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钢的琴》:废墟之上,复兴理想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月蕾 《戏剧之家》 2011年第7期48-49,共2页
影片《钢的琴》之所以打动观众,缘于对边缘人群的关怀和理想主义的深厚情结。这是个有些荒谬、天真并有着黑色幽默气质的故事:曾经钢厂的职工在下岗之后各自艰难过活——有的组成一支不伦不类的小乐队,有的成了“妻管严”的屠夫,有... 影片《钢的琴》之所以打动观众,缘于对边缘人群的关怀和理想主义的深厚情结。这是个有些荒谬、天真并有着黑色幽默气质的故事:曾经钢厂的职工在下岗之后各自艰难过活——有的组成一支不伦不类的小乐队,有的成了“妻管严”的屠夫,有的退了休赋闲在家,更有甚者成了打麻将都耍赖的赌徒。主人公陈桂林的妻子要和卖假药的小贩远走高飞,想带走他们的女儿小元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主义 钢厂 废墟 电影 黑色幽默 主人公 荒谬
下载PDF
曲曲有情,步步生莲——新版昆剧《玉簪记》品析
2
作者 熊月蕾 《戏剧之家》 2011年第9期23-24,共2页
由白先勇先生创意监制的新版昆剧《玉簪记》一往情深,同时又灵动简约,其智慧禅意与慈悲之情让人联想起佛语"步步生莲",一词一曲,一举手一投足,都仿若有莲花盛放。一、整体创意:空门生情花禅韵解人心在上世纪80年代,著名昆曲... 由白先勇先生创意监制的新版昆剧《玉簪记》一往情深,同时又灵动简约,其智慧禅意与慈悲之情让人联想起佛语"步步生莲",一词一曲,一举手一投足,都仿若有莲花盛放。一、整体创意:空门生情花禅韵解人心在上世纪80年代,著名昆曲艺术家岳美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记》 华岳 陈妙常 舞台设计 步步生莲 舞台美术 昆曲 昆剧 潘必正
下载PDF
数字媒介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探析——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最美课堂”项目为例
3
作者 熊月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0期39-42,共4页
在数字媒介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呈现新的趋势,但在课堂展开中仍然存在问题,包括: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冲突,数字技术与数字意识的差距,交流平台的缺失等。本研究根据校级教改项目“最美课堂”的实际经验,探讨高校以及教师应当如何借... 在数字媒介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呈现新的趋势,但在课堂展开中仍然存在问题,包括: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冲突,数字技术与数字意识的差距,交流平台的缺失等。本研究根据校级教改项目“最美课堂”的实际经验,探讨高校以及教师应当如何借助高速发展的媒介技术积累数字资源、赋能教学技术、培育数字评价生态,并建立基于教师的数字共同体,从而多元地提升高职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数字素养,深化和落实数字理念,实现从师资力量到教学资源的全面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 数字媒介 数字技术
下载PDF
赛博母职与少女玩家的“养娃”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微子 熊月蕾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9-68,共20页
在当今网络流行文化中,尚未婚育的年轻女孩却热衷于以另类的方式“养娃”。少女文化碰撞母职研究,引发了我们关于“母职”在数字时代内涵和外延拓展及变革的思考。本研究聚焦于棉花娃娃玩家群体近年来形成的“赛博母职”实践,并通过深... 在当今网络流行文化中,尚未婚育的年轻女孩却热衷于以另类的方式“养娃”。少女文化碰撞母职研究,引发了我们关于“母职”在数字时代内涵和外延拓展及变革的思考。本研究聚焦于棉花娃娃玩家群体近年来形成的“赛博母职”实践,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收集经验性材料。既往的“数字母职”研究关注技术如何影响生物性育儿,区别于此,“赛博母职”指向赛博格隐喻下人和技术双向交织的视角。研究发现,媒介技术、社会结构与少女的能动性共同塑造了以手作实践和视觉操弄为核心的“赛博育儿”实践,在与社会中的母职制度回响的同时,也在消解母职的神圣性。当“赛博母职”成了少女面对生活压力的一种柔性策略,流动的爱欲从顽固的二元论逻辑的裂缝中涌现出来,形成微弱短暂同时广泛流展的力量,为多元的性别主体-位置提供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母职 棉花娃娃 少女文化 赛博格
原文传递
技术织网:后勤媒介视角下的网约车研究——基于珠海市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方诚 熊月蕾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91,共11页
当前对于网约车司机等数字劳动群体的研究,大多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背景下探讨该群体如何面对资本垄断和算法监控的劳动困境,沿着劳动异化和剥削等路径进行分析。本文试图将网约车平台和网约车司机放置于后勤媒介这一理论框架中,从... 当前对于网约车司机等数字劳动群体的研究,大多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背景下探讨该群体如何面对资本垄断和算法监控的劳动困境,沿着劳动异化和剥削等路径进行分析。本文试图将网约车平台和网约车司机放置于后勤媒介这一理论框架中,从物质性这一研究视角出发,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使用深度访谈法和App漫游法,重点探讨网约车平台如何通过技术串联起各种平台之“物”,而数字平台中的技术人工物、作为后勤媒介的网约车平台以及作为劳动者的网约车司机之间又是如何展开多元、动态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司机 平台 技术人工物 后勤媒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