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锰含量和层流冷却空冷时间对热轧DP600双相钢组织和强度的影响
1
作者 熊雪刚 张开华 +3 位作者 陈述 李正荣 崔凯禹 汪创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76,90,共6页
设计了不同锰含量的DP600钢,在不同层流冷却空冷时间下对该钢进行工业试生产,研究了锰质量分数(0.65%~1.25%)和空冷时间(8~11 s)对其显微组织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含量的增加或者层流冷却空冷时间的缩短,DP600钢的平均晶粒尺... 设计了不同锰含量的DP600钢,在不同层流冷却空冷时间下对该钢进行工业试生产,研究了锰质量分数(0.65%~1.25%)和空冷时间(8~11 s)对其显微组织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含量的增加或者层流冷却空冷时间的缩短,DP600钢的平均晶粒尺寸降低,马氏体含量增加,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增大;随着锰含量增加,马氏体形态由弥散分布变为线链状分布;当锰质量分数为0.85%,层流冷却空冷时间为8~9 s时,DP600钢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屈服强度为441~462 MPa,抗拉强度为614~618 MPa,此时组织中的马氏体面积分数低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600双相钢 锰含量 层流冷却 空冷时间 显微组织 强度
下载PDF
中包过热度、钙硫质量比、轧制变形量对中碳石油套管钢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
2
作者 熊雪刚 张开华 +3 位作者 吕兵 陈述 周磊磊 周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47,共6页
通过改变中包过热度(20,40℃)、钢液中钙硫质量比(0~0.9)、粗轧单道次变形量(14%,20%)、中间坯厚度(49,52,53 mm)、精轧后三道累积变形量(29%,34%)生产中碳石油套管钢,分析了中包过热度、轧制变形量和钙硫质量比对试验钢组织和-10℃冲... 通过改变中包过热度(20,40℃)、钢液中钙硫质量比(0~0.9)、粗轧单道次变形量(14%,20%)、中间坯厚度(49,52,53 mm)、精轧后三道累积变形量(29%,34%)生产中碳石油套管钢,分析了中包过热度、轧制变形量和钙硫质量比对试验钢组织和-10℃冲击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包过热度为20℃下连铸铸坯的中心偏析和碳元素偏析减轻,由线链状分布变为点状分布;轧制变形量越大,试验钢晶粒尺寸越小、带状组织级别越低、低温冲击功越大;随着钙硫质量比增加,试验钢低温冲击功提高。较优的生产工艺参数为中包过热度20℃、钙硫质量比不小于0.4、粗轧单道次变形量20%、中间坯厚度53 mm、精轧累积变形量34%,该工艺生产的钢板中未观察到带状组织,低温冲击功远高于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石油套管钢 冲击韧性 中包过热度 钙硫质量比 轧制变形量
下载PDF
再结晶区变形量对X80管线钢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磊磊 熊雪刚 +3 位作者 陈述 周晓婷 黄洁 胡晓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3,60,共5页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X80管线钢在再结晶区(1000℃)进行一道次轧制变形,变形量分别为25%,30%,35%,40%,研究了变形量对显微组织、晶粒取向差、晶粒尺寸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变形量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马氏体组织,变形量增至35...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X80管线钢在再结晶区(1000℃)进行一道次轧制变形,变形量分别为25%,30%,35%,40%,研究了变形量对显微组织、晶粒取向差、晶粒尺寸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变形量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马氏体组织,变形量增至35%及以上时出现贝氏体;随着变形量增加,晶粒取向差分布无明显变化,晶粒尺寸变得更加细小、均匀;变形量的增加导致再结晶织构{110}<110>强度减弱,同时出现{112}<110>等变形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晶粒取向差 晶粒尺寸 织构
下载PDF
控制冷却工艺对厚规格X60管线钢板落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熊雪刚 张开华 叶晓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在不同的控制冷却工艺下开展了厚规格X60管线钢的工业试验,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厚规格X6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和落锤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精轧入口温度偏高导致在部分再结晶区轧制,试样中出现混晶组织,落锤性能不合格;中间点温度偏高... 在不同的控制冷却工艺下开展了厚规格X60管线钢的工业试验,分析了不同工艺下厚规格X6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和落锤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精轧入口温度偏高导致在部分再结晶区轧制,试样中出现混晶组织,落锤性能不合格;中间点温度偏高时,心部冷却强度不足,先共析铁素体生长粗大,试样中出现混晶组织、带状组织、马氏体等异常组织,落锤性能不合格;采用超快冷工艺时,通过提高相变过冷度细化晶粒,最终形成针状铁素体组织,落锤性能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冷却 精轧入口温度 超快冷工艺 落锤性能
下载PDF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交付某页岩气油井管项目用125钢级高强度页岩气油井管用钢卷
5
作者 熊雪刚 《钢管》 CAS 2021年第2期29-29,共1页
2021年2月,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交付某页岩气油井管项目用125钢级高强度页岩气油井管用钢卷。该钢卷经直缝电阻焊接成型、热张力减径、调质热处理,生产的0139.7 mm×12.7 mm规格125钢级直缝电阻焊接套管的抗拉强度多1000 MPa,屈服... 2021年2月,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交付某页岩气油井管项目用125钢级高强度页岩气油井管用钢卷。该钢卷经直缝电阻焊接成型、热张力减径、调质热处理,生产的0139.7 mm×12.7 mm规格125钢级直缝电阻焊接套管的抗拉强度多1000 MPa,屈服强度為990 MPa,伸长率≥16%,满足API Spec 5CT-2018《套管和油管》屈服强度862-1034 MPa、抗拉强度≥931 MPa、伸长率≥13%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服强度 调质热处理 钢卷 高强度 抗拉强度 热张力减径 油井管 攀钢集团
下载PDF
锑和铝元素对耐候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崔凯禹 李正荣 +4 位作者 徐接旺 陈述 汪创伟 胡云凤 熊雪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0-65,共6页
对自制的锑、铝复合添加Cr-Ni-Cu系耐候钢(1^(#))、含铝Cr-Ni-Cu系耐候钢(2^(#)),市购S450AW含锑耐候钢、Q450EWR1高铬耐候钢以及Q355B低合金钢进行周期浸润腐蚀试验,对比研究了5种钢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表面锈层的结构和物相组成,分析了... 对自制的锑、铝复合添加Cr-Ni-Cu系耐候钢(1^(#))、含铝Cr-Ni-Cu系耐候钢(2^(#)),市购S450AW含锑耐候钢、Q450EWR1高铬耐候钢以及Q355B低合金钢进行周期浸润腐蚀试验,对比研究了5种钢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表面锈层的结构和物相组成,分析了锑和铝元素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耐候钢表面锈层均含有高含量α-FeOOH、Fe_(3)O_(4)和α-Fe_(2)O_(3)等具有保护作用的物相,耐腐蚀性能均优于Q355B低合金钢;1^(#)钢内锈层出现硅、铬、铜、锑、铝元素的富集,2^(#)钢内锈层出现硅、铝元素的富集,这些元素的富集提高了内锈层的耐腐蚀性能;1^(#)钢和2^(#)钢、S450AW钢的耐腐蚀性能相近,说明复合添加锑和铝可以在保证耐候钢良好耐腐蚀性能的同时减少铝、锑、铬元素的单独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锈层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回火工艺对Q125高强油井管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熊雪刚 陈述 +4 位作者 陈述 吕兵 张开华 周磊磊 周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8-143,共6页
采用工业试制的Cr-Mo-V微合金化Q125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回火温度(580~630℃)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920℃淬火和600~615℃回火的调质处理时,Q125钢的力学性能和低温冲击性能较好,可满足API 5CT标准要求。随着回... 采用工业试制的Cr-Mo-V微合金化Q125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回火温度(580~630℃)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920℃淬火和600~615℃回火的调质处理时,Q125钢的力学性能和低温冲击性能较好,可满足API 5CT标准要求。随着回火温度由580℃升高到630℃,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增加,同时由于温度升高促进碳的扩散,回火马氏体相界逐步外移,进而逐渐粗大,板条宽度由0.5μm增加到0.7μm,且小尺寸的岛状马氏体逐渐融合到板条状马氏体中,且板条界由锯齿状逐渐平直化,板条界上的析出相逐渐粗化,尺寸由100 nm增加到300 nm,形貌由球状转变成短棒状,板条内的细小析出相比例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125钢 回火温度 马氏体 力学性能 析出相
原文传递
钛微合金化和冷却工艺对建筑用钢屈服平台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熊雪刚 张开华 +1 位作者 叶晓瑜 肖尧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38,共4页
选取3种成分的建筑结构用钢,设计不同的层流冷却方式进行工业试制,分析化学成分、冷却速率对建筑用钢屈服平台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学成分、不同工艺处理建筑用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钛微合金化钢、超快冷... 选取3种成分的建筑结构用钢,设计不同的层流冷却方式进行工业试制,分析化学成分、冷却速率对建筑用钢屈服平台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学成分、不同工艺处理建筑用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钛微合金化钢、超快冷钢、稀疏冷却钢。稀疏冷却建筑用钢具有明显的屈服平台,Ae值〉2.0%,而超快冷钢和稀疏冷却Ti微合金钢基本无屈服平台,Ae大部分为0。对比3种试验钢的全拉伸曲线及其积分面积,稀疏冷却钢的全拉伸曲线的积分面积大于超快冷钢和钛微合金化钢,证明稀疏冷却钢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大于超快冷钢和钛微合金化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用钢 TI微合金化 稀疏冷却 超快冷 屈服平台
原文传递
控轧控冷工艺对L415M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熊雪刚 张开华 +1 位作者 龚慧 叶晓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50,共5页
在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下开展L415M管线钢的试制,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L415M管线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加中间坯厚度、降低精轧入口温度、适当降低卷取温度均有利于减少混晶组织,细化铁素体组织,提高落锤冲击性能。根据试验... 在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下开展L415M管线钢的试制,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L415M管线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加中间坯厚度、降低精轧入口温度、适当降低卷取温度均有利于减少混晶组织,细化铁素体组织,提高落锤冲击性能。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L415M管线钢较优的控轧控冷工艺为:精轧入口温度≤1020℃,中间坯厚度≤60 mm,卷取温度≤620℃,在设备能力范围内,增加精轧后三机架未再结晶区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轧入口温度 中间坯厚度 卷取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钒对低碳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雪刚 张开华 +1 位作者 王羿 叶晓瑜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为研究钒对低碳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选取4种对比成分的钒氮微合金化钢,测量动态再结晶的流变应力曲线,获得了峰值应力σ_p、应变速率ε及变形温度T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变形温度、V及N含量对流变应力曲线的影响。建立了钒氮微合金化钢... 为研究钒对低碳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选取4种对比成分的钒氮微合金化钢,测量动态再结晶的流变应力曲线,获得了峰值应力σ_p、应变速率ε及变形温度T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变形温度、V及N含量对流变应力曲线的影响。建立了钒氮微合金化钢及对比钢的热变形动态再结晶Avrami模型,回归得到其动态再结晶名义激活能。结果表明:V对动态再结晶临界温度提高有限,V和N复合后对动态再结晶临界温度提高明显,延迟再结晶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微合金化 Avrami模型 动态再结晶 激活能
原文传递
退火工艺对E355汽车结构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雪刚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6-170,共5页
以工业生产的E355汽车结构用热轧钢板为试验材料开展退火试验,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E355汽车结构用热轧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冷却速度的升高,试样的组织细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升高,低温冲击吸收能量降低... 以工业生产的E355汽车结构用热轧钢板为试验材料开展退火试验,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E355汽车结构用热轧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冷却速度的升高,试样的组织细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升高,低温冲击吸收能量降低;随着保温温度由880℃升高至920℃,奥氏体晶粒度降低,空冷和400℃炉冷试验钢的铁素体组织略微粗化,炉冷试样铁素体组织明显粗化;随着保温时间增加,试样的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低温冲击吸收能量降低。E355钢最佳退火工艺为:880、900℃保温20 min后空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55钢 退火工艺 冷却速度 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V和Ti元素对耐候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凯禹 李正荣 +5 位作者 赵征志 叶晓瑜 汪创伟 张开华 胡云凤 熊雪刚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38,共7页
进行了V、Ti元素含量不同的耐候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热模拟试验并绘制了CCT曲线,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以及V、Ti元素对耐候钢组织转变以及性能的影响。当V含量由0.03%提高至0.07%,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提高25℃,促进了马氏体相变。... 进行了V、Ti元素含量不同的耐候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热模拟试验并绘制了CCT曲线,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以及V、Ti元素对耐候钢组织转变以及性能的影响。当V含量由0.03%提高至0.07%,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提高25℃,促进了马氏体相变。当Ti含量由0.03%提高至0.10%,扩大了贝氏体相变区、降低了贝氏体开始转变冷速,促进了贝氏体转变;同时,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降低22℃、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Mf升高18℃,马氏体转变区域变窄,抑制了马氏体转变。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HV0.2硬度值逐渐增加。HV0.2硬度值主要受金相组织的尺寸和形貌影响,V、Ti的第二相析出物对HV0.2硬度值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CCT曲线 贝氏体 马氏体 硬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