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常信息敏感的框架API生命周期模型构造
1
作者 燕季薇 黄进豪 +1 位作者 杨恒钦 严俊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89-2008,共20页
大型软件系统的实现依赖于底层框架或第三方库,但这些复杂的框架/库代码在演化升级时往往独立于其调用者,为上层软件的质量保障带来挑战.例如,框架/库代码演化时新增和删除API、更改API的代码语义等行为会导致框架/库代码的不同版本之... 大型软件系统的实现依赖于底层框架或第三方库,但这些复杂的框架/库代码在演化升级时往往独立于其调用者,为上层软件的质量保障带来挑战.例如,框架/库代码演化时新增和删除API、更改API的代码语义等行为会导致框架/库代码的不同版本之间不兼容,进而在上层应用开发者更新版本时,影响应用代码的正确性.为应对这一问题,需精准提取框架/库代码API的演化过程,形成演化报告,协助上层应用开发者选择兼容的版本或快速进行代码适配.其中,框架/库代码API的演化过程分析对应着框架API生命周期模型构造.现有工作中的API生命周期模型主要关注API的存在性变动,而未考虑特定代码语义变更对开发者的影响,特别是异常相关代码带来的语义变更,给上层软件系统带来隐患.为此,本文采用面向Java字节码的静态分析方法,识别框架API中的异常抛出行为并为其生成异常摘要报告,通过多轮流式匹配策略获取异常信息的变更情况,最终为框架/库代码构造异常信息敏感的API生命周期模型.该方法:(1)通过控制依赖语句切片提取异常抛出语句的关键触发条件,采用参数推断策略将局部变量的约束条件转换为仅与外部输入参数相关的异常前断言,并基于自底向上的摘要传递实现跨过程异常摘要提取;(2)通过关键信息精准匹配和自适应模糊匹配策略,分析异常摘要信息的新增、删除和修改情况,最终得到异常敏感的API生命周期模型(共涉及七种API变更形式).基于该方法,实现了基于Java字节码分析的API生命周期提取工具JavaExP.与现有最新方法相比,JavaExP的异常摘要信息提取准确性(F1值)提高了67%,分析用时减少了87%.对真实项目的API生命周期演化分析表明,与异常不敏感的API生命周期模型相比,采用异常敏感的模型时,API发生变动的比例提高了18%.在75,433个被分析的API中,约有20%API的异常抛出行为至少发生过一次改变,这些API共涉及超过七千多处独立的异常变更.在多个项目上的分析结果表明,异常敏感的模型构造能够更加精准地描述API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分析 代码演化 Java异常摘要 API生命周期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黑盒测试生成工具的研究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燕季薇 黄晓伟 +2 位作者 严俊 张健 杨红丽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8期1-6,47,共7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移动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Android手机占有了智能手机的主要市场。相对于传统软件,Android应用易于发布、开发周期短,但其质量常常难以保证。软件测试是用于保证软件质量的最常用方法,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移动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Android手机占有了智能手机的主要市场。相对于传统软件,Android应用易于发布、开发周期短,但其质量常常难以保证。软件测试是用于保证软件质量的最常用方法,其中关键的步骤是如何生成合适的测试用例,而对于事件驱动型Android应用程序,关键在于如何生成合理的事件序列辅助测试过程。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者开发了面向Android应用的测试事件生成工具。针对三种典型的测试生成工具,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与特性;并选取覆盖多种类别的40个应用程序作为基准测试集,设计了统一的测试框架,对工具的兼容性、易用性、测试时间和程序覆盖能力等特点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根据相关测试工具的缺陷提出一定的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应用 黑盒测试 测试生成 比较评估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隐私泄漏静态检测工具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燕季薇 李明素 +2 位作者 卢琼 严俊 高红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133,共7页
近年来,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的隐私泄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程序恶意获取用户隐私信息将会增加智能手机用户的隐私泄漏风险,针对该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并提出了多种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的隐私泄漏检测工具。对9种Android... 近年来,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的隐私泄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程序恶意获取用户隐私信息将会增加智能手机用户的隐私泄漏风险,针对该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并提出了多种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的隐私泄漏检测工具。对9种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的隐私泄漏静态检测工具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了这些静态检测工具的检测对象、检测方法、能够检测的错误类型和检测效果,并为两种开源工具FlowDroid和IccTA设计了相关实验,以检验其性能及检测效果。针对50个下载的应用程序,FlowDroid成功检测出9个应用存在隐私泄漏,IccTA成功检测到7个组件间泄漏;针对12个自主设计的测试集,FlowDroid和IccTA都成功检测出其中涉及的多种隐私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应用 隐私泄漏 静态检测
下载PDF
Android组件间通信的模糊测试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赛 刘昊 +2 位作者 王雨峰 苏航 燕季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03-309,315,共8页
Android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间消息传递机制,其中基于意图的通信是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间的一种重要通信机制。该机制促进了应用程序间的协作,并通过增加组件重用减轻了开发人员的负担。但是这一消息传递机制可能被滥用,例如... Android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间消息传递机制,其中基于意图的通信是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间的一种重要通信机制。该机制促进了应用程序间的协作,并通过增加组件重用减轻了开发人员的负担。但是这一消息传递机制可能被滥用,例如应用程序将错误消息发送给目标应用程序,从而导致目标应用程序崩溃。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测试的健壮性检测方法,并实现了意图模糊测试工具ICCDroidFuzzer。该方法通过静态分析获取组件相关信息来构造测试套件,并将其发送给目标组件,同时监测Android系统日志,以发现是否存在运行时崩溃。使用ICCDroidFuzzer检测了420个真实的商业应用程序,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19种导致应用程序崩溃的异常。该工具可以自动化地对应用程序的健壮性进行测试,适用于没有人为干预的大量Android应用程序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间通信 意图 模糊测试 健壮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