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生活世界:深化隐性教育研究的一种可能性思路 被引量:6
1
作者 熊申英 尹清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164,共3页
隐性课程研究的兴起为隐性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为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隐性教育的"隐"表现为教育者传递信息方式上的隐蔽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无意识性和教育结果的隐蔽性。从对生活世界的理... 隐性课程研究的兴起为隐性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为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隐性教育的"隐"表现为教育者传递信息方式上的隐蔽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无意识性和教育结果的隐蔽性。从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出发,结合隐性教育的"隐"之特征,可以看出,回归生活世界,是深化隐性教育研究的一种可能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课程 隐性教育 生活世界
下载PDF
浅析梁启超的“道德革命”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熊申英 王斯坤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梁启超 "道德革命"思想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从隐性教育的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被引量:29
3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15-317,共3页
教育在文化的内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说,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显性教育,即一种直接的、外显的方式进行的,而这种教育方式也使得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产生了逆反、排斥心理,影响了马克思... 教育在文化的内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说,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显性教育,即一种直接的、外显的方式进行的,而这种教育方式也使得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产生了逆反、排斥心理,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行。文章认为,隐性教育既能有效地承担内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的任务,同时又能化解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隐性教育 显性教育
下载PDF
《韶》乐考——并由文献中《韶》乐见舜的治国之道 被引量:2
4
作者 熊申英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6,共4页
作为西周六代乐之一,舜时代的《韶》乐不仅以多种称谓被记载得最多,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当作思想的最高层面来予以诠释。《韶》乐的核心意义除了彰显禅让制之外,还在于舜能继承尧道,任用贤能,君臣和谐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这是《韶》乐能... 作为西周六代乐之一,舜时代的《韶》乐不仅以多种称谓被记载得最多,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当作思想的最高层面来予以诠释。《韶》乐的核心意义除了彰显禅让制之外,还在于舜能继承尧道,任用贤能,君臣和谐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这是《韶》乐能承载很高的赞誉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乐 孔子
下载PDF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学路径探析——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7-90,110,共5页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方向。南昌航空大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学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以案例化教学为切入点,融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自主化教学为切入点,融合大学...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方向。南昌航空大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学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以案例化教学为切入点,融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自主化教学为切入点,融合大学生自我认知教育;以全面化教学为切入点,融合全面可持续发展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德性与知性:先秦儒家修养路径之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熊申英 《宜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在孔子留下了对于“德性”和“知性”的思考的文化遗产之后 ,孟子和荀子在不同的人性论基础上 ,分别对“德性”和“知性”予以了张扬。这种不同侧面的张扬也使我们认识到 ,孟荀思想实为原儒学不可分割的完整表现形态。而如何在现实实践... 在孔子留下了对于“德性”和“知性”的思考的文化遗产之后 ,孟子和荀子在不同的人性论基础上 ,分别对“德性”和“知性”予以了张扬。这种不同侧面的张扬也使我们认识到 ,孟荀思想实为原儒学不可分割的完整表现形态。而如何在现实实践中 ,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克服其局限性 ,吸取其合理的因素 ,不仅对个体的全面发展 ,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知性 先秦儒学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研究——泰勒原理下的“四维度”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南石 熊申英 《老区建设》 2023年第2期74-80,共7页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既有益于高校学生深入认知红色文化,并内化为价值理念、外化为实践行为,也有益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将泰勒的课程原理应用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化为“价值—教育目标”“内容—教学素材”“...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既有益于高校学生深入认知红色文化,并内化为价值理念、外化为实践行为,也有益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将泰勒的课程原理应用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化为“价值—教育目标”“内容—教学素材”“方法—教学组织”“结果—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将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清晰的逻辑框架和有效的教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高校思政课 教学模式 泰勒原理 四维度
下载PDF
理工科院校加强大学生国学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70-771,共2页
国学素养是指人们在对待国学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概言之,即是我们对国学的认识、了解及运用的能力。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国学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其人文精神,还能够传承中国... 国学素养是指人们在对待国学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概言之,即是我们对国学的认识、了解及运用的能力。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国学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其人文精神,还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其民族认同感。但是,现实中,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国学素养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大学生 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能力
下载PDF
培养文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4-76,共3页
文章论述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大学文科生创新素质的根本内涵 ,提出要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培养大学生文科生的创新意识 ,提供合理的优质教学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大学文科生 。
关键词 大学生 文科生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创新素质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务实与高远: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申英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经济和技术的巨大进步造就了社会发展的新环境和新态势,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认知体系的变化与发展,并由此引发人们对职业理想的多元化思考。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既有助于他们适应角色的转换,同时也有助于他们职业理想的选择与实现。职业... 经济和技术的巨大进步造就了社会发展的新环境和新态势,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认知体系的变化与发展,并由此引发人们对职业理想的多元化思考。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既有助于他们适应角色的转换,同时也有助于他们职业理想的选择与实现。职业理想的务实性与高远性的理论特征与现实呈现决定了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可以从以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从以职业信仰与理想信念为基石的理想教育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教育 理想教育 务实 高远
下载PDF
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 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申英 曾江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63-66,共4页
大学生政治心理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对所有政治现象的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反映形式。本文力图在通过强调研究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必要性,分析大学生政治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寻找一条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的途径,以促进我... 大学生政治心理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对所有政治现象的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反映形式。本文力图在通过强调研究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必要性,分析大学生政治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寻找一条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的途径,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心理 大学生政治心理 社会政治环境 政治教育
下载PDF
浅析工科专业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98-799,共2页
工科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工科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呈现知识化、活动化和低效化的特征。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科学,工科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是在工科专业教学中能够培育人文精神的基础。而展示专业教师的人文... 工科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工科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呈现知识化、活动化和低效化的特征。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科学,工科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是在工科专业教学中能够培育人文精神的基础。而展示专业教师的人文精神,寻求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教学方式;挖掘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关注科技伦理与科学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在专业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学 人文精神 培育
下载PDF
从知识经济看大学教师的素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大学教师 素质
下载PDF
论商周祭祀诗乐中的“帝”观念
14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0-223,共4页
祭祀活动中诗乐的使用在商周时期非常突出,通过祭祀诗乐殷周统治者彰显了他们的"帝"观念。殷人祭帝的层级化论证了殷王权的合法性;周人在殷人的传统上把祀神活动进一步制度化,各个神的层极关系通过祭祀之乐的不同而得以明确显... 祭祀活动中诗乐的使用在商周时期非常突出,通过祭祀诗乐殷周统治者彰显了他们的"帝"观念。殷人祭帝的层级化论证了殷王权的合法性;周人在殷人的传统上把祀神活动进一步制度化,各个神的层极关系通过祭祀之乐的不同而得以明确显示,同时,周人还建构了一条"以德配天"的与帝相通的现实路径。祭祀诗乐中的"帝"观念印证了商周政权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 祭祀诗乐 “帝”
下载PDF
先秦儒家“乐治”思想探析
15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6,共4页
发达的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我们往往侧重于礼的研究而未能对“乐”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分析一些先秦儒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乐治”概念,试图明晰:第一,自其产生开始就与社会之治联系在一起的“乐”,被先秦儒... 发达的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我们往往侧重于礼的研究而未能对“乐”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分析一些先秦儒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乐治”概念,试图明晰:第一,自其产生开始就与社会之治联系在一起的“乐”,被先秦儒家提升为实现政治统治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第二,先秦儒家对“乐”的特质的界定,使乐之治成为可能;第三,“乐和同”的功用又使得乐之治成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舞 乐治 乐和同
下载PDF
音乐与政治:由阿达利论《大武》乐
16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5-187,共3页
贾克·阿达利的《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一书倍受欧美各地的知识界重视,其中所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音乐是宗教和政治权力的一种象征,它意味着秩序,同时也预示了颠覆。《大武》乐是我国西周时期的乐舞,学术界对《大武》的研究主... 贾克·阿达利的《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一书倍受欧美各地的知识界重视,其中所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音乐是宗教和政治权力的一种象征,它意味着秩序,同时也预示了颠覆。《大武》乐是我国西周时期的乐舞,学术界对《大武》的研究主要停留于其作者及其乐章的考证问题上,本文认为,《大武》乐与《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中的论点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而这又恰恰证明了中国古代乐的政治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政治 《大武》乐
下载PDF
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化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走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申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78-779,共2页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化身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传入中国以来 ,深刻地体现着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 ,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表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但在新的条件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试图从调整对马...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化身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传入中国以来 ,深刻地体现着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 ,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表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但在新的条件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试图从调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运用 ,确定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位置角度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命运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时代精神 未来命运
下载PDF
当代民族精神建构之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申英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2-15,共4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审视国内外现实情况,尤其是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试图从形而上之哲学创新的层面对如何建构当代民...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审视国内外现实情况,尤其是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试图从形而上之哲学创新的层面对如何建构当代民族精神提出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哲学创新
下载PDF
大陆摇滚乐的叙事学分析
19
作者 熊申英 罗南石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5期42-43,共2页
在叙事学的框架中分析摇滚乐——叙事主体和受叙者在某种程度上的高度一致性,"以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年人为主";运用充满语义性的歌词以及音响"暴力"是摇滚乐的重要叙事策略;鲜明的叙事主题和民族化的改造是摇滚乐的重要叙事特点。在... 在叙事学的框架中分析摇滚乐——叙事主体和受叙者在某种程度上的高度一致性,"以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年人为主";运用充满语义性的歌词以及音响"暴力"是摇滚乐的重要叙事策略;鲜明的叙事主题和民族化的改造是摇滚乐的重要叙事特点。在这样的分析中,摇滚乐的文化意义更加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滚乐 叙事主体 受叙者 叙事策略 叙事特点
下载PDF
神人以和:对原始乐的通神功能及思想意义之分析
20
作者 熊申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80,共5页
乐在我国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从原始乐的具体运用来说,总是与人的物质活动、祭祀活动、图腾信仰以及人的情感宣泄联系在一起,乐作为通神工具,借助历史分析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从乐在祭祀活动中所具有的巫术性的通神功能的... 乐在我国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从原始乐的具体运用来说,总是与人的物质活动、祭祀活动、图腾信仰以及人的情感宣泄联系在一起,乐作为通神工具,借助历史分析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从乐在祭祀活动中所具有的巫术性的通神功能的角度,可以揭示原始人对如何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所作出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乐 通神 神人以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