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主谓谓语句的日汉机器翻译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熊苇渡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2,共4页
主谓谓语句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汉日两种语言中均存在该句式,但两者各有特点,翻译时并不一一对应。有时会出现汉语是主谓谓语句,而日语变成其他句式的情况。这对汉日机器翻译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机器翻译发展到现在,依赖... 主谓谓语句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汉日两种语言中均存在该句式,但两者各有特点,翻译时并不一一对应。有时会出现汉语是主谓谓语句,而日语变成其他句式的情况。这对汉日机器翻译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机器翻译发展到现在,依赖基于规则的方法或基于统计的方法。两者各有利弊,只有将它们相结合,在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中,利用语料库资源,采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的技术解决机器翻译中的局部问题,进而提高整体性能。本文以汉日两种语言的主谓谓语句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范围、类型、对应情况,建立相应的规则,进而与统计的方法相结合,为机器翻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翻译 规则与统计 主谓谓语句 格式判断 翻译策略
下载PDF
隐喻视角下多义动词“生”的义核提取及其事件结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熊苇渡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7Z期72-74,共3页
一词多义的现象源于人们循序渐进认知世界的过程,源于人们比照原有事物的概念特征解释新事物的特性、借用原有事物的名称指称新事物的认知命名过程。就一词多义现象而言,其本义的词义结构中有些义素会通过隐喻的认知手段复制、遗传到相... 一词多义的现象源于人们循序渐进认知世界的过程,源于人们比照原有事物的概念特征解释新事物的特性、借用原有事物的名称指称新事物的认知命名过程。就一词多义现象而言,其本义的词义结构中有些义素会通过隐喻的认知手段复制、遗传到相近引申义的词义结构中。这样形成的多义词,虽然义项众多,但都可以看作是由"义核"与"衍生义"构成的。义核不等于核心义或核心义项,它代表的是一个概念。本文仅以汉语中的多义词"生1"为例,从隐喻的视角,构建其义核衍生模式,明确其事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视角 多义词 义核提取 衍生模式 事件结构
下载PDF
事件语义学视角下的存现句二重结构分析——以中日“出现”句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熊苇渡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3-69,共7页
存现结构是一种在各国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句法结构,长久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研究关注存现句的句法结构特征,将该句法格式分为NP1(处所词)、V(存现谓词)、NP2(存在事物)三部分进行研究,同时深入探讨各... 存现结构是一种在各国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句法结构,长久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研究关注存现句的句法结构特征,将该句法格式分为NP1(处所词)、V(存现谓词)、NP2(存在事物)三部分进行研究,同时深入探讨各段的语义类型、语义特征、原型句式等。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化,跨语言的具有类型学意义的存现句研究也陆续出现,要想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探寻各语言中具有语言共性的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演化过程中的特征,就需要在"事件语义学"的框架下,通过引入"事件"这一要素,将针对存现句的句法结构研究与词汇语义研究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以得出统一的解释。在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下,本文对中日"出现"类谓词为核心构建的存现句进行事件结构描写,得出存现句本身具有二重事件结构特征,静态存现句与动态存现句能得到统一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语义学 存现句 二重事件结构
下载PDF
从隐喻认知视角看中日惯用句差异——以含“手”的身体惯用句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熊苇渡 《兰州学刊》 CSSCI 2012年第8期193-196,共4页
惯用句是长期习用、意义相对完整、结构简洁稳定、整体使用的定型短语。无论是在中文还是日语中,以身体词汇构成的惯用句相当多,据《日语惯用语例解手册(人体词汇专辑)》统计,约占日语惯用句的25%。以含"手"的身体惯用句为例... 惯用句是长期习用、意义相对完整、结构简洁稳定、整体使用的定型短语。无论是在中文还是日语中,以身体词汇构成的惯用句相当多,据《日语惯用语例解手册(人体词汇专辑)》统计,约占日语惯用句的25%。以含"手"的身体惯用句为例,《广辞苑》的惯用句部分收录133个有关"手"的惯用句;而在《现代成语词典》中,则收录了248个有关"手"的成语(或称之为"惯用句")。文章仅以含"手"的中日身体惯用句为例,探讨惯用句的组形特征、语义构成,进而寻求惯用句的隐喻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惯用句 语义构成 隐喻认知
下载PDF
语言学模因论指导下的多义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熊苇渡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6年第1期19-24,共6页
模因论研究起源于生物学领域,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语言中的模因论为语言的演变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可以用来解释多义词各义项间的衍生关系、词群的构建。以"生"为例,由模因论出发,梳理出其语言模因结构"M... 模因论研究起源于生物学领域,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语言中的模因论为语言的演变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可以用来解释多义词各义项间的衍生关系、词群的构建。以"生"为例,由模因论出发,梳理出其语言模因结构"M1=M0+Vr"。M0是多义词众多义项能聚集起来的起始概念,也是词群中各个词语能聚集起来的根源。M0是不变的语义内核,但一个词的模因结构不仅有M0,还有变体成分Vr。Vr既可能是词语内部的语义特征,也可能是词语适用对象的结构框架特征或语体特征。立足于此,将该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中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语言学模因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模因论 模因结构 词汇教学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指导下的商务日语教学改革方案——以商务礼仪教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熊苇渡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5年第4期76-83,共8页
随着中日间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化,市场对掌握商务日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尽管商务日语教育经过长久探索,在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理论方法的探索上,都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仍存在忽视商务礼仪教育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中日间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化,市场对掌握商务日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尽管商务日语教育经过长久探索,在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理论方法的探索上,都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仍存在忽视商务礼仪教育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商务礼仪的角度入手,探索其在商务日语教育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在案例教学法指导下,根据基于案例主题的问卷调查更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通过对"客户拜访"场景下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描述,对该教学法下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持久性等优势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商务日语 商务礼仪1
下载PDF
大力推进中国语文的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
7
作者 熊苇渡 张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1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10年10月22日-25日,“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一届国际会议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与“语言研究与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LIIP2010)”在武汉大学同时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文信息处理学会... 2010年10月22日-25日,“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一届国际会议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与“语言研究与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LIIP2010)”在武汉大学同时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文信息处理学会、武汉大学主办,江汉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现代化 中国 信息化 国际化 武汉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信息处理 国际研讨会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指导下的《日语学士论文写作》课程改革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熊苇渡 《福建茶叶》 2019年第9期92-93,共2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案例作为教学媒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运用在商务日语、日语口译等实践运用型课程中,也可运用到《日语学士论文写作》这类侧重研究型的课程里。《日语学士论文写作》为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案例作为教学媒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运用在商务日语、日语口译等实践运用型课程中,也可运用到《日语学士论文写作》这类侧重研究型的课程里。《日语学士论文写作》为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涉及范围较广,既包括日语语言学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日本文学、翻译学、日本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日语系2015级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案例教学法的指导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性思维习惯,如何推动学生在研究类论文的写作方面进行较为深入思考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语言学模因论指导下的日语多义词教学研究
9
作者 熊苇渡 《社科纵横》 2016年第1期112-117,共6页
模因论研究起源于生物学领域,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语言中的模因论为语言的演变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可以用来解释多义词各义项间的衍生关系、词群的构建。以"浴びる"为例,由模因论出发,梳理出其语言模因结构&qu... 模因论研究起源于生物学领域,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语言中的模因论为语言的演变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可以用来解释多义词各义项间的衍生关系、词群的构建。以"浴びる"为例,由模因论出发,梳理出其语言模因结构"M1=M0+Vr"。M0是多义词众多义项能聚集起来的起始概念,是不变的成分;同样,它也是词群中各个词语能聚集起来的根源,同样是不变的部分。M0是不变的语义内核,但一个词的模因结构不仅有M0,还有变体成分Vr。Vr既可能是词语内部的语义特征,也可能是词语适用对象的结构框架特征,或者是语体特征。立足于此,将该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中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语言学模因结构的有效性,但还有进一步深入挖掘、广泛验证的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模因论 模因结构 词汇教学
下载PDF
符号学视角下京剧与歌舞伎脸谱对比研究——以关羽与源义经形象为例
10
作者 熊苇渡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5期9-11,共3页
无论是歌舞伎还是京剧,均是集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们均植根于民众土壤,不断融合其他艺术创新而来。以脸谱为例,歌舞伎、京剧中均运用脸谱,既体现了色彩心理,也体现了民族文化。歌舞伎... 无论是歌舞伎还是京剧,均是集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们均植根于民众土壤,不断融合其他艺术创新而来。以脸谱为例,歌舞伎、京剧中均运用脸谱,既体现了色彩心理,也体现了民族文化。歌舞伎的脸谱,日文称"隈取(くまどり)",与中国京剧的脸谱类似,均有通过不同色彩的运用强调不同角色个性特征的功能。色彩是一种客观事物,但其蕴含的文化心理则具有主观色彩,对色彩的解读也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本文以京剧与歌舞伎脸谱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符号学视野,探寻其色彩心理以及两国文化的意象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心理 脸谱 符号学 京剧 歌舞伎
下载PDF
存现句的句法语义及认知分析——以“发生”句为例
11
作者 熊苇渡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6期73-77,共5页
存现句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存现句主要是"有无"句、"某处存在某物""某物在某处"的句子,而广义存现句则还包括"某处存在、出现、消失某物"的动态句,它们常常表现为"某物在某处V着"... 存现句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存现句主要是"有无"句、"某处存在某物""某物在某处"的句子,而广义存现句则还包括"某处存在、出现、消失某物"的动态句,它们常常表现为"某物在某处V着"或"某物V在某处"的格式。本文以含动词"发生"的单句(以下称为"发生"句)为例,首先判断它是否属于广义存现句,进而对其句法语义进行剖析,并从认知的角度对"发生"句的成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句 “发生”句 句法语义 认知分析
下载PDF
表被动义的“给”字句的三个平面分析及其日汉机器翻译研究
12
作者 熊苇渡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35期171-173,共3页
范晓与胡裕树先生合写的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标志着三个平面理论的正式形成.即 在语法研究中要区分句法、 语义、 语用三个平面; 而在具体分析句子时, 又要将三者结合起来.这样, 语法分析才能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 静态与动... 范晓与胡裕树先生合写的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标志着三个平面理论的正式形成.即 在语法研究中要区分句法、 语义、 语用三个平面; 而在具体分析句子时, 又要将三者结合起来.这样, 语法分析才能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描写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给 1” 字句有给予、 处置、 使役、 被动等含义, 本文仅从表被动义的 “给” 字句入手, 运用三个平面的方法, 分析其相关特点, 探讨其机器翻译上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字句 三个平面 被动义 机器翻译
下载PDF
助动词“ある ARU”的事件语义学研究
13
作者 熊苇渡 《当代旅游(下旬刊)》 2018年第7期00218-00220,共3页
助动词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法范畴,助动词常具有“跨界性”,一方面它有作为实义动词用法;另一方面它是一个经过语法化的抽象过程形成的功能性用法。而在助动词的语法化形成过程中,人类隐喻认知的思维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助动词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法范畴,助动词常具有“跨界性”,一方面它有作为实义动词用法;另一方面它是一个经过语法化的抽象过程形成的功能性用法。而在助动词的语法化形成过程中,人类隐喻认知的思维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认知语言、把握社会文化特征提供了可能。本文选取助动词“ある”为研究对象,从隐喻认知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观察,利用事件语义学的方法对其事件元、事件结构特征进行阐释,阐明其第三方指向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助动词 ある(ARU) 第三方指向性
下载PDF
日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以颜色词“白”为中心
14
作者 熊苇渡 《群文天地》 2008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独立存在,它反映了文化。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但传统的词汇教学大多停留在词汇的基本意义上,注重了词汇在课文中的意义,却忽视了词汇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本文选定了“颜色词”这一特殊地位的...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独立存在,它反映了文化。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但传统的词汇教学大多停留在词汇的基本意义上,注重了词汇在课文中的意义,却忽视了词汇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本文选定了“颜色词”这一特殊地位的词汇范畴,以颜色词“白”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在日语词汇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教学 文化因素 颜色词 日语 语言与文化 文化独立
原文传递
从日语口译视角看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5
作者 熊苇渡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翻译,是以共通概念为宗旨,寻求源语A与目标语B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可能是绝对对应,也可能是相对对应。语言不仅仅是符号的组合,而是一种文化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的不对称性就源于此。本文以旅游日语口译为例,从汉译日视角,探讨... 翻译,是以共通概念为宗旨,寻求源语A与目标语B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可能是绝对对应,也可能是相对对应。语言不仅仅是符号的组合,而是一种文化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的不对称性就源于此。本文以旅游日语口译为例,从汉译日视角,探讨文化的差异对旅游日语翻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不对称 口译 文化差异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