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加利利的婚礼》和《弗兰德之死》
- 1
-
-
作者
爱德华·萨义德
孙怡
-
机构
不详
英国爱丁堡大学亚洲与现代欧洲语言研究生院
-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
-
关键词
《加利利的婚礼》
《弗兰德之死》
好莱坞电影
电影评论
导演艺术
表演艺术
英雄主义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汉娜·K.》:面目可识的巴勒斯坦
- 2
-
-
作者
爱德华·萨义德
孙怡
-
机构
不详
英国爱丁堡大学亚洲与现代欧洲语言研究生院
-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2,共5页
-
文摘
2003年9月25日,爱德华·萨义德(EdwardSaid),这位“也许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知识分子”去世,随后,《纽约时报》和美联社刊登了对这位在公共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者的两篇悼文,文章貌似公允客观,实则歧异丛生,表明了对萨义德巴勒斯坦童年记忆的怀疑,甚至是更激烈地控诉“他在黎巴嫩边境向以色列警卫队扔了一块石头,引起一场争议”。旋即而来的是萨义德的拥戴者针对这场悼文中的修辞学阴谋展开的斗争。而在他生前就曾有过办公室被燃烧弹击中、被以色列学者称为“教授恐怖分子”(“professorofter-ror”)之类的遭遇,这是美国意识形态下与巴勒斯坦休戚相关的个人的命运,然而,在萨义德这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主张“政治直接介入”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的理解和承担。萨义德在汉语语境中的主要身份是《东方学》(1978)的作者,在这本书中他重现了西方意识形态建构和再建构“东方”的过程,指出“东方主义”的形成在帝国扩张与殖民历史之中发挥了先驱作用,成为后殖民研究的经典范本。此书连同《报道伊斯兰》(1981)、《巴勒斯坦问题》(1979)构成萨义德所宣称的“集中于再现问题”的三部曲,而对于《东方学》在更深广意义上的修订和重述是由《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一书完成的,书中进一步强调了,“
-
关键词
《汉娜·K.》
电影导演
科斯塔-加夫拉斯
巴勒斯坦
政治题材
电影风格
拍摄技法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向肚皮舞娘致敬(外一篇)
- 3
-
-
作者
爱德华·萨义德
黄灿然
-
出处
《西部(新文学)(上)》
2012年第4期143-153,共11页
-
文摘
二十世纪阿拉伯世界最伟大最著名的歌手是乌姆·卡勒苏姆(Um Kalthoum。1898—1975,埃及歌手、歌词作者、演员),她的唱片和盒式磁带在她逝世十五年后依然到处可以买到。不少非阿拉伯人也知道她,部分是因为她歌声那催眠式和忧伤的效果,
-
关键词
肚皮舞
阿拉伯世界
二十世纪
阿拉伯人
词作者
歌手
演员
唱片
-
分类号
J737.12
[艺术—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