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篇视点、信息结构与被动语态 被引量:29
1
作者 熊沐清 刘霞敏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信息结构 被动语态 话语话题 语篇 信息中心 被动句 已知信息 主动句 语义蕴涵 句子
下载PDF
叙事教学法论纲 被引量:140
2
作者 熊沐清 邓达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叙事化手段,将教学的某一过程及教材(一篇课文或一段材料、一个语言点、一个语法或语言教学项目等)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 "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叙事化手段,将教学的某一过程及教材(一篇课文或一段材料、一个语言点、一个语法或语言教学项目等)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可能世界,使学生在身心方面最大程度地投入学习情境,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想像、创造等心智能力,在这种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习得"语言。同时,"叙事教学法"又指一种教学的方法或方式,还包括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它是Approach、Method和Technique有机融合的综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叙事 认知
下载PDF
故事与认知——简论认知诗学的文学功用观 被引量:91
3
作者 熊沐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5,共10页
认知诗学是一种诗学而不仅仅是一种源自语言学的文学分析方法,其诗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文学一般命题的关注,探讨了文学的功用等基本问题,认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交际形式,其特殊性使得它对于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具有特殊作用,认知诗学... 认知诗学是一种诗学而不仅仅是一种源自语言学的文学分析方法,其诗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文学一般命题的关注,探讨了文学的功用等基本问题,认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交际形式,其特殊性使得它对于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具有特殊作用,认知诗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力图在探讨文学与人类交际和思维的关系方面做出贡献。而在关于文学与认知之间关系的讨论中,认知诗学的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故事这一样式,认为故事是基本的认知能力,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具有根本的意义。这一基于认知的文学功用观把文学艺术视为发现、创新的方式和知识增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学及文学研究的地位,同时,认知诗学的逐渐成熟和文学认知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可以对人类认知与思维关系的探索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文学功用观 故事 认知
下载PDF
多样与统一:认知诗学学科理论的难题与解答 被引量:27
4
作者 熊沐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8,共6页
由于发展时间短暂,认知诗学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还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分歧与含混,概括为三个主要问题,即:认知诗学是一门学科、一种文学理论体系或者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认知诗学的目的是对文学作出某种新的解释新的发现,还是仅仅对已... 由于发展时间短暂,认知诗学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还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分歧与含混,概括为三个主要问题,即:认知诗学是一门学科、一种文学理论体系或者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认知诗学的目的是对文学作出某种新的解释新的发现,还是仅仅对已有结论作出新的解释?如何实现认知诗学的本土化?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学科理论方面的多元性、多样性有利于它的丰富和拓展,但一定程度的"统一"也是必要的,即是在学科理论上坚持认知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上始终聚焦于文学(包括文本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目的上追求新的发现,从而保持学科理论的完整性、连续性,研究对象的确定性,方法论的独特性,如同美的事物一样符合多样统一的法则,它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学科理论 多元性 统一性
下载PDF
变形的耶稣:《儿子与情人》中的宗教蕴涵 被引量:8
5
作者 熊沐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8,共7页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借用了圣经旧约的叙述框架和话语,利用圣经去批判传统的、以清教为特征的基督教,颠覆新约福音书对精神的强调,回归到创世记开头几章中对肉体的赞颂,描述了保罗从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到“变形的耶稣”的宗教嬗变过...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借用了圣经旧约的叙述框架和话语,利用圣经去批判传统的、以清教为特征的基督教,颠覆新约福音书对精神的强调,回归到创世记开头几章中对肉体的赞颂,描述了保罗从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到“变形的耶稣”的宗教嬗变过程,借以艺术地宣示了作者自己的宗教理想:从生活的激情与生命的洪流中寻找自己心中的上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小说 《儿子与情人》 圣经 宗教理想 宗教解放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及糅合——劳伦斯叙事的二重性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熊沐清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6,共7页
劳伦斯的叙事突出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冲突又相糅合的特征。他大量使用自由间接话语 ,主张作者不应在作品中出现 ,其部分作品在结构层面呈现出开放性和不连贯性 ,在意蕴和评判层面呈现出对立、不确定和复调叙述的特征 ,迥异于十九世纪小... 劳伦斯的叙事突出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冲突又相糅合的特征。他大量使用自由间接话语 ,主张作者不应在作品中出现 ,其部分作品在结构层面呈现出开放性和不连贯性 ,在意蕴和评判层面呈现出对立、不确定和复调叙述的特征 ,迥异于十九世纪小说 ,同时又以稳定的传统的全知视角保持作者的在场与可靠性。这种风格的二重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价值评判问题上的犹疑与矛盾态度和否定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儿子与情人> <虹>
下载PDF
试论诗学象似性的涵义与形式 被引量:24
7
作者 熊沐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3,共7页
诗学象似性是文学文本的一种美学特质,它来自于文本中形式、意义、情感和审美效果之间建立在相似关系基础上的融合,最终以符号形式反映现实世界与作者—读者观念世界的映照性相似或关联,其基本特征是(广义的)隐喻性。它主要有顺序象似... 诗学象似性是文学文本的一种美学特质,它来自于文本中形式、意义、情感和审美效果之间建立在相似关系基础上的融合,最终以符号形式反映现实世界与作者—读者观念世界的映照性相似或关联,其基本特征是(广义的)隐喻性。它主要有顺序象似、数量象似、距离象似、音韵象似、图形象似、环境象似、言语象似和角色象似等八种形式类型,有超越语言的象外之意,是作品艺术张力和魅力的主要源泉和读者对作品进行"具体化"的触发器,能引导读者感受象外之趣,获得更多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诗学象似性 涵义 形式
下载PDF
界面研究的涵义、学科意义及认知诗学的界面性质 被引量:15
8
作者 熊沐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7,共7页
我们把界面研究视为多种跨学科研究的总称。界面研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平行型、衍生型、交织型。界面研究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它是当代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有助于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研究的深... 我们把界面研究视为多种跨学科研究的总称。界面研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平行型、衍生型、交织型。界面研究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它是当代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有助于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研究的深化,还能够催生出新的边缘学科。认知诗学是具有典型的界面研究特征的交叉学科,这使它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研究 涵义 意义 认知诗学
下载PDF
认知文学批评的生成与发展——认知文学研究系列之二 被引量:11
9
作者 熊沐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8,共12页
认知文学研究的生成期主要体现在认知诗学的成形和认知叙事学作为认知机制两个方面,而认知文学研究的发展阶段以探讨研究范式为主体。认知文学批评经历了其自身生成与发展的阶段后已经实现了认知转向。认知文学研究一方面是一种科学的... 认知文学研究的生成期主要体现在认知诗学的成形和认知叙事学作为认知机制两个方面,而认知文学研究的发展阶段以探讨研究范式为主体。认知文学批评经历了其自身生成与发展的阶段后已经实现了认知转向。认知文学研究一方面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同时也为文学批评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文学批评 生成 发展 认知诗学 认知叙事学
下载PDF
文学批评的认知转向——认知文学研究系列之一 被引量:15
10
作者 熊沐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共9页
认知文学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它从认知科学的具体学科中吸取灵感、方法和研究范式,用以研究文学。它包括认知诗学、认知修辞学、认知文体学、认知叙事学、认知文化研究等范式或流派。经过长期的孕育、发轫、生成和发展,现已衍生出认... 认知文学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它从认知科学的具体学科中吸取灵感、方法和研究范式,用以研究文学。它包括认知诗学、认知修辞学、认知文体学、认知叙事学、认知文化研究等范式或流派。经过长期的孕育、发轫、生成和发展,现已衍生出认知生态批评、认知后殖民研究、认知酷儿理论、神经认知诗学、认知马克思主义、文学达尔文主义等范式或方法,并已开始在一些国家进入学术体制,成为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分支或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文学研究 认知诗学 发展史
下载PDF
文学研究的认知延展——广义认知诗学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沐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38,共7页
随着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与之相生相伴的文学认知研究也日益兴盛,枝叶繁茂,已经不是原有的“认知诗学”概念所能容纳和准确指称。事实上,认知诗学一词已经有不同涵义,所指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因此,一种整合文学研究中所有认知研究理论、... 随着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与之相生相伴的文学认知研究也日益兴盛,枝叶繁茂,已经不是原有的“认知诗学”概念所能容纳和准确指称。事实上,认知诗学一词已经有不同涵义,所指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因此,一种整合文学研究中所有认知研究理论、视角和方法的广义认知诗学呼之欲出。广义认知诗学的基本原理是运用认知科学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文学研究,其目的是要发现新的蕴涵、形式、效果、机制、要素等,并予以尽可能科学合理的解释。它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细读、科学实验和调查,“实证+质性”是它的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认知诗学 原理 方法
下载PDF
从文论写作范式看“失语”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沐清 《求索》 CSSCI 2004年第9期179-182,共4页
从话语分析角度看 ,百年来我国文艺理论著述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写作范式和文化成规 ,它过分倚重于引证西方材料 ,而本土尤其古典文论话语所占分量明显偏轻 ,其命题、范畴又主要源于西方文论话语。写作中命题、范畴的取舍关涉到传统及知识... 从话语分析角度看 ,百年来我国文艺理论著述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写作范式和文化成规 ,它过分倚重于引证西方材料 ,而本土尤其古典文论话语所占分量明显偏轻 ,其命题、范畴又主要源于西方文论话语。写作中命题、范畴的取舍关涉到传统及知识谱系的连贯和延续 ,而材料的引用问题则关涉到知识谱系的“置换”,以此观之 ,“失语”确是一种客观存在。若要有效地疗治“失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理论 ,有必要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文艺理论写作范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失语 写作范式 文化成规
下载PDF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被引量:11
13
作者 熊沐清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9年第2期295-310,共16页
认知科学是研究"心智的科学"。认知科学的兴起带来了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的认知转向,这种转向在文学研究领域就是运用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文学。认知研究呈现出三个突出特征,即:理论视域拓展,研究方法更新,研究... 认知科学是研究"心智的科学"。认知科学的兴起带来了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的认知转向,这种转向在文学研究领域就是运用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文学。认知研究呈现出三个突出特征,即:理论视域拓展,研究方法更新,研究路径延伸,逐步形成了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两大类型和包括情感叙事学、情感生态批评及情感地理学批评在内的诸多范式,为文学研究提供了纷繁多样的理论、视角、方法和话语方面的启发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认知转向 特征 认知诗学 认知文学研究 范式
下载PDF
话语分析的整合性研究构想 被引量:10
14
作者 熊沐清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由于discourseanalysis尤其discourse一词已广泛渗透到文学、史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领域 ,更由于discourseanalysis的开放性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而discourse和discourseanalysis已非text及textualanalysis可以替换或涵盖 ,对话语的综... 由于discourseanalysis尤其discourse一词已广泛渗透到文学、史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领域 ,更由于discourseanalysis的开放性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而discourse和discourseanalysis已非text及textualanalysis可以替换或涵盖 ,对话语的综合研究已成必然 ,因此 ,discourse与text的译名应作区别 ,在此基础上可以视点为依托建立一个整合性话语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话语 话语分析 整合性研究
下载PDF
孤独、绝望的现代人——论奥尼尔《毛猿》的主题 被引量:10
15
作者 熊沐清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3-26,共4页
奥尼尔通过扬克这一角色刻画了一个无所归附、希望幻灭并且被高度技术化的世界毁灭了的现代人的困境。在奥尼尔看来 ,孤独和绝望是现代人不可改变的宿命 ;现代人深刻的悲剧性在于 :他在思想或企盼 ,然而却找不到答案 。
关键词 毛猿 现代人 孤独 绝望
下载PDF
爱米丽的心理障碍与福克纳的人格冲突--《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认知空间批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沐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4-44,共11页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女主人公爱米丽,并不仅仅是一个传达作家意图或寄寓某种观念的符号甚至人物,而应该被视为可能世界中一个活生生的、同时罹患了心理障碍的个体。小说的可能世界和爱米丽生活的空间赋予了她生命与意义,也赋予作...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女主人公爱米丽,并不仅仅是一个传达作家意图或寄寓某种观念的符号甚至人物,而应该被视为可能世界中一个活生生的、同时罹患了心理障碍的个体。小说的可能世界和爱米丽生活的空间赋予了她生命与意义,也赋予作品深刻、丰富的蕴涵,绝不是对旧南方的彻底否定和批判。小说不时透露出的模糊乃至矛盾,是福克纳人格冲突的投射,既表现了他对过去的批判,也流露了对过去的留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心理障碍 人格分裂 可能世界 认知空间批评
下载PDF
两样摹仿,两面镜子——中西“摹仿”理论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熊沐清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8-53,共6页
流行的观念认为中国古代文论重抒情重表现,似乎不讲"摹仿",摹仿说仿佛只是西方的专利。事实上,中国和西方都有自己的"摹仿"理论,都有"镜子"一说。在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小说、戏曲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关于&q... 流行的观念认为中国古代文论重抒情重表现,似乎不讲"摹仿",摹仿说仿佛只是西方的专利。事实上,中国和西方都有自己的"摹仿"理论,都有"镜子"一说。在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小说、戏曲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关于"摹仿"的理论陈述和评说;另一方面,"摹仿说"在西方也不是独领风骚。"摹仿"论在中国和西方都曾受到类似的质疑,原因大体相似。但中、西摹仿理论于相似之中却又有深刻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西方文论 摹仿 镜子 同异
下载PDF
观念视点与叙述语篇理解 被引量:15
18
作者 熊沐清 陈意德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18,共4页
叙述语篇无不蕴涵着一定的观念视点.由此构成语篇的政治维度,因此叙述语篇的理解既涉及言语行为又涉及社会行为,只有从语言标志入手把握观念视点进而把握了语篇的政治维度,才能最大限度接近真正完整的理解。
关键词 叙述语篇 语言学 言语行为 语用学
全文增补中
分化与综合——关于语言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思考
19
作者 熊沐清 《英语研究》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学科的分化与综合是20世纪以来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而语言文学各分支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也并非始于今日,尤其当今中国学术界正处于引进、守成与创新的交界点,我们既需要以海纳百川的襟度审视新旧思想的互斥与互动,也需要廓清各相关学... 学科的分化与综合是20世纪以来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而语言文学各分支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也并非始于今日,尤其当今中国学术界正处于引进、守成与创新的交界点,我们既需要以海纳百川的襟度审视新旧思想的互斥与互动,也需要廓清各相关学科的体系特征以及彼此关系,以便分合有度,使学术范式不断向更高处递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 综合 跨学科 创新 范式
下载PDF
外语教学的叙事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 被引量:79
20
作者 邓达 熊沐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10,共6页
叙事是人类表达与生成的基本方式。叙事走进教育增添教育的生命活力。叙事性外语教学使返回语言的切身性成为可能。叙事性外语教学,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根据语言知识的意义性与关系性属性,充分运用叙事、推理的方式,通过叙述者与听叙者... 叙事是人类表达与生成的基本方式。叙事走进教育增添教育的生命活力。叙事性外语教学使返回语言的切身性成为可能。叙事性外语教学,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根据语言知识的意义性与关系性属性,充分运用叙事、推理的方式,通过叙述者与听叙者之间倾听、对话、激发与分享,以促进语言认知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强意义潜势,达成与世界的沟通与释解。叙事性外语教学对于实践的价值,既体现在方法论指导层面,又具体化为一些教学实践策略。叙事性外语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包括:坚持个体叙事的主要途径,构建主体间性的和谐教学场,充分运用想像型、口头型与书面型叙事方式和整体—内容分析、整体—形式分析、部分—内容分析、部分—形式分析的叙事内容分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叙事 外语教学 教学本质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