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南油田开发中后期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熊运斌 杨建文 +3 位作者 陈云英 田世澄 洪宇 张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67,共4页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 ,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 ,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东濮凹陷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 ,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 ,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东濮凹陷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储集层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认为其沙二下亚段为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间歇性涨缩浅湖环境下发育的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 ;划分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溢岸砂、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前三角洲砂泥、滨浅湖泥等 6种沉积微相类型 ;分析各沉积微相特征 ,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 ,水下溢岸砂次之。图 5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南油田开发 油田开发中后期 沉积微相精细 研究 地球化学 古生物
下载PDF
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熊运斌 王德发 +3 位作者 田世澄 李春玉 高有瑞 谭学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6,共6页
以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为例 ,通过对其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储层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确认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环境为干旱炎热气候下的间歇性涨缩浅湖环境 ,沉积相为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 ... 以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为例 ,通过对其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储层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确认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环境为干旱炎热气候下的间歇性涨缩浅湖环境 ,沉积相为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 ;划分出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溢岸砂、水下天然堤、前三角洲泥、滨浅湖泥砂等多种沉积微相类型 ;分析了各沉积微相的特征 ;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的物性最好 ,水下溢岸砂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南油田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 古生物 沉积微相 粒度 沉积序列
下载PDF
文东油田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熊运斌 谷维成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1期33-37,共5页
在分析测井资料与储层参数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文东油田储层参数与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测井值的相互关系式。用此关系式计算的储层参数值与实测的储层参数值十分相符。文章提出的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思路与做法... 在分析测井资料与储层参数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文东油田储层参数与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测井值的相互关系式。用此关系式计算的储层参数值与实测的储层参数值十分相符。文章提出的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思路与做法可以作为其它油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储层 回归分析 测井解释模型
下载PDF
厚油层内部夹层特征及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余成林 国殿斌 +4 位作者 熊运斌 陈德斌 曾萍 周凯 常振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5-39,54,共6页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主要有泥质、物性和钙质夹层三类,以泥质夹层为主,前两者属沉积成因,而钙质类层主要属成岩成因。从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将其分为层状连续分布夹层、片状不稳定分布夹层和不规则冲刷-充填夹层3种。统计结果表明:横向延展非常稳定且井间对比性较强的夹层数量约占30%,而横向延展稳定性较差且连片程度不高,具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的夹层数量约占70%。夹层空间分布特征与注采配置方式共同控制了厚油层内部的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夹层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的认识精度。从不同空间分布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出发,采用水平井、井网整体调整、补孔等方法和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挖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油层 夹层 剩余油 挖潜 沙河街组 古近系 东濮凹陷
下载PDF
心滩储层内部构型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余成林 李志鹏 +2 位作者 熊运斌 吴莎 曾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3,共5页
储层的内部构型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本文主要利用岩芯和测井资料,以落淤层的精细刻画为突破口,通过解剖砂体内部结构单元,对高尚堡油田高浅南区馆陶组辫状河心滩储层进行了内部构型分析。从沉积规律分析入手,总结了心滩的... 储层的内部构型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本文主要利用岩芯和测井资料,以落淤层的精细刻画为突破口,通过解剖砂体内部结构单元,对高尚堡油田高浅南区馆陶组辫状河心滩储层进行了内部构型分析。从沉积规律分析入手,总结了心滩的内部构型模式,提出将心滩横向分为头部、尾部、翼部和主体4部分,纵向分为垂积体、落淤层和垂积面3类构型要素。高浅南区馆陶组辫状河心滩储层的落淤层主要为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且在心滩头部落淤层发育很少或不发育,分布于心滩尾部的落淤层则呈小角度状产出,平均倾角为0.8°,分布于心滩翼部的落淤层的倾角较大,平均为4°;垂积体厚度一般为0.8~3.6 m,平均为1.7 m,具有横向变化较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心滩 落淤层 内部构型 高浅南区
下载PDF
强非均质性油藏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以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为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于文 熊运斌 +2 位作者 高海涛 王杰祥 钟飞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1,共3页
强非均质性油藏注水开发后形成优势渗流通道,综合含水率高达98%以上。为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在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开展了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体系不但能够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而且能够封堵优势渗流通... 强非均质性油藏注水开发后形成优势渗流通道,综合含水率高达98%以上。为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在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开展了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体系不但能够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而且能够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提高最终采收率。现场实施空气泡沫调驱后,注入井注入压力提高了78%,5个月油井未见气体产出,水线推进速度大大减缓,试验井组的综合含水率下降了3.4%,产油量增加了38.5%。实践证实,在严重非均质性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空气泡沫调驱是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恢复地层能量、降低含水率和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优势渗流通道 空气泡沫调驱 特高含水 低温氧化
下载PDF
塔中16含砾砂岩段隔夹层对油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尹楠鑫 李存贵 +2 位作者 李中超 熊运斌 罗亚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4,共10页
针对塔中16东河砂岩油藏含砾砂岩段分布复杂的隔夹层严重制约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致使油田产量低这一问题,综合运用岩芯、录井以及测井资料,以塔中16含砾砂岩段为解剖对象,划分了该层段内隔夹层成因类型,分析了典型单井的不同类型隔夹... 针对塔中16东河砂岩油藏含砾砂岩段分布复杂的隔夹层严重制约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致使油田产量低这一问题,综合运用岩芯、录井以及测井资料,以塔中16含砾砂岩段为解剖对象,划分了该层段内隔夹层成因类型,分析了典型单井的不同类型隔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预测了隔夹层的空间展布、剖析了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含砾砂岩段发育泥质、钙质、低渗透泥质砂岩3类隔夹层;钙质隔夹层主要分布在5小层底部、泥质隔夹层则主要分布在3小层底部、低渗透泥质砂岩夹层则零星分布在各小层砂体内部;隔夹层影响了流体的垂向渗流能力,致使含砾砂岩段形成了2套油水压力系统,在同一个压力系统内,夹层易造成高渗储层水洗严重,低渗部位剩余油富集。通过开展隔夹层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可明确油水分布特征及剩余油的富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砾砂岩段 隔夹层 岩芯特征 测井识别 剩余油
下载PDF
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9
8
作者 尹楠鑫 李存贵 +5 位作者 贾云超 李中超 熊运斌 张文成 王德波 孙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29,120,共11页
沙三下亚段是马寨油田卫95块的主要含油层系,钻井资料显示储层厚度大、砂体成因复杂、相带认识难度大.为了研究卫95块沙三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根据地质学及沉积学理论,分析其泥岩颜色、岩石类型及组合、粒度特征、构造特征及沉... 沙三下亚段是马寨油田卫95块的主要含油层系,钻井资料显示储层厚度大、砂体成因复杂、相带认识难度大.为了研究卫95块沙三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根据地质学及沉积学理论,分析其泥岩颜色、岩石类型及组合、粒度特征、构造特征及沉积相.结果表明:位于东濮凹陷西北端第三断阶带的马寨油田卫95块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的内黄隆起;该亚相又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等4种微相,各主力砂组发育多期扇三角洲沉积,各扇体相互叠置,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微相为主,其余微相次之.在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扇体的物源方向及时空展布特征,总结卫95块的沉积微相模式,为油田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马寨油田 卫95块 沙三下亚段 扇三角洲 沉积微相 沉积相模式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在聚合物驱油区块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高有瑞 熊运斌 李春玉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2-226,共5页
通过对原油开采过程中影响采收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合影响采收率的机理研究 ,采用加权因子的方法计算采收率 ,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油田开发中影响采收率各因素的权重 ,建立了一种对聚合物驱油区块整体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 通过对原油开采过程中影响采收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合影响采收率的机理研究 ,采用加权因子的方法计算采收率 ,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油田开发中影响采收率各因素的权重 ,建立了一种对聚合物驱油区块整体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应用于中原油田聚合物驱油区的目的区块 ,明确了实施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主要方向 ,给出了筛选区块的现场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采收率 权重 综合评价 关联分析
下载PDF
文留油田流动单元识别及随机模拟——以文135断块油藏沙二下储层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民安 潘纪顺 +2 位作者 熊运斌 孙宝玲 郭耀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共4页
流动单元的随机模拟是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手段.以文留油田文135断块油藏沙二下储层为例,提出了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流动单元的研究思路和步骤.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地层系数、有效储集系数及流动指数等6个参数,应用聚类分析... 流动单元的随机模拟是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手段.以文留油田文135断块油藏沙二下储层为例,提出了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流动单元的研究思路和步骤.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地层系数、有效储集系数及流动指数等6个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储层划分为E、G、P 3类流动单元,并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三维定量模型.认为:E类流动单元动用较好,其剩余油分布主要因断层遮挡所致;G类流动单元由于层间或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P类流动单元由于渗流能力差,且储量丰度低,动用难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藏 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随机模拟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东濮凹陷复杂断块油藏高精度构造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楠鑫 熊运斌 +5 位作者 刘云华 胡泽云 李明映 常玉丽 程瑞英 李涤淑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19-22,共4页
针对东濮凹陷文南地区沙二下亚段(Es_2~下)构造破碎、断层多且切割关系复杂、断层产状弧度大,难以建立高精度的三维构造模型的问题,论文以文38 Es_2~下为解剖对象,在深度域精细构造层位解释及断裂系统解释成果基础之上,运用Petrel建... 针对东濮凹陷文南地区沙二下亚段(Es_2~下)构造破碎、断层多且切割关系复杂、断层产状弧度大,难以建立高精度的三维构造模型的问题,论文以文38 Es_2~下为解剖对象,在深度域精细构造层位解释及断裂系统解释成果基础之上,运用Petrel建模软件,通过理清断层的平面及剖面组合关系,结合断层产状的复杂程度,选择Lisric Pillar和Curved Pillar两种方法来控制断层倾斜程度,再通过选择适宜的网格步长,以及人为扩大研究区范围边界等方法,建立了文38 Es_2~下的高精度三维构造模型,研究成果不仅为后期精细属性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东濮凹陷相似地质条件油田的构造建模在一定上提供技术支持及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Es_2~下 构造模型 断层模型
下载PDF
文38断块沙三上亚段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及剩余油挖潜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楠鑫 李中超 +3 位作者 熊运斌 刘云华 李明映 任宏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27-30,共4页
文38断块油藏属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其沙三上亚段的沉积微相特征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剩余油挖潜难度较大。为了深入挖潜增效,通过泥岩颜色、粒度特征、构造特征等综合分析,进行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通过沉积微相的精细刻画,明确了各小层... 文38断块油藏属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其沙三上亚段的沉积微相特征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剩余油挖潜难度较大。为了深入挖潜增效,通过泥岩颜色、粒度特征、构造特征等综合分析,进行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通过沉积微相的精细刻画,明确了各小层河道砂体的平面及剖面展布规律;同时,结合各微相的韵律性特征,剖析了剩余油富集的有利部位;最后,提出了侧钻挖掘的剩余油挖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38断块 沙三上亚段 沉积微相 剩余油 挖潜措施
下载PDF
德南洼陷下第三系油气运移通道
13
作者 孙义梅 宋国奇 +2 位作者 柳忠泉 熊运斌 何会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下第三系 油气运移通道 断层 德南洼陷 鼻状构造带 生油层系
下载PDF
文留油田沥青砂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14
作者 洪宇 陈云英 +2 位作者 熊运斌 黄国平 张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8,11,共3页
为了加深对油藏的认识,在对东濮凹陷文留油田沥青砂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文南地堑带较低的构造部位和沙二下物性较好的厚层砂岩是文留地区沥青砂形成的基本条件;原油组分的重力分异作用和轻质组分散失是形成本... 为了加深对油藏的认识,在对东濮凹陷文留油田沥青砂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文南地堑带较低的构造部位和沙二下物性较好的厚层砂岩是文留地区沥青砂形成的基本条件;原油组分的重力分异作用和轻质组分散失是形成本区沥青砂分布特点的根本原因。沥青砂平面上沿晚期断层或在断块低部位聚集,纵向上分布在沙二下亚段上部的厚砂岩中。该区沥青砂的存在造成了较大的储量损失,影响了油藏的正常开发,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沥青砂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油田 沥青砂 重力分异作用 沉淀 储量损失
下载PDF
井震联合薄储层沉积微相表征实例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夏竹 李中超 +3 位作者 贾瑞忠 赵师权 熊运斌 张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2-1011,838-839,共10页
油田开发中晚期阶段对薄储层沉积微相精细描述的要求更高,采取井震联合手段、半定量或定量地描述是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地质统计学及平面插值算法为数学工具,分别探讨了井点离散型沉积相数据与连续型砂地比数据的互换关系、地震属性与井... 油田开发中晚期阶段对薄储层沉积微相精细描述的要求更高,采取井震联合手段、半定量或定量地描述是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地质统计学及平面插值算法为数学工具,分别探讨了井点离散型沉积相数据与连续型砂地比数据的互换关系、地震属性与井点砂地比参数的相关性、敏感地震属性的优选等;同时,建立了储层目标砂地比预测模型,并依据模型相关度,选择合适的平面插值算法进行砂地比成图;最后,利用砂地比与薄储层沉积微相的转换模式,结合单井相及沉积背景,获得了相对合理的薄储层单元沉积微相地质成果平面表征图件。通过研究区实际应用与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也形成了一套较可行的井震联合储层特征精细描述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薄储层沉积微相 地质统计学 敏感属性优选 平面插值
下载PDF
超低渗致密储层成岩相特征及其对产能控制作用——以麻黄山西区块长8油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桂红 李松泽 +2 位作者 胡望水 熊运斌 彭安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46-153,共8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长8油组岩心观察,以及综合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在对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孔渗条件,将该区目的层段成岩相划分为四类;再结合各类成岩相电测响应...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长8油组岩心观察,以及综合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在对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孔渗条件,将该区目的层段成岩相划分为四类;再结合各类成岩相电测响应特征,建立成岩相测井识别标准,完成各单井成岩相识别;在此基础上对井间成岩相的空间展布状态进行预测,并对各类成岩相发育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表明,麻黄山西区块长8油组储层划分为斑状溶蚀孔隙成岩相、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黏土矿物致密胶结成岩相和致密压实成岩相四种成岩相类型。斑状溶蚀孔隙成岩相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中,物性最好,横向延展性和连通性好;黏土矿物致密胶结成岩相和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河口坝微相中,物性次之;致密压实成岩相主要发育在分流间湾微相和前三角洲泥微相,物性最差,连片发育,为本区最发育的成岩相类型。体现优质成岩相主要发育在优势沉积微相中,成岩相对孔渗具有控制作用。斑状溶蚀孔隙成岩相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中试油日产和单位产能最高,是最有利于油气富集、开采的优势相带,为下一步重点开发的区域;黏土矿物致密胶结成岩相和致密压实成岩相虽然分布范围广,但整体产能较低,分析认为主要由于这两类相带物性较差,在生产开发中应采取酸化、压裂等方式进行储层改造来提高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储层 产能 成岩作用 8 油组 麻黄山西区块
下载PDF
一个用Visual Basic编写的实用程序
17
作者 方重陟 熊运斌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1997年第12期28-30,共3页
《电脑报》1997年3月14日,第10期第24版,发表了一篇名为“巧用ARJ截取VCD上的电影片断”的短文章。我们读后甚觉新奇,按其方法使用了多次,截取了不少VCD精彩片断。欣赏着一断断或动听的音乐或优美的风光或精彩的对白,的确让人回味无穷... 《电脑报》1997年3月14日,第10期第24版,发表了一篇名为“巧用ARJ截取VCD上的电影片断”的短文章。我们读后甚觉新奇,按其方法使用了多次,截取了不少VCD精彩片断。欣赏着一断断或动听的音乐或优美的风光或精彩的对白,的确让人回味无穷。但美中不足的是需要一些繁琐的计算,手工准确记下一些较大的数字,一字不差的敲入AR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 VB语言 多媒体 应用程序
下载PDF
低渗油藏注水开发中储层参数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龙雨丰 张晓晖 +5 位作者 刘鸿 范建玲 戴恩汉 熊运斌 朱学谦 刘秋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86-87,共2页
低渗油藏长期注水开发 ,储层内部结构和储层参数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并且随着注水程度的增大 ,强烈水洗使得岩石成分有所改变。对文留地区文 85块不同开发阶段储层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油田的注水开发 ,储层孔隙度增大 ... 低渗油藏长期注水开发 ,储层内部结构和储层参数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并且随着注水程度的增大 ,强烈水洗使得岩石成分有所改变。对文留地区文 85块不同开发阶段储层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油田的注水开发 ,储层孔隙度增大 ,渗透率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注水 地层参数 变化
下载PDF
互联网直播平台内容监管技术的研究
19
作者 郭林 熊运斌 顾程 《信息与电脑》 2017年第19期24-26,共3页
随着互联网基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涌现出大量互联网新应用,直播平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作为以视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媒体平台,网络互动直播深受年轻用户的喜爱,平台数量与用户数量与日俱增。与其他用户众多的自媒体一样,大... 随着互联网基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涌现出大量互联网新应用,直播平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作为以视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媒体平台,网络互动直播深受年轻用户的喜爱,平台数量与用户数量与日俱增。与其他用户众多的自媒体一样,大量色情、暴力及敏感有害内容基于这一平台传播,这主要是由于基于移动互联网和视频的直播平台目前无法被有效监管。通过大量的研究与技术实验,笔者给出了互联网直播平台内容监管的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数据 直播平台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储层物性时变规律——以濮城文51块沙二下油藏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廷彬 熊运斌 +6 位作者 王玲 赵磊 王自立 王明 王志宝 刘峰刚 崔秀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2-55,62,共5页
为揭示注水开发过程导致储层物性发生变化规律,实现剩余油精细研究,研究从各相带不同开发阶段物性统计分析、不同阶段临近井对比分析和室内水驱油实验三种手段,进行了储层物性时变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河道砂体过水倍数大,渗透率呈指... 为揭示注水开发过程导致储层物性发生变化规律,实现剩余油精细研究,研究从各相带不同开发阶段物性统计分析、不同阶段临近井对比分析和室内水驱油实验三种手段,进行了储层物性时变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河道砂体过水倍数大,渗透率呈指数增加,早期增幅最大,后期平稳,平均增加50%;且层内存在明显的窜流通道,渗透率呈高尖峰状,最大增幅130%;前缘砂体原始物性相对较差,过流倍数小,渗透率近似线性增加,增幅小于10%;远砂砂体原始物性差,尚未发现明显储层物性变化及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51块 沙二下 三角洲前缘 物性时变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