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饥饿素对高糖下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李蓉 张敏 燕洁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996,共6页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饿素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生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Fe^(2+)浓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RMEC中铁死亡关键分子谷胱甘肽过氧化合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分别为(100.62±3.40)%、(63.74±4.25)%和(88.19±4.65)%,ROS荧光强度分别为15512.20±1347.53、46457.00±1072.65和22220.87±1669.20,GSH浓度分别为(68.52±7.61)、(21.45±1.57)和(55.68±5.15)μmol/L,MDA浓度分别为(0.79±0.10)、(2.47±0.27)和(1.08±0.15)μmol/L,SOD活性分别为(111.67±10.32)、(37.75±5.92)和(97.45±9.12)U/ml,Fe^(2+)浓度分别为(3.02±0.30)、(9.45±0.71)和(4.63±0.32)mmol/mgprot。各组间细胞增生率、ROS荧光强度、GSH浓度、MDA浓度、SOD活性及Fe^(2+)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2、414.59、61.28、67.24、61.64,146.1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均明显降低,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明显升高,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内线粒体铁死亡现象明显;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线粒体状态明显改善。各组间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94、182.8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2种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胃饥饿素可促进高糖下的HRMEC增生,抑制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和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饥饿素 铁死亡 氧化应激 高糖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生
下载PDF
低氧和高糖促进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4
2
作者 燕洁静 王海 +3 位作者 王雨生 高凡 李娜 张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9-643,共5页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低氧高糖培养的细胞模型,研究其增殖、凋亡和移行等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培养健康成人h MSC。取第3代细胞,根据培养氧浓度及葡萄糖浓度培养基类型分为4组:常氧常糖组(210 m L/L O2...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低氧高糖培养的细胞模型,研究其增殖、凋亡和移行等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培养健康成人h MSC。取第3代细胞,根据培养氧浓度及葡萄糖浓度培养基类型分为4组:常氧常糖组(210 m L/L O2加5.56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常氧高糖组(210 m L/L O2加30 mmol/L葡萄糖培养液)、低氧常糖组(50 m L/L O2加5.56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和低氧高糖组(50 m L/L O2加30 mmol/L葡萄糖培养液)。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TM法检测细胞在24 h时的移行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24 h时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4 h和48 h时,常氧高糖组、低氧常糖组、低氧高糖组中的h MSC增殖能力增强,低氧高糖联合作用组增殖能力最强。在24 h时,常氧高糖组、低氧常糖组、低氧高糖组h MSC的移行能力较对照组增强。结论低氧及高糖促进h MSC增殖和移行,而对凋亡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低氧 高糖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低氧/高糖环境下间充质干细胞对RPE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燕洁静 王海 +3 位作者 王雨生 高凡 李娜 张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84-587,共4页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低氧高糖培养的细胞共培养模型,研究在与hMSCs共培养条件下低氧及高糖时RPE细胞增殖、凋亡和移行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对糖尿病刺激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低氧高糖培养的细胞共培养模型,研究在与hMSCs共培养条件下低氧及高糖时RPE细胞增殖、凋亡和移行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对糖尿病刺激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使用Transwell间接共培养模型。将共培养模型按照培养氧浓度及糖浓度培养基类型分为4组:常氧常糖组(21%O2加5.56mmol/L葡萄糖培养液,A组)、常氧高糖组(21%O2加30mmol/L葡萄糖培养液,B组)、低氧常糖组(5%O2加5.56mmol/L葡萄糖培养液,C组)和低氧高糖组(5%O2加30mmol/L葡萄糖培养液,D组)。通过CCK-8检测间接共培养模型在12,24,48h时RPE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间接共培养模型在24h时RPE细胞的移行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间接共培养模型中24h时RPE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2,24和48h时,B组(1.61±0.41,1.80±0.34,1.91±0.35)、C组(1.34±0.46,1.94±0.40,2.14±0.41)及D组(1.98±0.47,2.26±0.42,2.55±0.40)中的细胞增殖能力均较对照组(0.92±0.45,1.27±0.32,1.59±0.41)增强(P<0.05),并且低氧高糖联合作用组增殖能力最强。在24h时,B组(149.5±9.19)、C组(140±9.90)、D组(170.5±7.78)较对照组(114.5±7.78)的RPE细胞移行能力增强(P<0.05)。而在24h时各组间的凋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hMSCs共培养条件下,低氧及高糖环境促进RPE细胞的增殖和移行,而对其凋亡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培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低氧 高糖
下载PDF
Notch信号对激光诱导的小鼠CNV生成过程中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及功能的调控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娜 窦国睿 +6 位作者 张萍 赵俊龙 晏贤春 燕洁静 李曼红 韩骅 王雨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7-215,共9页
背景 巨噬细胞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与其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功能异质性有关,Notch信号通路参与眼内新生血管生长的调控,但其对CNV中巨噬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尚未证实.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在CNV生成中极化表型的变化与... 背景 巨噬细胞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与其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功能异质性有关,Notch信号通路参与眼内新生血管生长的调控,但其对CNV中巨噬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尚未证实.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在CNV生成中极化表型的变化与Notch信号通路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的调控.方法 在体实验选择58只成年雄性C57BL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按照造模后取材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光凝后3d组和7d组.每组选23只小鼠用视网膜光凝法诱导小鼠CNV模型,分别于光凝后3d和7d制备脉络膜铺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CNV面积和巨噬细胞阳性染色面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情况;光凝后3d和7d对眼杯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NV中巨噬细胞的极化表型及其分泌VEGF、TNF-α的情况,评估巨噬细胞上Notch信号胞内段(NICD)相应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每组设定6只小鼠的左眼为正常对照眼,其右眼以激光光凝法建立CNV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眼杯组织中VEGF、TNF-α和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体外分离和培养C57BL小鼠的骨髓单核前体细胞,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加入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GSI)和极化诱导因子,24 h后收集细胞及培养液上清,通过qRT-PCR及ELISA法检测M1型、M2型巨噬细胞分子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光凝后第3天比较,光凝后第7天CNV面积明显增大,但巨噬细胞浸润面积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38、5.272,均P=0.000).光凝后第3天,巨噬细胞在CNV周边和中央均有分布,第7天时局限于CNV中央部.光凝后第3天,色素上皮-脉络膜-巩膜复合体中精氨酸合酶1(Arg1)、甘露糖受体(MR)及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第7天,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改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光凝后第3天F4/80+ Arg1+细胞(M2型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多于F4/80+ iNOS+细胞(M1型巨噬细胞),光凝后第7天F4/80+ Arg1+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48,P=0.000;t5.562,P<0.001),但仍多于F4/80+ iNOS+细胞,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8,P<0.01).在光凝后3d时巨噬细胞分泌的VEGF和TNF-α明显多于光凝后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43、4.519,均P<0.01).巨噬细胞中Notch信号下游分子在光凝后3d时未见表达,7d时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外实验表明,阻断Notch信号后,M1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表达量明显下降,而M2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巨噬细胞的极化表型在CNV模型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而巨噬细胞中Notch信号的激活状态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表型改变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巨噬细胞/功能 细胞间肽类和蛋白类/代谢 NOTCH信号 近交系C57BL小鼠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导引律
5
作者 燕洁静 李世华 +1 位作者 罗生 张金鹏 《航空兵器》 2012年第5期7-12,共6页
考虑目标机动和驾驶仪动态等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和反步法设计思想的新型制导律。将目标机动和驾驶仪参数不确定分别当成系统的扰动。将包含驾驶仪动态特性的制导环路,分作外环和内环分别进行控制器设计。外环自抗扰控制... 考虑目标机动和驾驶仪动态等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和反步法设计思想的新型制导律。将目标机动和驾驶仪参数不确定分别当成系统的扰动。将包含驾驶仪动态特性的制导环路,分作外环和内环分别进行控制器设计。外环自抗扰控制器用于控制切向相对速度收敛到零。抑制目标机动及系统非线性项对视线稳定性影响。内环自抗扰控制器用于跟踪外环输出的虚拟控制,补偿驾驶仪动态及驾驶仪参数不确定性对于制导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制导目的,在目标作大机动且考虑驾驶仪动态情况下,仍然具有很高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步法 自抗扰控制 目标机动 驾驶仪动态
下载PDF
莫哈韦丝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瞿璐 王剑丽 +3 位作者 黄培建 燕洁静 王涛 张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对莫哈韦丝兰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LH-20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莫哈韦丝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单体化... [目的]对莫哈韦丝兰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LH-20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莫哈韦丝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β-羟基-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2)、1-O-β-D-glucopyranosyl-2-hydroxy-4-allylbenzene(3)、2-O-(4-hydroxybenzoyl)-2,4,6-tr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4)、对羟基苯甲酸(5)、原儿茶酸(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7)、丁香酸(8)、对羟基苯甲醛(9)、原儿茶醛(10)、麦芽酚(11)、5-hydroxymaltol(12)、5-羟甲基糠醛(13)和4,4-二甲基-1,7-庚二酸(14)。[结论]化合物2~4、7~14为首次从丝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哈韦丝兰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东北刺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燕洁静 郝谜谜 +3 位作者 赵薇 阮静雅 王涛 张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60-266,共7页
对近年来东北刺人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文献调研以及归纳总结。作为珍贵的中药材,东北刺人参具有补气助阳的功效,其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导致生物活性的多样性。文章对近年来东北刺人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可为其进... 对近年来东北刺人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文献调研以及归纳总结。作为珍贵的中药材,东北刺人参具有补气助阳的功效,其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导致生物活性的多样性。文章对近年来东北刺人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可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为东北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刺人参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的晶状体保护作用及对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燕洁静 乔瑛 王芬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537-543,共7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的晶状体保护作用及对MEK/ER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白内障组以及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60 mg/kg)方法建立糖...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的晶状体保护作用及对MEK/ER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白内障组以及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60 mg/kg)方法建立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大鼠,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0 mg/kg、40 mg/kg、80 mg/kg灌胃给予大鼠木犀草素,正常对照组及白内障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d,连续12周,测定给药前后大鼠血糖水平、晶状体浑浊度、晶状体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查大鼠晶状体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晶状体MEK mRNA和ERK mRNA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晶状体MEK及ERK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内障组大鼠血糖水平、晶状体浑浊度、晶状体MEK mRNA和ERKmRNA以及晶状体MEK和ER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晶状体CAT、GSH-Px、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白内障组大鼠比较,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糖水平、晶状体浑浊度、晶状体MEK mRNA和ERK mRNA以及MEK和ER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晶状体CAT、GSH-Px、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晶状体病理学明显改善,且各指标变化与木犀草素的剂量呈依赖性。结论:木犀草素能够改善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的晶状体病理学变化,抑制晶状体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EK/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木犀草素 MEK/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EGF IGF-1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芬芬 马卫国 +4 位作者 殷小红 谢传庆 乔瑛 燕洁静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622-1626,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简单随机抽样且人工分层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简单随机抽样且人工分层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樟柳碱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出血吸收、水肿消失及渗出吸收时间)、眼底指标[视力、出血面积、渗出面积、微血管瘤数量、30o范围内视野平均阈值敏感度(MS)、视网膜振荡电位总波幅值(o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IGF-1)等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89%)高于对照组(75.34%)(χ2=18.048,P=0.000)。观察组出血吸收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渗出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出血面积、渗出面积也要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差值来看,观察组在视力、MS、oPs总波幅值差值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微血管瘤减少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VEGF、IGF-1降低幅度上明显要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能有效改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水平,促进眼部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复方樟柳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三七叶中三萜皂苷及其抗光损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璠 燕洁静 +3 位作者 赵薇 阮静雅 王涛 张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45-49,共5页
目的对三七叶中的三萜皂苷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其抗光损伤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对三七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以中波紫外线(UVB)辐照的HaCaT细胞作为体外... 目的对三七叶中的三萜皂苷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其抗光损伤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对三七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以中波紫外线(UVB)辐照的HaCaT细胞作为体外抗光损伤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活性测定。结果从三七叶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三萜皂苷类成分,分别为gypenoside IX(1),ginsenoside R(c2),vina-ginsenoside-R18(3),notoginsenoside Fa(4),quinquenoside L3(5),floranotoginsenoside A(6),gypenoside LXIX(7),notoginsenoside Fh5(8)。其药物浓度为50μM时,化合物2和4~8均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化合物vina-ginsenoside-R18(3)和quinquenoside L3(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发现化合物2和4~8具有潜在的抗光损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叶 三萜皂苷 抗光损伤 HACAT细胞
下载PDF
蛇床子中木脂素及酚酸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鸿宇 郑丹丹 +3 位作者 燕洁静 阮静雅 王涛 张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为了探讨蛇床子中除香豆素类以外的成分组成,丰富该中药的成分种类,为其质量评价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综合应用多种色谱法和波谱法对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从蛇床子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木... 目的为了探讨蛇床子中除香豆素类以外的成分组成,丰富该中药的成分种类,为其质量评价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综合应用多种色谱法和波谱法对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从蛇床子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木脂素成分,(1R^(*),5R^(*),6S^(*))-6-(4-hydroxy-3-meth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2-one(1),(+)-松脂素(2),(+)-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4-[(1S,3aR,4S,6aR)-4-(1,3-benzodioxol-5-yl)tetrahydro-1H,3H-furo[3,4-c]furan-1-yl]-2-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4),(-)-(7R,8S,7′E)-4,7,9,9′-四羟基-3,3′-二甲基-8,4′-氧木脂烷-7′-烯-9′-O-β-D-吡喃葡萄糖苷(5)以及7个酚酸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6),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7),香草酸(8),丁香酸甲酯-4-O-β-D-吡喃葡萄糖苷(9),苄醇-β-D-葡萄糖苷(10),淫羊藿次苷F2(11),异阿魏酸(12)。结论化合物1-5、7-9、11为首次从蛇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和12为首次从蛇床子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4的核磁共振波谱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木脂素 酚酸 分离与结构鉴定
下载PDF
基于Backstepping和扰动观测器的导引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金鹏 燕洁静 +1 位作者 李世华 罗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91-2300,共10页
考虑目标机动和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等情况,基于扰动观测器(DOB)技术及Backstepping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维导引律。运用Backstepping的设计思想,将包含驾驶仪动态特性的制导环路分为外环和内环两个环路。将目标机动及俯仰和偏... 考虑目标机动和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等情况,基于扰动观测器(DOB)技术及Backstepping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维导引律。运用Backstepping的设计思想,将包含驾驶仪动态特性的制导环路分为外环和内环两个环路。将目标机动及俯仰和偏航平面间的交叉耦合项当成外环扰动,将驾驶仪参数不确定当成内环扰动,分别设计内外扰动观测器将它们估计出来,利用估计值做前馈补偿得到的外环控制器可抑制目标机动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及实现两个平面的解耦控制,内环控制器补偿驾驶仪动态特性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导引律的设计在于使得导弹的实际加速度跟踪上外环的虚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做大机动、考虑驾驶仪动态特性的情况下,这种导引律仍然具有良好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STEPPING 扰动观测器 目标机动 驾驶仪动态 三维导引律
原文传递
东北刺人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Ⅰ) 被引量:3
13
作者 燕洁静 高畅 +3 位作者 阮静雅 孙璠 王涛 张祎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目的对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对东北刺人参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解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 目的对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对东北刺人参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解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从东北刺人参茎的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成分,分别为2,3-di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1-one(1)、苏式-愈创木基甘油(2)、threo-syringylglycerol(3)、4-(β-D-glucopyranosyloxy)-3-methoxy-benzaldehyde(4)、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5)、tachioside(6)、isotachioside(7)和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8)。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刺人参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刺人参 酚酸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后短期视力改变及安全性研究
14
作者 乔瑛 高伟 +1 位作者 张婷 燕洁静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观察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后短期视力改变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难治性青光眼患者96例96只眼,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内窥镜睫... 目的观察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后短期视力改变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难治性青光眼患者96例96只眼,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每组患者48例48只眼。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后)及术后2 d、7 d、14 d,术后1、3和6个月眼压变化情况,分析术前(用药后)及术后6个月视力改变情况,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d眼压(19.6±4.1)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4.4±3.9)mmHg,术后7 d眼压(19.1±3.8) 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14.9±3.9) mmHg,术后14 d眼压(18.5±3.7)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5.2±3.5) mmHg,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个月,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眼数)<0.05者有23只眼,处于0.05~0.08有5只眼,≥0.1者有20只眼;对照组术后矫正视力(眼数)<0.05者有21只眼,处于0.05~0.08有4只眼,≥0.1者有23只眼;两组术后矫正视力频数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高眼压、阀体移位与暴露发生率分别为14.6%、0.0%;对照组分别为33.3%、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排斥、脉络膜脱离、切口渗漏、迟发性前房出血、人工晶体移位、角膜内皮失代偿、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分别为0.0%、0.0%、2.08%、16.7%、2.08%、2.08%、0.0%、0.0%;对照组分别为2.08%、2.08%、0%、2.92%、0.0%、4.17%、4.17%、2.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阀植入术与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均能有效降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改善短期视力,但后者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 难治性青光眼 眼压 视力
原文传递
蛇床子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郑丹丹 阮静雅 +3 位作者 张颖 燕洁静 王涛 张祎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42-548,共7页
目的对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为蛇床子的药理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综合应用多种色谱和波谱法对蛇床子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蛇床子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 目的对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为蛇床子的药理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综合应用多种色谱和波谱法对蛇床子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蛇床子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黄酮类成分,分别为山柰酚(1)、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2)、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3)、山柰酚-3-O-葡萄糖基-(1→6)-O-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金丝桃苷(9)、芦丁(10)、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1)、香叶木素(12)、genistein-7-yl-β-D-glucopyranoside(13)。结论化合物2~7和11为首次从蛇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8、9和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黄酮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