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有淋巴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熊化保 司传平 张惠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7-81,共5页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群淋巴细胞,来源于共同淋巴样祖细胞(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CLP)。ILCs由多个细胞亚群构成,参与机体抗感染免疫,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及炎症和肿瘤的发生。本文就ILCs的...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群淋巴细胞,来源于共同淋巴样祖细胞(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CLP)。ILCs由多个细胞亚群构成,参与机体抗感染免疫,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及炎症和肿瘤的发生。本文就ILCs的表型、功能、转录调控以及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淋巴细胞 转录调控 炎症 肿瘤
下载PDF
MDSCs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闫风连 司传平 熊化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50-1152,F0003,共4页
髓样抑制细胞(MDSC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肿瘤侵袭和迁移,并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AC)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阐明MDSCs在CAC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改进CAC的治疗策略。因此本文综述了CAC中MDSCs的... 髓样抑制细胞(MDSC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肿瘤侵袭和迁移,并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AC)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阐明MDSCs在CAC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改进CAC的治疗策略。因此本文综述了CAC中MDSCs的募集、活化以及免疫抑制功能发挥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相关结肠癌 髓样抑制细胞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家庭成员抗体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3
作者 熊化保 吴系科 张方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185-188,共4页
1988年4~12月,我们在安徽省采疫区进行了HFRS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797户的家庭成员感染有明显的聚集性,村边的鼠密度及带毒率明显高于村中。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粮屋内住人、家庭位置、房屋结构以及田地景观4个因素对HFRS... 1988年4~12月,我们在安徽省采疫区进行了HFRS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797户的家庭成员感染有明显的聚集性,村边的鼠密度及带毒率明显高于村中。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粮屋内住人、家庭位置、房屋结构以及田地景观4个因素对HFRS的家庭感染有意义,它们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4,1.8,1.7和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家族 抗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IL-16在Con A诱导小鼠自身免疫性肝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
作者 李春霞 李晨语 +2 位作者 于文沛 马群 熊化保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28-334,共7页
目的 探讨IL-16在Con A诱导的小鼠自身免疫性肝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WT)及IL-16敲除(IL-16^(-/-))小鼠分别随机分为WT-control组、IL-16^(-/-)-control组、WT-Con A组和IL-16^(-/-)-Con A组。Con A组给予... 目的 探讨IL-16在Con A诱导的小鼠自身免疫性肝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WT)及IL-16敲除(IL-16^(-/-))小鼠分别随机分为WT-control组、IL-16^(-/-)-control组、WT-Con A组和IL-16^(-/-)-Con A组。Con A组给予尾静脉注射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建立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模型,control组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ELISA、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血清及肝组织IL-16的表达;IL-16^(-/-)小鼠造模后,观察肝损伤小鼠的生存率,检测血清中转氨酶及炎性因子的水平,HE染色及TUNEL分析肝组织病理,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脾组织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比例。取WT小鼠(WT组)及IL-16^(-/-)小鼠(IL-16^(-/-)组)股骨及胫骨,体外诱导MDSCs,流式细胞术分析MDSCs比例,实时定量PCR检测MDSCs免疫抑制相关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的mRNA水平。结果 与WT-control组相比,WT-Con A组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IL-16表达明显增加(均P<0.001)。与WT-Con A组相比,IL-16^(-/-)-Con A组小鼠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血清中ALT、AST及IL-6、IL-12、TNF-α炎性因子的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肝组织损伤减轻,肝细胞凋亡减少;肝、脾组织中MDSCs的募集增加(均P<0.05)。体外实验发现,与WT组相比,IL-16^(-/-)组来源诱导的MDSCs比例及iNOS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IL-16可通过下调MDSCs的募集加重Con A诱导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6 Con A 免疫性肝损伤 髓源性抑制细胞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通过下调PEPCK的表达抑制肝脏糖异生(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史慧 方润平 +4 位作者 张伟英 李迎辉 司传平 熊化保 叶丽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200,共8页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 B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可以调节乳腺癌中糖代谢重编程.为了研究HBXIP在生理条件下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本研究利用Cre/lox P重组酶系统成功构建了肝脏组织中HBXIP特异敲除小鼠.当小鼠接...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 B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可以调节乳腺癌中糖代谢重编程.为了研究HBXIP在生理条件下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本研究利用Cre/lox P重组酶系统成功构建了肝脏组织中HBXIP特异敲除小鼠.当小鼠接受刺激后,与正常组小鼠相比,肝脏HBXIP敲除小鼠表现基础糖代谢功能异常,如葡萄糖、丙酮酸;相对于对照小鼠,肝脏HBXIP敲除小鼠对糖异生和胰岛素耐受性减弱. RT-PCR、Western blot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HBXIP敲除小鼠肝脏组织中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表达显著增加. QRT-PCR分析30例临床肝组织中HBXIP m RNA和PEPCK m RNA表达水平发现,HBXIP与PEPCK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Ch IP实验结果表明HBXIP可以在基因转录水平调节PEPCK表达.以上结果表明,HBXIP通过调节糖异生关键酶PEPCK的表达参与调控小鼠肝脏糖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糖异生 葡萄糖代谢
下载PDF
组胺对大鼠小脑皮层浦肯野细胞的兴奋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田乐 温云卿 +2 位作者 李红召 熊化保 王建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9-223,共5页
在离体大鼠小脑脑片上观察了组胺对小脑皮层第Ⅹ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作用。组胺(3~100μmol/L)主要引起浦肯野细胞的兴奋反应(944%,51/54),在少数细胞上也观察到组胺所引起的放电抑制现象(56%,3/54... 在离体大鼠小脑脑片上观察了组胺对小脑皮层第Ⅹ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作用。组胺(3~100μmol/L)主要引起浦肯野细胞的兴奋反应(944%,51/54),在少数细胞上也观察到组胺所引起的放电抑制现象(56%,3/54)。用低Ca2+/高Mg2+人工脑脊液灌流脑片,不能取消浦肯野细胞对组胺的兴奋反应(n=4)。H2受体对抗剂ranitidine(01~5μmol/L)能够阻断浦肯野细胞对组胺的兴奋反应(n=20),而H1受体对抗剂triprolidine(05~5μmol/L)不能够(n=9)或仅轻微地(n=4)阻断浦肯野细胞对组胺的兴奋反应。这些结果提示,组胺可能主要通过H2受体的介导对浦肯野细胞起兴奋性调节作用,下丘脑小脑组胺能神经通路可能参与了小脑的某些躯体的和非躯体的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小脑 浦肯野细胞 组胺能纤维
下载PDF
性病门诊病人泌尿生殖系标本的人型支原体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熊化保 戴秀芹 +1 位作者 叶顺章 李洪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1-122,共2页
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简称Mh)是一种寄生于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引起尿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等疾病。据国外资料报道,有20~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病人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但国内还未见到类似的报告。
关键词 性病 人型支原体 泌尿生殖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D3合酶缺失加重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
8
作者 闫风连 董冠军 +10 位作者 张惠 张俊凤 史慧 宁召臣 李春霞 朱玉贞 姚潇颖 李学慧 王玉忠 司传平 熊化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D3合酶(GD3S)在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7周龄C57BL/6和神经节苷脂GD3合酶缺陷(GD3S^(-/-))雄性小鼠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IBD模型,建模16 d检测GD3S缺失对IBD小鼠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D3合酶(GD3S)在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7周龄C57BL/6和神经节苷脂GD3合酶缺陷(GD3S^(-/-))雄性小鼠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IBD模型,建模16 d检测GD3S缺失对IBD小鼠生存率的影响,建模7 d检测GD3S缺失对IBD严重程度的影响,期间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变化以及便血情况。7 d后处死小鼠,解剖分离小鼠全结肠,测量结肠长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结肠病理损伤,TUNEL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以及结肠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GD3S^(-/-)DSS模型组与WT DSS组相比,其生存率显著降低,体重下降明显加快,血便早于WT DSS组;结肠长度也显著短于WT DSS组; HE染色显示GD3S^(-/-)DSS模型组结肠黏膜组织损伤较重,TUNEL染色显示GD3S^(-/-)DSS模型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加; GD3S^(-/-)DSS模型组血清以及结肠黏膜组织匀浆IL-6表达明显高于WT DSS。结论:GD3S缺失会加重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GD3合酶 炎症性肠病 GD3 GD2
下载PDF
生殖道人型支原体感染与常见妇科病的关系
9
作者 李洪星 赵季文 +6 位作者 徐萃瑜 汪宁 李卓 程云英 钱大行 熊化保 戴秀琴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26-228,共3页
1990年在南京市两家综合医院的妇科门诊对629例常见妇科病患者及41例性病病人进行阴道分泌物人型支原体抗原的检测。结果发现、附件炎和性病患者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5.24%和46.34%,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感染率也显著高于正常妇... 1990年在南京市两家综合医院的妇科门诊对629例常见妇科病患者及41例性病病人进行阴道分泌物人型支原体抗原的检测。结果发现、附件炎和性病患者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5.24%和46.34%,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感染率也显著高于正常妇女(P<0.015)。另外早孕妇女的感染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作者认为、需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人型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 妇科病 人型支原体感染 感染率 患者 生殖道 正常妇女 发现
下载PDF
IL-16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加重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玉贞 戴军 +7 位作者 姚潇颖 董冠军 张惠 闫风连 李春霞 李学慧 熊化保 司传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95-701,共7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6(IL-16)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且明确其参与IBD发病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7周龄野生型C57BL/6(WT)和IL-16敲除(IL-16^(-/-))雌性小鼠,分为WT对照组、WT葡聚糖硫酸钠(DSS)处理组、IL-16^(-/-)对照...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6(IL-16)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且明确其参与IBD发病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7周龄野生型C57BL/6(WT)和IL-16敲除(IL-16^(-/-))雌性小鼠,分为WT对照组、WT葡聚糖硫酸钠(DSS)处理组、IL-16^(-/-)对照组和IL-16^(-/-)DSS处理组。DSS模型组给予含25 g/L DSS的饮水7 d,建立IBD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正常饮水,建模期间记录小鼠体质量绘制体质量变化曲线。7 d后,解剖分离小鼠全结肠,反转录PCR检测结肠组织IL-16 mRNA水平,ELISA检测结肠组织IL-16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肠组织IL-16的表达和定位。HE染色检测小鼠结肠病理损伤,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腔细胞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和极化情况(F4/80、CD8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分布,反转录PCR分别检测结肠组织IL-6、IL-12 mRNA水平,ELISA检测IL-6、IL-12蛋白水平。结果 DSS诱导后,结肠组织高表达IL-16。与WT DSS处理组相比,IL-16^(-/-)DSS处理组小鼠体质量变化较小,结肠组织损伤较轻,凋亡细胞显著减少,IL-16^(-/-)小鼠腹腔或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显著减少,巨噬细胞向M1亚型的极化水平明显减弱,其标志性炎性因子IL-6、IL-12的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IL-16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加重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6(IL-16) 巨噬细胞 极化 炎症性肠病(IBD)
下载PDF
CD11b激动剂leukadherin-1通过促进髓源性抑制细胞聚集和活化缓解小鼠内毒素休克发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潇颖 董冠军 +6 位作者 朱玉贞 闫风连 张惠 戴军 李学慧 熊化保 司传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968,共8页
目的研究CD11b激动剂白细胞黏附素1(LA1)对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聚集和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并检测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休克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C57BL/6雌性小鼠腹腔注射LA1 (40μg/g),12 h和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M... 目的研究CD11b激动剂白细胞黏附素1(LA1)对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聚集和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并检测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休克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C57BL/6雌性小鼠腹腔注射LA1 (40μg/g),12 h和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MDSC及其亚型粒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G-MDSC)和单核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的比例。取C57BL/6雌性小鼠股骨及胫骨,体外诱导MDSC,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LA1处理对其免疫抑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NADPH氧化酶1 (NOX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 mRNA水平的影响。用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PBS组、LA1组、PBS联合LPS组和LA1联合LPS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G-MDSC及M-MDSC的比例及巨噬细胞表面CD86和CD40的表达,HE染色检测肝肺组织病理损伤,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小鼠死亡率反映小鼠病情的严重程度。通过以上检测指标分析LA1对内毒素休克小鼠体内MDSC的聚集及对病情的影响。结果 LA1处理12、48 h,均显著上调小鼠脾脏中MDSC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LA1处理12 h可显著上调G-MDSC的比例;体外实验发现,LA1可诱导MDSC中IL-10、NOX1及i NOS高表达;体内实验中,与PBS联合LPS组相比,LA1联合LPS组脾脏MDSC及G-MDSC的比例显著增加,肝、肺组织损伤减轻,死亡率下降,巨噬细胞活化程度显著降低。结论 CD11b激动剂LA1可通过促进MDSC的聚集及其免疫抑制相关因子的表达缓解内毒素休克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 粒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G-MDSC) CD11B 脂多糖(LPS) 白细胞黏附素1(leukadherin-1)
下载PDF
用ELISA法筛检芜湖铁路地区健康人群军团菌IgG抗体的研究
12
作者 赵季文 徐萃瑜 +6 位作者 熊化保 汪海洋 裘晓莹 施凤珍 张德兴 屈鼎成 郭晓燕 《铁道医学》 1987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前检测军团菌抗体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间接血凝试验(PHA)、微量凝集试验(M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据国外报道ELISA法为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但国内报道甚少。为了解芜湖地区军团病感染状况及ELISA法... 目前检测军团菌抗体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间接血凝试验(PHA)、微量凝集试验(M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据国外报道ELISA法为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但国内报道甚少。为了解芜湖地区军团病感染状况及ELISA法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我们于1986年3月应用该法调查了芜湖铁路系统352名健康人,检测其嗜肺性军团菌Ⅰ型(LP1)IgG抗体。现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军团病 流行病学 放线杆菌病 抗体滴度 军团菌感染 被动血凝反应 间接血凝试验 微量凝集试验 IgG 安徽 芜湖
下载PDF
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学慧 董冠军 熊化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程序性坏死是具有独特信号通路并受信号分子调控的有序坏死。巨噬细胞的程序性坏死和其他细胞一样,为胱天蛋白酶(caspase)非依赖性,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RIP1)和RIP3介导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进而被诱导产生。巨噬细胞的程序性... 程序性坏死是具有独特信号通路并受信号分子调控的有序坏死。巨噬细胞的程序性坏死和其他细胞一样,为胱天蛋白酶(caspase)非依赖性,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RIP1)和RIP3介导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进而被诱导产生。巨噬细胞的程序性坏死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作用显著,阐明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炎症相关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对研究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总结了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信号通路及其在感染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程序性坏死 炎症相关性疾病 综述
下载PDF
对体重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再认识
14
作者 李洪星 金宝相 +2 位作者 邹宝波 尹建强 熊化保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0年第4期215-217,共3页
对体重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成年之后体重增加超过15kg 对高血压的 OR 为4.93;体重增加似乎是与高血压有关的一种遗传素质;体重增加者的细胞膜钠泵活性较低,两者对高血压有增强作用。笔者认为,对体重上升和钠泵活性间... 对体重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成年之后体重增加超过15kg 对高血压的 OR 为4.93;体重增加似乎是与高血压有关的一种遗传素质;体重增加者的细胞膜钠泵活性较低,两者对高血压有增强作用。笔者认为,对体重上升和钠泵活性间与高血压的关系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并认为成年之后注意控制体重的上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体重 钠泵
下载PDF
IL-35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俊凤 刘旭 +2 位作者 田志康 张云升 熊化保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是由EBI3和p35形成的IL-12家族新成员。研究发现,IL-35不仅由调节性T(Treg)细胞分泌,还由其他多种免疫细胞分泌。同时研究表明,IL-35在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包括通过抑制Thl... 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是由EBI3和p35形成的IL-12家族新成员。研究发现,IL-35不仅由调节性T(Treg)细胞分泌,还由其他多种免疫细胞分泌。同时研究表明,IL-35在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包括通过抑制Thl7型细胞分化和促进Treg细胞增殖来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因此,本综述总结了IL-35的结构和目前在多种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讨论了IL-35在不同细胞中所用的受体不同,同时探讨了IL-35在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中产生的机制及调控免疫反应的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5 免疫抑制 TREG细胞 免疫相关性疾病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标本的沙眼衣原体的免疫荧光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顺章 熊化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 沙眼衣原体 免疫学技术
下载PDF
用协同凝集试验检测淋球菌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顺章 熊化保 +1 位作者 王千秋 张传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淋病是我国近期流行的主要性传播疾病之一,常规进行淋球菌的分离培养以进行诊断,但费时费事。本研究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具有吸附IgG的Fc段的特性,建立了淋球菌的协同凝集(COA)试验。该法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淋球菌菌株的鉴定... 淋病是我国近期流行的主要性传播疾病之一,常规进行淋球菌的分离培养以进行诊断,但费时费事。本研究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具有吸附IgG的Fc段的特性,建立了淋球菌的协同凝集(COA)试验。该法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淋球菌菌株的鉴定,被证明为一种快速的鉴定淋球菌和诊断淋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抗原检测 协同凝集 试验
下载PDF
miR-146b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庆节 张瑞华 熊化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12-1917,共6页
miR-146家族包括两个成员miR-146a和miR-146b,与miR-146a不同,miR-146b在免疫应答方面的生物学信息很少;本文讨论了miR-146b的产生、作用机制、信号通路以及在相应疾病中的作用,为miR-146b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miR-146b 信号通路 IL-10 巨噬细胞
下载PDF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在免疫调控和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宁召臣 王晓彤 熊化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66-1473,共8页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是免疫调控中重要的检查点分子之一。BTLA属于CD28超家族,其蛋白质结构类似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是免疫调控中重要的检查点分子之一。BTLA属于CD28超家族,其蛋白质结构类似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BTLA主要在B细胞和T细胞中表达,也被发现存在于其它一些先天免疫细胞,例如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到目前为止,疱疹病毒入侵介质(herpesvirus entry mediator,HVEM)是在人类细胞中发现的BTLA的唯一配体。HVEM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超家族,其与BTLA的相互作用直接连接了CD28和TNFR两大家族。BTLA与HVEM的结合通常介导免疫抑制效应,并在维持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BTLA/HVEM通路除了提供负调控信号以外,还能促进T细胞的存活,这种双重信号系统的存在使得BTLA介导的免疫调控更加精细和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LA参与并影响了T细胞、B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等介导的免疫调控,并因此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例如炎症、肿瘤、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为基础,就BTLA在免疫调控及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 免疫调控 免疫相关疾病
下载PDF
MDSCs在神经炎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葛永彤 张秋敏 +2 位作者 龚思宇 熊化保 张俊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52-1656,共5页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与常规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具有强烈的免疫抑制活性。然而,这些细胞的发育和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MDSCs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类型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够有效抑制效应淋巴细...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与常规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具有强烈的免疫抑制活性。然而,这些细胞的发育和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MDSCs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类型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够有效抑制效应淋巴细胞的活性。目前,有较多的研究证明,MDSCs在多种神经炎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因此,本综述总结了MDSCs的起源及活化机制,探讨MDSCs在多种神经炎性疾病中产生及调控免疫反应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炎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 胶质母细胞瘤 葡萄膜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