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17
1
作者 燕香梅 曾祥斌 洪明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64-2364,2366,共2页
蔬菜农药残留已经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必须通过实行农业投入品严格管理和加大检测力度等措施来彻底解决。
关键词 蔬菜农药残留 检测 农业投入品管理
下载PDF
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燕香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70-1171,1193,共3页
辽宁省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和农产品标识化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及市场准入制度等几个方面展开,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要从源头建设、流通渠道、健康消费、安全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进... 辽宁省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和农产品标识化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及市场准入制度等几个方面展开,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要从源头建设、流通渠道、健康消费、安全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强化,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管理 发展
下载PDF
沈阳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燕香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19-1819,1833,共2页
论述了沈阳市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现状 问题 措施 沈阳市
下载PDF
法库县无公害项目区土壤养分状况评价与施肥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燕香梅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年第4期12-14,共3页
为充分了解法库县项目区的土壤肥力状况,对全县3866.7hm2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土壤进行采样,并分析其营养状况。统计结果显示:项目区土壤有效氮、速效磷含量大部分偏高,有机质含量大多处于中等偏高水平,速效钾含量中等偏高;土壤养分变化较大... 为充分了解法库县项目区的土壤肥力状况,对全县3866.7hm2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土壤进行采样,并分析其营养状况。统计结果显示:项目区土壤有效氮、速效磷含量大部分偏高,有机质含量大多处于中等偏高水平,速效钾含量中等偏高;土壤养分变化较大,含量分布不平衡,尤其是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表现得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 土壤养分 肥力评价 施肥方案
下载PDF
沈阳市农产品监管模式发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燕香梅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期147-148,共2页
沈阳市农产品监管模式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农产品监管体系的构成主要由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检测部门和农业执法部门组成,采取抽检和执法分离的模式,经过2年的实施,有创新也存在问题,亟待完善。
关键词 农产品监管 检测 执法
下载PDF
康平县无公害生产区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燕香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292-292,296,共2页
对康平县6个无公害生产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测定,包括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作出评价,针对各生产区土壤养分状况指出其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并提出相应的施肥方案,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无公害生产区 土壤养分状况 评价 施肥方案 辽宁康平
下载PDF
有机络合物对土壤磷素和金属离子活性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广才 燕香梅 +1 位作者 关连珠 颜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本文综述了有机络合物对土壤磷活化影响的研究状况及其对土壤金属离子活性影响的研究状况 ,并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和重点。有机络合物有促进土壤磷活化 ,减少磷固定和提高磷利用率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包括其能竞争和减少土壤磷的吸附位点 ... 本文综述了有机络合物对土壤磷活化影响的研究状况及其对土壤金属离子活性影响的研究状况 ,并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和重点。有机络合物有促进土壤磷活化 ,减少磷固定和提高磷利用率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包括其能竞争和减少土壤磷的吸附位点 ,起酸溶解作用 ,改变胶体电荷 ,形成磷 -金属 -有机酸三元复合体等。而有机络合物对金属离子则表现为双重作用 ,即它们可能降低土壤金属离子的有效性或毒性 ,也可能增加其有效性、毒性或者没有明显影响。这种复杂作用与有机络合物本身的分子量和种类、作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络合物 土壤 磷素 金属 离子活性
下载PDF
柠檬酸存在下施硅对土壤磷吸附和解吸特性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广才 王佼 +2 位作者 张昀 燕香梅 关连珠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2,134,共5页
以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通过加硅酸钙处理、硅酸钙+1mmol/L柠檬酸处理和硅酸钙+2mmol/L柠檬酸处理,研究了柠檬酸存在下施硅对棕壤中磷素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并用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与Temkin方程对其进行拟合... 以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通过加硅酸钙处理、硅酸钙+1mmol/L柠檬酸处理和硅酸钙+2mmol/L柠檬酸处理,研究了柠檬酸存在下施硅对棕壤中磷素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并用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与Temkin方程对其进行拟合分析,其中磷吸附解吸试验采用恒温批处理平衡法。结果表明,Langmuir与Temkin模型对处理后棕壤磷的吸附拟合效果最好。硅酸钙+1mmol/L柠檬酸处理的棕壤对磷的吸附量最大,为500mg/kg;硅酸钙+2mmol/L柠檬酸处理的棕壤对磷的解吸量及解吸率最大,最大解吸率可达45.2%。因此,硅酸钙+1mmol/L柠檬酸处理的棕壤对磷肥的储存能力最强,硅酸钙+2mmol/L柠檬酸处理的棕壤对磷活化能力最强,即供磷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土壤磷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玉米钾营养快速测定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广才 王博 +4 位作者 赵丽丽 周学秋 燕香梅 林国林 韩晓日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11,20,共4页
本文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玉米叶钾营养含量进行快速测定的研究。以农大265玉米为材料,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玉米叶片中钾含量与光谱数据的校正模型,其决定系数Rc2=0.9783,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v2=0.9133,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 本文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玉米叶钾营养含量进行快速测定的研究。以农大265玉米为材料,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玉米叶片中钾含量与光谱数据的校正模型,其决定系数Rc2=0.9783,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v2=0.9133,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1.6499,模型因子数Factor=12。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玉米叶片中钾营养含量是可行的,为近红外光谱仪快速测定玉米叶钾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下载PDF
施硅条件下不同有机酸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秀云 燕香梅 解占军 《辽宁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39-42,共4页
采用室内培养和恒温批处理平衡方法,研究了在施加硅酸钙前提下,2 mmol/L柠檬酸、乙酸和草酸对磷素在棕壤中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并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加硅酸钙和2 mmol/L草酸处理,以及... 采用室内培养和恒温批处理平衡方法,研究了在施加硅酸钙前提下,2 mmol/L柠檬酸、乙酸和草酸对磷素在棕壤中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并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加硅酸钙和2 mmol/L草酸处理,以及硅酸钙和2 mmol/L乙酸处理对磷在棕壤中的吸附量最大,均为526 mg/kg;硅酸钙和2 mmol/L柠檬酸处理对磷在棕壤中的解吸量及解吸率最大。因此,硅酸钙+2 mmol/L柠檬酸处理活化棕壤中磷的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土壤磷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棕壤有机碳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超 张昀 +6 位作者 燕香梅 佟忠勇 张广才 高晓丹 李少博 张雅楠 李丽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3-351,共9页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设计大田小区试验,采用玉米秸秆半量和全量还田、直接和腐熟还田处理,研究了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设计大田小区试验,采用玉米秸秆半量和全量还田、直接和腐熟还田处理,研究了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活性和惰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①在春玉米生长期内,秸秆还田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且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的增加量更多,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培肥地力;在不施化肥条件下,无论秸秆直接还田还是腐熟还田,半量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比全量还田处理增加的要多,而在配施化肥后,全量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大于半量秸秆还田处理。②秸秆还田处理均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秸秆单独还田处理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但只有在成熟期效果明显;而秸秆与化肥配施后,直接还田处理以及半量还田处理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的提高最明显。③单施化肥处理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惰性指数降低,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和提高。【结论】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秸秆腐熟还田配施化肥处理更有利于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而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和提高;秸秆直接还田和单独还田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直还 秸秆腐熟还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 土壤有机碳惰性指数
下载PDF
减氮配施菌剂对水稻土酶活性及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丽 韩周 +6 位作者 张昀 燕香梅 张广才 高晓丹 张雅楠 叶超 李少博 《辽宁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氮肥减量后,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根系、产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在水稻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均可增... 为了研究氮肥减量后,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根系、产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在水稻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均可增加水稻根长、根表面积、总根体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所有氮肥配施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减氮30%配施微生物菌剂S处理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与单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4.19%、31.80%、39.07%;同时,其水稻产量相应也增加了686.17 kg/hm^2。可见,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改善土壤酶活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能达到减少化肥用量,保持水稻产量和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减氮施肥 微生物菌剂 土壤酶活性 根系发育特性 水稻产量
下载PDF
氮肥减量配施菌剂对水稻土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雅楠 汤婧 +8 位作者 燕香梅 张昀 张广才 高晓丹 李丽 叶超 李少博 覃英飒 左研 《辽宁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试验以彦粳软玉1号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减量 30%并配施两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对水稻土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减量配施两种复合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 试验以彦粳软玉1号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减量 30%并配施两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对水稻土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减量配施两种复合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就产量而言,相比常规施肥,添加两种复合菌剂均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其中,化肥减量配施复合菌剂S处理的产量最高。可见,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贡献。研究结果对化肥合理减施并保障作物产量和合理应用微生物菌剂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量 复合微生物菌剂 水稻土养分 水稻产量
下载PDF
辽宁省辽中县无公害生产项目区土壤养分状况评价与施肥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燕香梅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0年第4期50-53,共4页
为充分了解项目区的土壤养分肥力状况,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做到因土施肥,对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4400.00hm2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壤中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氮、速效磷含量大部分偏高,... 为充分了解项目区的土壤养分肥力状况,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做到因土施肥,对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4400.00hm2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壤中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氮、速效磷含量大部分偏高,有机质含量大部分处于中等,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低;土壤养分变化较大,含量分布不平衡,尤其是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表现更为明显。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土壤耕作措施进行肥力评价,提出施肥建议,指导无公害项目区的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肥力评价 施肥方案
原文传递
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丽 韩周 +6 位作者 张昀 燕香梅 高晓丹 张广才 张雅楠 叶超 李少博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2-939,共8页
为探明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施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了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增加水稻根... 为探明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施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了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增加水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体积和根尖数,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在施菌剂40~50天内,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较单施全量氮肥处理显著增加了根系生物量。(2)所有氮肥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脉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提高;且在施菌剂50天时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际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单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2.7%,16.67%和16.35%。以上结果表明,氮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滨海盐渍型水稻土酶活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减少化肥用量,达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减氮施肥 微生物菌剂 土壤酶活性 根系发育
原文传递
氮肥减施配施菌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雅楠 张昀 +6 位作者 燕香梅 佟忠勇 张广才 高晓丹 李丽 叶超 李少博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5-661,共7页
为明确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量施用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和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机制,以盐丰47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在氮肥减量30%条件下,化肥配施固氮螺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苗期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 为明确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量施用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和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机制,以盐丰47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在氮肥减量30%条件下,化肥配施固氮螺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苗期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明显提高水稻生物量,增加水稻株高、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等根系发育指标。与常规施肥相比,在氮肥用量减少30%条件下配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71%~17.67%和0.73%~18.17%,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相对较少,差异不明显。微生物菌剂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氮肥配施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比配施固氮螺菌的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对化肥合理减施、保障作物产量和合理应用微生物菌剂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固氮螺菌 复合菌剂 水稻生长 土壤有效养分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棕壤有机氮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超 张昀 +6 位作者 燕香梅 佟忠勇 张广才 高晓丹 李少博 张雅楠 李丽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3-1389,共7页
为了阐明棕壤有机氮组分(活性和惰性)对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和数量响应的差异及机理,为棕壤肥力提升及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内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进行,包括玉米秸秆半量和全量还田、直接和腐熟还田处... 为了阐明棕壤有机氮组分(活性和惰性)对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和数量响应的差异及机理,为棕壤肥力提升及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内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进行,包括玉米秸秆半量和全量还田、直接和腐熟还田处理,研究了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棕壤全氮的含量及有机氮活性和惰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在试验条件下,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棕壤全氮的含量,增加的幅度范围为6.74%~32.89%,且秸秆腐熟全量还田与化肥配施处理对棕壤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较其他处理更加显著,增加的幅度为32.89%,更有利培肥地力和促进棕壤氮素的积累;(2)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棕壤有机氮活性指数,提高的幅度范围为4.70%~25.15%,且腐熟秸秆半量还田处理提高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提高的幅度为25.15%,更有利于增加棕壤活性有机氮组分在土壤全氮中的占比,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3)单施化肥处理棕壤有机氮含量虽然可以保持稳定或者略有增加,但是会导致棕壤有机氮惰性指数降低,降低的幅度为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直还 秸秆腐熟还田 棕壤 全氮 有机氮活性指数 有机氮惰性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