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复杂病变中的应用
1
作者 熊智倩 刘俪婷 +3 位作者 许厅 刘宗旸 苏朝江 姜燕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10-715,共6页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肾脏替代疗法,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血管通路并发症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随着患者透析龄的延长,顽固性狭窄或者闭塞病变、血栓机化、导管嵌顿、流入道动脉血管...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肾脏替代疗法,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血管通路并发症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随着患者透析龄的延长,顽固性狭窄或者闭塞病变、血栓机化、导管嵌顿、流入道动脉血管细小等血管通路病变的复杂化使患者及社会面临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可反复操作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自体血管通路狭窄性病变,且在一些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复杂病变中达到了较高的通畅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复杂病变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2
作者 刘俪婷 熊智倩 +3 位作者 姜燕 苏朝江 张帅 刘宗旸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9-445,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潜在影响及其与自噬调控的关系。方法以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加入AngⅡ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后,使用不同浓度TanⅡA干预,分别采用CCK-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潜在影响及其与自噬调控的关系。方法以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加入AngⅡ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后,使用不同浓度TanⅡA干预,分别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法检测TanⅡA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SMC收缩表型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合成表型蛋白骨桥蛋白(OPN),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A/B的表达水平,观察TanⅡA对VSMC表型转化以及自噬的影响。再使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以及细胞表型蛋白与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ngⅡ处理后,VSM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TanⅡA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的增殖和迁移。AngⅡ明显降低α-SMA的表达,增加OPN、p62、Beclin-1、LC3A/B的表达,随着TanⅡA浓度增加(4、8、12、16μg/mL),α-SMA的表达逐渐增加,OPN、p62、Beclin-1、LC3A/B的表达逐渐减少。加入3-MA处理细胞后,3-MA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同时增加α-SMA的表达,降低OPN、p62、Beclin-1、LC3A/B的表达,与TanⅡA作用一致。结论TanⅡA对AngⅡ诱导的VSMC的表型转化、增殖、迁移以及自噬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增殖 自噬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头静脉弓狭窄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俪婷 徐婷 +4 位作者 熊智倩 姜燕 苏朝江 张帅 刘宗旸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098-1102,共5页
血管通路失功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面临的一大难题,静脉狭窄是其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头静脉弓狭窄。近年来,头静脉弓狭窄的高患病率及治疗抵抗力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头静脉弓狭窄的病因包括血流的改变、剪切应力、单一回... 血管通路失功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面临的一大难题,静脉狭窄是其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头静脉弓狭窄。近年来,头静脉弓狭窄的高患病率及治疗抵抗力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头静脉弓狭窄的病因包括血流的改变、剪切应力、单一回流途径、锁胸筋膜的压迫、头静脉弓内大量的瓣膜以及伴随肾功能衰竭的生化改变。治疗方案颇具争议,包括经血管球囊成形术、球囊切割术、血管支架置入术、头静脉-贵要(腋)静脉转位术、捆扎限流术,以及新提出的颈外静脉旋转术和经皮胸锁旁路等。本文就头静脉弓狭窄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静脉弓 狭窄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透析相关胸廓出口综合征诊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熊智倩 刘俪婷 +4 位作者 姜燕 苏朝江 陈彦 张帅 刘宗旸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343-1346,1351,共5页
血液透析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通路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锁骨下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并发症之一,是胸廓出口综合征(TOS)诊治中一个较棘手的问题,透析相关TOS是指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后锁骨下静脉在紧... 血液透析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通路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锁骨下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并发症之一,是胸廓出口综合征(TOS)诊治中一个较棘手的问题,透析相关TOS是指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后锁骨下静脉在紧邻第一肋上方和锁骨后方的局限性出口间隙内受压迫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目前透析相关TOS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就透析相关TOS的解剖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相关胸廓出口综合征 血液透析 锁骨下静脉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致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友德 彭忠勇 +7 位作者 孙萍 苏朝江 姜燕 徐婷 刘俪婷 熊智倩 司马重阳 刘宗旸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528,共3页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几乎90%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功能正常的血管通路是提供充分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1]。维持血管通路通畅对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天然”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目前被推荐...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几乎90%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功能正常的血管通路是提供充分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1]。维持血管通路通畅对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天然”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目前被推荐为主要血管通路[2,3]。新生内膜增生引起的内膜狭窄是血管通路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传统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于内膜增生型狭窄即时效果差,远期通畅率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球囊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患者 远期通畅率 即时效果 肾衰竭
下载PDF
5G远程机器人超声在血透患者血管通路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朝江 许厅 +5 位作者 黄海龙 刘俪婷 熊智倩 姜燕 陈彦 刘宗旸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超声是一种无创、便捷、经济、重复性强的辅助诊断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管通路评估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超声专业医生紧缺,可能会无法为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检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问世,使得上... 超声是一种无创、便捷、经济、重复性强的辅助诊断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管通路评估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超声专业医生紧缺,可能会无法为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检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问世,使得上级超声医师可以依托远程超声机器人技术为远方的患者进行实时超声检查。本文重点探讨了5G远程机器人超声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机器人超声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原文传递
甲磺酸萘莫司他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姜燕 苏朝江 +3 位作者 刘俪婷 熊智倩 许厅 刘宗旸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S02期193-195,共3页
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链的一类酶的总称,在胰腺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DIC)、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缺血性脑卒中、补体系统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及实体肿瘤等多种疾病发病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甲磺酸萘莫司他(NM)是一种合成的蛋白酶抑... 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链的一类酶的总称,在胰腺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DIC)、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缺血性脑卒中、补体系统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及实体肿瘤等多种疾病发病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甲磺酸萘莫司他(NM)是一种合成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多种丝氨酸蛋白酶有很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包括凝血酶、活化凝血因子(Ⅶa、Ⅹa和Ⅻa)、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剂、胰蛋白酶、补体因子(C1r、C1s)和激肽酶等;根据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疾病领域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萘莫司他 体外抗凝 胰腺炎 DIC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蛋白酶抑制剂 综述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透析血管内膜增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苏朝江 熊智倩 +4 位作者 姜燕 刘俪婷 许厅 陈彦 刘宗旸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S02期216-218,共3页
1动静脉内瘘(AVF)血管内膜增生的主要机制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血管通路是进行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自体AVF具有长期通畅率高、感染率低等优点,在我国已成为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1动静脉内瘘(AVF)血管内膜增生的主要机制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血管通路是进行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自体AVF具有长期通畅率高、感染率低等优点,在我国已成为首选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有研究显示,自体AVF的2年通畅率为65%,4年通畅率降为48%[1]。内膜增生所致非血栓性狭窄为AVF失功主要原因之一。炎症反应、内皮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改变、手术损伤等因素与AVF建立后内膜增生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失功 血管内膜增生 综述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9
作者 许厅 熊智倩 +3 位作者 刘俪婷 姜燕 苏朝江 刘宗旸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334-338,共5页
皮肤瘙痒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可造成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虽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复杂、尚未明确,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药物、理疗、手术等多种... 皮肤瘙痒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可造成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虽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复杂、尚未明确,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药物、理疗、手术等多种治疗方式可以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瘙痒症 发病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