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大内镜对早期消化系肿瘤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熊超亮 黄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3086-3090,共5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收到重视,放大内镜在临床中也逐渐受到青睐,并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目前新型的放大内镜可清晰显示消化道黏膜腺管开口和微细血管等细微结构的变化,发现和诊断普通内镜难以发现的一些早期病变...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收到重视,放大内镜在临床中也逐渐受到青睐,并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目前新型的放大内镜可清晰显示消化道黏膜腺管开口和微细血管等细微结构的变化,发现和诊断普通内镜难以发现的一些早期病变,特别是早期恶性肿瘤及其癌前病变.近年来在放大内镜检查中更配于染色对比及窄带成像等技术,使放大内镜的的运用得到进一步拓展.本文就放大内镜对早期消化系肿瘤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色素内镜 窄带成像 消化系肿瘤 癌前病变
下载PDF
p53基因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熊超亮 黄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3648-3653,共6页
目前随着基因水平研究的进展,肿瘤基因特异性检测成为了早期发现肿瘤的一个新的重要手段,基因治疗及基因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条新途径,并给肿瘤治疗的最终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肿瘤比较相关的基因p53生物学特性及在胃肠道... 目前随着基因水平研究的进展,肿瘤基因特异性检测成为了早期发现肿瘤的一个新的重要手段,基因治疗及基因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条新途径,并给肿瘤治疗的最终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肿瘤比较相关的基因p53生物学特性及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基因突变 胃肠道肿瘤
下载PDF
p14ARF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在直肠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熊超亮 黄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6-790,共5页
目的:研究p14ARF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在直肠癌中的作用,探讨p14ARF基因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MSP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30例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正常黏膜组织p14ARF基因甲基化情况.采用RT-PCR方法(半定量逆转录PCR... 目的:研究p14ARF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在直肠癌中的作用,探讨p14ARF基因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MSP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30例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正常黏膜组织p14ARF基因甲基化情况.采用RT-PCR方法(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p14ARF基因在大肠癌组织、腺瘤组织、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p14ARF蛋白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然后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p14ARF基因在30例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直肠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量分别为0.283±0.011,0.721±0.023,0.958±0.015.直肠癌组织中p14AR基因表达低于腺瘤组织(P<0.05),明显低于直肠正常黏膜组织(P<0.01),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4ARF蛋白在30例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20.0%、56.7%、76.7%.p14ARF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直肠腺瘤(P<0.05),明显高于直肠癌组织(P<0.01);p14ARF甲基化在30例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6.6%、20.0%、0.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4ARF基因甲基化与直肠癌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p14ARF甲基化可能参与了直肠腺瘤-腺癌的演变过程,可能是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14ARF甲基化状态可作为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P14ARF 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对老年癌性腹腔积液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尹卫华 夏红梅 +3 位作者 江健 盛建文 钟谷平 熊超亮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8期573-576,共4页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腹腔内灌注治疗老年癌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5月癌性腹腔积液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为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腹...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腹腔内灌注治疗老年癌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5月癌性腹腔积液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为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腹腔内灌注,对照组为多西他赛腹腔灌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值。结果:观察组腹腔积液消退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1),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治疗后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多西他赛灌注中T淋巴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6)。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可有效控制癌性腹腔积液,提高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时间,同时毒副作用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多西他赛 腹腔灌注 癌性腹腔积液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金属夹钳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胥宾芬 陈世耀 +2 位作者 钟谷平 熊超亮 范惠珍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金属夹钳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在内镜下应用金属夹钳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179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术后内镜随访,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共成功切除216枚消化道息肉,息肉直径0.8~3.0cm,... 目的:探讨金属夹钳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在内镜下应用金属夹钳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179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术后内镜随访,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共成功切除216枚消化道息肉,息肉直径0.8~3.0cm,平均直径2.1 cm;成功切除率100%;无患者发生术中出血,1例(0.5%)患者发生术中穿孔;5例(2.7%)患者术后2周内发生迟发出血,再次内镜下治疗均成功止血。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腺瘤性息肉是最多见病变,其中2例为息肉癌变。术后随访中6例患者息肉残蒂存留,再次予以内镜下切除。结论:内镜下应用金属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能显著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夹 消化道息肉 内镜高频电凝切除术
下载PDF
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例报告
6
作者 李云婷 熊超亮 +1 位作者 范惠珍 张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3887-3889,共3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在1995年被Yoshida K等人命名,是自身免疫导致的特殊的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以梗阻性黄疸、上腹痛、消瘦及血糖升高或其他胰腺外表现为就诊原因;其机制不明晰,或许与免疫、...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在1995年被Yoshida K等人命名,是自身免疫导致的特殊的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以梗阻性黄疸、上腹痛、消瘦及血糖升高或其他胰腺外表现为就诊原因;其机制不明晰,或许与免疫、遗传基因等相关,此病患病率低,≤1/10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免疫球蛋白G 自身免疫疾病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熊超亮 吴裕文 +1 位作者 钟谷平 范惠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26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均给予光动力疗法,观察近期疗效、吞咽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生存状况。结果:26例患者光动...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26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均给予光动力疗法,观察近期疗效、吞咽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生存状况。结果:26例患者光动力治疗后1个月显效率57.69%、有效率88.46%,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动力治疗4周后患者的吞咽困难评分(1.77±0.63)分,低于治疗前的(3.23±0.74)分(t=7.660,P<0.05);生存患者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后3个月,且治疗后12个月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光动力治疗后1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或不适,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反酸/胃灼热症状,3例出现低度发热,2例食管癌患者在第2次进行激光照射时肿瘤组织表面有少量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均明显好转;26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其中KPS评分≥70分的患者生存期为(11.23±2.39)个月,长于KPS评分<70分的(6.17±1.4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2,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消化道肿瘤 吞咽困难 生活质量 毒副反应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熊超亮 钟谷平 胥宾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1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A组和B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3组患...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A组和B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给药5周。停药后观察3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及食管炎治愈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和食管炎总治愈率均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总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熊超亮 吴裕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4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与分析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相关指标如肌酐、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等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肌酐、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酐、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减轻其痛苦,又能加速其病情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香丹注射液 急性胰腺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ESD术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超亮 钟谷平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ESD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治疗的2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内镜下表现及疗效... 目的:探讨和评价ESD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治疗的2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内镜下表现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20例患者中,术后迟发性大出血2例,术后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月无1例患者出现残留或复发。结论:ESD在治疗不超过20mm的且未侵犯固有肌层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安全、有效;而超过20mm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侵犯固有肌层,病理常为G3期,内镜下无法切除,需行外科手术及化疗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疗效分析 安全评价
下载PDF
氟西汀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超亮 钟谷平 胥宾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89例腹泻型IBS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氟西汀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并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89例腹泻型IBS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氟西汀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并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对症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缓解率达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一过性乏力,头晕症状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15%,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表现,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IB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氟西汀 匹维溴铵
下载PDF
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裕文 钟谷平 +3 位作者 范惠珍 盛建文 熊超亮 谢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12期1-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胃镜对11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及引导治疗。结果 118例上消化道隆起病变位于食管38例,其中食管平滑肌瘤23例、食管平滑肌肉瘤2例、食管息肉4例、食管...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胃镜对11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及引导治疗。结果 118例上消化道隆起病变位于食管38例,其中食管平滑肌瘤23例、食管平滑肌肉瘤2例、食管息肉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癌3例、食管孤立性静脉瘤1例、食管脂肪瘤1例、食管腔外压迫2例;位于胃80例,其中胃间质瘤26例、胃平滑肌瘤14例、胃脂肪瘤4例、胃底静脉瘤2例、异位胰腺4例、胃壁外压迫26例、未见异常4例,胃壁外压迫病变主要为脾脏(16/26,61.5%),其次是肝左叶、胆囊、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癌等。118例中行内镜下手术治疗45例,有3例(6.6%)发生创面边缘少量渗血,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8例,创面均已愈合良好,无复发病例。术后病理确诊41例,超声胃镜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1.1%(41/45)。结论超声胃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较为准确,能对病变的性质及起源做出诊断,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超声胃镜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傅鑫 易健 +1 位作者 张善金 熊超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0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消化内镜治...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止血时间、退热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其快速止血,还可有效减少再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内镜 再出血
下载PDF
糖尿病相关性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谷平 范惠珍 +3 位作者 盛建文 熊超亮 胥宾芬 吴裕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9期20-21,2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相关性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选取117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其他癌症患者156例(对照1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对照2组),对比各组糖尿病的例数及病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胰淀粉样多肽(IAPP)的含量,分析糖尿病相关性胰... 目的探讨糖尿病相关性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选取117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其他癌症患者156例(对照1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对照2组),对比各组糖尿病的例数及病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胰淀粉样多肽(IAPP)的含量,分析糖尿病相关性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依据。结果胰腺癌组有22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组),对照1组有3例糖尿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病程≤2年者高于对照2组[86.3%(19/22)比16.7%(21/126),P<0.05];合并糖尿病组、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血清IAPP分别为(21.2±11.4)、(7.3±3.2)和(3.7±2.8)pmol·L-1),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发现肿瘤占位病灶之前可能已有糖代谢异常,尤其是病程≤2年的2型糖尿病,联合检测患者血清IAPP的含量,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腺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