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E理念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梁雪怡 刘坤 +4 位作者 潘鹏林 崔静 熊炯炘 吴河水 彭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8期40-41,44,共3页
为探讨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联合以案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急性胰腺炎临床教学效果,选取1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基础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 为探讨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联合以案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急性胰腺炎临床教学效果,选取1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基础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和满意度。数据分析得出OBE理念联合CBL教学模式在临床本科急性胰腺炎教学上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CBL教学模式 急性胰腺炎 临床专业教学
下载PDF
分阶段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熊炯炘 韩保卫 +2 位作者 王春友 陶京 李晓辉 《消化外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发病48 h以内,首诊于本科的SAP患者(A组,70例)行分阶段营养支持,并与同期行肠外营养支持的SAP患者(B组,25例)进行... 目的探讨分阶段、不同方式的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发病48 h以内,首诊于本科的SAP患者(A组,70例)行分阶段营养支持,并与同期行肠外营养支持的SAP患者(B组,25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组在入组第14与21天,APACHEⅡ评分和内毒素水平分别为(2.5±1.1)分、(0.906±0.124)EU/ml与(2.3±0.4)分(、0.865±0.107)EU/ml,均显著低于B组的(4.6±1.2)分、(1.972±0.381)EU/ml和(3.5±0.9)分(、1.594±0.216)EU/ml(P<0.05或P<0.01)。A组住院期间中转手术率、术中坏死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29%、25.81%和11.43%,均显著低于B组的68%、58.82%和40%(P<0.05)。结论分阶段营养支持对SAP患者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营养方式,在减少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转归和预后方面明显较仅行肠外营养支持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感染性并发症
下载PDF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42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熊炯炘 黄鹏 王春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无法行根治手术患者42例,术中植入125I粒子及姑息性手术。结果: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无...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无法行根治手术患者42例,术中植入125I粒子及姑息性手术。结果: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无明显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76.7%、33.3%。其中Ⅱ期6个月、12个月生存率为90.0%、55.5%,Ⅲ期6、12个月生存率为68.2%、13.6%(P<0.05)。结论:125I组织间放射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方法简单、安全,能较好改善疾病相关症状,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Ⅰ粒子 组织间放疗 胰腺癌
下载PDF
MUC4和Erb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熊炯炘 李晓辉 +4 位作者 杨智勇 刘涛 韩保卫 田元 王春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MUC4和Erh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MUC4和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MUC4和Erb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较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组织均明显升高(P<0... 目的 探讨MUC4和Erh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中MUC4和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MUC4和ErbB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较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组织均明显升高(P<0.01);ErbB2随胰腺癌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MUC4和ErbB2在临床Ⅲ~Ⅳ期胰腺癌中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在伴淋巴结转移的39例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亦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MUC4可能是一个特异的胰腺癌肿瘤相关标志物.与ErbB2共同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UC4蛋白 ErbB2蛋白
下载PDF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熊炯炘 黄鹏 +2 位作者 陶京 王春友 吴河水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61例晚期胰腺癌伴顽固性疼痛及消化道梗阻无法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行姑息性手术的同时,行腹腔神经...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61例晚期胰腺癌伴顽固性疼痛及消化道梗阻无法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行姑息性手术的同时,行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治疗,观察术后3个月内疼痛缓解、生存质量评分(KPS)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周内全部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PS评分显著提高(P<0.05)。随诊3个月,术后86.5%(45/52)患者无痛或仅轻度疼痛,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能较好地缓解其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癌性疼痛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时相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智勇 王春友 +3 位作者 熊炯炘 陶京 许逸卿 刘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水平的时相变化 ,探讨HMGB1在SAP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 5 %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水平的时相变化 ,探讨HMGB1在SAP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 5 %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n =8)、假手术组 (Sham组 ,n =8)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组 ,n =80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各组动物血清TNF α、IL 1β水平。用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结果 SAP组大鼠血清TNF α和IL 1β水平在建模后迅速升高 ,约在 4~ 6h达高峰 ,之后迅速下降 ,在建模 12h即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一直维持至 2 4和 4 8h。SAP组大鼠血清HMGB1水平在建模后 12h开始有明显升高 ,至 2 4和 4 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SAP的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SAP 血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下载PDF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治:附46例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河水 张磊 +3 位作者 王春友 黄鹏 郭兴军 熊炯炘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13-815,共3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余收治的46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脂血症发生急性胰腺炎者为17.6%(46/262);其中32例(69.6%)为轻型胰腺炎,14例(30.4%)为重型胰腺炎。36例行非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余收治的46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脂血症发生急性胰腺炎者为17.6%(46/262);其中32例(69.6%)为轻型胰腺炎,14例(30.4%)为重型胰腺炎。36例行非手术治疗,10例行手术引流。43例治愈,有效率为93.5%;3例治疗无效死亡者均为重型胰腺炎,占重型胰腺炎的21.4%。结论高脂血症可诱发急性胰腺炎,且有不少为重型胰腺炎。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病因 胰腺炎/诊断 胰腺炎/治疗 高脂血症
下载PDF
早期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家猪TNF-α及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智勇 王春友 +4 位作者 陶京 俞建雄 熊炯炘 陈立波 万赤丹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33-435,439,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家猪血浆促炎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水平和组织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人工胆汁的方法复制家猪SAP模型 ,按拆信封法分为胰腺炎血滤治疗组 (HF组 )和胰腺炎非血滤治疗组 (...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家猪血浆促炎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水平和组织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人工胆汁的方法复制家猪SAP模型 ,按拆信封法分为胰腺炎血滤治疗组 (HF组 )和胰腺炎非血滤治疗组 (NHF组 )。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动物建模前、后TNF α和IL 1β的血浆水平。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这两种细胞因子在胰、肝、肺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结果 建模后 1h、2h及 4h ,NHF组血浆TNF α及IL 1β水平逐渐升高 ,至 6h分别为 ( 1375± 334)pg/ml及 ( 96 5± 2 6 5 )pg/ml,明显高于同期HF组的 ( 6 18± 2 76 )pg/ml及 ( 4 45± 14 1)pg/ml(P<0 .0 1)。建模后 6h ,NHF组胰、肝、肺组织中TNF αmRNA的转录水平分别为 85 .7± 17.4、78.1± 10 .2和 82 .4± 10 .5 ,均高于HF组的 5 7.8± 8.9、4 8.0± 8.1和 4 6 .2± 9.6 ,P<0 .0 1;而IL 1βmRNA的转录水平NHF组为 82 .2± 15 .7、6 0 .0± 10 .6和 5 8.1±9.3,均高于HF组的 5 5 .9± 9.0、4 0 .6± 9.2和35 .7± 9.8,P<0 .0 1。结论 早期血滤能降低SAP家猪血浆TNF α和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胰腺炎 家猪 TNF-Α IL-1Β 肿瘤坏死因子A 白介素-1Β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的放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刚 王春友 +1 位作者 熊炯炘 陈立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时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2/2002-09本科收治的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患者行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 结果:共有14例患者通过数字血管减影明确出血部位,...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时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2/2002-09本科收治的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出血患者行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 结果:共有14例患者通过数字血管减影明确出血部位,用弹簧圈栓塞动脉近端后成功止血者12例,垂体后叶素灌注止血2例.3例患者未找到出血主支而行手术止血,3例患者反复出血进行多次栓塞.最后共有5例患者死亡,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严重感染. 结论:放射介入治疗可迅速明确出血部位并进行有效的栓塞止血,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出血时首选的紧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腹腔出血 放射介入治疗 SAP 高脂血症
下载PDF
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肿瘤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鹏 王春友 +1 位作者 吴河水 熊炯炘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65-869,共5页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PANC-1细胞进行培养,以CD44和CD24作为细胞表面标志。利用流式细胞仪,从该细胞株中分离出细胞亚群。将所得到的有CD44-CD24-,CD44+CD24+表面标志的PANC-1细胞和未分选的PA...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PANC-1细胞进行培养,以CD44和CD24作为细胞表面标志。利用流式细胞仪,从该细胞株中分离出细胞亚群。将所得到的有CD44-CD24-,CD44+CD24+表面标志的PANC-1细胞和未分选的PANC-1细胞置于含有10ng/m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ng/mL上皮生长因子和ITS(胰岛素、转铁蛋白和硒混合溶液)无血清DMEM/F12(1:1)培养基中,以MTT法检测不同亚群细胞体外增殖活性;通过裸鼠体内接种成瘤实验,鉴定各亚群细胞体内增殖能力;通过ABC法检测成瘤组织和PANC-1细胞株中CD44和CD24的表达。结果PANC-1细胞系中CD44+和CD24+的表达分别为5.1%~17.5%和21.8%~70.1%,CD44+CD24+的表达为0.9%~3.5%;与CD44-CD24-亚群比较,CD44+CD24+亚群生长缓慢,第7天才出现指数生长的趋势,增殖能力较低,倍增时间更长,而前者第5天已出现指数生长的趋势。裸鼠皮下植入5×103个CD44+CD24+亚群细胞,4周即可见明显的新生肿瘤块(2/8),而植入1×105个D44-CD24-亚群细胞,12周也难形成种植瘤。前者体外成瘤能力比后者至少强20~50倍(P<0.05或P<0.01);所形成的肿瘤和PANC-1细胞系无组织学差异。结论CD44和CD24可作为分选PANC-1中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分选出的CD44+CD24+亚群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初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干细胞 肿瘤于细胞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胰腺癌中Plk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卫华 张松柏 +2 位作者 王春友 熊炯炘 陶京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010-1012,共3页
为探讨Polo样激酶1(Plk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和抑癌基因p16的关系、及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Plk1和p16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示,Plk... 为探讨Polo样激酶1(Plk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和抑癌基因p16的关系、及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Plk1和p16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示,Plk1在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6.7%和6.67%,其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p16在胰腺癌中阳性表达20例(33.3%),Plk1的表达与p16蛋白表达有关(P<0.05)。提示:Plk1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与抑癌基因p16相互影响,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病理学 POLO样激酶1 P16
下载PDF
延迟的丙酮酸乙酯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外脏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智勇 凌燕 +4 位作者 陶京 周峰 熊炯炘 吴河水 王春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638-2642,共5页
目的:探讨延迟的丙酮酸乙酯(E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和胰外脏器损伤的影响.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32)、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 32)和丙酮酸乙酯延迟治疗组(EP组,n=3... 目的:探讨延迟的丙酮酸乙酯(E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和胰外脏器损伤的影响.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32)、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 32)和丙酮酸乙酯延迟治疗组(EP组,n=32),采用胰胆管逆行灌注人工胆汁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EP组建模12,18,30h分别尾静脉注射1次EP溶液30 mg/kg.建模后24和48h处死动物取材,取血清检测HMGB1水平及肝肾功能生化指标,取肺组织用于肺损伤检测.结果:延迟的EP治疗能有效降低SAP大鼠血清HMGB1水平.EP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 446±91 IU/L vs 53±98 IU/L.P<0.01)、天冬氨酸转氨酶(AS T.667±103 IU/L vs 1368±271 IU/L,P<0.01)、尿素氮(BUN,38±4 mg/ dL vs 41±4 mg/dL,P=0.05)和肌酐(Cr,1.2±0.3 mg/dL vs 1.8±0.3 mg/dL,P<0.01)水平以及肺湿/干比(8.22±0.42 vs 9.76±0.45,P<0.01)和组织学评分(7.1±0.7 vs 8.4±1.1,P<0.01)均明显低于SAP组.结论:延迟的EP治疗通过下调血清HMGB1水平减轻SAP大鼠胰外脏器损伤.EP可能是SAP患者抗炎治疗和脏器功能保护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丙酮 酸乙酯 多脏器功能不全
下载PDF
免疫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刚 王芳 +2 位作者 王春友 熊炯炘 陈立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 atitis,SAP)患者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SAP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组和免疫营养(immune nutrition,IN)组,各68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Ig... 目的:探讨免疫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 atitis,SAP)患者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SAP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组和免疫营养(immune nutrition,IN)组,各68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IgG水平和CD4/CD8比值,血清内毒素及水平尿L/M值,以及感染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评估患者血液及肠道免疫屏障功能. 结果:IN组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和尿L/M值明显低于TPN 组(P<0.05),而IgG和CD4/CD8比值则高于TPN组.TPN 组感染率(42.6%)明显高于IN组(19.1%,P<0.05).TPN组消化道瘘及腹腔出血发生率(25.0%、22.1%)显著高于IN组(11.8%、8.8%,P<0.05). 结论:免疫营养有效维护肠道免疫屏障,调节血液免疫功能,从而有效减少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SAP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免疫屏障 SAP 并发症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腹泻71例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河水 张磊 +4 位作者 陈铭坤 郭兴军 黄鹏 熊炯炘 王春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腹泻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并探讨治疗对策。方法以笔者近1年半内收治的1 5 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为对象,分析术后腹泻发生的原因及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全组有7 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生率为4 4.7%。...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腹泻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并探讨治疗对策。方法以笔者近1年半内收治的1 5 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为对象,分析术后腹泻发生的原因及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全组有7 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生率为4 4.7%。其中2 2例为肠道细菌感染,4例出现真菌感染,感染发生率占腹泻患者的3 6.6%。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治疗后,6 4例腹泻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率为9 0.1%;7例出现慢性腹泻,经一般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加用口服胰酶片治疗,2周后腹泻较用药前有明显缓解。结论腹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中较多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多能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副作用 腹泻/病因学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糖链抗原19-9检测对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峰 王春友 +2 位作者 熊炯炘 万赤丹 韩保卫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2-624,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检测在胰腺癌可切除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218例胰腺癌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螺旋CT、CA19-9及两者结合...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检测在胰腺癌可切除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218例胰腺癌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螺旋CT、CA19-9及两者结合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66.7%、76.7%、94.4%;CA19-9分别为84.5%、76.4%、80.3%、81.2%;两者结合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为82.8%、86.3%、87.3%。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CA19-9检测可显著提高胰腺癌可切除性判断的阳性预测值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精链抗原19-9
下载PDF
不同血滤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陶京 王春友 +4 位作者 陈立波 杨智勇 许逸卿 熊炯炘 刘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比较单次短时血滤 (SSVVH )和间断短时血滤 (ISVVH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血滤 (HF)指征的 5 8例SAP病人分别行SSVVH(SS组 )或ISVVH (IS组 )治疗 17、2 1例 ,2 0例未行HF者作对照 (N组 )。... 目的 比较单次短时血滤 (SSVVH )和间断短时血滤 (ISVVH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血滤 (HF)指征的 5 8例SAP病人分别行SSVVH(SS组 )或ISVVH (IS组 )治疗 17、2 1例 ,2 0例未行HF者作对照 (N组 )。观察各时点TNF α、IL 6、IL 8、IL 1ra、IL 2、IL 10的血浆水平 ,以APACHEII评分、液体负平衡出现时间衡量病情变化。结果 HF组的APACHEII评分在入院第 1天即显著下降 ,第 4天起显著低于N组 ,且IS组较SS组更低 ,P均 <0 .0 5 ;HF组血浆TNF α、IL 6水平在入院第 4、10天较N组显著降低 ,且IS组较SS组更低 ,P 均 <0 .0 5 ;入院第 10天 ,HF组IL 2和IL 10的水平及促抗炎因子比值明显高于N组(P <0 .0 5 )。N组、SS组和IS组分别有 1、1、0例中转手术和 3、2、0例死亡 ,出现液体负平衡时间分别为入院 ( 5 .9± 1.8)d、( 3 .5± 2 .1)d和 ( 2 .7± 1.4)d。结论 ISVVH较SSVVH在降低SAP病人血浆TNF α、IL 6、IL 8水平 ,升高IL 2、IL 10水平 ,纠正促抗炎细胞因子失衡方面作用更强 ,这与病情的变化和疗效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液滤过 白细胞介素类 液体负平衡 APACHEⅡ
下载PDF
Vimentin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殷涛 王春友 +2 位作者 熊炯炘 陶京 赵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3822-3825,共4页
目的:研究vimentin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99例胰腺癌组织中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免疫荧光、Westem blot分析不同胰腺癌细胞中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小室法检测细... 目的:研究vimentin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99例胰腺癌组织中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免疫荧光、Westem blot分析不同胰腺癌细胞中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运动能力.结果:在99例胰腺癌组织中vimentin阳性16例(16%),vimentin的阳性表达和淋巴结转移(P= 0.02)、远处转移(P<0.001)、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P=0.002)存在明显的相关性.Vimentin在低分化的胰腺癌细胞Panc-1中呈高表达,而在中分化和高分化的胰腺癌细胞AsPC-1和BxPc-3中表达较低.vimentin的表达和细胞体外运动能力相关.结论:胰腺祖细胞标记物vimentin在胰腺癌细胞中存在表达,胰腺癌的发生和干细胞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并可能预测胰腺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波形蛋白 免疫印迹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万赤丹 熊炯炘 +3 位作者 刘涛 周峰 俞建雄 王春友 《腹部外科》 2004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6月本中心收治的 30 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 1 4例胰性脑病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6月本中心收治的 30 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 1 4例胰性脑病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30 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中 1 4例并发有胰性脑病 ,发生率为 4 .6 %。其中早期即SIRS期 9例 ,后期即感染期 5例。胰性脑病临床表现有烦躁不安、多语、定向能力障碍、嗜睡、狂躁、幻觉 ,甚至昏迷。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有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以及脑脊髓并候群症以及脑脊液淀粉酶增高。晚期出现胰性脑病病人常并有深部真菌感染以及体液代谢紊乱。治疗上去除引起胰性脑病的各种诱因。SIRS期 9例中 3例死亡 ,均死于MOF ,感染期 5例中 1例死于严重感染并发MOF。其余病人症状缓解治愈出院。结论 胰性脑病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少见的严重并发症 ,积极消除其各种诱因 ,有助于降低胰性脑病的发生率。早期发现 ,一旦发生胰性脑病积极给予脑复苏及神经营养支持治疗 ,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胰性脑病 临床分析 并发症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陶京 王春友 +4 位作者 陈立波 俞建雄 熊炯炘 杨智勇 周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 (ACS)的诊治经验。方法 结合 SAP病史 ,复苏液体量已足够时 ,在腹膨胀、腹壁紧张后出现心肺肾功能不全即可诊断 ACS,膀胱测压作诊断辅助。诊断确立后及时开腹减压引流 ,3升静脉营养...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 (ACS)的诊治经验。方法 结合 SAP病史 ,复苏液体量已足够时 ,在腹膨胀、腹壁紧张后出现心肺肾功能不全即可诊断 ACS,膀胱测压作诊断辅助。诊断确立后及时开腹减压引流 ,3升静脉营养袋暂时性关腹。结果  2 1例 (2 3例次 ) ACS患者中 ,行开腹减压术 1 8例次 ,死亡 3例 (1 6 .7% ) ,未手术 5例次 ,死亡4例 (80 % ) ,总死亡率 33.3% (7/ 2 1 ) ;7例死亡中 ,4例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诊断 ACS5 h内手术者无死亡 ;正规关腹多在开腹减压术后 3~ 5 d进行 ,最迟 1例为术后 8d;6例迟发性 ACS均由腹腔腹膜后感染性坏死引起。结论  SAP患者在SIRS和感染期均可发生 ACS,并在病理基础上有其特殊性 ;及时诊断 ACS和开腹充分减压 ,3升静脉营养袋暂时性关腹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综合征 迟发性
下载PDF
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鹏 熊炯炘 +1 位作者 王春友 吴河水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黏膜屏障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临床研究,将58例确诊为SAP的患者分为治疗组(生长抑素组)和生长抑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其中生长抑素组31例,...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黏膜屏障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临床研究,将58例确诊为SAP的患者分为治疗组(生长抑素组)和生长抑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其中生长抑素组31例,联合治疗组27例。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并动态观察APACHEⅡ评分。结果与生长抑素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自入院第4天起至入院第14天较生长抑素组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明显改善。结论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可加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细菌和内毒素易位,显著改善SAP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生长激素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