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甲环酸三种给药途径对老年性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围术期指标及静脉血栓的影响
1
作者 熊廷亮 周杏波 +2 位作者 邓黛丽 康正阳 王得全 《北方药学》 2024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三种给药途径对老年性粗隆间骨折行PFNAⅡ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骨科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三组,所有患者都行PFNAⅡ内固定术,A组为...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三种给药途径对老年性粗隆间骨折行PFNAⅡ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骨科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三组,所有患者都行PFNAⅡ内固定术,A组为术前静脉注射组,B组为术中局部注射组,C组为联合注射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术中隐性出血量、显性出血量、总失血量。比较三组的输血率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1d及术后3d,联合注射组患者的HGB水平均高于静脉注射组和局部注射组(P<0.05);联合注射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静脉注射组和局部注射组(P<0.05);术后输血率A组(26.09%)、B组(22.73%)均高于C组(12.77%)(P<0.05),A、B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A组(13.04%)、B组(11.36%)均高于C组(12.13%)(P<0.05),A、B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甲环酸给药途径采用联合注射,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减少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改善机体血红蛋白水平,并降低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氨甲环酸 围手术期失血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蛋壳截骨技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廷亮 林宏生 +1 位作者 吴昊 张国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蛋壳”截骨技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9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术前测量的后凸Cobb角、颌眉垂线角,分别采用后路经L 1、L 2或L 3椎弓根的蛋壳截骨技术,其中1例因T9压缩性骨折而... 目的:探讨“蛋壳”截骨技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9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术前测量的后凸Cobb角、颌眉垂线角,分别采用后路经L 1、L 2或L 3椎弓根的蛋壳截骨技术,其中1例因T9压缩性骨折而行T9截骨矫形。结果:手术时间为200~345 min,出血量为900~2300 mL,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70.1°矫正为术后的平均38.3°,颌眉垂线角由术前的平均39.0°矫正为术后的平均6.0°;所有患者能够平视行走,步态得到明显改善,随访中截骨平面均获骨性融合,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结论:“蛋壳”截骨技术,能够在充分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前提下实现椎体的楔形截骨,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 截骨 后凸畸形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国威 林宏生 +4 位作者 吴昊 李劼若 李德彦 熊廷亮 纪志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596,共6页
目的:对比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行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 目的:对比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行经单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系统(TLIF组)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21例,行单节段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系统(PLIF组)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50例,比较TLIF组与P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植骨融合率;比较两组内及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的汉化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questionnaire,ODI)、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两组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T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PLIF组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较TLIF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和PLIF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两种有效的手术方式,两者近期疗效满意;TLIF较PLIF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TLIF较PLIF能更好保留脊柱后柱韧带复合体结构,减少手术上邻节段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经后路椎间融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颈前路分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国威 林宏生 +3 位作者 吴昊 熊廷亮 纪志盛 林宏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三节段及以上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 w、... 目的探讨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三节段及以上复杂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 w、术后12个月时的JOA分值以及手术前后的颈椎X光片、CT和MRI。分析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JOA改善率,观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颈椎标准矢状位侧位片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结果该组病例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150~450 ml,平均325.5 ml。平均随访15.1个月,术后2 w内均感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双上肢感觉异常基本消失。除3例术前已颈髓损伤严重者,无明显恢复外,其他47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50例术后12个月颈椎正侧位X片提示均可见椎间隙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维持良好。结论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三节段及以上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 手术 分节段减压 植骨 融合
下载PDF
椎弓根钉技术在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威 林宏生 +4 位作者 吴昊 陈克恩 李德彦 熊廷亮 纪志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2011年该院应用椎弓根钉技术手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患者9例,行后路椎板减压、肿物切除,椎弓根钉和(结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2011年该院应用椎弓根钉技术手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患者9例,行后路椎板减压、肿物切除,椎弓根钉和(结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定期影像学随访观察颈椎稳定性、肿物切除及残留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MRI)证实肿瘤全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JOA评分显著提高;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且肿瘤无复发。结论颈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减压术后的颈椎不稳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巨大神经鞘瘤 椎弓根钉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庆华 何锡志 +1 位作者 熊廷亮 谭丽沙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后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半髋... 目的探讨对比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后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6.85±15.34)、(55.74±12.1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0.22±15.54)、(268.36±30.18)ml,住院时间分别为(20.78±4.53)、(15.67±5.22)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优选手术方案,临床可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改良前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半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庆华 冯宗权 +1 位作者 熊廷亮 马俭凡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3期3443-3446,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改良前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90例108髋随机分为两组,前外侧组(ASA组)56髋,行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组... 目的通过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改良前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90例108髋随机分为两组,前外侧组(ASA组)56髋,行改良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组(PSA组)52髋,行后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翻修率,死亡率等。结果改良AS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PSA组(P<0.05),两组手术在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翻修率、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术后假体脱位方面,ASA组为0,而PSA组有3例。结论选择改良前外侧入路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较后外侧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无关节脱位,综合疗效优于PSA半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前外侧入路 粗隆间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熊廷亮 吴斌 +1 位作者 陈庆华 马晓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自2016年3月—2018年8月采用胸锁钩钢板治疗的8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病例。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4个月,其中优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7.50%... 目的探讨采用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自2016年3月—2018年8月采用胸锁钩钢板治疗的8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病例。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4个月,其中优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7.50%,效果满意。结论胸锁钩钢板不但能够使得脱位的胸锁关节得到复位固定,还能保留胸锁关节的微动,是一种疗效满意的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钩钢板 胸锁关节脱位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Henry入路缝合旋前方肌对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斌 康正阳 +1 位作者 魏世坤 熊廷亮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改良Henry入路手术治疗中是否缝合旋前方肌对术后前臂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改良Henry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20例,按照缝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术中缝合组112例,...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改良Henry入路手术治疗中是否缝合旋前方肌对术后前臂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改良Henry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20例,按照缝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术中缝合组112例,男35例,女77例;年龄37~65(48.5±7.4)岁;骨折AO分型,B型46例,C型66例;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后将切开旋前方肌予以缝合。不缝合组108例,男32例,女76例;年龄34~67(47.6±7.8)岁;骨折AO分型B型41例,C型67例;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后对切开旋前方肌不予缝合,原位铺于钢板表面。分别于术后6周、6个月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旋前、旋后、掌倾、背伸),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22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8(8.5±1.3)个月。术后6周,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术中缝合组VAS评分(2.6±1.2)分,与不缝合组(5.8±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DASH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enry入路缝合旋前方肌在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上肢功能近期无明显优势,但术中缝合旋前方肌能减少早期术后疼痛,建议术中应缝合旋前方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旋前方肌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斌 熊廷亮 康正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3期37-4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 目的对比分析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和Constant肩关节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4.72±1.23)cm、手术用时(77.41±10.3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0.53±2.75)cm、(94.46±12.61)min,失血量(83.27±20.45)ml少于对照组的(128.88±22.5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与Constant肩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1.54±0.63)分低于对照组的(2.76±1.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该术式操作简单、失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闭合复位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效果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TileC1型骨盆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11
作者 熊廷亮 吴斌 +2 位作者 康正阳 李四勇 马晓春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12期1671-167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TileC1型骨盆骨折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23例TileC1型骨盆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改良Stoppa入路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MaJeed评...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TileC1型骨盆骨折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23例TileC1型骨盆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改良Stoppa入路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MaJeed评分、Matta标准对所以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及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切口长度为11~15 cm,平均长度(11.7±1.3)cm;术中出血量350~600 ml,平均出血量为(470±36)ml;手术时间90~110 min,平均时间(105±5)min。术后23例患者MaJeed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骨折复位情况经Matta标准评定均为满意,随访8-16个月,所有患者骨盆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具有手术切口小、术野清晰、并发症少、易于骨折复位、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骨科医师学习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STOPPA入路 TileC1型骨盆骨折
下载PDF
CT体表定位法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庆华 熊廷亮 谭丽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5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CT体表定位法与常规透视法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CT体表定位法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37例无明显神经症状单侧或双侧Tile C型闭... 目的通过比较CT体表定位法与常规透视法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CT体表定位法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37例无明显神经症状单侧或双侧Tile C型闭合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透视法组(19例)和CT体表方法透视组(1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切口总长度及骶髂螺钉的偏出率;运用Matta标准和Majeed标准对末次随访患者功能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体表定位法组手术时间(29.54±1.91)min、X线暴露次数(19.16±0.73)次均显著优于常规透视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16.54±9.29)ml、切口总长度(2.26±0.71)cm及螺钉偏出率5.56%与常规透视法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Matta评分、Majee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体表定位法组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在体表定位标记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能够缩短手术透视时间,减少术中X线暴露次数,并有效降低螺钉进入椎管、腹腔风险,减少损伤血管、神经损伤,显著提高置钉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体表定位 骨盆骨折 经皮 骶髂螺钉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联合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黛丽 覃杏香 +1 位作者 何玉华 熊廷亮 《大医生》 2022年第24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联合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42例)及PFNA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预见性护理,DHS组接...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联合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42例)及PFNA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预见性护理,DHS组接受DHS内固定治疗,PFNA组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6个月关节功能,术前、术后1 d血清指标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手术切口短于DHS组,透视次数小于DH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愈合时间短于DHS组(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活动度、行走能力、功能及畸形评分,关节功能优良率均升高,且术后3个月、6个月PFNA组上述指标均高于DHS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PFNA组NE、CRP、AngⅡ低于DHS组,SOD高于DHS组(P<0.05)。随访期间,PFNA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DHS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联合预见性护理可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恢复情况、关节功能及血清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顺阿曲库铵对髋关节脱位患者手法复位的影响
14
作者 姚爱军 黄海霞 +3 位作者 罗秀娴 伍元川 孙春红 熊廷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观察顺阿曲库铵对髋关节脱位患者手法复位的影响。方法急诊髋关节手法复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A组(七氟醚组)、B组(顺阿曲库铵1组,0.05 mg·kg^(-1))、C组(顺阿曲库铵2组,0.1 mg·kg^(-1))。患者均给予6%~8%七氟醚... 目的观察顺阿曲库铵对髋关节脱位患者手法复位的影响。方法急诊髋关节手法复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A组(七氟醚组)、B组(顺阿曲库铵1组,0.05 mg·kg^(-1))、C组(顺阿曲库铵2组,0.1 mg·kg^(-1))。患者均给予6%~8%七氟醚吸入,意识消失(BIS<60)后置入喉罩通气道,改用2%~3%七氟醚(氧流量2 l·min^(-1))维持。A组静注生理盐水注射液5 ml,不给予肌松药物;B组和C组分别静注不同剂量(0.05 mg·kg^(-1),0.1 mg·kg^(-1))顺阿曲库铵,注射10 min后实施髋关节手法复位。记录患者手法复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首次复位成功例数。结果与A组比较,C组患者复位时间显著降低,首次复位成功例数明显升高;B组、C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明显升高,苏醒时间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复位时间、苏醒时间显著降低,呼吸恢复时间、首次复位成功例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两种剂量顺阿曲库铵均可以改善髋关节脱位患者手法复位首次成功例数;比较而言,0.05mg·kg^(-1)顺阿曲库铵不及0.1 mg·kg^(-1)顺阿曲库铵效果明显,但呼吸恢复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顺阿曲库铵 髋关节后脱位 手法复位
下载PDF
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神经根精准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减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15
作者 吴斌 康正阳 熊廷亮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8期161-162,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应用神经根精准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减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1月收治DLSS 66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椎板减压术,研究组33例给予经皮全脊柱内... 目的分析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应用神经根精准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减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1月收治DLSS 66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椎板减压术,研究组33例给予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ODI指数分别为(2.29±0.86)分、(5.77±2.26)分,均比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64.15±13.27)min、出血量(24.16±8.22)ml和住院时间(5.13±1.18)d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术治疗DLSS老年患者,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能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精准减压术 传统椎板减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透视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俭凡 陈庆华 +1 位作者 熊廷亮 谭丽莎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8期-,共4页
目的 通过比较改良透视法与常规透视法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7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透视法组14例;改良透视法组13例;术中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射线暴露次数和... 目的 通过比较改良透视法与常规透视法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7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透视法组14例;改良透视法组13例;术中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射线暴露次数和切口总长度;末次随访依据Matta标准和Majeed标准对两种术式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改良透视法组手术时间短[(28.54±1.91) min与(39.81±2.25)min]、X射线暴露次数少[(20.16±0.73)次与(25.84±4.91)次](t值分别为34.61、21.40,P均<0.05),但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总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良透视法组末次随访Matta和Majeed评分均优于常规透视法组(x2值分别为5.62、3.47,P均<0.05).结论 改良透视法组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能够缩短透视时间,减少术中X射线暴露次数,并能够为植入骶髂关节螺钉提供导向作用,降低进入椎管、腹腔可能,避免血管神经损伤,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透视 骨盆骨折 经皮 骶髂螺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