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的窑具与装烧技术研究(前编) 被引量:12
1
作者 熊海堂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6期85-113,共29页
窑具,是窑场制作陶瓷器而使用的工具,但目前一般概念上的窑具主要是指伴随陶瓷烧造过程中在窑炉中使用的辅助工具,简称窑具.从民具学调查的资料来看,窑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是广泛的.论材质,包括竹本、布革、金属、土石等各种质地.论... 窑具,是窑场制作陶瓷器而使用的工具,但目前一般概念上的窑具主要是指伴随陶瓷烧造过程中在窑炉中使用的辅助工具,简称窑具.从民具学调查的资料来看,窑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是广泛的.论材质,包括竹本、布革、金属、土石等各种质地.论功能,其中包括陶瓷原料采掘、原料加工、作坊成形、装饰及烧窑的工具,以及各个环节制品、坯件、原料包装搬运的工具.在古代窑址中,有机质的工具腐烂了,留下的仅是一部分无机质或偶尔残存的遗物、遗迹,其中以陶瓷质地的窑具和陶瓷器废品保存最为丰富,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陶瓷技术发展史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具 窑址 坯件 文物 窑场 青瓷窑 发掘报告 器物 贺县 考古
下载PDF
文化、技术交流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兼论东亚窑业技术史比较研究的问题点 被引量:5
2
作者 熊海堂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Z1期32-39,共8页
一 关于文化构造、文化交流理论的思考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技术由人类发明并掌握,其运用脱离不了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环境,因此研究技术的交流史,必须把这一现象放在文化交流这个大环境中去进行考察,否则我们的研究将是孤立、片面的,有时... 一 关于文化构造、文化交流理论的思考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技术由人类发明并掌握,其运用脱离不了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环境,因此研究技术的交流史,必须把这一现象放在文化交流这个大环境中去进行考察,否则我们的研究将是孤立、片面的,有时甚至出现理论和方法上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业技术 民族文化 文化环境 技术交流 文化交流 问题点 考古学 比较研究 东亚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窑具与装烧技术(后编) 被引量:4
3
作者 熊海堂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1期222-238,共17页
1、匣具的出现与早期分布匣具以耐火材料预制,为陶瓷烧造过程中装填坯件的主要容器.图29~49所示是中国匣具的主要类型和中国陶瓷考古研究者装烧复原的部分成果.匣具作为陶瓷生产中的重要工具有如下功能和经济价值.1)匣具犹如一个暗匣,... 1、匣具的出现与早期分布匣具以耐火材料预制,为陶瓷烧造过程中装填坯件的主要容器.图29~49所示是中国匣具的主要类型和中国陶瓷考古研究者装烧复原的部分成果.匣具作为陶瓷生产中的重要工具有如下功能和经济价值.1)匣具犹如一个暗匣,为装填进去的坯件创造了一个比较洁净的烧成环境,使釉层不受烟尘火刺的污染,为突出釉面效果创造了理想的环境,中国陶瓷“重釉不重胎”的工艺传统有赖匣具的发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2)匣具为耐火材料预制,承重能力强,可层层累迭直到窑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场 窑具 窑址 坯件 考古 文物 发掘报告 景德镇窑 青瓷 中国古代
下载PDF
中朝窑业技术交流史论(前篇) 被引量:4
4
作者 熊海堂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1期39-58,共20页
本论文是熊海堂同志《东亚窑业技术史比较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作者运用考古学和文化比较的方法,对东亚陶瓷技术的源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样的研究在国内、外都还是空白,原因是工作量较大,同时外国人难以利用和了解中国的资料,中... 本论文是熊海堂同志《东亚窑业技术史比较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作者运用考古学和文化比较的方法,对东亚陶瓷技术的源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样的研究在国内、外都还是空白,原因是工作量较大,同时外国人难以利用和了解中国的资料,中国人又很难获得外国的系统资料,研究中作者在理论上与过去陶瓷考古多重造形和装饰的比较方法有所不同,他把陶器的流传和模仿归属于“表层文化交流”、而把技术的传播作为更加困难、更加深入一个层次的交流,指出了由于“表层”的比较所造成的一些认识上的失误,并得出令人感兴趣的结论.这一研究不仅反映了技术在文化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本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深化考古学其他领域中的比较研究,以避免由于单纯的外观比较而妨碍认识的深入,作者还制作了大量支持文章观点的统计图、遗物遗迹分布图、技术交流图等,这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而且对于从事东亚文化交流、陶瓷技术文化研究的同志来说都是较好的参考资料.由于论文篇幅较大,本刊采取了连载的方法,下期将刊载该文的后四章,以后各期将陆续发表有关中国、日本窑业技术源流以及技术文化交流方面的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 窑业技术 窑场 官窑 原料 陶器 白瓷 窑址 交流史 日本
下载PDF
中朝窑业技术交流史论(后编) 被引量:3
5
作者 熊海堂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2期55-87,共33页
五、东亚窑炉的分类与朝鲜窑炉的类型1、窑址发掘、研究的现状在整理朝鲜窑址资料之前,我已经对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分类与整理.以下的分类是综合了中国、日本和朝鲜三个国家的资料制作的方案.在收集资料和阅读、整理的过程中笔者有很多感... 五、东亚窑炉的分类与朝鲜窑炉的类型1、窑址发掘、研究的现状在整理朝鲜窑址资料之前,我已经对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分类与整理.以下的分类是综合了中国、日本和朝鲜三个国家的资料制作的方案.在收集资料和阅读、整理的过程中笔者有很多感想,比较三个国家的陶瓷考古学研究,日本方面依靠本国的经济实力和认真的科学态度,野外工作结束后,一般很快就编写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焰 青瓷 窑业技术 窑址 鸡笼 朝鲜半岛 窑具 馒头窑 地下式 平焰
下载PDF
试论六朝武昌城的兴衰 被引量:4
6
作者 熊海堂 《东南文化》 1986年第2期137-144,共8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昌(在今湖北省鄂州市),是江南六朝政权设在长江中游南岸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城池。孙吴时曾两次在此立都,东晋前期地位也十分显赫,可东晋后期却迅速衰颓。本文拟对这座古城的兴衰及其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武昌城 陶侃 孙权 孙吴 鄂县 墓葬 樊口 钓台 晋书 神兽镜
下载PDF
考古发掘中水洗选别法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熊海堂 《农业考古》 1989年第2期155-174,413-414,共22页
我在名古屋大学考古学研究室学习期间,曾接受过渡边诚先生关于水洗选别法操作的指导,当时我觉得这一方法简单易行,同样适合在中国推广,于是便萌生了想把它向国内介绍的念头,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渡边诚先生时,他不仅口头上支持,而且让我... 我在名古屋大学考古学研究室学习期间,曾接受过渡边诚先生关于水洗选别法操作的指导,当时我觉得这一方法简单易行,同样适合在中国推广,于是便萌生了想把它向国内介绍的念头,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渡边诚先生时,他不仅口头上支持,而且让我拍下了水洗选别法操作过程的照片,提供水槽结构图,并对需要注意的关键地方提出修改意见。渡边诚先生是日本考古学界推广水洗选别法并把它完善系统化的有功之臣,他希望中国的同行也能采用这一方法发现更多的遗物,并经常交流信息,以促进学术的发展。在初稿完成时同窗好友久保和士对文中不少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见,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别 考古发掘 标本采集 遗物 水选 水洗 考古学研究 遗址 浮游物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青瓷器莲花纹装饰溯源——兼谈莲花、莲花纹装饰与佛教传播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熊海堂 徐菁 程立宪 《南方文物》 1982年第3期86-92,共7页
《江西古代陶瓷陈列》预展之际,我们有机会浏览了全部陈列。展览以大量江西古时生产和现代出土的陶瓷器精品为主,配以图文,使宽敞的展厅琳琅满目。端庄古朴的陶器,莹亮雅美的瓷器,同样都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思想的光辉。展览不仅给... 《江西古代陶瓷陈列》预展之际,我们有机会浏览了全部陈列。展览以大量江西古时生产和现代出土的陶瓷器精品为主,配以图文,使宽敞的展厅琳琅满目。端庄古朴的陶器,莹亮雅美的瓷器,同样都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思想的光辉。展览不仅给一般观众以知识和美的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纹 古代陶瓷 莲瓣纹 佛教传播 创造思想 盘口壶 莲鹤方壶 大阿弥陀经 春秋中期 洪州窑
下载PDF
考古学理论研究和资料管理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熊海堂 《东南文化》 CSSCI 1989年第3期80-85,共6页
在我求学日本期间,接触到的一些日本学者对中国学界过去简单套用马列主义的理论词句,排斥其他的理论,表现出一种反感情绪.总觉得当今考古理论和方法由于多学科的交叉显得非常丰富,而历史现象又是如此地错综复杂……,所以处理资料的角度... 在我求学日本期间,接触到的一些日本学者对中国学界过去简单套用马列主义的理论词句,排斥其他的理论,表现出一种反感情绪.总觉得当今考古理论和方法由于多学科的交叉显得非常丰富,而历史现象又是如此地错综复杂……,所以处理资料的角度,方法和分析历史现象的理论就应该更加灵活才好.并对我们过去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牵扯在一起的做法表示费解.1988年6月,日本大修馆发行的《中国年鉴》也批评中国的考古学界采取封闭政策(同时也说考古学界最近已有松动的势头),对中国的考古学学会仍不允许外国学者旁听表示遗憾.该书还特别批评了史学界不重视收集国外的情报,在事实上无视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于是出现:已有的成果得不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理论 山阁 资料管理 译本 学生社 日本 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 文物 考古学研究
下载PDF
关于考古教学与计算机应用上的若干问题
10
作者 熊海堂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Z1期190-196,共7页
一、关于考古实习考古学专业,除了强调书本知识外,还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四年制大学,约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安排各种类型的实习活动,每届学生都必须进行二次,因此教研室每年都有实习任务,次数之频繁,大有应接不暇之势.全国十几所大... 一、关于考古实习考古学专业,除了强调书本知识外,还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四年制大学,约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安排各种类型的实习活动,每届学生都必须进行二次,因此教研室每年都有实习任务,次数之频繁,大有应接不暇之势.全国十几所大学的考古学专业都面临着同样问题,即在选择遗址、申请经费和组织发掘上不同程度地遇到很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研究 若干问题 计算机应用 急发 文物考古 教学 软件 发掘技术 日本 数据库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鱼钩 被引量:4
11
作者 渡边诚 熊海堂 《农业考古》 1987年第1期249-267,共19页
渡边诚先生1938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1961年毕业于庆应大学文学部,现为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著有《绳纹时代的渔业》、《绳纹时代的植物食品》、《渔业的考古学》、《绳纹时代的知识》等书,发表过有关考古论文和报告书几十篇(种),在... 渡边诚先生1938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1961年毕业于庆应大学文学部,现为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著有《绳纹时代的渔业》、《绳纹时代的植物食品》、《渔业的考古学》、《绳纹时代的知识》等书,发表过有关考古论文和报告书几十篇(种),在日本绳纹时代研究和食文化史、渔业史研究方面造诣较深,影响颇大。近几年,日本为数不多的几处研究所和大学内设立软 X 光摄影室,渡边诚先生利用名古屋大学文学部考古研究室的这一设备,对许多锈蚀或粘结不开的鱼钩,干果等物进行辨析,发表了《考古资料软 X 光射线摄影集》第一辑(1986年3月版),在此基础上对日本鱼钩进行分类,在寻找其发展渊源和横向联系时,进而又对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资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寻和研究,并由此而得出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结论。渡边诚先生认为: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条件,拥有广阔的海岸线,自古以来渔业就十分发达,和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大陆不同,在获取蛋白质方面,一个主要靠家畜饲养,一个主要靠海产物。这种物质上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作者在研究分布和编年时得出推论,认为中国渤海湾沿岸流行的钓针可能是从西伯利亚分别传往日本和中国,扮演这一经济文化传播的使者却是渔民,而且指出,中国的稻作文化也正依赖于他们,才插种于千岛之国,这一发人深省的提示,为我们寻找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另外,译者目睹渡边先生从地层中取回泥土,采用漂洗筛选的办法取出鱼骨、鱼钩、果核等自然遗物,然后在显微镜观测下进行鉴定分类,摄影、绘图,这一细致、科学的严谨学风使得日本的考古发掘、整理水平高我们一筹,如果我国发掘、整理工作也能达到这样细致的程度,也许在中国境内鱼钩的分布会更密集一些、种类还可能更多一些,因为中国除了绵长的海岸线之外,还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渡边先生研究细小的鱼钩不仅告诉了我们的发掘者应该注意什么,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的研究者应注意到——古代渔业史的研究并不局限在经济史研究的一方之地,它和交通史、食文化史乃至文化史研究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渡边先生在结论中提出“海洋性渔业文化圈”的概念十分令人注目,相对于此,中国是否有“内陆渔业文化圈”或其他“畜牧业文化圈”或以其它食文化特征划分的文化圈,这些,都是引起我国研究者深思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石器时代 鱼钩 朝鲜半岛 青铜器 中国古代 遗迹 名古屋大学 考古学 渤海湾 日本
下载PDF
关于考古学辞典编纂和学术用语统一的问题
12
作者 熊海堂 《东南文化》 1988年第Z1期168-170,共3页
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的町田章先生,在国内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后不久,便在1987年9月的(日本)《考古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对该书的评论,他的目的是向日本考古学界介绍这本“总考古学界全力而反映中国考古学最高水平... 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的町田章先生,在国内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后不久,便在1987年9月的(日本)《考古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对该书的评论,他的目的是向日本考古学界介绍这本“总考古学界全力而反映中国考古学最高水平的划时代的著作”;同时,从一个外国人的立场对该书和中国的考古学界提出了一些看法.我在把它译为中文的同时,想就书评作者涉及的几个问题,并对比日本考古学现状,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企望国内能及时了解外国同行学术动态,以促进国内学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学术用语 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研究 书评 外国人 日本 学界 中国大百科全书 学术动态
下载PDF
读《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 被引量:4
13
作者 町田章 熊海堂 《东南文化》 1988年第Z1期164-168,共5页
中国很早就编辑印行过《四库全书》等相当于今天百科辞典之类的大型类书,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类似百科辞典一类的书籍却一直未见出版.直到1978年,才开始计划组编一套约80卷的大型百科全书.全书设想先分学科的,一卷乃至数卷地陆续出版,... 中国很早就编辑印行过《四库全书》等相当于今天百科辞典之类的大型类书,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类似百科辞典一类的书籍却一直未见出版.直到1978年,才开始计划组编一套约80卷的大型百科全书.全书设想先分学科的,一卷乃至数卷地陆续出版,准备化10年时间出齐.1986年出版的《考古学》分册即是其中的一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考古学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至今连一本自己的《考古学辞典》也没有.学科辞典的出版反映了该学科所达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 百科辞典 《四库全书》 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文化 新石器时代考古 近代考古学 文物保护 旧石器时代考古
下载PDF
亚州稻的起源和稻作圈的构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渡部忠世 熊海堂 欧阳忆耘 《农业考古》 1988年第2期283-293,共11页
这次集会,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在今天发言者中,只有我是学农的。关于亚洲农耕文化中的绳文农耕论,或是围绕农耕论问题,我作为农学工作者持有怎样的看法呢?这是我想谈的问题。特别是就我研究的稻作起源和稻作圈成立以及结构等问题,想... 这次集会,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在今天发言者中,只有我是学农的。关于亚洲农耕文化中的绳文农耕论,或是围绕农耕论问题,我作为农学工作者持有怎样的看法呢?这是我想谈的问题。特别是就我研究的稻作起源和稻作圈成立以及结构等问题,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地谈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文化 东南亚 稻作起源 印度 亚洲栽培稻 起源地 水稻 农耕文化 野生稻 陆稻
下载PDF
南朝栖霞寺的创建、发展及历史地位刍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吉川忠夫 熊海堂 《东南文化》 1985年第0期213-219,共7页
《五、六世纪东方沿海地域和佛教——据摄山栖霞寺的历史》是日本学者吉川忠夫的近作,全文分:一、青州的动乱;二、郁州;三、栖霞寺的创建和发展;四、栖霞寺的历史地位。现选译了第三、四部分。注释部分随正文一并译出。
关键词 栖霞寺 明僧绍 法度 历史地位 续高僧传 无量寿佛 法师 青州 “三论” 东方沿海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铸镜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森浩一 熊海堂 《南方文物》 1981年第2期56-57,共2页
就我们所知,中国古代有三种铸镜方法。 一、复范铸成法:即先制镜的原型,然后作铸型的方法。据传,这种方法中国汉唐时期就被采用。其法有二: 1、硬模铸型:用石膏、滑石、大理石或坚致的木头先绘上图样再行雕刻作成半浮雕的镜原型。然后... 就我们所知,中国古代有三种铸镜方法。 一、复范铸成法:即先制镜的原型,然后作铸型的方法。据传,这种方法中国汉唐时期就被采用。其法有二: 1、硬模铸型:用石膏、滑石、大理石或坚致的木头先绘上图样再行雕刻作成半浮雕的镜原型。然后在上面紧压型泥翻印成铸型。经日光晒至半干,烧成砖一般坚硬,而且要在铸型之侧穿两条沟,一为浇铸口,一为放气孔(避免因熔液的高温使铸型内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成砖 汉唐时期 压型 蜡模 石范 泥范 镜形 镜范 铸造法 母型
下载PDF
清江樊城堆遗址试掘记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海堂 《南方文物》 1980年第1期5-14,共10页
一九七五年我馆进行考古调查时,在清江县三桥公社雌溪大队一带发现古文化遗迹(图版一:图一)。一九七七年冬,为配合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我们选择该地樊城堆遗址进行了试掘。试掘的材料表明,这是继我县筑卫城、吴城等著名遗址之后的又一... 一九七五年我馆进行考古调查时,在清江县三桥公社雌溪大队一带发现古文化遗迹(图版一:图一)。一九七七年冬,为配合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我们选择该地樊城堆遗址进行了试掘。试掘的材料表明,这是继我县筑卫城、吴城等著名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城堆遗址 文化遗迹 陶网坠 考古调查 弦纹 清江县 出土物 新石器晚期 灰陶 夹砂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