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序贯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熊志娇 范红顺 +2 位作者 王亚东 马超 邱少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5期634-636,共3页
目的分析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序贯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粤北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各20例。两组患者初始均使用索磷布韦... 目的分析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序贯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粤北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各20例。两组患者初始均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12周,对照组停药后继续观察12周,实验组患者序贯安络化纤丸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12周及24周的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肝功能及肝纤指标(肝纤四项)、Fibrotouch检测肝硬度参数指标(FS)、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结果,得出患者持续病毒应答率(SVR)及复发率情况,并判断肝功能及肝脏纤维化水平。结果两组12周及24周SVR均为100%,复发率均为0%。两组24周肝功能、肝纤指标较12周均有下降(P<0.05)。实验组24周的肝功能及肝纤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序贯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相比单药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 安络化纤丸 丙型肝炎肝硬化
下载PDF
输血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再出血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志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输血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再出血的风险。方法 8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积极输血扩容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限制性输血扩容... 目的探讨输血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再出血的风险。方法 8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积极输血扩容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限制性输血扩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24、48和72 h内的再出血情况,治疗后10 d内的血红蛋白(HGB)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4 h内再出血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5、10 d的HGB水平分别为(74.52±4.76)、(83.37±2.18)、(94.23±2.41)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6±3.28)、(75.32±2.54)、(90.11±2.6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输血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再出血的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再出血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DSG-Ⅲ型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熊志娇 谢鸿恩 朱先女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135-136,共2页
目的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DSG-Ⅲ型肝病治疗仪在脂肪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 目的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DSG-Ⅲ型肝病治疗仪在脂肪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DSG-Ⅲ型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血脂及fibrotouch脂肪衰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fibrotouch脂肪衰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DSG-Ⅲ型肝病治疗仪在脂肪肝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DSG-Ⅲ型肝病治疗仪 脂肪肝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范红顺 熊志娇 +2 位作者 马超 邱少霞 沈莉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120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120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胃镜检查结果等。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和内镜止血,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PT、脾脏厚度、胃左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白蛋白≤33.0 g/L、PT>16 s、脾脏厚度>40.00 mm、门静脉内径>13 mm以及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在给与治疗一月后,死亡总人数为14例,存活人数106例。死亡组入院前呕吐鲜血以及治疗过程并发肝性脑病的例数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入院前呕吐鲜血和治疗过程并发肝性脑病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风险因素(P<0.05)。结论白蛋白≤33.0g/L、PT>16 s、脾脏厚度>40.00 mm、门静脉内径>13 mm以及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而入院前呕吐鲜血和治疗过程并发肝性脑病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风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对抗结核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范红顺 熊志娇 +1 位作者 钟耀东 马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3期2184-2186,共3页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对抗结核效果的影响及对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对抗结核效果的影响及对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抗病毒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抗结核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乙肝标志物、肝损伤出现时间、肝功能复常时间、抗痨结束所需时间、肝损伤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结核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乙肝e抗原(HBe Ag)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痨结束所需时间、肝功能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损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抗病毒治疗可提升抗结核疗效,并能够有效预防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乙肝病毒 抗病毒治疗 抗结核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激素辅助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早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及抗SLA水平观察
6
作者 范红顺 熊志娇 +2 位作者 马超 邱少霞 沈莉华 《肝脏》 2019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辅助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对早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疗效、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SL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早期ACLF患者13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各4...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辅助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对早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疗效、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SL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早期ACLF患者13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各45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DPMAS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激素辅助DPMAS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三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PTA)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分析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检测抗SLA水平,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C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A、B组的48.89%、71.11%(P<0.05),且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C组治疗4周后TBil、ALT、PT低于A、B组,PTA高于A、B组(P<0.05)。C组治疗2周、4周后抗SLA表达低于A、B组(P<0.05)。三组感染、肝肾综合征、活动性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ACLF患者采用小剂量激素辅助DPMAS治疗,能提高疗效,促进肝功能、凝血功能进一步改善,并下调抗SL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激素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抗SLA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肝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7
作者 范红顺 熊志娇 +2 位作者 沈莉华 马超 邱少霞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评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短程治疗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于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并治疗的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135例作为... 目的:评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短程治疗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于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并治疗的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135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1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2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和观察组2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1和观察组2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短程治疗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熊志娇 李德昌 +3 位作者 范红顺 刘莹 翁伟镇 郑玉宝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酒精性肝病(酒精肝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乙肝+酒精肝组)患者...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酒精性肝病(酒精肝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乙肝+酒精肝组)患者共90例,每组3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水平。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所有实验组病例的ALDH2基因型,将其分为ALDH2^*1^*1(野生型),ALDH2^*1^*2(突变型)和ALDH2*2*2(突变型),并比较4组间的基因频率及G/A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乙肝+酒精肝组的ALT、AST、GGT、ALP、MCV水平明显高于乙肝组、酒精肝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酒精肝组的ALDH2野生型基因频率为86.7%,明显高于乙肝组3.3%、乙肝+酒精肝组6.6%和健康对照组43.3%(P<0.05);酒精肝组的ALDH2突变型基因频率为13.3%,明显低于乙肝组96.7%,乙肝+酒精肝组93.4%和健康对照组5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间G/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2.08,P<0.05)。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同时存在酒精因素的影响,在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中分别表达不同的基因。突变型基因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宿主基因,而野生型基因与酒精性肝病相关,但饮酒会直接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H2基因多态性 酒精 乙型肝炎病毒 突变型基因 野生型基因
原文传递
Fibro Touch联合AST-血小板比值指数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熊志娇 范红顺 +2 位作者 朱先女 沈莉华 刘莹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系统(FibroTouch)联合AST-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检测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9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慢性乙肝患... 目的探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系统(FibroTouch)联合AST-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检测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9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慢性乙肝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将患者分为肝硬化组和慢乙肝组,每组各45例。其中肝硬化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35~78岁,中位年龄52岁。慢乙肝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8~76岁,中位年龄51岁。采用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LSM),计算APRI,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直径,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检测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肝硬化组LSM和APRI分别为(22±7)kPa、2.01±0.35,明显大于慢乙肝组的(8±3)kPa、0.80±0.26(t=3.586,7.305;P<0.05)。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直径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LSM和APRI均成正相关(rs=0.527,0.701和0.803,0.605;P<0.05)。结论FibroTouch联合APRI检测可较准确地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具有经济、无创、可重复使用优势,且可动态监测门静脉高压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AST-血小板比值指数
原文传递
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重症肝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范红顺 熊志娇 +2 位作者 彭琳 马超 范莺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445-2449,共5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重症肝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158例重症肝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抗菌药物不同分为氟康唑组和伏立康唑组,每...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重症肝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158例重症肝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抗菌药物不同分为氟康唑组和伏立康唑组,每组79例。统计两组患者真菌感染类型,以半乳甘露聚糖(glactomannan,GM)及病原学检查的结果为重症肝病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分析MSCT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SCT影像学特点,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氟康唑组和伏立康唑组患者检出真菌主要为酵母样真菌,分别占75.25%和79.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21%、93.41%、85.07%、89.47%和90.48%;治疗结束后伏立康唑组患者的发热消退、真菌消除人数分别为74例(93.67%)和69例(87.34%),高于氟康唑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部出现渗出、结节及空洞的情况均减少(P<0.05),伏立康唑组患者结节和空洞减少比例高于氟康唑组(P<0.05);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轻度的转氨酶升高、低钾症、恶心呕吐、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MSCT在重症肝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及药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使用,均能够起到较好的抗真菌作用,安全性较高,且伏立康唑的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氟康唑 伏立康唑 重症肝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