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网格技术和离散相模型的地铁隧道活塞风特性及通风竖井井口污染物扩散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燕成飞 郑学林 臧建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3,共5页
利用动态网格技术和DPM(离散相模型)技术,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地铁列车行车速度、阻塞比、通风竖井数量等因素对隧道内活塞风速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竖井数量下井口释放污染物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内活塞风速度场的分布... 利用动态网格技术和DPM(离散相模型)技术,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地铁列车行车速度、阻塞比、通风竖井数量等因素对隧道内活塞风速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不同竖井数量下井口释放污染物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内活塞风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及通风房间内污染物的衰减规律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竖井风量和行车速度、阻塞比成正比,而与竖井数量无明显关系;活塞风速与行车速度、阻塞比成正比,而与竖井数量亦无明显关系;当井口释放污染物时竖井的数量越多,隧道内的污染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活塞风特性 动态网格技术 离散相模型 通风竖井 污染物扩散
下载PDF
车辆客室热舒适性及顶部侧送格栅风口设计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燕成飞 郑学林 臧建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97,共3页
通过利用多孔介质一维“多孔跳跃”模型和标准k-ε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车辆客室顶部侧送格栅风口送风角度、顶部侧送格栅风口位置及送风口风速。通过仿真模拟,比较分析典型截面处的热舒适性指标PMV(预测平均热感觉)和PPD(预测不... 通过利用多孔介质一维“多孔跳跃”模型和标准k-ε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车辆客室顶部侧送格栅风口送风角度、顶部侧送格栅风口位置及送风口风速。通过仿真模拟,比较分析典型截面处的热舒适性指标PMV(预测平均热感觉)和PPD(预测不满意百分率)。结论为:车辆客室上部格栅侧送风口建议采用与车辆客室上部格栅顶送风口错开的布置方式,格栅方向与列车地板水平面成45°夹角,风口风速为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空调 热舒适性 气流组织
下载PDF
地铁列车顶部送风方式及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燕成飞 郑学林 臧建彬 《制冷与空调》 2019年第12期28-33,共6页
针对顶部送风方式对地铁列车车厢舒适性的影响,将车厢与送风风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模,对孔板送风和格栅送风的气流组织形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孔板送风可以很好地改善站姿乘客头部吹风感;格栅送风气流方向上风速达到1.0 m/s,站姿乘客... 针对顶部送风方式对地铁列车车厢舒适性的影响,将车厢与送风风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模,对孔板送风和格栅送风的气流组织形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孔板送风可以很好地改善站姿乘客头部吹风感;格栅送风气流方向上风速达到1.0 m/s,站姿乘客头部有较强吹风感,但坐姿乘客区域热舒适较优。本研究为地铁列车的送风形式、室内气流组织优化设计以及舒适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地铁 孔板送风 格栅送风 热舒适 气流组织
下载PDF
膏状物材料导热系数和界面热阻稳态测量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龙巍 李根 +3 位作者 郑学林 王忠诚 燕成飞 马先锋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6,共6页
依据ASTM D-5470测试标准搭建稳态法测量装置,同时结合具有特殊结构的样品支架,可以实现膏状物材料导热系数及其与固体表面之间界面热阻的测量。样品支架上具有不同深度的凹槽,凹槽的深度决定了膏状物材料的厚度。利用稳态法测量装置测... 依据ASTM D-5470测试标准搭建稳态法测量装置,同时结合具有特殊结构的样品支架,可以实现膏状物材料导热系数及其与固体表面之间界面热阻的测量。样品支架上具有不同深度的凹槽,凹槽的深度决定了膏状物材料的厚度。利用稳态法测量装置测量试样的热阻,并计算相应凹槽区域的整体热阻,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的方式计算膏状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界面热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测量法 导热系数 界面热阻 热界面材料
下载PDF
稳态法研究液态金属强化界面传热的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方秀秀 郑学林 +1 位作者 李根 燕成飞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3,共6页
通过建立有效的热界面测试系统来研究低熔点的镓铟锡液态金属(LMAs),进而探究低熔点液态金属作为热界面材料对界面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分别对纯液态金属(PLMA)、氧化后镍粉质量分数为5wt%混合液态金属(OLMA5wt%Ni)以及氧化后磁场作用下镍... 通过建立有效的热界面测试系统来研究低熔点的镓铟锡液态金属(LMAs),进而探究低熔点液态金属作为热界面材料对界面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分别对纯液态金属(PLMA)、氧化后镍粉质量分数为5wt%混合液态金属(OLMA5wt%Ni)以及氧化后磁场作用下镍粉质量分数为5wt%混合液态金属(BOLMA5wt%Ni)进行探究,实验结果显示3种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1.47 W/(m·K)、18.02 W/(m·K)、10.89 W/(m·K)。分析可知加镍粉后对液态金属的传热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相比纯液态金属导热系数提高了50.17%。实验也得到了3种不同热界面材料的界面热阻分别为18.933 mm2·K/W、6.662 mm2·K/W、19.504 mm2·K/W。与纯铜板直接接触相比接触热阻分别降低了84.20%、94.45%、8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界面材料 液态金属 导热系数 界面热阻
下载PDF
关于免焊接基础模板加固施工方法浅谈
6
作者 燕成飞 王一博 《数码设计》 2020年第23期72-72,共1页
免焊接的模板加固工艺是一种能够利用绑扎和锚固技术提升模板加固效率的新思路,多用于建筑中高度不大于1m的设备基础、筏板等模板加固施工当中。与传统的焊接工艺相比较,这种免动火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保障了现场的安全性,对于1m的建设需... 免焊接的模板加固工艺是一种能够利用绑扎和锚固技术提升模板加固效率的新思路,多用于建筑中高度不大于1m的设备基础、筏板等模板加固施工当中。与传统的焊接工艺相比较,这种免动火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保障了现场的安全性,对于1m的建设需求而言也能够满足,是一种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可以提供更高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因此,系统性地介绍了模板加固体系的特点和免焊接工艺原理,结合实际建设流程详细讨论具体的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焊接 基础模板 加固施工 方法
下载PDF
浅析膨胀加强带在超长筏板中的应用
7
作者 冯诚恭 燕成飞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19年第7期7-8,共2页
随着超长筏板在各大型电子厂房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当前对超长筏板质量要求正不断提高,相应技术也得到改良。研究发现使用后浇带施工工艺,会造成施工工期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为解决后浇带施工带来的影响,结合已有施工工艺选择使用... 随着超长筏板在各大型电子厂房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当前对超长筏板质量要求正不断提高,相应技术也得到改良。研究发现使用后浇带施工工艺,会造成施工工期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为解决后浇带施工带来的影响,结合已有施工工艺选择使用膨胀加强带技术解决以上问题,该技术通过改变支模材料和方式,能有效解决传统支模带来的漏浆,裂缝等质量问题,同时通过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式,能够解决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技术 超长筏板 施工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