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小霞 马娅琼 +4 位作者 熊晟原 陈杏彪 郑文霞 崔雅琼 黄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3-1143,共11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参数和常规CT征象在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DLCT胸部增强扫描并获得病理结果的345例肺部疾病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参数和常规CT征象在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DLCT胸部增强扫描并获得病理结果的345例肺部疾病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肺原发恶性肿瘤组(n=187)、肺慢性炎症组(n=101)与肺结核组(n=57)。回顾性分析三组病变的常规CT征象并测量其DLCT参数,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常规CT征象诊断模型、DLCT参数诊断模型及联合诊断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三组病变的常规CT征象包括病灶距胸膜距离(P=0.009)、形态(P<0.001)、密度(P=0.001)、与肺组织分界(P=0.001),以及有无分叶(P<0.001)、液化坏死(P=0.003)、血管集束征(P<0.001)、晕征(P=0.003)、卫星灶(P=0.045)、胸腔积液(P=0.002)、纵隔淋巴结大(P<0.001),DLCT参数包括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有效原子序数(Z_(eff))、碘密度(IC)、标准化碘密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动脉强化分数(AEF)(P<0.001)均存在明显差异。在肺原发恶性肿瘤和慢性炎症的鉴别诊断中,病灶与肺组织分界(P=0.009)、分叶(P<0.001)、液化坏死(P<0.001)、晕征(P=0.025)、纵隔淋巴结大(P<0.001)、λ_(HU)-AP(P=0.037)和λ_(HU)-VP(P=0.029)为独立影响因素;在原发恶性肿瘤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病灶形态(P=0.019)、血管集束征(P=0.009)、卫星灶(P=0.006)、胸腔积液(P=0.001)、AEF(P=0.041)、λ_(HU)-AP(P=0.038)及λ_(HU)-VP(P<0.001)为独立影响因素;在慢性炎症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胸腔积液(P=0.002)、纵隔淋巴结大(P<0.001)、NIC-VP(P=0.001)、Z_(eff)-VP(P=0.043)、λ_(HU)-AP(P=0.015)及λ_(HU)-VP(P=0.023)为独立影响因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鉴别肺原发恶性肿瘤与肺慢性炎症、肺原发恶性肿瘤与肺结核、肺慢性炎症与肺结核时,常规CT征象诊断模型的AUC分别为0.827、0.770及0.753,DLCT参数诊断模型的AUC分别为0.905、0.909及0.824,常规CT征象和DLCT参数联合诊断模型的AUC分别为0.929、0.942、0.889。结论DLCT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可提高肺原发恶性肿瘤、肺慢性炎症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鉴别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双层探测器光谱CT量化细胞外容积评估心肌组织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熊晟原 周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0-304,共5页
双层探测器光谱CT独有的双层探测器设计使其在能量检查方面具有同时、同源、同向的特征,每次扫描均能同步能量分离得到常规CT数据和光谱数据,并通过不同光谱后处理技术分析心肌信息。本文对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量化细胞外容积评估心肌组... 双层探测器光谱CT独有的双层探测器设计使其在能量检查方面具有同时、同源、同向的特征,每次扫描均能同步能量分离得到常规CT数据和光谱数据,并通过不同光谱后处理技术分析心肌信息。本文对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量化细胞外容积评估心肌组织学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这种技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谱分析 细胞外容积 综述
下载PDF
4D Flow MRI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莉娜 冯燕 +2 位作者 熊晟原 马明忠 周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7-180,186,共5页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four-dimensional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种在体无创血流定量成像技术,应用于心脏大血管,头颈部及周围血管等血流动力学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four-dimensional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种在体无创血流定量成像技术,应用于心脏大血管,头颈部及周围血管等血流动力学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遗传性心脏病。本文主要介绍4D Flow MRI的成像原理及目前其在HCM中的应用研究相关文献,拟总结利用4D Flow MRI技术获得的HCM血流动力学参数特征,为HCM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左室流出道梗阻 二尖瓣反流 湍流动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