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建设下环境工程专业碳中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1
作者 谭小飞 熊炜平 +2 位作者 周成赟 顾岩岭 曹嵘晖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1期75-78,共4页
探讨了新工科建设下的环境工程专业碳中和创新人才培养。分析了新工科建设下环境工程专业碳中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和培养目标,针对性地提出了碳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一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对碳中和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掌握... 探讨了新工科建设下的环境工程专业碳中和创新人才培养。分析了新工科建设下环境工程专业碳中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和培养目标,针对性地提出了碳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一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对碳中和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碳中和技术的能力;二是通过多种手段强化科研教学,引导学生在科研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技能和经验,提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通过碳中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该领域的就业机会和趋势,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 碳中和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钴掺杂叶片状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实现磷酸盐快速去除
2
作者 孙太焱 彭海豪 +4 位作者 童婧 向银萍 徐峥勇 杨朝晖 熊炜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29-4938,共10页
为了减小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提高吸附法除磷的效率,本文研究钴掺杂对于锌基叶片状沸石咪唑盐(Zn-ZIF-L)磷酸盐吸附能力的提升.本文采用间歇式吸附试验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于吸附的影响,采用XRD、XPS、FT-IR等研究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以... 为了减小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提高吸附法除磷的效率,本文研究钴掺杂对于锌基叶片状沸石咪唑盐(Zn-ZIF-L)磷酸盐吸附能力的提升.本文采用间歇式吸附试验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于吸附的影响,采用XRD、XPS、FT-IR等研究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以推测可能的吸附机理.发现当Zn和Co的初始摩尔比为9.5:0.5时,其吸附性能最好.掺杂后,在10min内吸附量增加55%,最大吸附量达到85.68mg/g,在不同温度、浓度、当pH值为4~8时、在不同阴离子以及腐殖酸环境下保持着较好的吸附性能.当初始浓度为10mg/L时,可吸附去除97%以上的磷,吸附剂在0.1mol/L的Cl^(-)或NO_(3)^(-)中仍能保持93%以上的吸附量.其中,P-OH与Zn-OH/Co-OH之间的化学键、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在磷酸盐吸附中起主导作用.Co(0.5)-Zn-ZIF-L经过4次循环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量.结果表明,Co(0.5)-Zn-ZIF-L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钴掺杂 叶片状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
下载PDF
环境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成赟 谭小飞 +2 位作者 熊炜平 王佳佳 董浩然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13期105-107,共3页
介绍环境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环境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从环境地理学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关联、发掘环境地理学中的思政元素及环境地理学课程思政的精细设计与精心实施三个方面讨论了环境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环境地理学 课程思政 生态文明教育 教学实践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hosphates on adsorption and leaching of Cu and Zn in red soil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忠武 黄斌 +5 位作者 黄金权 陈桂秋 熊炜平 聂小东 马文明 曾光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536-543,共8页
Batch and soil colum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KH2PO4, (NH4)H2PO4and Ca(H2PO4)2on the adsorption and l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u and Zn in red so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 Batch and soil colum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KH2PO4, (NH4)H2PO4and Ca(H2PO4)2on the adsorption and l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u and Zn in red so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three phosphate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red soil for Cu and Zn,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hosphates on Cu and Zn adsorption follows the order of Ca(H2PO4)2〉KH2PO4〉(NH4)H2PO4. The addition of phosphat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mobility of Cu. Ca(H2PO4)2and (NH4)H2PO4 show a strong ability in immobilizing Zn while the immobilization ability of KH2PO4 is much weaker. All the three phosphates are helpful for modifying the partitioning of Cu and Zn from the non-residual phase to the residual phase; however, they could also enhance the contents of Cu and Zn associated with exchangeable and carbonates f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ZN PHOSPHATE ADSORPTION LEACHING red soil
下载PDF
基于饱和沉淀Ca(DBS)2及结合MBFGA1絮凝沉降去除罗丹明b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朝晖 龚家宽 +6 位作者 曾光明 徐锐 黄兢 熊炜平 徐海音 张燕茹 Kito Ahmad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9-156,共8页
通过提高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钙(Ca(DBS)2)沉淀的析出,结合微生物絮凝剂GA1(MBFGA1)对Ca(DBS)2的絮凝作用,将阳性染料罗丹明b(RB)从溶液中絮凝去除.在整个絮凝过程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溶RB分子,然后在过量Ca^(2+)的影响下,增溶... 通过提高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钙(Ca(DBS)2)沉淀的析出,结合微生物絮凝剂GA1(MBFGA1)对Ca(DBS)2的絮凝作用,将阳性染料罗丹明b(RB)从溶液中絮凝去除.在整个絮凝过程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溶RB分子,然后在过量Ca^(2+)的影响下,增溶了RB分子的Ca(DBS)2悬浮物充分析出,最后被MBFGA1絮凝沉淀.为了提高RB的去除效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Ca^(2+)、SDBS及MBFGA1初始浓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下(SDBS:2.67 mmol/L、Ca^(2+):5.61 mmol/L、MBFGA1:4.34 mL/L),RB和SDBS去除率达到99.80%和90.03%,其出水COD值为89.69 mg/L,低于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无需进行后续处理.同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来探讨RB的絮凝去除机理以及SDBS和Ca^(2+)之间的相互作用.当Ca^(2+)初始浓度相对SDBS初始浓度过量时,增溶RB分子的SDBS胶团(SDBSRB胶团)会与Ca^(2+)反应生成被RB分子附着的Ca(DBS)2颗粒(Ca(DBS)2-RB颗粒),最后Ca(DBS)2颗粒被MBFGA1絮凝沉降;而当SDBS初始浓度相对Ca^(2+)初始浓度过量时,Ca(DBS)2颗粒会逐渐复溶并生成大量的附着Ca^(2+)的SDBS胶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胶团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微生物絮凝剂 增溶
下载PDF
Ce-BDC衍生碳的除氟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成赟 唐小峰 +5 位作者 渠晓琳 向天一 刘炜 程敏 熊炜平 宋彪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90-3199,共10页
以Ce-BDC为原料,在空气和N_(2)的氛围中煅烧形成的衍生碳Ce-BDC-400(A)和Ce-BDC-400(N)。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其微观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官能团特征、晶型结构分别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通过吸附拟合实验考... 以Ce-BDC为原料,在空气和N_(2)的氛围中煅烧形成的衍生碳Ce-BDC-400(A)和Ce-BDC-400(N)。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其微观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官能团特征、晶型结构分别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通过吸附拟合实验考察了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性能及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2种衍生碳。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氟离子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且对氟的吸附过程是放热反应。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氟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0.6 mg·g^(-1)和155.1 mg·g^(-1)。CeBDC-400(A)和Ce-BDC-400(N)在宽pH (3~10)范围内具有优良而稳定的除氟性能,并在实际水体处理中显示出优异的除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衍生碳 除氟 吸附 水处理
原文传递
锆、铁氧化物改性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除磷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童婧 杨朝晖 +4 位作者 曾光明 熊炜平 黄兢 徐海音 宋佩佩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81-2888,共8页
利用锆、铁氧化物对活性炭纤维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除磷吸附剂——负载锆铁氧化物的活性炭纤维(ACF-ZrFe)。综合运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对吸附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吸附剂表... 利用锆、铁氧化物对活性炭纤维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除磷吸附剂——负载锆铁氧化物的活性炭纤维(ACF-ZrFe)。综合运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对吸附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吸附剂表面性质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ACF-ZrFe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锆铁摩尔比7∶3,浸渍液中锆铁总浓度0.1mol/L,超声处理时间10min。当pH为4时,ACF-ZrFe对磷的吸附效果最显著。NO_3^-、SO_4^(2-)、F^-和Cl^-等共存阴离子对磷吸附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弱顺序为:F^->NO_3^->Cl^->SO_4^(2-)。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很好地描述了ACF-ZrFe对水中磷的等温吸附行为,最大吸附量为27.03mg/g,吸附动力学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是该反应的主要限速步骤。红外光谱分析及pH影响实验表明,ACF-ZrFe吸附磷的主要机理为阴离子配位体交换和静电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活性炭纤维 吸附
原文传递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规模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良健 熊炜平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以传统生产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非线性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以我国282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探讨金融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为我国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对我国整... 以传统生产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非线性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以我国282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探讨金融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为我国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对我国整体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非线性,并显现出"倒U型"关系;地区经济增长不但受本地区金融规模的影响并且与其相邻区域的金融规模密切相关;金融规模的空间效应使其对我国整体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四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规模 区域经济增长 非线性 空间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油酸钙加强析出及微生物絮凝剂GA1去除孔雀石绿的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怀香 杨朝晖 +4 位作者 宋佩佩 徐锐 熊炜平 李鑫 张燕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19-1628,共10页
提出利用油酸钙(Ca(OL)_2)加强析出和微生物絮凝剂GA1(MBFGA1)絮凝作用去除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MG)的方法。该方法将油酸纳(NaOL)对MG的增溶作用和Ca^(2+)对增溶了MG的NaOL胶团(NaOL-MG胶团)的作用结合起来,使MG以吸附在Ca(OL)... 提出利用油酸钙(Ca(OL)_2)加强析出和微生物絮凝剂GA1(MBFGA1)絮凝作用去除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MG)的方法。该方法将油酸纳(NaOL)对MG的增溶作用和Ca^(2+)对增溶了MG的NaOL胶团(NaOL-MG胶团)的作用结合起来,使MG以吸附在Ca(OL)2上的悬浮颗粒物的形式从水溶液中析出,随后利用微生物絮凝剂GA1(MBFGA1)将其絮凝沉降。考察了各因素NaOL、Ca^(2+)、MBFGA1的投加量对MG去除率及NaOL与Ca^(2+)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这些研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和环境扫描电镜分析(ESEM)对MG去除机理及NaOL与Ca^(2+)之间结合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MG 0.14 mmol·L^(-1),NaOL 9 mmol·L^(-1),Ca^(2+)9 mmol·L^(-1),MBFGA1 4 mL,MG去除率可达98.13%。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高效环保,在实际染料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油酸钠 增溶 CA^2+ 微生物絮凝剂GA1
原文传递
厌氧消化对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削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银萍 熊炜平 +3 位作者 张燕茹 贾美莹 彭海豪 杨朝晖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2-202,241,共12页
为了系统地了解厌氧消化及其强化工艺对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削减效果,明确抗性基因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降解机制,从几种常见的厌氧消化工艺入手,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高温厌氧消化、预处理和投加外源添加剂等强化工艺对污泥中不... 为了系统地了解厌氧消化及其强化工艺对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削减效果,明确抗性基因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降解机制,从几种常见的厌氧消化工艺入手,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高温厌氧消化、预处理和投加外源添加剂等强化工艺对污泥中不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削减效果和影响因素,发现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归趋主要与污泥中选择性压力的大小、宿主菌群的丰度、水平转移的效率和抗性基因的耐药机制等有关。厌氧消化及其强化工艺主要通过破坏污泥细胞结构,减少宿主菌群丰度或降低抗性基因水平转移风险的作用机制来实现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高效削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抗生素抗性基因 厌氧消化 宿主菌群 水平基因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