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出语文味——我教《争论的故事》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开玉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 2012年第1期52-53,共2页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祖国的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文化符号,学习她,首先要从情感上喜欢她。教师要捕捉和挖掘文本的言语智慧,以语文的眼光去看文本,努力教出语文味。
关键词 语文味 故事 争论 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 文化符号 言语智慧 祖国
下载PDF
让语文学习牵手童真世界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第12期26-27,共2页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别样的世界。而语文教育也不应是千篇...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别样的世界。而语文教育也不应是千篇一律地听、说、读、写,还要有独特的发现:从顽劣中发现本真,从平庸中发现超越,从一般中发现特殊,从大同中发现小异。这种发现需要语文老师真诚的爱心和无比的耐心,孩子般的童心以及辩证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我们应走进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仪休 小异 习作教学 热爱生活 不拘形式 心理发展水平 对你说 课本剧 猜谜语 使人
下载PDF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2年第1期25-26,共2页
一、问题的由来 当今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就是“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目标上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在方法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忽视了学... 一、问题的由来 当今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就是“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目标上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在方法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以及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针对这些弊端,我们进行了长期的改革探索,试图建立一种在价值取向上既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目标上既夯实双基,又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满足和升华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性的学习状态。缘于此,我们开始了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自主阅读 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能力 人的主体性 学习主动性
下载PDF
且思且行教语文
4
作者 熊开玉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3年第7期4-8,共5页
【人物速写】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的二圣湖养育了她的生命,也涵化了她质朴灵动的禀赋;家门口那一方荷塘带给她许多童年的乐趣,也濡染了她清新淡雅的气质。儿时的她痴迷故事,酷爱读书,常常是"听着故事入眠,枕着书籍入梦"。... 【人物速写】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的二圣湖养育了她的生命,也涵化了她质朴灵动的禀赋;家门口那一方荷塘带给她许多童年的乐趣,也濡染了她清新淡雅的气质。儿时的她痴迷故事,酷爱读书,常常是"听着故事入眠,枕着书籍入梦"。故事和书籍,使她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师范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语文,并且把它作为安身立命的幸福事业。二十多年来,她孜孜不倦,无怨无悔,一直快乐地耕耘于小学语文这方"半亩方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人物速写 安身立命 故事 书籍 俗话 读书 毕业
下载PDF
当教材出现问题时——《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札记
5
作者 熊开玉 《江苏教育》 2005年第06B期21-22,共2页
夜深人静之时,最爱的就是登陆凤凰语文网。
关键词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札记 教材 语文
下载PDF
代课一年级
6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第11期91-93,共3页
一"到一年级去代课?!"我瞪大眼睛,看着蔡主任,眼神绝对可以秒杀一切。"实在没办法,找不到人,你就哄哄他们吧……"谁哄谁啊?看着蔡主任无限期待的眼神,我知道,这课我非代不可了。李玲玲老师生病了,班上的语文课一时... 一"到一年级去代课?!"我瞪大眼睛,看着蔡主任,眼神绝对可以秒杀一切。"实在没办法,找不到人,你就哄哄他们吧……"谁哄谁啊?看着蔡主任无限期待的眼神,我知道,这课我非代不可了。李玲玲老师生病了,班上的语文课一时找不到代课人,蔡主任就想到了我。说我没有教过一年级,你信吗?说我教了快30年的书,就是没有教过一年级,你会咋想?不是我不肯教,是学校从来就没有让我教过,时间一长,也就不敢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玲玲 班代 堂课 学习能力 对我说 李老师 告诉我 教室门 教研组长 给你
下载PDF
践行善学主张 着力生本课堂
7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第3期88-89,共2页
"善学"一词最早见于《荀子·大略》:"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意为善于学习的人能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难探究清楚。明代教育家、文学家方孝孺在《见山堂记》中说:"知周... "善学"一词最早见于《荀子·大略》:"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意为善于学习的人能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难探究清楚。明代教育家、文学家方孝孺在《见山堂记》中说:"知周乎物而不劳,才裕於用而无穷,斯为善学者矣。"《礼记·学记》中也有关于善学的论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可见,"善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它一直为中国历代学者、教育家所倡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今中外的学习成功者均是善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学 礼记·学记 人能 历代学者 方孝孺 中说 学案 教学时间 教学行动 善教
下载PDF
意趣兼得学语文
8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第11期40-42,共3页
我希望语文课堂呈现的是:意趣共生。语文课堂是人性的,也是灵性的;是诗意的,也应是舒适的。宋代大儒朱熹曾经讲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这是告诉世人学习的真谛是为了人生的快乐。孔子在更早的时候也曾经说过:"知... 我希望语文课堂呈现的是:意趣共生。语文课堂是人性的,也是灵性的;是诗意的,也应是舒适的。宋代大儒朱熹曾经讲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这是告诉世人学习的真谛是为了人生的快乐。孔子在更早的时候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虽然没有直接用"意趣"这个词语,但是,却更加直观、真切、深刻地阐述了人们学习以及追求学问、真理的真实意义。"意趣兼得"是将尊重儿童的生命意识放在教学的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生命 生命意识 乐学 乐之 离离原上草 语言文字 风行水上 就是你 中使 你喜欢
下载PDF
例谈语文教师诗词素养提升之路径
9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第8期33-34,共2页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曾经"纸香墨飞,词赋满江"。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语文课堂,是生活的诗化,她应当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诗意地栖居。作为传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语文教师,理应学习并涵养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诗性教...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曾经"纸香墨飞,词赋满江"。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语文课堂,是生活的诗化,她应当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诗意地栖居。作为传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语文教师,理应学习并涵养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诗性教师。那么,如何培养诗性教师,从而走出一条提高诗词素养的有效路径呢?笔者不揣冒昧,结合自身实践和体会,谈几点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诗词 路径 素养 民族优秀文化 语文课堂 诗意地栖居 诗性
下载PDF
《争论的故事》课堂实录
10
作者 熊开玉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教学内容:《争论的故事》(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时间:2011年4月1日 教学场合:“善学:我们的教学主张”名校课堂巡礼(镇江句容站)
关键词 课堂实录 故事 争论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 教学时间 苏教版 教学场
下载PDF
在“自家园地”做出些“名堂”——与语文青年教师共勉
11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2年第5期111-112,共2页
我们是一群活跃在语文课堂上的人。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将与语文“厮守终身”。无奈也好,钟情也罢,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语文老师。 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爸爸在冬天的夜晚为我们讲《白毛女》,“北风那个... 我们是一群活跃在语文课堂上的人。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将与语文“厮守终身”。无奈也好,钟情也罢,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语文老师。 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爸爸在冬天的夜晚为我们讲《白毛女》,“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在与喜儿同悲共喜时,对自己的贫困生活有了满足感,毕竟比喜儿强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青年教师 园地 《白毛女》 语文老师 贫困生活 满足感 雪花
下载PDF
把世界带给学生——推行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12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第12期5-6,共2页
金庸先生说过:"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对于学生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我们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使我们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大千世界,在书中可以回望上下五千年的求索,可以凝听金戈铁... 金庸先生说过:"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对于学生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我们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使我们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大千世界,在书中可以回望上下五千年的求索,可以凝听金戈铁马踏山河的豪歌.一句话,读书,能把世界带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阅读 世界 学生 实践 读书 古语
下载PDF
在诗意中恣意逍遥——《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断想
13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1年第6期14-14,共1页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只读这诗题,已让人心动。“真想变成……”一声轻叹,满怀向往,一下就将你的思绪带入一池荷塘——那里,叶如华盖,四溢清香。一个“变”字,透着烂漫天真和无限的曼妙遐想。
关键词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断想 教学 逍遥 诗意 “变” 向往
下载PDF
让语文教育“魂”归故里——语文教育漫谈
14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第6期28-30,共3页
有一种旅行.不为跋涉千里的向往,只为漫无目的的闲逛:不为人山人海的名胜。只为怡然自得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则就是看心情——这样的你我不在少数.我们至今依然行走在语文的路上。——题记一、守望教育的家园。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故里 向往 名胜 自得 题记
下载PDF
让灵魂赶上自己的脚步——兼论语文教师的自主阅读与反思
15
作者 熊开玉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3年第7期9-10,共2页
《江苏教育》上曾刊登了一篇题为《让我们的灵魂赶上脚步》的卷首语,大意如下:一支考察队深入非洲腹地考察,请了当地的土著人做背夫和向导。时间紧,要赶路,这些土著人十分厉害,背着几十公斤的装备健步如飞。一连几天,考察队顺利前进,... 《江苏教育》上曾刊登了一篇题为《让我们的灵魂赶上脚步》的卷首语,大意如下:一支考察队深入非洲腹地考察,请了当地的土著人做背夫和向导。时间紧,要赶路,这些土著人十分厉害,背着几十公斤的装备健步如飞。一连几天,考察队顺利前进,大家非常高兴。第四天早上,当考察队又要出发时,土著人却不走了——好说歹说,就是不愿出发。队员们很奇怪,这几天大家相处得很好啊!土著人头领解释说,按照他们的传统,如果连续三天赶路,第四天必须停下来休息一天——"以免我们的灵魂赶不上自己的脚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阅读 语文教师 灵魂 《江苏教育》 土著人 卷首语
下载PDF
作文教学中的情动辞发
16
作者 熊开玉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09年第8期76-78,共3页
四月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鸟儿欢鸣,孩子们正在教室里晨读。一进教室,领读员就告诉我,谢田把麻雀带来了。这是我事先安排好的,只有我和谢田知道——因为今天有作文课。显然,孩子们已经中了我的“圈套”了。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作文课 教室 孩子 晨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需正视的问题
17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2年第4期43-43,共1页
语文教学改革在前进中裹泥夹砂,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和反思,对于我们在语文调研和教学实践中时常出现和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必要加以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 语文教学改革 正视 教学实践 历史
下载PDF
巴学园,我向往的地方——《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18
作者 熊开玉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1年第1期58-59,共2页
一口气读完《窗边的小豆豆》。 准确地说,我是花了四个晚上将书读完的。对于阅读速度比较慢的我来说,这是比较快的一次。
关键词 《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 向往 速度比
下载PDF
语文课堂 切莫跑偏
19
作者 熊开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1年第9期95-96,共2页
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的裤子穿跑偏了。笑过之后,忽然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时常“跑偏”。且看: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 跑题
下载PDF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以赛腾股份并购菱欧科技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开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第1期8-9,共2页
近年来,上市公司频繁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主要以产业并购和横向并购为主。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并购后是否获得协同效应。本文从管理、经营、财务等三方面探讨赛腾股份并购菱欧科技后是否实现了协同效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论是... 近年来,上市公司频繁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主要以产业并购和横向并购为主。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并购后是否获得协同效应。本文从管理、经营、财务等三方面探讨赛腾股份并购菱欧科技后是否实现了协同效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论是:赛腾股份并购菱欧科技后,实现了部分协同效应。本文建议赛腾股份在并购后,应加强成本控制、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谨慎进行市场开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协同效应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