1.8%.没有术后30 d内死亡病例,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6.5%和93.7%.总并发症发生率17.1%,包括腹泻(菌群紊乱)(7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肠梗阻(3例)、伤口裂开(2例)等.随着T分期进展,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TNM Ⅰ、Ⅱ期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明显优于Ⅲ期患者(x2=6.985,P=0.030);N0、N1期患者的无病生存率(x2=14.397,P=0.001)和总生存率(x2=16.699,P=0.000)均优于N2期患者.结论 在腹腔镜下按D3淋巴结清扫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实施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肿瘤学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直肠癌新辅助强化治疗后肿瘤降期状况与生存预后 被引量:13
11
作者 肖毅 陆君阳 +5 位作者 仲光熙 熊光冰 吴斌 林国乐 薛华丹 邱辉忠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新辅助强化治疗后患者肿瘤的降期情况及与术后无病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135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放疗总剂量为50Gy,分25次完成;化疗采... 目的探讨直肠癌新辅助强化治疗后患者肿瘤的降期情况及与术后无病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135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放疗总剂量为50Gy,分25次完成;化疗采用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方案,放疗结束后4-8周接受手术。通过术后病理分期(ypTNM)与术前临床分期(uTNM)的对比,研究肿瘤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的变化及与患者无病生存率(DFS)的关系。结果13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7.1(12~87)月,3年DFS为85.2%。其中T分期降期患者(76例)3年DFS为90.8%,明显优于无变化者(48例)的75.0%(P=0.040);N分期降期患者(54例)3年DFS为98.1%,明显优于无变化者(53例)的77.4%和进展者(16例)的75.0%(P=0.009)。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N分期下降在肿瘤预后判断方面更有意义(HR=0.793,95%CI:0.626.1.004.P=0.054)。结论直肠癌新辅助强化治疗后能达到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下降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生存优势;N分期降期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治疗 TNM分期 肿瘤降期 预后
原文传递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分期状况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肖毅 陆君阳 +8 位作者 熊光冰 吴斌 林国乐 赵林 梁智勇 仲光熙 胡克 潘卫东 邱辉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研究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的术后病理分期特征与患者3年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研究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局部浸润因素(切缘、癌结节、血管神... 目的研究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的术后病理分期特征与患者3年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研究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局部浸润因素(切缘、癌结节、血管神经浸润等)、TNM分期与DFS的关系。结果共人选135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8±12)岁(18-80岁)。患者总体3年DFS为85.2%,完全病理缓解率(pCR)为19.3%,ypTON+者3例,占ypT0患者的10.4%。随着ypT分期和ypTNM分期的进展,DFS有下降的趋势(x。=14.296、52.643,P=0.006、0.000);ypT0-T2期和yp0-I期的患者有较好的DFS(分别为93.1%-100%和92.3%、97.4%);ypT3、YPmB期患者DFS较差(分别为70.2%和46.7%)。淋巴结阴性和阳性患者的DFS差异显著(分别为96.8%、58.5%,X2=34.125,P=0.000);是否存在局部浸润因素患者的DFS分别为42.9%、90.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32.666,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RR=12.312,95%cI:2.828~39.258,P=0.000)和局部浸润因素(RR=5.422,95%CI:1.202-8.493,P=0.020)是DFS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分期状况与患者的生存预后密切相关,ypT分期和ypTNM分期的进展预示患者预后不良;淋巴结状况和局部浸润因素是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分期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肿瘤距肛缘距离和手术方式对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生存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肖毅 吴斌 +5 位作者 邱辉忠 熊光冰 林国乐 仲光熙 胡克 潘卫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705-1709,共5页
目的:了解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距肛缘距离、手术方式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至2012年收治的接受新辅助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35例,其中男79例,女56例;平均年龄(58±12)岁;肿瘤距... 目的:了解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距肛缘距离、手术方式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至2012年收治的接受新辅助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35例,其中男79例,女56例;平均年龄(58±12)岁;肿瘤距肛缘平均(5.2±2.1) cm。分析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手术方式、T分期降期情况、治疗后淋巴结状况等因素对3年无病生存( DFS )率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总体3年DFS率为85.2%(115/135)。135例患者中95例行括约肌保留完整的术式,其中前切除术79例、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APPEAR)12例、Hartmann术3例和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术)1例;40例患者部分或完全切除括约肌,其中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39例、内括约肌切除术(ISR)1例。保留括约肌与切除括约肌患者的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3%(81/95)比85.0%(34/40),χ2=0.000, P=0.985]。肿瘤距肛缘距离2~3、4~5、6~7 cm者DFS分别为81.5%(22/27)、82.5%(47/57)、95.1%(39/41),虽有升高趋势,但前者与后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1、3.522,P=0.078、0.061);6~7 cm的保留括约肌手术组的3年DFS率与2~3 cm的括约肌切除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38/40)比81.0%(17/21),χ2=2.864,P=0.091],但明显高于4~5 cm的保留括约肌手术组[79.5%(31/39),χ2=4.227,P=0.039]。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仅治疗后淋巴结状况是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Wald=4.454,P=0.035)。结论新辅助治疗后的术后淋巴结和侧切缘状况仍然是影响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存在肿瘤位置越低,生存预后越差的趋势。对于距离肛缘4~5 cm的直肠癌,虽然能够保留肛门,但没有从生存期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原文传递
掌握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技术——从起步到熟练的个人经验 被引量:14
14
作者 肖毅 孙曦羽 +8 位作者 牛备战 郑毅 熊光冰 玄之玄 张冠南 周皎林 吴斌 林国乐 邱辉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分析具有一定腹腔镜手术基础的外科医生如何过渡至熟练掌握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一位具有一定腹腔镜基础和年手术量的胃肠外科医生连续、非选择地实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189例,选取其中的170例规范化结... 目的分析具有一定腹腔镜手术基础的外科医生如何过渡至熟练掌握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一位具有一定腹腔镜基础和年手术量的胃肠外科医生连续、非选择地实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189例,选取其中的170例规范化结直肠癌根治术,按右半结肠癌、乙状结肠癌、上段直肠癌、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等进行分类。根据前后时间段将每种术式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获取率,以及术中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根治性右半结肠手术,前期实施的D2手术在手术时间方面与其后实施的D3手术没有差异,但术中出血量较多、淋巴结获取数量较少。前期实施的高位直肠前切除术,耗时明显长于其后的手术,术中出血量没有区别。按TME原则实施的低位前切除术,后期手术时间明显较短,出血少。乙状结肠癌手术和Miles手术,手术时间在前后时间段有缩短的趋势。所有的术式在前后时间段所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未发现有差异。中转开腹率为1.05%。有8例患者在术中发生了不良事件,包括肠管损伤3例、远切缘不足2例、术中出血2例、阴道损伤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尿潴留5.82%,肠梗阻4.76%,吻合口漏4.24%,会阴部感染23.08%(6/26),伤口裂开2.65%,消化道出血1.59%,腹腔内感染1.06%。其中尿潴留和吻合口漏主要发生在低位直肠手术中,近期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几率有减少的趋势。结论具有一定腹腔镜技术基础和年结直肠手术量的结直肠专科医生,对不同结直肠手术方式,再经过15—25例的独立操作后可以达到较为熟练的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结直肠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影响因素及处理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太平 熊光冰 +1 位作者 杜永星 赵玉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7-831,共5页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病人预后。认识并了解胰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防治胰瘘。目前,影响胰瘘发生的较确切的因素主要有: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原发病的病理类型以及术者的个人经验等。尽管...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病人预后。认识并了解胰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防治胰瘘。目前,影响胰瘘发生的较确切的因素主要有: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原发病的病理类型以及术者的个人经验等。尽管消化道重建的具体吻合方式被认为是影响胰瘘的危险因素,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各种吻合方式的胰瘘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多数研究均认为术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是术后胰瘘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吻合质量较吻合方式更重要。选择合适及熟练的方式进行确切吻合才是减少胰瘘发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郑苏丽 熊光冰 +2 位作者 曾喆 杨刚 张太平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21-424,共4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其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激肽释放酶家族是一组丝氨酸蛋白酶,因其具有分解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能力,可能与多种癌症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并有可...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其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激肽释放酶家族是一组丝氨酸蛋白酶,因其具有分解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能力,可能与多种癌症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多种癌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研究中与胰腺癌有关的文章,对激肽释放酶家族成员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激肽释放酶类 胰腺肿瘤 生物标志物 抗药性
原文传递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在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17
作者 肖博 熊光冰 +1 位作者 肖体先 肖毅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COMT)m 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组织、结直肠癌(CR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组织、CRC及其癌旁...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COMT)m 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组织、结直肠癌(CR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组织、CRC及其癌旁组织中COMT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索COMT表达与结直肠腺瘤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MT m 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109 0,高于瘤旁组织的0.000 5(t=3.02,P=0.01);CRC组织中COMT m 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041 8,高于其癌旁组织的0.013 5(t=2.71,P=0.02)。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MT的高表达率为72.34%(34/47),高于瘤旁组织的25.53%(12/47),χ2=28.72,P<0.01;CRC组织中COMT的高表达率为66.67%(28/42),高于癌旁组织的28.57%(12/42),χ2=4.97,P<0.05。3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MT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病理学类型均无关(P>0.05);在CRC组织中,COMT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但COMT高表达与TNM分期、T分期及N分期均相关(P<0.05),TNMⅠ+Ⅱ期、T1+T2期及N0期患者的COMT高表达率较高。结论 COMT在结直肠腺瘤及CRC组织中的表达较相应的瘤(癌)旁组织均升高,其可能在CRC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金继宽 熊光冰 +6 位作者 朱峰 王敏 张航 冯业晨 余硕 王贺彬 秦仁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8-723,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08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47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08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47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LPD组:6l例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OPD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和生存情况。术后1年和3年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随访内容为患者化疗和生存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爿。检验X^2结果(1)术中情况:LPD组与OPD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288±24)min和(265±2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138,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6±14)mL和(388±2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7,P〈0.05);LPD组术中3例患者输血,OPD组为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5.P〉0.05)。(2)术后情况:LPD组47例患者中,1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胰瘘7例(生化瘘5例、B级和C级胰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胃排空障碍4例,经胃肠减乐、促进胃动力治疗后治愈;术后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腹腔感染2例,经加强抗感染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好转;胆瘘1例,经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后好转;无切口感染及同术期死亡患者。OPD组61例患者中,2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胰瘘12例(生化瘘9例、B级和C级胰瘘3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胃排空障碍8例.经胃肠减压、促进胃动力治疗后治愈;腹腔感染3例,经加强抗感染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好转:术后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切口感染2例,经对症处理后愈合;胆瘘1例,经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后好转;无嗣术期死亡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46,P〉0.05)。LPD组和OPD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6±2.1)d和(19.3±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4,P〈0.05),(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LPD组患者R0切除率为100.0%(47/47);OPD组为98.4%(60/61),余1例为R.切除,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LPD组和OPD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分别为(19±4)枚和(13±4)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6,P〈0.05).LPD组患者肿瘤分化程度(高-中分化、低分化),T分期(T1~T2、T3-T4期),N分期(N0、N1期),TNM分期(Ⅰ、Ⅱ~Ⅲ期),发生神经或血管侵犯例数分别为35、12例,28、19例,20、27例,16、31例,21例;OPD组分别为50、11例,36、25例,36、25例,14、47例,32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891,0.003,2.882.0.628,0.643,P〉0.05)。(4)随访和生存情况:LPD组和OPD组患者随访期间分别有44例和55例行术后辅助化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术后1年随访情况:47例LPD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其中37例生存,10例死亡;61例OPD组患者中,3例失访,58例获得随访(43例生存、15例死亡);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1,P〉0.05)。术后3年随访情况:47例LPD组患者巾,3例失访,44例获得随访(21例生存、23例死亡);61例OPD组患者中,6例失访,55例获得随访(23例生存、32例死亡);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6,P〉0.05)。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安全可行,生存获益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当,且前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淋巴结清扫总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近期疗效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贺彬 熊光冰 +6 位作者 朱峰 王敏 张航 冯业晨 余硕 金继宽 秦仁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行LPD治疗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行LPD治疗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4例(51.6%),女性60例(48.4%);年龄(57.4±9.2)岁(范围:23~82岁)。术前均诊断为壶腹部周围肿瘤,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为恶性肿瘤。通过Clavien-Dindo分级法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24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0例(24.2%),Clavien-Dindo分级结果显示:Ⅰ级4例(3.2%),Ⅱ级18例(14.5%),Ⅲa级6例(4.8%),Ⅳb级1例(0.1%),Ⅴ级1例(0.1%)。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血8例,胰瘘10例(生化漏7例、B级胰瘘3例),胆瘘1例,胃肠道瘘1例,腹腔感染10例,肝功能衰竭1例,肾功能衰竭1例,心律失常2例,死亡1例。5例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与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术中输血、胰腺质地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Ⅲ级、术中输血、胰腺质软是LP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Clavien-Dindo分级可应用于行LPD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中,其中ASA评分Ⅲ级及以上、胰腺质地柔软、术中输血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Clavien—Dindo分级 腹腔镜手术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KLK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苏丽 冯梦宇 +4 位作者 杨刚 熊光冰 郑连芳 张太平 赵玉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1-397,共7页
目的探讨KLK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2例胰腺癌组织芯片中KLK7的表达水平。分析KLK7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通过慢... 目的探讨KLK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2例胰腺癌组织芯片中KLK7的表达水平。分析KLK7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建立KLK7稳定过表达的胰腺癌细胞株,采用KLK7-siRNA转染胰腺癌细胞株敲低KLK7;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化疗敏感性;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KLK7在裸鼠体内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KLK7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KLK7表达水平与脉管侵犯有相关性(χ2=7.535,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KLK7表达水平是影响胰腺癌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χ2=7.535,P〈0.05)。在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CFPAC中过表达KLK7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降低化疗敏感性,促进其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KLK7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反。体内实验结果提示,稳定过表达KLK7的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大于对照组(t=4.479,P〈0.05);过表达KLK7组肿瘤重量大于对照组(t=2.831,P〈0.05)。结论KLK7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是胰腺癌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KLK7可促进胰腺癌增殖,降低化疗敏感性,增加胰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动物实验 KLK7 脉管侵犯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