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区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调查
1
作者 熊月琳 罗华堂 +2 位作者 王浩 王帅 徐明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区4~5年级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卫生行为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武汉市2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区中抽取1115名... 目的了解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区4~5年级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卫生行为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武汉市2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区中抽取1115名4~5年级学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卫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4~5年级学生的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5.92%、92.01%、90.10%。女生的血吸虫病防治相关卫生行为形成率为92.67%,高于男生的87.93%(P<0.05);城市学生的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6.91%、93.03%和91.30%,高于农村学生的47.30%、83.18%和79.7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级学生的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区4~5年级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偏低,有必要在学校开设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尤其应加强农村学校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健康教育 学生 知信行 武汉市
下载PDF
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村小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熊月琳 王帅 +2 位作者 王浩 李洋 罗华堂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87-691,共5页
目的评价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村小学生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并分析血防行为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中随机抽取2所农村小学为研究现场,分别设为干预点和对照点。再... 目的评价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村小学生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并分析血防行为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中随机抽取2所农村小学为研究现场,分别设为干预点和对照点。再整群抽取上述学校的全部3~6年级学生共248例为研究对象,对干预组开展5个月以学校为基础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后问卷调查学生的血防知信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小学生血防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血防知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69.44%vs 43.61%,P<0.01)。在血防态度和行为方面,干预组“认为血吸虫病可以消灭”和“在有钉螺地带下水时会穿胶鞋、戴手套等”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59%vs 84.21%,89.81%vs 72.9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0.401,95%CI:0.196~0.822)、五年级(OR=0.293,95%CI:0.091~0.942)、未接受健康教育干预(OR=0.256,95%CI:0.113~0.576)、血防态度消极(OR=0.361,95%CI:0.131~0.992)相对于女生、六年级、接受健康教育干预、血防态度积极更易出现不正确血防行为。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对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村小学生血防知信行有一定改善。正确血防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健康教育 小学生
下载PDF
中文数据库中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熊月琳 徐明星 +3 位作者 张佳京 左玉婷 李洋 王浩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7-1020,1043,共5页
目的对中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国内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现状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为国内相关学者及机构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为数据源,检索1995-2018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血... 目的对中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国内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现状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为国内相关学者及机构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为数据源,检索1995-2018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研究的科技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 V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995-2018年间3大中文数据库共收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相关文献556篇,发文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学者胡广汉、张世清、张矩为前3位高产作者;较为明显的合作机构集中在安徽省、江西省和湖北省,但跨地区机构合作较少见;出现频率≥10且中心度大于0的关键词共20个,"血防"、"血防知识"等为研究重点所在。结论国内相关学者和机构对血吸虫病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关注度有所下降,且领域内的科研合作关系总体上较为松散,缺少跨地区、跨机构的合作。有关学者和机构应重视血防健康教育研究,加强区域性和机构间的合作,全面推进血防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健康教育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V 中文数据库
下载PDF
初产妇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季平 熊月琳 张建端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初产妇1小时内开奶的相关因素,为促进及时有效地母乳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7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珠海市某院住院待产分娩的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期情况和产前母乳喂养意向等进行问卷调查,于产妇分娩结束后半... 目的分析影响初产妇1小时内开奶的相关因素,为促进及时有效地母乳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7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珠海市某院住院待产分娩的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期情况和产前母乳喂养意向等进行问卷调查,于产妇分娩结束后半小时内再次调查其产后母乳喂养意愿并随访产后新生儿的开奶时间。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母乳喂养意向及喂养方式进行统计,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到的454名初产妇中,1小时内开奶者为323人(71.2%)。自然分娩、母婴同室和产后纯母乳喂养意向为产后1小时内开奶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应加强孕前指导,树立产妇自然分娩的观念和信心,做好围产保健,确保围产安全和母婴同室,并及时做好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和技能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母乳喂养 开奶 健康教育
下载PDF
2004~2017年武汉市不同达标阶段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熊月琳 李洋 +4 位作者 徐明星 罗华堂 左玉婷 张佳京 王浩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9年第1期25-29,39,共6页
目的分析2004~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不通达标阶段(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疫情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传控)和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传阻))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为推进消除血吸虫病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4~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 目的分析2004~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不通达标阶段(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疫情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传控)和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传阻))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为推进消除血吸虫病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4~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分析人畜病情变化、螺情、野粪监测情况等指标。结果武汉市分别于2007年、2013年和2017年达到疫情控制、传控和传阻标准,其中有4个区于2017年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自2004年以来钉螺面积持续下降,传阻达标时钉螺面积较2004年下降了22.84%,降至近14年来最低水平。以垸内钉螺面积下降为主,14年间共减少了157.80hm^2,下降了59.92%。2004~2017年全市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于传阻阶段(2016年)和传控阶段(2013年)降至为0,且除传控阶段外,其他各阶段家畜感染率基本低于同期人群感染率。全市自2009年开始无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病例报告,2004~2017年全市晚期血吸虫累计新发病例数410例,主要集中在疫情控制阶段和传控前期(占89.27%),此后每年新发病例数大幅度降低。结论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防止疫情反弹,巩固血防成果以实现血吸虫病消除目标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标准 武汉市
下载PDF
2017年武汉市重点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熊月琳 王浩 +3 位作者 李洋 左玉婷 张佳京 徐明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开展2017年武汉市重点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武汉市90个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村,对所有监测村的螺情和野粪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计算活螺密度、死亡率、野粪密度、阳性率,对各监测村进行Ⅰ~Ⅲ... 目的开展2017年武汉市重点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武汉市90个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村,对所有监测村的螺情和野粪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计算活螺密度、死亡率、野粪密度、阳性率,对各监测村进行Ⅰ~Ⅲ风险评级,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共监测170个螺点,调查130076框,查获钉螺5159只,活螺3788只。活螺平均密度为0.0291只/0.11m^2,以5月份的平均密度最高,8月份最低(P<0.05)。钉螺平均死亡率为26.04%,8月份钉螺死亡率最高,4月份最低(P<0.05)。无阳性钉螺。共计采集粪便289份,其中羊粪50份,牛粪78份,犬粪161份,平均野粪密度为0.0358份/hm^2,4月份平均密度最高,5-10月平均密度均较低且变化幅度不大(P<0.05)。未检出阳性野粪。所有区级重点村风险评级均为Ⅲ级(最低风险)。结论 武汉市重点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低,但存在有螺环境和风险因素,需继续加强监测工作,尤其应把好春季查螺的关系,加强洪涝灾害季节的螺情监测和防控力度,巩固防治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传播风险 监测 防治
下载PDF
2016—2020年武汉市晚期血吸虫病死亡患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佳京 徐明星 +5 位作者 罗华堂 王浩 李洋 熊月琳 王帅 刘毅俊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2年第6期310-312,316,共4页
目的 分析和掌握武汉市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死因,为改善晚血患者生命质量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和分析2016—2020年武汉市晚血死亡患者基本情况、诊断、治疗和死亡原因。结果 2016—202... 目的 分析和掌握武汉市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死因,为改善晚血患者生命质量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和分析2016—2020年武汉市晚血死亡患者基本情况、诊断、治疗和死亡原因。结果 2016—2020年武汉市晚血死亡患者共168人,其中男性94人,女性74人;临床诊断病例147人,确诊病例21人;腹水型127人,其他类型41人,包含巨脾型39人和结肠增殖型2人。平均诊断年龄为(61.25±11.94)岁,平均死亡年龄(70.56±10.21)岁,有164人经过至少1次治疗。死因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128人),其中肝硬化68人、腹水21人、肝癌16人、消化道出血14人、其他消化系统肿瘤9人;其他死因40人,其中心脑血管疾病19人、呼吸系统疾病2人、其他肿瘤4人和其他情况15人。不同诊断类型的病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6,P<0.05),不同临床分型的诊断年龄、死亡年龄和病程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5.11,Z=-3.97,P均<0.05),不同死因的病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P<0.05),患者病程时间与诊断年龄存在关联,诊断越早的患者的病程时间越长(r=-0.463,P<0.05)。结论 晚血患者平均死亡年龄有所提高,晚期并发症依然是患者的主要健康危害和死亡原因,应继续坚持晚血免费救治措施,重视晚血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高晚血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死亡原因 流行病学 武汉市
下载PDF
2017—2019年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哨鼠监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佳京 李洋 +6 位作者 王浩 王帅 左玉婷 熊月琳 周业华 罗华堂 徐明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1年第2期93-94,97,共3页
目的及时发现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水体感染性,减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方法选择血吸虫病易感重点水域长江武汉段、府河-沦河水系、东荆河-通顺河水系和金水河水系,采用哨鼠监测法监测水体血吸虫感染风险。结果 2017—2019年共开展哨... 目的及时发现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水体感染性,减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方法选择血吸虫病易感重点水域长江武汉段、府河-沦河水系、东荆河-通顺河水系和金水河水系,采用哨鼠监测法监测水体血吸虫感染风险。结果 2017—2019年共开展哨鼠监测38点次,涉及全市8个区21个行政村。三年共投放哨鼠760只,回收哨鼠742只,总回收率为97.63%;共解剖哨鼠742只,未发现阳性,未检获成虫,哨鼠感染率为0。结论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的水体感染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哨鼠 水体感染性 武汉市
下载PDF
2019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左玉婷 罗华堂 +4 位作者 熊月琳 王帅 王浩 李洋 徐明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1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2019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资料,掌握疫情动态,为制定消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2019年血吸虫病常规监测、监测点监测、风险监测等疫情资料,对人群、家畜、钉螺、野粪以及环境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疫情传... 目的分析武汉市2019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资料,掌握疫情动态,为制定消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2019年血吸虫病常规监测、监测点监测、风险监测等疫情资料,对人群、家畜、钉螺、野粪以及环境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疫情传播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武汉市2019年血吸虫病疫情网络直报全年零报告。全市28个监测点共开展本地人群血清学检测15102人,阳性97人,阳性率为0.64%;其中男性阳性率0.87%,高于女性0.41%(X^(2)=65.67,P<0.001);随着年龄增长,血检阳性率呈上升趋势(X^(2)_(趋势)=75.58,P<0.001);阳性率较高的职业依次为渔船民、农民、工人、离退人员。粪检479人,未检出阳性。监测点开展流动人口血检2655人,未发现阳性。牛存栏197头,粪检均未发现阳性。钉螺调查面积1875.33 hm^(2),查出有螺面积731.21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018只/0.1 m^(2)。野粪采样11份,均未发现阳性。90个风险监测点投放哨鼠240只,采集野粪14份,均未发现阳性;区级血防机构共查螺187987框,活螺平均密度0.0065只/0.1 m^(2);市级复核查螺13877框,活螺平均密度0.0038只/0.1 m^(2),均未发现阳性;风险评估为Ⅲ级(低)风险。结论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持续下降,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钉螺孳生环境依然复杂、高危人群血防意识薄弱、垸内钉螺压缩困难、有螺地带野粪污染等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应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及时消除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监测 风险评估 武汉市
下载PDF
武汉市2013—2022年血吸虫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李洋 王浩 +4 位作者 刘聪 张佳京 王帅 熊月琳 罗华堂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目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武汉市2013—2022年的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3—2022年血吸虫病年报历史资料和武汉市街道级矢量地图,建... 目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武汉市2013—2022年的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3—2022年血吸虫病年报历史资料和武汉市街道级矢量地图,建立街道层面的疫情资料空间数据库;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血检阳性率分阶段变化趋势;使用ArcMap10.8对武汉市血吸虫病疫区街道10年间血吸虫病人群筛检血检阳性率进行空间可视化呈现,同时进行热点分析(Getis-Ord Gi*)探索其空间聚集关系和时空变化趋势,并通过热图反映对各街道10年间血检阳性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ward离差平方和法分类。结果10年间武汉市总体血检阳性率由2013年2.23%下降为2022年的0.47%,总体呈下降趋势。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血检阳性率显示,存在1个连接点为2015年;2013—2015年血检阳性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2.17%,呈现上升趋势(P>0.05);2015—2022年血检阳性率APC=-23.34%,呈现下降趋势(P<0.05)。2013—2022街道血检阳性率地图显示,10年间地处武汉市西南部的蔡甸区和汉南区所辖街道及东部的花山街道血检阳性率下降明显,西部的东西湖区所辖街道血检阳性率有所上升。热点分析图显示武汉市血检阳性率热点街道于2018年开始由西南部向西部转变。热图显示血检阳性率变化趋势差别最大的两个分类为,下降趋势明显的蔡甸区所辖街道和出现上升趋势的东西湖区所辖街道。结论武汉市血吸虫病整体疫情处于下降趋势,部分地区血检阳性率有所升高,经排查是由于参与血检的总人数减少和部分患者抗体下降缓慢并反复抽样检查所致。应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时空分布特征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基于Joinpoint回归模型的2003—2022年武汉市螺情变化趋势分析
11
作者 熊月琳 王浩 +4 位作者 李洋 张佳京 王帅 刘聪 罗华堂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 分析2003—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螺情变化趋势,为制定血吸虫病精准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3—2022年武汉市钉螺调查资料,以有螺面积查出比例、实有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和钉螺血吸虫感染率等作为螺情分析指标,采用Joinpoin... 目的 分析2003—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螺情变化趋势,为制定血吸虫病精准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3—2022年武汉市钉螺调查资料,以有螺面积查出比例、实有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和钉螺血吸虫感染率等作为螺情分析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各指标趋势变化,计算趋势曲线斜率(β)、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以评价2003—2022年武汉市螺情数据变化趋势。结果 2003—2022年,武汉市有螺面积查出比例在2005年和2015年出现2个连接点,2003—2005年为上升阶段(β_(1)=5.93,t=1.280,P> 0.05)、2005—2015年为下降阶段(β_(2)=-0.88,t=-2.074,P> 0.05),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2015—2022年为上升阶段(β_(3)=1.46,t=-2.356,P <0.05)。2003—2022年,武汉市垸外洲滩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螺面积查出比例于2006年和2015年出现2个连接点,2003—2006年(β_(1)=4.64,t=1.888,P> 0.05)和2006—2015年(β_(2)=-1.45,t=-2.143,P> 0.05)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2015—2022年呈上升趋势(β_(3)=2.04,t=-3.100,P <0.05)。2003—2022年,武汉市垸内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螺面积查出比例在2012年和2020年出现2个连接点,2003—2012年呈下降趋势(β_(1)=-0.39,t=-4.608,P <0.05);2012—2020年(β_(2)=0.03,t=0.245,P> 0.05)和2020—2022年(β_(3)=1.38,t=1.479,P> 0.05)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2003—2022年,武汉市实有钉螺面积、垸内亚型和垸外洲滩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有钉螺面积均呈下降趋势(AAPC=-2.39%、-5.75%和-2.35%,P均<0.05)。2003—2022年,武汉市活螺平均密度由0.087只/0.1 m^(2)降至0.027只/0.1 m^(2),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APC=AAPC=-11.47%,P <0.05)。2003—2022年,武汉市垸外洲滩亚型流行区活螺平均密度年均下降17.36%(APC=AAPC=-17.36%,P <0.05),垸内亚型流行区活螺平均密度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PC=AAPC=-0.97%,P> 0.05)。2003—2022年,武汉市钉螺血吸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APC=AAPC=-12.45%,P <0.05)。结论 2003—2022年,武汉市有螺面积查出比例、实有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和钉螺血吸虫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需进一步强化钉螺控制、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压缩有螺面积、推进有螺地带禁牧等措施,以稳步推进武汉市血吸虫病消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血吸虫病 Joinpoint回归模型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基于风险矩阵法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
12
作者 左玉婷 李洋 +5 位作者 熊月琳 张佳京 王浩 王帅 徐明星 罗华堂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9期823-827,共5页
目的 识别和评估武汉市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简称“军运会”)期间血吸虫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为预防和降低传播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头脑风暴、专家会商法等对血吸虫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进行识别,结合疫情数据进行... 目的 识别和评估武汉市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简称“军运会”)期间血吸虫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为预防和降低传播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头脑风暴、专家会商法等对血吸虫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进行识别,结合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风险矩阵法对该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在识别的53个风险事件中,血吸虫病本地暴发的可能性排第36名,后果的严重性排第25名,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根据场馆和钉螺环境图层定位,识别出10个可能对军运会产生影响的血吸虫病风险环境和赛事,并对风险分级,其中中风险场所6个,低风险场馆或赛事4个。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防控优先次序和分级措施,军运会期间及之后未发生血吸虫病相关风险事件。结论 此评估实现了有限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血吸虫病卫生防护和军运会期间该病疫情的早期预警提供直接决策技术依据和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矩阵 军运会 血吸虫病 风险评估 疫情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洋 王浩 +5 位作者 张佳京 左玉婷 熊月琳 罗华堂 周业华 徐明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年报数据建立疫情资料空间数据库,使用ArcMap 10.2进行核密度分析。结果 2... 目的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年报数据建立疫情资料空间数据库,使用ArcMap 10.2进行核密度分析。结果 2017年武汉市593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附近。核密度分析显示,流行村密度最高的3个区域分别位于蔡甸区西面(侏儒街道)、汉南区东面(纱帽街道)和新洲区西南角(阳逻街道);血吸虫病血检阳性人群密集分布于蔡甸区西面(侏儒街道),占全市血检阳性人口总数的34.23%;蔡甸区洪北街道东干村存栏牛数达492头,密度较高;实有钉螺面积密度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蔡甸区西南角(消泗街道),占全市实有钉螺总面积的31.22%。2017年复现有螺面积36.60 hm^2,其核密度较高的地区位于蔡甸区侏儒街道。活螺密度较高的地区位于汉南区的中部(洪北大队),平均密度为0.36只/0.1 m^2。结论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局部区域历史疫情较重,高危因素较集中,需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地理信息系统 武汉市
原文传递
武汉市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浩 熊月琳 +3 位作者 张佳京 李洋 左玉婷 徐明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目的评估武汉市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方法 2017年4-10月在武汉市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PPS法)选择抽样村,现场进行螺情、人畜活动情况、水体血吸虫感染性、江滩保虫宿主和野粪污染情况调查,评定I^III级风险村。划分血吸虫... 目的评估武汉市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方法 2017年4-10月在武汉市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PPS法)选择抽样村,现场进行螺情、人畜活动情况、水体血吸虫感染性、江滩保虫宿主和野粪污染情况调查,评定I^III级风险村。划分血吸虫病防治重点区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结果武汉市90个抽样村共调查170个螺点,捕获钉螺9 811只,解剖后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钉螺;洪涝灾害后钉螺存活率(χ~2=102.517,P<0.01)和活螺密度(t=4.724,P<0.01)均下降;共收集野粪289份,检测后未查出血吸虫卵;11个哨鼠监测点共投放哨鼠221只,饲养后存活219只,存活率99.10%,解剖后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3个野鼠捕获点共投放捕鼠夹1 720只,共捕获黑线姬鼠66只,解剖后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阳性。根据风险评估标准各抽样村均属于Ⅲ级风险。共划分5块血吸虫病防治重点区域,采取综合措施干预后,未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结论洪涝灾害后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水平较低,但潜在传播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洪涝灾害 传播风险 武汉市
原文传递
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 被引量:12
15
作者 熊月琳 王浩 +4 位作者 罗华堂 张佳京 李洋 左玉婷 徐明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04-607,共4页
目的评估武汉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及风险因素特征,为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并比较2018年和2019年武汉市筛选出的90个风险监测重点村钉螺、野粪、哨鼠、现场环境和人畜活动情况的监测结果,评估武... 目的评估武汉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及风险因素特征,为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并比较2018年和2019年武汉市筛选出的90个风险监测重点村钉螺、野粪、哨鼠、现场环境和人畜活动情况的监测结果,评估武汉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及其特征。结果 2018年和2019年分别查螺118 335框和187 987框,活螺平均密度由0.012 2只/0.11 m^2下降至0.006 5只/0.11 m^2,降幅达46.72%。两年内均无阳性钉螺。两年监测期间均采集到牛粪和羊粪,但2019年采集到的野粪总数量显著下降,平均野粪密度较2018年减少89.80%。野粪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未监测到阳性哨鼠。监测期间内监测地带部分区域仍有垂钓休闲和旅游等人群活动。监测期间内所有风险监测重点村风险评级均为Ⅲ级(最低风险)。结论武汉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但钉螺、流动家畜野粪污染以及有螺地带人群活动等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进一步加大风险监测力度,确保如期实现血吸虫病消除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钉螺 野粪 哨鼠 传播阻断 传播风险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武汉市螺情监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洋 王浩 +5 位作者 张佳京 左玉婷 熊月琳 罗华堂 周业华 徐明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武汉市现有螺点和历史螺点的各项螺情指标,探索螺情变化规律。方法根据武汉市1 863个历史及现有螺点的螺情数据资料,建立螺情资料空间数据库。使用Arcmap10.2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块,对2017年螺情监测的活螺... 目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武汉市现有螺点和历史螺点的各项螺情指标,探索螺情变化规律。方法根据武汉市1 863个历史及现有螺点的螺情数据资料,建立螺情资料空间数据库。使用Arcmap10.2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块,对2017年螺情监测的活螺密度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热点分析。结果武汉市现有钉螺环境分布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中心在武汉市西南面东荆河区域(蔡甸区、汉南区);现有螺点和历史螺点植被类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历史螺点现在环境类型和历史环境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现有螺点的现在环境类型与历史环境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钉螺分布具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z=14.386 223,P<0.001),钉螺分布呈聚集模式。钉螺分布热点在武汉市西南角东荆河区域(蔡甸区、汉南区)以及长江沿线散在分布。冷点集中在滠水近长江段东面区域(黄陂区)以及府河沿线。结论植被类型和环境类型改变可能对现有螺点钉螺密度减少、消除,转化为历史螺点的过程有影响;武汉市钉螺分布具有地域聚集性且热点分布于东荆河流域以及长江沿线散在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 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初中生身体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熊月琳 谢水仙 张建端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城市初中学生身体满意度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中国6城市随机抽取4 114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和身体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的体格发育进行测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中国城市初中学生身体满意度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中国6城市随机抽取4 114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和身体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的体格发育进行测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身体满意度的相关因素。结果中国城市初中学生对身高、体重和体形满意度高的比例分别为44.77%、38.18%和42.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对自己的身高表示满意(OR=1.44、1.23),低估自己的身高会降低对身高的满意度(OR=0.70、0.71);男生(OR=1.99)和初一学生(OR=1.51)倾向于对体重的满意度高,而超重肥胖(OR=0.23、0.10)及自评体重过高者(OR=0.60)的体重高满意度水平均下降;男生(OR=1.36、2.03)、初一(OR=0.92、1.64)、体重状态(消瘦:OR=1.49、1.98,超重:OR=0.40、0.24,肥胖:OR=0.23、0.11)和高估体重(OR=0.58、0.50)均影响体形的中、高满意度水平。结论中国城市初中生对身体的满意度较低,性别、年级、体重状态和对身高及体重的自评结果影响学生的身体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身体满意度 体质指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同伴教育在改善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小学生知信行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月琳 徐明星 +5 位作者 王浩 罗华堂 王帅 彭峥 张佳京 李洋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1年以武汉市江岸区育才汉口小学为研究现场,整群抽取该校所有4~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吸虫病同伴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小学生血吸虫病防...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1年以武汉市江岸区育才汉口小学为研究现场,整群抽取该校所有4~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吸虫病同伴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变化,评价同伴教育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所有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血防态度和相关行为正确率分别为51.50%、93.70%、92.99%,干预后分别上升至86.50%、98.98%、9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9.457、21.692、20.691,P均<0.05)。干预前,四年级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为49.19%、92.20%和92.72%,五年级小学生分别为53.83%、95.21%和93.28%,四、五年级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14、2.034、0.096,P均> 0.05);干预后,四年级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上升至75.93%、98.09%和97.59%,五年级小学生分别上升至97.16%、99.87%和99.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798、9.572、7.207、133.194、9.678、14.926,P均<0.05)。干预前,男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为51.25%、76.92%和77.97%,女生分别为51.80%、94.42%和95.70%,男、女生血吸虫病防治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2、33.416,P均<0.05);干预后,男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上升至86.23%、98.25%和97.79%,女生分别上升至86.83%、99.85%和99.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3.529、3.335,P均> 0.05)。结论 同伴教育对于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具有较好改善效果,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小学高年级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水平和相关卫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同伴教育 知信行 小学生 武汉市
原文传递
血吸虫病防控中信息化查螺技术应用及数据交互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洋 宋秀兰 +7 位作者 王浩 张佳京 左玉婷 熊月琳 付克利 罗华堂 周业华 徐明星 《医学动物防制》 2021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应用奥维地图手机App开展信息化查螺,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中展示,并将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进行分析,建立一套实用、高效的钉螺空间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为血吸虫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应用奥维地图手机App开展信息化查螺,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中展示,并将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进行分析,建立一套实用、高效的钉螺空间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为血吸虫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历年螺情监测数据建立的螺情数据库资料在GE上绘制螺点矢量图,并在此基础上,在GIS中制作螺点电子地图。应用奥维地图对11个现有螺点和5个复发螺点开展信息化查螺,将空间螺情资料导入GIS进行分析。结果现场应用发现该软件可以精确定位,能够记录查螺框坐标,且具有导航功能和电子围栏功能,可以满足信息化查螺的各项需求并很好地辅助查、灭螺工作。信息化查螺数据导入GIS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呈现查螺框点的位置和有螺框点的位置;活螺数量的核密度分析可以反映钉螺在空间上的聚集情况;对于面积较大的垸外螺点进行插值分析可以根据现有查螺框点螺情数据补充查螺框点以外的螺情数据。结论应用奥维地图进行信息化查螺能够提高信息化查螺效率,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GE数据和GIS数据的交互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化查螺的空间数据,为今后的查灭螺等血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信息化 奥维地图 谷歌地球 地理信息系统 分析
原文传递
2020年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月琳 李洋 +2 位作者 徐明星 王帅 罗华堂 《医学动物防制》 2022年第10期929-931,935,共4页
目的 评估2020年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和巩固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portionate to population size, PPS)选取武汉市9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的90个流行村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 目的 评估2020年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和巩固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portionate to population size, PPS)选取武汉市9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的90个流行村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重点村,收集上述各个监测重点村2020年的螺情、野粪、人群及家畜查治病等资料,评估监测重点村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结果 2020年监测区域内复现钉螺面积31.266 8 hm^(2),未发现新发钉螺面积,无阳性钉螺。监测期间内,以监测后期(9—10月,汛期后)的活螺平均密度最高,为0.017 6只/0.1 m^(2),高于监测初期(4—6月,汛期前)的0.012 5只/0.1 m^(2)和监测中期(7—8月,汛期)的0.000 8只/0.1 m^(2)。监测期间在3个重点环境中共采集5份野粪,包括牛粪3份和羊粪2份,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90个监测重点村的居民和家畜的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90%(184/20 520)、0%(0/198)。风险评估结果显示90个监测重点村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等级为III级(最低风险)。结论 2020年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低,但传播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需持续开展风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血吸虫病 洪涝灾害 风险评估 监测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