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物有名:汉唐间动物命名问题初探
1
作者 熊钿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199,共10页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顺序,往往是先观其形、次闻其声、再察其理,据此早期主要通过“象音”与“会意”两种方式为动物命名。动物名命定后会受时空条件或使用场合等因素影响而变化,造成同名异实和同实异名现象,从而导致动物名称的“不确定性...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顺序,往往是先观其形、次闻其声、再察其理,据此早期主要通过“象音”与“会意”两种方式为动物命名。动物名命定后会受时空条件或使用场合等因素影响而变化,造成同名异实和同实异名现象,从而导致动物名称的“不确定性”。中古时期动物知识生成有两种不同趣旨,一是“求全”的解经之需,一为“求带”的民间之用。与精英化的“一物一名”式动物命名系统相对稳定不同,民用知识对社会历史发展变化反应较为灵敏,通过比对汉唐不同类型字书中的动物部分,可发现在服务于日用的民间动物知识体系里隐藏着中古时期动物命名的新动向。“确定”与“不确定”间的角力,显示出知识生成和发展具有相当的弹性空间和复杂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命名 汉唐 动物史 知识社会史 博物学
原文传递
古代月令類文獻中的動物知識
2
作者 《中古中国研究》 2023年第1期71-96,共26页
月令亦可稱“時令”,“月”指以月繫事,“令”兼具時令、政令之義,其對四時更替下的萬物進行集中描述,將自然、社會、政治等諸要素置於統一的解釋框架之中,反映出時間經驗下古人的思維方式。月令上可爲君主提供施政綱領,下可爲民衆提供... 月令亦可稱“時令”,“月”指以月繫事,“令”兼具時令、政令之義,其對四時更替下的萬物進行集中描述,將自然、社會、政治等諸要素置於統一的解釋框架之中,反映出時間經驗下古人的思維方式。月令上可爲君主提供施政綱領,下可爲民衆提供生活指導,是一套古人在長期生産生活實踐中形成的龐大知識體系,兼具政治性、禮儀性及世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禮儀 文獻 世俗性 生活
原文传递
牵牛织女:星象视角下知识、传说与仪式的互动 被引量:2
3
作者 熊钿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35,共12页
牵牛织女传说并非源自星空中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实际上,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的原称"河鼓"而非"牵牛","牵牛"之名乃传说生成之际,为与"织女"相配,由"河鼓"改称而来。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亦... 牵牛织女传说并非源自星空中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实际上,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的原称"河鼓"而非"牵牛","牵牛"之名乃传说生成之际,为与"织女"相配,由"河鼓"改称而来。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亦以"牵牛"为名,"织女"与女宿之"婺女"相近,再加之日常星象观测与星宿知识间的认知差异,两组牛女星在汉唐时期混误情形较多。传说成熟后逐步脱离原本的星象框架,形成自身的叙述逻辑,且星宿知识进一步完善确立,两组牛女在宋代以降便沿各自轨道独立发展,再无错乱纠葛。伴随牛女故事之流行,七夕仪式从传统"曝衣"为主转向拜星乞巧。至宋时,受佛教影响,原依附于盂兰盆节的"摩睺罗",成为七夕盛极一时的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织女 星宿 知识社会史 汉唐
原文传递
麒麟与玄武:北宫象的文化史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熊钿 《形象史学》 2020年第2期92-116,共25页
一制造灵兽:麒麟神化史及北宫象的麒麟时代虽在战国文献中,玄武已与苍龙、白虎、朱雀并列作为星宫四灵出现,但在早期遗迹中,却发现玄武位置上曾出现过疑似神鹿的形象。^(1)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方位配属意义的四灵,具有共生关系,若单... 一制造灵兽:麒麟神化史及北宫象的麒麟时代虽在战国文献中,玄武已与苍龙、白虎、朱雀并列作为星宫四灵出现,但在早期遗迹中,却发现玄武位置上曾出现过疑似神鹿的形象。^(1)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方位配属意义的四灵,具有共生关系,若单独出现或与方位无涉,则应作普通灵兽看待。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中的龙虎蚌塑图因与"左青龙、右白虎"方位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阳西水坡遗址 四灵 共生关系 麒麟 北宫 蚌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