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洋参滴丸制备工艺 被引量:4
1
作者 燕继永 李爱云 +4 位作者 冯坤苗 张强 崔耀天 张盼盼 韩春超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1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优选西洋参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滴制温度、冷凝液的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滴丸的成型率作为指标,响应面优化西洋参滴丸的制备工艺。结果西洋参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聚乙二醇4000和... 目的优选西洋参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滴制温度、冷凝液的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滴丸的成型率作为指标,响应面优化西洋参滴丸的制备工艺。结果西洋参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1∶1)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6,液体石蜡为冷凝剂,滴制温度为90℃,冷凝温度为2℃。结论制备的滴丸硬度和圆整度较好,成型率高,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可用于西洋参滴丸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滴丸 制备工艺 响应面优化法
下载PDF
黄精复方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燕继永 庞遵霆 +1 位作者 张伟 韩春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1,共4页
目的:确定黄精复方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设计L9(34)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4个因素对药物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对胶囊填充粉末的吸湿性、休止角以及胶囊的重量差异的指标考察,优化胶囊的成型工艺。结... 目的:确定黄精复方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设计L9(34)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4个因素对药物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对胶囊填充粉末的吸湿性、休止角以及胶囊的重量差异的指标考察,优化胶囊的成型工艺。结果:影响药物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是醇沉浓度,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3次。黄精多糖提取量达到108 mg/g。黄精复方胶囊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1∶1∶0.02,制得的胶囊填充粉末流动性好,吸湿性较小。结论:该方法切实可行,为黄精复方药物利用提供帮助,为中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复方胶囊 制备工艺 正交设计法
下载PDF
西洋参茎叶中多糖提取优化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坤苗 孟洪涛 +5 位作者 张强 燕继永 刘艺 崔耀天 张盼盼 韩春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使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从西洋参茎叶中提取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且探讨西洋参茎叶多糖的抗病毒活性。方法:设计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多糖样品,以利巴韦林为对照,RSV-Hep... 目的:使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从西洋参茎叶中提取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且探讨西洋参茎叶多糖的抗病毒活性。方法:设计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多糖样品,以利巴韦林为对照,RSV-Hep2细胞体外病毒感染模型进行体外抗RSV作用的对比实验。结果:经优化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料液比为1:35,最佳优化结果所得多糖的抗病毒TI指数为32.57。结论:在使用响应面软件优化下,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并且发现得到的茎叶多糖具有抗病毒作用,对西洋参茎叶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茎叶多糖 提取 单因素实验 响应面优化 抗病毒
下载PDF
从海带渣中提取分离EPA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强 李爱云 +2 位作者 冯坤苗 燕继永 韩春超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索海带渣中二十碳五烯酸(EPA)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为深入研究海带渣中EPA提供技术方法。方法以海带渣为原料,在45℃条件下用3倍量无水乙醇提取2次得到粗脂,采用氢氧化钾乙醇皂化和盐酸酸化制备游离混合脂肪酸,并以EPA含量... 目的探索海带渣中二十碳五烯酸(EPA)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为深入研究海带渣中EPA提供技术方法。方法以海带渣为原料,在45℃条件下用3倍量无水乙醇提取2次得到粗脂,采用氢氧化钾乙醇皂化和盐酸酸化制备游离混合脂肪酸,并以EPA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探讨尿素包合法富集海带渣中EPA的工艺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游离EPA的含量。结果皂化后游离EPA的相对含量为5.13%。尿素包合反应最佳工艺为:95%乙醇为溶剂,尿脂比3∶1,包合温度为-15℃的条件下包合2次,每次包合15h。尿包后EPA的相对含量达24.46%。结论该工艺简单易操作,可用于海带渣中EPA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渣 游离EPA 尿素包合法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岩藻黄质软膏剂的制备与体外透皮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梦梦 燕继永 +2 位作者 傅旎旎 庞遵霆 赵启韬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39-2641,共3页
目的研究岩藻黄质软膏剂的最佳制备方法,确定最佳基质处方、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氮酮、丙二醇、油酸作为透皮促进剂,制备岩藻黄质软膏剂。采用改进的Franz直立式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离体的大鼠腹部皮肤作为透皮屏障,60... 目的研究岩藻黄质软膏剂的最佳制备方法,确定最佳基质处方、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氮酮、丙二醇、油酸作为透皮促进剂,制备岩藻黄质软膏剂。采用改进的Franz直立式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离体的大鼠腹部皮肤作为透皮屏障,60%的乙醇-生理盐水作为接受介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透皮促进剂下岩藻黄质的累积释放量(Q),扩散速率(J),以Q值和J值为指标,筛选投药量、透皮促进剂的种类(丙二醇、氮酮、油酸)和用量。结果不同吸收促进剂都能促进岩藻黄质的经皮吸收,其中以2%氮酮的透皮促进效果最佳。单位面积累积释放量24小时内提高至2.14倍,扩散速率(J)为1.85μg/(cm^2·h1/2)。结论岩藻黄质软膏剂可以开发为经皮给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黄质 软膏剂 透皮吸收 制备方法
原文传递
不同促渗剂对岩藻黄质水凝胶透皮贴剂体外释放度及透皮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庞遵霆 王伟 +1 位作者 燕继永 韩春超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7-6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吸收促进剂对岩藻黄质水凝胶透皮贴剂体外释放度及透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岩藻黄,Ultimate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0%-100%、100%-100%、100%-70%),检测波长为449nm,流速为1.0mL/min... 目的研究不同吸收促进剂对岩藻黄质水凝胶透皮贴剂体外释放度及透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岩藻黄,Ultimate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0%-100%、100%-100%、100%-70%),检测波长为449nm,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20μL。采用Franz透皮扩散池,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3%薄荷醇、3%氮酮、1%,3%,5%油酸为吸收促进剂,测定岩藻黄质透皮贴剂透皮率,考察各类促渗剂对岩藻黄质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中国药典》释放度测定法第三法测定岩藻黄质水凝胶透皮贴剂体外释放度,释放介质为60%乙醇–生理盐水。结果各类吸收促进剂对岩藻黄质水凝胶透皮贴剂的经皮渗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5%油酸最为显著。岩藻黄质水凝胶透皮贴剂的体外释放行为比较符合零级方程,J=11.785μg·cm-2·h-1。结论以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5%油酸为吸收促进剂,制成岩藻黄质水凝胶贴剂,为其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黄质 透皮贴剂 释放度 透皮率 吸收促进剂
原文传递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片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冯中 魏瑞霞 +3 位作者 贾俊伟 陈梦钰 燕继永 张贵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7-1346,共10页
采用流化床底喷上药包衣技术,依次对蔗糖丸芯包衣制备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以2%的羟丙甲纤维素E5 LV、0.3%的滑石粉和原料药制备固含量为15%的浆液进行上药层包衣;然后以羟丙纤维素LF和滑石粉(1∶2)制备固含量为10%的浆液进行隔离层... 采用流化床底喷上药包衣技术,依次对蔗糖丸芯包衣制备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微丸:以2%的羟丙甲纤维素E5 LV、0.3%的滑石粉和原料药制备固含量为15%的浆液进行上药层包衣;然后以羟丙纤维素LF和滑石粉(1∶2)制备固含量为10%的浆液进行隔离层包衣,增重范围为(23±2)%;以肠溶材料Eudragit L30D-55、枸橼酸三乙酯和Tween-80(28∶4∶5)制备固含量为15%的浆液对隔离层微丸进行肠溶层包衣,增重范围为45%~50%。最后,加入微晶纤维素(MCC 101∶MCC 102为40∶60)、交联聚维酮和硬脂富马酸钠,混匀后压片、包薄膜衣制得肠溶微丸片。结果显示,自制肠溶微丸片的含量均匀度、耐酸力、释放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建立了LC-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艾司奥美拉唑浓度。体内试验表明,犬空腹给予自制肠溶微丸片和参比制剂后,c_(max)为(287.16±13.37)和(290.34±12.42)ng/ml,t_(max)为(1.34±1.37)和(1.41±2.37)h,自制肠溶微丸片的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5±6.7)%。进食状态下给药,参比制剂和自制肠溶微丸片的AUC和c_(max)均下降。该工艺可解决艾司奥美拉唑镁对酸不稳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镁 肠溶微丸 微丸片 流化床包衣 体外释放 药动学
原文传递
二盐酸沙丙蝶呤速释片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冯中 贾俊伟 +2 位作者 张贵民 燕继永 侯培磊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3-889,共7页
在对原研制剂Kuvan处方分析的基础上,以片剂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筛选出二盐酸沙丙蝶呤速释片中主要辅料甘露醇、维生素C和交联聚维酮的最佳配比;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压片前干颗粒粒径。最终得到的优化... 在对原研制剂Kuvan处方分析的基础上,以片剂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筛选出二盐酸沙丙蝶呤速释片中主要辅料甘露醇、维生素C和交联聚维酮的最佳配比;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压片前干颗粒粒径。最终得到的优化处方中甘露醇用量45.70%,维生素C用量9.06%,交联聚维酮用量4%;采用干法制粒得到粒径主要分布在150μm的干颗粒后压片制备了3批自制速释片。试验表明,3批制品的平均崩解时间为(35.7±5.0)s,10 min溶出率为(96.0±1.5)%。进一步考察了该自制速释片与Kuvan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建立了LC-MS法测定血浆中二盐酸沙丙蝶呤的浓度。体内试验表明,自制片和Kuvan的cmax为(96.20±13.10)和(102.28±7.42)ng/ml,tmax为(2.21±1.60)和(2.17±0.41)h;自制片AUC0→t、AUC0→∞、cmax的90%置信区间均在原研制剂相应参数的80%~125%范围内。自制片的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2.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盐酸沙丙蝶呤 速释片 处方优化 体外溶出 药动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