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界声阻抗的单层传声器阵列原位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彭银 熊家兴 +2 位作者 辛英培 余子晨 方泽彬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声阻抗是反映物理边界声学属性的关键参数,确切地测量声阻抗是理解声场分布和执行声能量控制的必要条件。文章基于多个局部坐标系的球面波基函数叠加的声场重建方法,建立了阻抗边界一侧的非自由声场的数学模型,并构建了场点声压和阻抗... 声阻抗是反映物理边界声学属性的关键参数,确切地测量声阻抗是理解声场分布和执行声能量控制的必要条件。文章基于多个局部坐标系的球面波基函数叠加的声场重建方法,建立了阻抗边界一侧的非自由声场的数学模型,并构建了场点声压和阻抗边界表面声压、场点声压和边界质点法向振速的转移函数;采用传声器阵列采集边界附近的声压值,通过求解反问题,重构了边界表面的声压以及质点法向振速,基于此,计算出阻抗边界的声阻抗。模拟了包含有限阻抗边界和脉动球声源的非自由声场,验证边界声阻抗原位测量方法;研究了声波频率、声波入射角和传声器阵列位置对声阻抗率重构精度的影响。文章提出的方法为测量计算阻抗边界的声阻抗等声学特性参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场重构 原位测量 边界声阻抗率 近场声全息
下载PDF
皮损内注射转移因子联合0.1%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69例疗效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熊家兴 邱梅玉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4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转移因子联合0.1%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该院门诊137例扁平疣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对照组68例。两组均给予.1%维A酸乳膏治疗,治疗组加皮损内注射... 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转移因子联合0.1%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该院门诊137例扁平疣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对照组68例。两组均给予.1%维A酸乳膏治疗,治疗组加皮损内注射转移因子,对照组加肌注聚肌胞,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5、10、15月后,治疗组分别为44.93%、59.42%和89.85%,较对照组26.47%、35.29%和76.47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损内注射转移因子联合0.1%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转移因子 0.1%维A酸乳膏
下载PDF
聚肌胞联合酞丁胺和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钟龙英 林仲法 熊家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1期10-10,共1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就诊者,临床确诊为扁平疣,男68例,女112例;年龄18 ~ 48岁,平均23.5岁;病程1月~5.5年,平均2.0年.皮损位于面部95例,位于双手背51例,两个部位均有34例.疣体数目>25枚102例,≤25枚78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就诊者,临床确诊为扁平疣,男68例,女112例;年龄18 ~ 48岁,平均23.5岁;病程1月~5.5年,平均2.0年.皮损位于面部95例,位于双手背51例,两个部位均有34例.疣体数目>25枚102例,≤25枚78例.排除标准:①年龄大于60岁或小于14岁;②已知对治疗药物有过敏史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及准备妊娠者;④高血脂、高血糖和肝肾功能异常者;⑤近4周用过抗病毒及维A酸药物治疗者;⑥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剔除标准:①不能很好配合者;②疗程不足或依从性差者及失访者;③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必须停止实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A酸乳膏 治疗药物 扁平疣 疗效评价 酞丁胺 聚肌胞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异常
下载PDF
椎间孔注射得宝松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林仲法 熊家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91-291,共1页
我们采用椎旁穿刺经椎间孔注射得宝松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椎间孔注射 疗效观察 阿米替林 得宝松 治疗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林仲法 钟龙英 熊家兴 《皮肤病与性病》 2013年第6期345-346,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17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口服西替利嗪、VitC、VitE及双嘧达莫,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17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口服西替利嗪、VitC、VitE及双嘧达莫,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32%),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 复方甘草酸苷 西替利嗪 疗效
下载PDF
龙岩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发病概况与防治对策
6
作者 林仲法 兰倩华 熊家兴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龙岩市1998-2012年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近15年来麻风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对策,为低流行状态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龙岩市1998-2012年新发现麻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8-2012年新发现麻风病人25例,年均发现率0.062... 目的探讨龙岩市1998-2012年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近15年来麻风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对策,为低流行状态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龙岩市1998-2012年新发现麻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8-2012年新发现麻风病人25例,年均发现率0.062/10万,疫情较稳定;发现方式以皮肤科门诊为主(56.0%),主动发现占32.0%;多菌型与少菌型比为1.8∶1;2年以内早期病例占71.4%,Ⅱ级畸残率16.0%,男女比为4∶1,35-45岁中青年病例占53.6%,农民占80.0%,病例主要集中在长汀县(52.0%)。结论龙岩市麻风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状态下,但疫情下降不明显,局部地区流行较重,主动发现和早期病例诊断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流行病学 龙岩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