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品格:内涵阐释、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熊耀林 禹旭才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政治品格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心理品性与行事风格的综合体现,是政治主体内在动力系统(隐性)与政治形象个体(显性)的统一体。在新时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政治品格”一词出现比较频繁,但学界尚未从... 政治品格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心理品性与行事风格的综合体现,是政治主体内在动力系统(隐性)与政治形象个体(显性)的统一体。在新时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政治品格”一词出现比较频繁,但学界尚未从学理上深入阐释政治品格的基础理论。因此,有必要深入厘清政治品格的概念范畴,深度探究政治品格的基本特征,系统缕析政治品格的主要功能,这是推动政治品格研究纵深发展的逻辑前提,有利于彰显政治品格在政治文明范畴中的独特价值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品格 内涵阐释 基本特征 主要功能
下载PDF
自媒体语境下湖南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熊耀林 禹旭才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65-168,202,共5页
以湖南省10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系统分析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认知、接受与践行现状,厘清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存在异化现象的原因,从创新教育话语体系、搭建教育共享平台、... 以湖南省10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系统分析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认知、接受与践行现状,厘清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存在异化现象的原因,从创新教育话语体系、搭建教育共享平台、建设网络生态环境三个层面探索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话语 湖南省 大学生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五维向度 被引量:3
3
作者 熊耀林 禹旭才 《武陵学刊》 2021年第5期139-144,共6页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需推动内涵式发展,以打造思政课改革创新“升级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下功夫,即顶层设计精准化,把稳思政课建设内...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需推动内涵式发展,以打造思政课改革创新“升级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下功夫,即顶层设计精准化,把稳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舵”;教学内容鲜活化,筑牢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本”;教学方法多样化,拓宽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道”;教师队伍专业化,夯实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基”;考核评价科学化,畅通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建设 内涵式发展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基于互构性治理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熊耀林 禹旭才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4-19,共6页
互构性治理理论是解读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性视角。从学理上厘清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互构的可能性、实然性与应然性,切实推动二者同向同行,激发治理效能,是高校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 互构性治理理论是解读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性视角。从学理上厘清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互构的可能性、实然性与应然性,切实推动二者同向同行,激发治理效能,是高校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互构的逻辑起点在于指导思想的一致性、价值理性的共通性与实践过程的共生性;现实困境表现在治理结构碎片化、治理资源离散化、治理过程粗放化。为此,应贯彻“共建共治”的治理理念,构建同向同行的治理制度,培育专兼互融的治理队伍,打造协同联动的治理平台,从而实现二者逻辑互构的精细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深度融合 互构性治理
下载PDF
“共生”视域下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熊耀林 刘嘉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2期163-166,共4页
宿舍是女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共生体,在这个共生群体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智慧互激水平,有助于这个群体中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女大学生宿舍这个共生结构的人际关系状况,从学生个体、宿舍环境、学生管理... 宿舍是女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共生体,在这个共生群体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智慧互激水平,有助于这个群体中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女大学生宿舍这个共生结构的人际关系状况,从学生个体、宿舍环境、学生管理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构建和谐宿舍共生关系的对策:学生个人应理性认知,加强自我调适;宿舍应健全管理机制,引领和谐寝室文化建设;学校方面应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生社交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共生 人际关系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四线四工程”立德树人模式探新 被引量:1
6
作者 禹旭才 熊耀林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5-50,共6页
我国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生根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眼思路创新,着手顶层设计,着重实践改革,构建并实施“四线四工程”立德树人新模式,即以意识形态为红线,坚持“五维联动”,实施“铸魂工程”;以安... 我国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生根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眼思路创新,着手顶层设计,着重实践改革,构建并实施“四线四工程”立德树人新模式,即以意识形态为红线,坚持“五维联动”,实施“铸魂工程”;以安全稳定为底线,坚持“五抓五强”,筑牢“平安工程”;以优良学风为主线,坚持“五位一体”,打造“培优工程”;以精准服务为辅线,坚持“四导并进”,夯实“暖心工程”,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全过程贯通、全方位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线四工程” 立德树人 实践创新
下载PDF
突出“五主”办好独立学院思政课
7
作者 禹旭才 熊耀林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00-201,共2页
独立学院要办好思政课,应坚定主心骨,掌好思政课建设之"舵";唱响主旋律,扬好思政课建设之"帆";夯实主渠道,奠好思政课建设之"基";筑牢主阵地,固好思政课建设之"锚";建强主力军,抓好思政课建设... 独立学院要办好思政课,应坚定主心骨,掌好思政课建设之"舵";唱响主旋律,扬好思政课建设之"帆";夯实主渠道,奠好思政课建设之"基";筑牢主阵地,固好思政课建设之"锚";建强主力军,抓好思政课建设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 高等教育
下载PDF
驻沪某部149例师职干部血脂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熊耀林 沈准斌 胡丹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956-957,共2页
关键词 师职干部 体检 高脂血症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下退伍大学生“四维培育”立体化成长路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熊耀林 何玮 李梦轩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高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随着大学生征兵入伍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的人数逐步上升,退伍大学生的群体因此也不断壮大。退... 高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随着大学生征兵入伍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的人数逐步上升,退伍大学生的群体因此也不断壮大。退伍大学生群体复学后如何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高质量融入校园生活,实现全面成长成才,值得高校深思。基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索“四维培育”立体化成长路径,为退伍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成长平台,对确保退伍大学生退伍不褪色,续写部队荣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退伍大学生 “四维培育” 成长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的价值意蕴、现实境遇及核心要求
10
作者 熊耀林 禹旭才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8-53,共6页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带来了全新机遇,也提出了诸多挑战,科...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带来了全新机遇,也提出了诸多挑战,科学研判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的“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课题。新的历史方位上,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的核心要求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从而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品格 价值意蕴 现实境遇 核心要求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品格研究综述
11
作者 熊耀林 禹旭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9-66,共8页
政治品格是政治主体的精神脊梁,体现的是政党的宗旨性质与价值追求。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学界开始关注政治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品格研究逐步深入。总体而言,我国学界围绕政治品格的概念释义、基本要素、价值意蕴、主要内容与涵... 政治品格是政治主体的精神脊梁,体现的是政党的宗旨性质与价值追求。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学界开始关注政治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品格研究逐步深入。总体而言,我国学界围绕政治品格的概念释义、基本要素、价值意蕴、主要内容与涵养路径等理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已经形成了政治品格研究的理论谱系。然而,由于我国深入研究政治品格的时间不长,当前尚存在研究数量总体不足、研究议题不够多元、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要让我国的政治品格研究始终保持较高的知识创新度和理论生命力,学界需坚持学理导向,深化政治品格基础理论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治品格锤炼现状研究;坚持多元导向,推动政治品格跨学科跨领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品格 政治主体 价值追求 情操风范 人格修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及现实要求
12
作者 熊耀林 禹旭才 《青少年学刊》 2022年第4期3-9,共7页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铸魂工程,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任务。其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政治品格涵养学说,历史依循是建党百年来党的青年政治品格涵养思想,文化源泉是中国优秀...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铸魂工程,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任务。其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政治品格涵养学说,历史依循是建党百年来党的青年政治品格涵养思想,文化源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政治品格涵养的思想。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召唤,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培育现代化建设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新的历史方位上,大学生政治品格涵养的现实要求是:立大志,树立强国富民的政治志向;明大德,淬炼绝对忠诚的政治灵魂;成大材,练就干事创业的政治本领;担大任,肩负民族复兴的政治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品格 理论渊源 时代价值 现实要求
下载PDF
十九大以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3
作者 熊耀林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6-51,共6页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界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界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需深入厘清其科学内涵,阐释其逻辑体系,拓展研究视角,突出多学科交叉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生成逻辑 基本内涵 时代价值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结果与年龄相关性数据分析
14
作者 熊耀林 庞连智 孙慧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77-278,共2页
通过分析上海市老人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结果,了解本市老年人群实际需求评估等级与年龄的相关性情况,更好地反馈《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试行)》的可靠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度上海市不同区的2万余份评估结果报告,对其数据进... 通过分析上海市老人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结果,了解本市老年人群实际需求评估等级与年龄的相关性情况,更好地反馈《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试行)》的可靠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度上海市不同区的2万余份评估结果报告,对其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 从年龄分布来看,以 10岁为组距,男性和女性均是 80~89 岁组老年人申请照护需求评估比例最高;照护等级分布来看,男性和女性照护六级比例均最高,但所占比例随着年龄段减低依次递减。讨论 女性老年人比男性老年人寿命相对更长,因而群体更大,故申请照护需求评估总人数多;整体来看申请照护需求评估老人,男性及女性老人照护等级一级及正常人数比例分别仅占同性别14.58%和11.02%;而照护六级的老人中,男性及女性老人分别占同性别比例为31.27%和32.47%,均为各照护等级中比例最高,故评估结果基本和老人的实际照护需求基本相符,能较客观的反应评估标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照护需求 评估结果 年龄
下载PDF
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开展医养结合思考与探索
15
作者 熊耀林 胡敏 +2 位作者 卢万琪 赵斌 陈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13-14,共2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我国老年人对医疗护理与养老照护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建立有效的“医养结合”模式迫在眉睫。同时,由于医疗与养老两方面在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老年人养老过程中有关医疗...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我国老年人对医疗护理与养老照护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建立有效的“医养结合”模式迫在眉睫。同时,由于医疗与养老两方面在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老年人养老过程中有关医疗和长期护理的供求矛盾突出,给现行的医疗和养老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机构通过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服务,协同内设医务室,依托各自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切实满足机构内住养老人,特别是失能及半失能老人日益迫切的养老照护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减少住养老人外出就医需求,减轻老人家庭负担,优化社区在医养结合服务上的医疗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同时也推进了分级诊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医养结合 家庭病床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五位一体人文关怀机制的构建
16
作者 熊耀林 《教师》 2015年第29期106-107,共2页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备受关注,他们的发展关系着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将围绕贫困生全面发展这一中心,构建出高校贫困生五位一体的人文关怀机制:经济帮扶、心理疏导、能力培养、学业辅导、环境建设。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人文关怀 五位一体
下载PDF
中老年人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17
作者 沈准斌 熊耀林 孟祥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37-83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24 h动态血压(ABPM)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中老年人群进行24 h ABPM,观察血压波动状况及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 53例中夜间血压下降异常者中,收缩压下降异常者41例,舒张压下降异常者36例,同时按是否是高血...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24 h动态血压(ABPM)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中老年人群进行24 h ABPM,观察血压波动状况及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 53例中夜间血压下降异常者中,收缩压下降异常者41例,舒张压下降异常者36例,同时按是否是高血压进行分组,发现高血压组昼夜节律较正常血压组异常率更高。结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昼夜变化规律也逐步减弱或消失,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这种变化规律减弱更明显,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群 动态血压 血压昼夜变化规律 高血压患者 昼夜节律 血压下降 年龄增长 临床意义 波动状况 ABPM 异常率 舒张压 收缩压 夜间 结果 分组 方法
下载PDF
全媒体语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审视与建构 被引量:10
18
作者 禹旭才 熊耀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177,共6页
全媒体语境下话语传播呈现出主体的权威性与草根性共生、内容的系统化与碎片化并存、方式的融合性与裂变性同行等特点,这些特点将在不同程度上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这主要表现为:异质话语的强势渗透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 全媒体语境下话语传播呈现出主体的权威性与草根性共生、内容的系统化与碎片化并存、方式的融合性与裂变性同行等特点,这些特点将在不同程度上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这主要表现为:异质话语的强势渗透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力;舆论事件的庞杂叙事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网络乱象的监管缺位分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公信力。需要严把价值导向,夯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思想基础;做强主流舆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宣传版图;推动技术赋能,净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语境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消解 建构
原文传递
独立学院发展转型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被引量:4
19
作者 禹旭才 熊耀林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83,共7页
本文对独立学院发展变迁过程进行梳理,提炼总结独立学院发展与转型的成因,以及如何在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对全国40所独立学院的574名教师、13604名学生的调研,主要从组织管理、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三个维... 本文对独立学院发展变迁过程进行梳理,提炼总结独立学院发展与转型的成因,以及如何在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对全国40所独立学院的574名教师、13604名学生的调研,主要从组织管理、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三个维度分析了现今的独立学院和未来转设的高校都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立德树人 民办学校 公办院校
原文传递
系统观念下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性治理研究
20
作者 熊耀林 禹旭才 《系统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9-84,共6页
系统观念强调全局性谋划与整体性推进,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互构性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具有思想同源、目标同向、实践同构的特点,因而具有互构性治理的可能性。当前二者... 系统观念强调全局性谋划与整体性推进,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互构性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具有思想同源、目标同向、实践同构的特点,因而具有互构性治理的可能性。当前二者在互构性治理过程却面临着机构协同不够紧密、主体融合不够深入、运行联动不够畅通等困境。为此,需推动要素相互嵌构,增强互构性治理的深度;确保结构良性耦合,提高互构性治理的效度;实现运行同频共振,提升互构性治理的精度,以实现二者的有效链接,产生整体优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念 高校学生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互构性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