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浪微博地震舆情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陈亚男 薄涛 +3 位作者 王洋 王喆 高爽 熊政辉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3-882,共10页
社交媒体地震舆情数据可实时反映灾区现状,为震后应急提供较好的地震灾情舆情研判服务。选取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源,对接EQIM,采用新浪微博开放平台API与分布式网络爬虫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地震舆情数据。在数据清洗和基于fastText地震相关性... 社交媒体地震舆情数据可实时反映灾区现状,为震后应急提供较好的地震灾情舆情研判服务。选取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源,对接EQIM,采用新浪微博开放平台API与分布式网络爬虫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地震舆情数据。在数据清洗和基于fastText地震相关性分类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并实现我国内地地区准实时新浪微博地震舆情数据库及管理平台。现阶段,该数据库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我国内地地区3.0级及以上地震447次、地震舆情数据732949条,实现数据下载、快速查询及精确查询,方便数据查询与管理,有助于震后舆情监控与灾情快速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地震应急 网络舆情 社交媒体 新浪微博
下载PDF
基于L_1范数正则化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基线漂移识别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熊政辉 李小军 +1 位作者 戴志军 陈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_1范数正则化的基线校正新方法,即以拟合速度时程误差最小为目标,以基线漂移本身尽可能小为约束条件,经过凸优化多次迭代自动求解出满足条件的基线漂移,避免了人为选取基线漂移分段次数和基线漂移起止时刻的主观干扰...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_1范数正则化的基线校正新方法,即以拟合速度时程误差最小为目标,以基线漂移本身尽可能小为约束条件,经过凸优化多次迭代自动求解出满足条件的基线漂移,避免了人为选取基线漂移分段次数和基线漂移起止时刻的主观干扰;随后利用该方法对多组加入了基线漂移噪声模型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识别和处理单段式、两段式和多段式的基线漂移噪声具有普适性,能敏锐地捕捉到速度时程发生漂移的趋势(斜率变化),无需预先设定加速度基线漂移模型也可有效地识别出多种基线漂移噪声的起止位置和漂移程度;地震记录事前部分对本文方法处理结果影响较大,当记录事前部分足够长时(如20 s),识别基线漂移噪声的准确性较高,位移时程可以较好地与原始位移匹配;而对于发生漂移的速度时程,本文方法可以不受地震事前部分长短的干扰,甚至在加速度记录出现明显丢头现象时,也能很好地实现峰值速度和整个速度时程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 基线校正 L1范数正则化 加速度记录 位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类型和使用功能的建筑分类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景冰冰 李小军 +2 位作者 陈苏 刘辰 熊政辉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基于结构类型的建筑分类是抗震设计和地震灾害分布调查的基础,也是开展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所依据的分类形式,而在社会管理中则更注重基于使用功能的建筑分类。上述2种建筑分类方法难以给出恰当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因此在面向地震巨... 基于结构类型的建筑分类是抗震设计和地震灾害分布调查的基础,也是开展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所依据的分类形式,而在社会管理中则更注重基于使用功能的建筑分类。上述2种建筑分类方法难以给出恰当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因此在面向地震巨灾保险研究与应用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传统的建筑分类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结构类型平行处理,未考虑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使用功能的耦合影响;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均不断地变化,需要发展适用性强大的非固定类型分类方法。本文针对地震巨灾保险业务中建筑分类这一核心问题,结合中国建筑形式和使用功能,从建筑结构分类出发,进一步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形成了基于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多因素耦合的建筑分类模型,并以北京市典型区域为例,对所提出的建筑分类模型开展应用示范。同时,本文提出的建筑分类模型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可解决传统分类应用于具体目标区域时分类指标体系不具备可变性的问题,满足了地震巨灾保险的数据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巨灾保险 建筑分类 信息提取
下载PDF
损失分布和非结构损失对房屋建筑地易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俊 曲哲 +1 位作者 孙海林 熊政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房屋建筑的地震易损性是地震损失评估和地震巨灾风险模型的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非结构构件的损失在现有的易损性模型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以一栋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为对象,通过将房屋建筑中的各类构件... 房屋建筑的地震易损性是地震损失评估和地震巨灾风险模型的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非结构构件的损失在现有的易损性模型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以一栋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为对象,通过将房屋建筑中的各类构件划分为具有不同地震损伤特性和损失后果的易损性组,考察建筑内的损失分布和非结构损失对房屋建筑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许多非结构构件在中小地震作用下即可能发生较严重的破坏,房屋建筑在中小地震下的易损性主要受非结构损失控制;随着地震动强度等级的不断提高,结构损伤渐趋严重,结构损失对整体建筑易损性的影响不断增大;在结构进入震后不可修状态之前,建筑不同楼层的损失分布是评估建筑地震损失时不可忽略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 地震易脆性 地震易损性 直接经济损失 可修性 成本分解 学校建筑
下载PDF
面向地震巨灾保险的建筑特性快速提取方法
5
作者 郑经纬 周越 +3 位作者 高爽 戴志军 陈苏 熊政辉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9-748,共10页
房屋建筑分类是抗震设计和地震风险分析的基础,是巨灾保险的纽带环节,也是结构易损性准确、完备分析的前驱保障,快速获取建筑特性参数非常关键。基于影像数据获取结构特性相比传统手段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其准确性具有一定挑战性,从影像... 房屋建筑分类是抗震设计和地震风险分析的基础,是巨灾保险的纽带环节,也是结构易损性准确、完备分析的前驱保障,快速获取建筑特性参数非常关键。基于影像数据获取结构特性相比传统手段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其准确性具有一定挑战性,从影像数据得到实时的、较准确的结构特性成为地震保险数据获取技术的关注焦点。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开展从影像数据中提取面向地震保险需求的建筑特性数据,构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建筑高度识别模型和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高度识别方法,运用基于Xception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的模型,对北京地区的建筑高度进行模型测试,该方法可为地震保险分析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巨灾保险 建筑特性 信息提取
下载PDF
超大城市推进地震巨灾保险工作的若干建议--以首都北京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亚男 薄涛 +1 位作者 熊政辉 姜海峰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第5期206-214,共9页
地震巨灾保险作为资源储备和经济补偿的一种手段,能够有效减轻国家政府的负担,为震后受灾群众提供经济补偿。当超大城市发生地震后,经济损失相较其他城市更严重。因此,在超大城市推进地震巨灾保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策法规、模... 地震巨灾保险作为资源储备和经济补偿的一种手段,能够有效减轻国家政府的负担,为震后受灾群众提供经济补偿。当超大城市发生地震后,经济损失相较其他城市更严重。因此,在超大城市推进地震巨灾保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策法规、模型构建和巨灾试点3个层面对比梳理了地震巨灾保险现状,分析了我国超大城市开展地震保险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最后以首都北京为例,对北京开展超大城市地震巨灾保险提出了意见建议,为北京相关政府部门政策制定和决策建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巨灾保险 超大城市 决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多租户的高性能地震保险损失评估SaaS云平台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王小东 粟春晨 +4 位作者 宋圣楠 冯键 翟亮亮 熊政辉 马腾飞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地震巨灾风险的特点是低频高损,历史震害数据缺乏、风险暴露快速变迁等因素导致基于大数定理的费率厘定方法无法针对各区域不同建筑类型的风险暴露进行精细化定价。本文基于“五代图”潜在震源区模型的随机事件集解决观测数据不足的问题... 地震巨灾风险的特点是低频高损,历史震害数据缺乏、风险暴露快速变迁等因素导致基于大数定理的费率厘定方法无法针对各区域不同建筑类型的风险暴露进行精细化定价。本文基于“五代图”潜在震源区模型的随机事件集解决观测数据不足的问题;并使用“五代图”所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模型与工程易损性方法计算地震事件对风险暴露造成的损失,从而计算费率厘定、地震风险管理需要的必备参数。本文采用云计算平台的弹性伸缩计算技术,实现动态按需分配计算资源,满足多用户并发使用的业务需求;同时采用以业务数据为单元的数据隔离方案,构建支持多租户的高性能地震保险损失评估SaaS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保险损失 风险评估 巨灾模型 费率厘定
下载PDF
应用于斜楔块的子孔径虚拟源全聚焦成像
8
作者 熊政辉 陈俊超 +3 位作者 肖树坤 荆砚 何喜 陈尧 《应用声学》 2024年第3期625-634,共10页
楔块斜入射检测工艺下,楔块会进一步降低全聚焦成像的缺陷检测能力。尤其是在检测大深度缺陷和粗晶材料时,全聚焦图像会因为缺陷回波幅值下降,导致缺陷图像的信噪比较低。为了提高入射能量,提出了应用于斜楔块的子孔径虚拟源全聚焦成像... 楔块斜入射检测工艺下,楔块会进一步降低全聚焦成像的缺陷检测能力。尤其是在检测大深度缺陷和粗晶材料时,全聚焦图像会因为缺陷回波幅值下降,导致缺陷图像的信噪比较低。为了提高入射能量,提出了应用于斜楔块的子孔径虚拟源全聚焦成像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通过延时控制子孔径阵元激励形成虚拟源发射,显著增加了射入到被检构件中的声能。在横向L值为20∼40 mm探头移动区间内,17∼38 mm深度范围内Φ3边钻孔幅值较黄铜全聚焦图像提高4.58∼7.12 dB;当钢制试块为被检对象时,在横向L值为30∼40 mm探头移动区间内,40∼65 mm深度范围内Φ1边钻孔幅值较全聚焦图像提高0.63∼2.35 dB。因此在该技术应用于楔块斜入射检测工艺下的粗晶材料检测,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孔径虚拟源 相控阵 全聚焦 超声检测 斜楔块
下载PDF
使用多个线阵CCD-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多界面位置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树荣 阮耀平 熊政辉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1-93,共3页
本文提出一套多界面位置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八个线阵CCD像感器分别接收每个界面的光学图像。按照控制程序的设定,适时点亮界面的照明光源,同时驱动CCD开始工作,并在采集完界面位置信息后,关掉照明光源及CCD,以延长... 本文提出一套多界面位置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八个线阵CCD像感器分别接收每个界面的光学图像。按照控制程序的设定,适时点亮界面的照明光源,同时驱动CCD开始工作,并在采集完界面位置信息后,关掉照明光源及CCD,以延长系统的寿命,实现长期连续工作。为了同时分别监控多个界面,设计了专用微机接口电路,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各界面数据的同时锁存,然后将每个CCD的光电信号采入计算机,解决了目视读数无法保证多处数据在时间上一致性的困扰。运用该系统监控多处油水界面,每处均可在100mL体积的检测管内测量到0.1mL的界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CCD 液位测量 线扫描摄像 实时监控
原文传递
使用CCD测量玻璃管内液体界面位置的灵巧测量头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树荣 杨丽君 熊政辉 《光学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6期17-19,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使用线阵CCD进行玻璃管内液位测量的光电测量头。与其他CCD尺寸测量的光学系统不同,本文依据不同的液体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提出利用柱形容器中液体的聚光特性,得到两种不同液体的分界面在线阵CCD上清晰的像。
关键词 线阵 CCD 液位测量 测量头 焦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