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C,N)基金属陶瓷的相界面过渡层 被引量:33
1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崔崑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075-1080,共6页
对Ti(C,N)基金属陶瓷的相界面过渡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陶瓷中Ti(C,N)硬质相周边存在明显的包覆层组织,它是一种过渡相;Ti(C,N)/Ni相界面没有固定的取向关系;W,Mo元素主要富集于相界... 对Ti(C,N)基金属陶瓷的相界面过渡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陶瓷中Ti(C,N)硬质相周边存在明显的包覆层组织,它是一种过渡相;Ti(C,N)/Ni相界面没有固定的取向关系;W,Mo元素主要富集于相界面,且Ti,Ni,W,Mo元素在相界面具有成分梯度高分辨电镜观察发现,相界面过渡层厚约8-10nm并由纳米晶组成.这种过渡层是金属陶瓷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相界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相界面 过渡层 钛合金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中碳化物的界面行为 被引量:16
2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崔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讨论了Ti(C,N)基金属陶瓷中碳化物的组织结构、界面行为,以及微量元素和工艺因素对碳化物界面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所从事科研的进展,提出了Ti(C,N)基金属陶瓷相界面层微晶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①碳化物相的微晶化;②冷却过程中的成分过冷... 讨论了Ti(C,N)基金属陶瓷中碳化物的组织结构、界面行为,以及微量元素和工艺因素对碳化物界面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所从事科研的进展,提出了Ti(C,N)基金属陶瓷相界面层微晶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①碳化物相的微晶化;②冷却过程中的成分过冷。从而在微晶化过渡层形成理论及控制方法的指导下,使金属陶瓷的韧性得到提高,性能稳定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界面行为 界面模型 微晶结构 碳化物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相界面层微晶结构的形成 被引量:17
3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崔崑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3-478,共6页
获得Ti(C,N)基金属陶瓷微晶化界面过渡层的条件是碳化物相的微晶化及冷却过程中的成分过冷.相界面层微晶结构的形成使金属陶瓷的韧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界面模型 微晶结构 形成机制
下载PDF
硬质合金模具材料中相组织结构述评 被引量:7
4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崔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5期24-29,共6页
详细地论述了硬质合金模具材料WC-Co合金、TiC基合金、钢结硬质合金中的相组织结构,并就影响相组织结构的主要物理冶金因素及相界面组织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几点见解,为生产优质合金模具材料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硬质合金 模具 材料 相结构
下载PDF
金属陶瓷相界面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崔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阐述了研究金属陶瓷相界面的意义,并着重论述了界面结构理论、相界面行为、相界面组织结构及研究相界面的实验技术。最后,提出了提高金属陶瓷强度、韧性和性能稳定性的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相界面 界面模型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纳米粉末在水中的分散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熊惟皓 魏京 范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8-110,共3页
主要研究Ti(C,N)基金属陶瓷的纳米混合粉末在添加不同分散剂的水溶液中的分散行为及分散机制.使用一组10mL试管研究了混合粉末在分散液中的分散行为,并采用Zeta电位和FTIR等研究手段分析了混合粉末在分散液中的分散机制.试验结果表明,... 主要研究Ti(C,N)基金属陶瓷的纳米混合粉末在添加不同分散剂的水溶液中的分散行为及分散机制.使用一组10mL试管研究了混合粉末在分散液中的分散行为,并采用Zeta电位和FTIR等研究手段分析了混合粉末在分散液中的分散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VA的分散效果均明显优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H3(CH2)11OSO3Na,CTAB和PVA的混合液比单一的CTAB或PVA的分散稳定效果要好.含有15g/L聚乙烯醇(PVA)和10g/LCTAB的水溶液中具有最好的分散效果.在纳米粉末分散过程中,静电排斥作用和空间位阻作用都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纳米粉末 分散 聚乙烯醇 十六烷基溴化铵
下载PDF
粉末粒度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熊惟皓 周凤云 +1 位作者 李国安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7-41,共5页
采用细碳化物粉末(<1μm)来提高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达到细化增韧的目的。研究表明:细粉表面能大,对烧结过程提供的驱动力大,并由于硬质相TiC粉末的粒度分布范围窄,且较均等,颗粒之间容易接近热力学上的平衡,可获得细小... 采用细碳化物粉末(<1μm)来提高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达到细化增韧的目的。研究表明:细粉表面能大,对烧结过程提供的驱动力大,并由于硬质相TiC粉末的粒度分布范围窄,且较均等,颗粒之间容易接近热力学上的平衡,可获得细小而较均匀的显微组织,其线收缩率比粗粉的高,烧结体的密度也高于粗粉的,使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明显地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粒度 钛基金属陶瓷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中包覆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4,共3页
利用先进的微观分析手段对Ti(C,N)基金属陶瓷中Ti(C,N)的包覆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硬质相颗粒的周边,Ti和Ni元素具有明显的成分梯度,W和Mo元素主要集中分布于硬质相颗粒的包覆层中,并且其... 利用先进的微观分析手段对Ti(C,N)基金属陶瓷中Ti(C,N)的包覆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硬质相颗粒的周边,Ti和Ni元素具有明显的成分梯度,W和Mo元素主要集中分布于硬质相颗粒的包覆层中,并且其分布规律相似;Ti(C,N)芯与粘结相Ni之间存在的包覆层是一种过渡相,它改善了Ni对碳化物的润湿性,使粘结相与硬质相能较好地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包覆层 相界面 钛基 包覆结构
下载PDF
合金化与形变热处理对铜合金弹性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熊惟皓 刘锦文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18-20,共3页
研究了微量元素及形变热处理工艺对铜基合金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致密度参数J(J=1/(VD))大的元素(如B和Fe)能使铜基合金固溶体晶格收缩;通过大的冷变形和时效处理等工艺措施使β相析出,起到强化基体的... 研究了微量元素及形变热处理工艺对铜基合金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致密度参数J(J=1/(VD))大的元素(如B和Fe)能使铜基合金固溶体晶格收缩;通过大的冷变形和时效处理等工艺措施使β相析出,起到强化基体的作用,并能使合金的弹性模量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弹性合金 弹性模量 形变热处理 微合金化
下载PDF
电弧作用下银基触头温度场的有限体积法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惟皓 傅江华 +1 位作者 徐坚 李震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3,共4页
推导了电弧热流密度关于电路电压和电流的数学表达式.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和显热容法,对银基触头材料受电弧作用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中有效处理了复合触头材料的物性参数,分析了触头材料熔池的特征.计算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纯Ag触... 推导了电弧热流密度关于电路电压和电流的数学表达式.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和显热容法,对银基触头材料受电弧作用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中有效处理了复合触头材料的物性参数,分析了触头材料熔池的特征.计算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纯Ag触头材料的熔化面积最小,而AgZnO(10)触头材料的熔化面积最大;熔池大小随电压和电流的增加而增加,但电压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电弧 电触头材料 温度场 有限体积法
下载PDF
微合金化等对铜基弹性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惟皓 刘锦文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37,40,共4页
较系统地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与形变热处理工艺对铜基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弹性合金通过多元少量微合金化与形变热处理工艺相配合,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获得的微双相组织细小均匀,该组织具有明显的抗裂纹扩展能力... 较系统地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与形变热处理工艺对铜基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基弹性合金通过多元少量微合金化与形变热处理工艺相配合,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获得的微双相组织细小均匀,该组织具有明显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使材料疲劳寿命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弹性合金 疲劳性能 微合金化 形变热处理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烧结性能及其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3-16,共4页
研究了温度与碳含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烧结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抗弯强度对烧结温度最敏感,而密度、硬度、平均线收缩系数对烧结温度的敏感性依次递减;材料中碳粉含量增加时,会使其烧结温度明显降低,当... 研究了温度与碳含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烧结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抗弯强度对烧结温度最敏感,而密度、硬度、平均线收缩系数对烧结温度的敏感性依次递减;材料中碳粉含量增加时,会使其烧结温度明显降低,当添加量为2.2%时,金属陶瓷组织中会出现石墨相,使材料的抗弯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烧结温度 烧结性能 钛基金属陶瓷 组织
下载PDF
GL-69型离子减薄仪的维修与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1-74,共4页
文中对GL-69型离子减薄仪的真空检测系统、高压电路系统、气流控制系统、样品台对离子束的倾斜角等问题提出了见解与改进方法,并得出了离子束流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可供任用离子减薄仪的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 离子减薄仪 离子枪 薄膜样品 TEM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相界面结合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熊惟皓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28-32,共5页
针对Ti(C,N)基金属陶瓷相界面的包覆层组织,Ti,Ni,W和Mo在相界面的成分分布,Ti(C,N)/粘结相相界面取向关系和高分辨原子像等,进行了研究。发现Ti(C,N)/Ni相界面没有固定的取向关系,并存在8~1... 针对Ti(C,N)基金属陶瓷相界面的包覆层组织,Ti,Ni,W和Mo在相界面的成分分布,Ti(C,N)/粘结相相界面取向关系和高分辨原子像等,进行了研究。发现Ti(C,N)/Ni相界面没有固定的取向关系,并存在8~10nm宽呈微晶化结构的过渡层,这种过渡层是Ti(C,N)基金属陶瓷中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相界面结合,有利于金属陶瓷抗弯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层 界面结合机理 钛基金属陶瓷
下载PDF
TiC-50Nb钢结合金相界面组织结构的研究
15
作者 熊惟皓 周凤云 +1 位作者 胡镇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88-92,共5页
对TiC-50Nb钢结合金的相界面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相界面结合状况。研究表明:Ti,Fe在相界面层具有成分梯度;适当增加Mo元素含量,可在TiC,Ti(C,N)硬质相周边获得包覆层组织;RE呈球状稀土化合物形... 对TiC-50Nb钢结合金的相界面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相界面结合状况。研究表明:Ti,Fe在相界面层具有成分梯度;适当增加Mo元素含量,可在TiC,Ti(C,N)硬质相周边获得包覆层组织;RE呈球状稀土化合物形式存在于TiC/钢基体的相界面上,对界面起净化作用;用高分辨电镜观察到因脱溶物M_2C引起的晶格条纹歪扭,由此产生二次硬化效应。研究结果为建立硬质材料的韧化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合金 界面结构 硬质合金 合金钢 碳化钛
下载PDF
高性能低成本无钴金属陶瓷制品及其产业化
16
作者 熊惟皓 《中国科技产业》 2015年第10期77-77,共1页
“高性能低成本无钻金属陶瓷制品及其产业化”项目属于新材料领域。硬质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硬质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工模具和耐磨零部件,但高温性能不理想,制约了其应用,且主要原料钨为稀缺战略资源,全球钨探明储量约为290万吨... “高性能低成本无钻金属陶瓷制品及其产业化”项目属于新材料领域。硬质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硬质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工模具和耐磨零部件,但高温性能不理想,制约了其应用,且主要原料钨为稀缺战略资源,全球钨探明储量约为290万吨,面临资源枯竭,美、日、中等多国已颁布法规对钨进行战略储备或限量开采。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高温性能优异、稀缺战略资源含量少的硬质材料,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并实现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性能 陶瓷制品 产业化 低成本 金属 无钴 硬质材料 战略资源
下载PDF
Er对Ti(C,N)基金属陶瓷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宁 黄新民 +4 位作者 周杰 田春艳 熊惟皓 张杰 崔昆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2-76,共5页
研究了添加稀土金属Er对Ti(C ,N)基金属陶瓷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加入稀土金属Er能有效地提高金属陶瓷的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 .稀土金属Er能改善金属相对陶瓷相的润湿性 ,使气孔率降低 ;此外 ,稀土金属Er在陶瓷相 /金... 研究了添加稀土金属Er对Ti(C ,N)基金属陶瓷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加入稀土金属Er能有效地提高金属陶瓷的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 .稀土金属Er能改善金属相对陶瓷相的润湿性 ,使气孔率降低 ;此外 ,稀土金属Er在陶瓷相 /金属相、陶瓷相中晶粒界面以及金属相和陶瓷相中形成化合物 ,净化了界面 ,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 ,从而改善了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碳氮化钛基 金属陶瓷 结构 力学性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氮化处理后的表面组织结构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4
18
作者 郑勇 熊惟皓 +2 位作者 宗校军 余立新 李国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67,共6页
对Ti(C ,N)基金属陶瓷进行了表面氮化处理。用SEM ,EPMA ,TEM/EDX分析了材料表面显微组织的特征。研究发现 ,材料表面形成了富N、富Ti的相 ,它们包覆在硬质颗粒的表面。硬质颗粒周围的环形相的体积分数大大减少。晶粒尺寸也明显减小。... 对Ti(C ,N)基金属陶瓷进行了表面氮化处理。用SEM ,EPMA ,TEM/EDX分析了材料表面显微组织的特征。研究发现 ,材料表面形成了富N、富Ti的相 ,它们包覆在硬质颗粒的表面。硬质颗粒周围的环形相的体积分数大大减少。晶粒尺寸也明显减小。紧邻表面硬化层 ,出现了一层金属粘接相含量较高的过渡层。表面氮化处理使Ti(C ,N)基金属陶瓷的表面硬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而基本上不影响其抗弯强度。表面较高的N的活度是促使各合金元素扩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 氮化处理 显微组织 形成机理
下载PDF
低压继电器用AgSnO_2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叶家健 熊惟皓 +2 位作者 徐坚 傅江华 李震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简述了低压继电器用触头材料的工作状态、性能要求和AgSnO2材料的典型制备工艺。通过分析电弧侵蚀作用后的触头表面组织结构及其对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接触电阻、增强界面结合强度和分散电弧的主要改善手段,并展望了AgSnO2材料的发... 简述了低压继电器用触头材料的工作状态、性能要求和AgSnO2材料的典型制备工艺。通过分析电弧侵蚀作用后的触头表面组织结构及其对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接触电阻、增强界面结合强度和分散电弧的主要改善手段,并展望了AgSnO2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材料 银氧化锡 电弧侵蚀 表面组织结构 电性能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磁性吸波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0
作者 徐坚 熊惟皓 +1 位作者 曾爱香 王采芳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73,共6页
吸波材料本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材料。铁氧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吸波材料,具有典型的电磁波磁损耗机理。将一定量的稀土元素掺杂到铁(锰)氧体中后,显著地改善了铁(锰)氧体的吸波性能。本文主要从铁氧体材料吸波机理的角度,对几种主... 吸波材料本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材料。铁氧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吸波材料,具有典型的电磁波磁损耗机理。将一定量的稀土元素掺杂到铁(锰)氧体中后,显著地改善了铁(锰)氧体的吸波性能。本文主要从铁氧体材料吸波机理的角度,对几种主要掺杂的稀土元素在吸波材料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吸波材料 稀土掺杂 铁(锰)氧体 巨磁阻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