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手术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牛兰俊 吴夕 黎晓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眼球后退综合征 (DRS)手术设计的特点。方法  11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 ,采用常规的方法检查眼位 ,单眼、双眼水平注视野 ,异常头位的偏斜角度。手术方式患眼外直肌不等量后徙。结果 原在位外斜 ,双眼注视野位于患眼颞侧 ,... 目的 探讨眼球后退综合征 (DRS)手术设计的特点。方法  11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 ,采用常规的方法检查眼位 ,单眼、双眼水平注视野 ,异常头位的偏斜角度。手术方式患眼外直肌不等量后徙。结果 原在位外斜 ,双眼注视野位于患眼颞侧 ,面部转向健眼一侧。手术后外斜视得到矫正 ,异常头位消失。结论 为了矫正原在位存在外斜视 ,即使外直肌力量不足 ,手术后外转进一步受限 ,也需减弱外直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后退综合征 手术设计 外斜视 治疗
下载PDF
左旋多巴对形觉剥夺性弱视猫视皮层17区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煜 黎晓新 +2 位作者 牛兰俊 于文贞 董建强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8-991,共4页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猫形觉剥夺性弱视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视皮层17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4周龄幼猫分为正常组、单眼剥夺组、左旋多巴组,每组6只。通过单眼眼睑缝合制备形觉剥夺弱视模型,观察不同干预条件下各组视觉诱...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猫形觉剥夺性弱视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视皮层17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4周龄幼猫分为正常组、单眼剥夺组、左旋多巴组,每组6只。通过单眼眼睑缝合制备形觉剥夺弱视模型,观察不同干预条件下各组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P1隐含值及波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视皮层17区NGF的差异。结果单眼剥夺组剥夺眼P100波隐含值延长,波幅降低,与正常组及对侧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旋多巴组双眼P-VEP各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夺组视皮层NGF免疫阳性细胞密度为80.23±9.54,正常组为111.83±7.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旋多巴组为118.06±12.37,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结论敏感期内剥夺性弱视幼猫视皮层17区NGF的表达减弱。左旋多巴干预治疗后,NGF表达明显增加,弱视眼P-VEP明显改善,左旋多巴能促进实验猫弱视眼的视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形觉剥夺性弱视 神经生长因子 视皮层
下载PDF
上斜肌手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夕 牛兰俊 +1 位作者 姜宁 黎晓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 探讨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手术的特殊性,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施行上斜肌折叠术;对7例外斜视A征和7例动眼神经麻痹施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观察手术中上斜肌解剖的特点及手术前后眼位、斜视角和临床特... 目的 探讨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手术的特殊性,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施行上斜肌折叠术;对7例外斜视A征和7例动眼神经麻痹施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观察手术中上斜肌解剖的特点及手术前后眼位、斜视角和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单侧12例、双侧6例行上斜肌折叠手术,均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术中见上斜肌异常者9/18(50.00%),表现为肌腱松弛、肌止端附着点位于上直肌的鼻侧止端。手术矫正了原在位上斜视15^△~25^△,矫正鼻侧方向最大上斜视15^△~40^△。术后眼位恢复正位15眼,欠矫3眼,无过矫。外斜视A征伴双上斜肌亢进7例行双眼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了上下外斜角之差别20^△~30^△,消除了A征,未发现过矫,术后4例恢复双眼视觉。单侧动眼神经麻痹7例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矫正了原在位下斜视平均15^△,术后垂直斜视矫正6例,欠矫1例。结论 上斜肌肌止端解剖异常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发病原因之一;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术主要改善旋转功能和矫正鼻下方垂直斜角,宜联合下斜肌或水平直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斜肌 斜视矫正术
下载PDF
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夕 钱国娟 +1 位作者 牛兰俊 颜少明 《眼视光学杂志》 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方法 :采用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 (random dotstereogramssynoptophone,RDSS)检测 6 2例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范围和旋转融合恢复力。结果 :①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是 (11.79± 3.4 0 )...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方法 :采用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 (random dotstereogramssynoptophone,RDSS)检测 6 2例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范围和旋转融合恢复力。结果 :①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是 (11.79± 3.4 0 )°~ (8.2 3± 1.91)°,内旋融合力是 (9.38± 3.4 0 )°~ (6 .4 8± 2 .72 )°。②RDSS不同视锐度的各组间比较 ,仅 2 0 0″和 6 0″内旋融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14 1) ,其余内旋、外旋融合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③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恢复点为 (5 .77± 1.89)°~ (3.6 7± 1.17)°,内旋融合力恢复点 (3.6 9± 1.2 1)°~ (2 .35± 1.4 0 )°。结论 :①双眼外旋、内旋融合力范围随立体视锐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 ,即视差越大 ,旋转融合力越大。②不同立体视锐度 ,其外旋、内旋融合力表现不同 ,能反映出与旋转融合功能的关系。临床可采用RDSS对双眼旋转融合力及范围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点同视立体图 旋转融合力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弱视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煜 牛兰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弱视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视觉发育相关性眼病。近年来,国内、外在弱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有了很大进展,现就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弱视 遮盖 药物 治疗
下载PDF
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前后单眼注视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蕾 吴夕 牛兰俊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59-364,共6页
目的比较正常人及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患者的单眼注视野手术前后的变化,了解矫正术后眼球运动及对称性是否变化及其特点,探讨斜视手术方式及手术量之间的关系,为术后优化眼球运动提供依据。方法两组对比实验,每组各20例,最佳矫正视力均≥... 目的比较正常人及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患者的单眼注视野手术前后的变化,了解矫正术后眼球运动及对称性是否变化及其特点,探讨斜视手术方式及手术量之间的关系,为术后优化眼球运动提供依据。方法两组对比实验,每组各20例,最佳矫正视力均≥4.8。A组为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4(15~45)岁,无显性斜视,各方向眼球运动正常。B组为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患者组,平均年龄为19(10~42)岁。采用弓形视野计及Humphrey视野分析仪进行各组单眼注视野检查,其中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内、6周后重复检查。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单眼注视野:A组和B组(术前)均为向外下方注视范围最大,且两组各方向单眼注视野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方式与单眼注视野的改变:B组中,行常规量单条水平直肌减弱术7眼,直肌减弱联合加强术16眼,分别分析两种术式术前与术后6周内、6周后的单眼注视野,经t检验,手术前后相应直肌力量方向上单眼注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不同时期注视野的变化:直肌减弱联合加强术组,弓形视野计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内,16眼中有4眼斜视方向上注视野缩小明显;Humphrey视野分析仪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内,16眼中有2眼斜视方向上注视野缩小明显,经配对t检验,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6周,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斜视手术量与单眼注视野的变化分析:B组施行常规手术量的单眼注视野:应用t检验,在整体上术前与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常量手术的单眼注视野:超常量手术2例,术后术眼外转方向上注视野减小,眼球外展有一定程度受限。结论斜视手术前后测定单眼注视野的变化,能客观定量反映眼外肌功能状态和眼球运动范围,单眼注视野的变化与斜视手术方式及手术量之间有一定联系。探讨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设计的合理化,有利于斜视术后眼外肌力量的平衡、眼球运动的到位以及双眼视觉的重建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水平斜视 外科手术 单眼注视野 眼球运动
下载PDF
开展继续教育 促进学科发展
7
作者 郭静秋 周毅丁 牛兰俊 《继续医学教育》 1993年第3期20-22,共3页
弱视斜视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而我国这一领域的人长奇块,远不能适应开展工作、救治惠儿的迫切需要。我科采用举办全国学习班等继继教育形式,为各地培训治疗弱视斜视专业骨干,十余年来成效卓著,在全国已形成弱视斜视防治网。同时... 弱视斜视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危害性大,而我国这一领域的人长奇块,远不能适应开展工作、救治惠儿的迫切需要。我科采用举办全国学习班等继继教育形式,为各地培训治疗弱视斜视专业骨干,十余年来成效卓著,在全国已形成弱视斜视防治网。同时继续教育的开展,对我们自身的提高以及学科的发展,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斜视 终身教育
下载PDF
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轻中度弱视的疗效及依从性 被引量:22
8
作者 董凤 崔莎 +2 位作者 颜世传 牛兰俊 赵光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比较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8年3月在苏州理想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及襄阳中心医院北区眼科就诊的10~16岁轻中度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6例(76只眼),行屈光矫... 目的比较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8年3月在苏州理想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及襄阳中心医院北区眼科就诊的10~16岁轻中度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6例(76只眼),行屈光矫正后随机分为2组,压抑组39例(39只眼),遮盖组37例(37只眼)。压抑组的优势眼予1%阿托品点眼,遮盖组的优势眼予全天遮盖(除睡觉及洗脸以外的其余时间全部遮盖)。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行视功能评估,记录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近立体视锐度,同时比较2种方法的依从性。结果压抑组总有效率为79.49%,遮盖组总有效率为81.0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03,P>0.05)。治疗前,2组患儿近立体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17,P>0.05),治疗6个月,压抑组有近立体视功能者为30例(76.92%),遮盖组为12例(32.4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5.20,P<0.01)。采用评分法比较2组的依从性,压抑组依从性平均分为(2.28±0.61)分,遮盖组依从性平均分为(2.00±0.67)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抑疗法与遮盖法在治疗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同样有效;在促进患儿近立体视重建方面,压抑疗法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抑疗法 遮盖法 弱视 阿托品
下载PDF
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手术前后Bielschowsky歪头试验的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牛兰俊 吴夕 +1 位作者 黎晓新 王印昌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手术前、后Bielschowsky歪头试验的变化。 方法根据患眼原在位的垂直斜视度数 ,按照麻痹性斜视的手术原则 ,采用常规手术方式 ,减弱麻痹肌的直接拮抗肌和配偶肌 ,即减弱患眼的下斜肌和对侧眼的下直肌 ,治...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手术前、后Bielschowsky歪头试验的变化。 方法根据患眼原在位的垂直斜视度数 ,按照麻痹性斜视的手术原则 ,采用常规手术方式 ,减弱麻痹肌的直接拮抗肌和配偶肌 ,即减弱患眼的下斜肌和对侧眼的下直肌 ,治疗 38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患者。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遮盖法定量进行Bielschowsky歪头试验 ,检查患者原在位和头部向双侧倾斜时患眼的垂直斜视度数。以头部向患眼侧倾斜时患眼的垂直斜视度数高于头部向健眼侧倾斜时患眼的垂直斜视度数的数值≥ 5 0 △ 为Bielschowsky歪头试验阳性。结果 术前全部患眼的垂直斜视度数原在位为 3 0 △ ~ 2 5 0 △ ,平均为 11 0 △ ;头部向患眼侧倾斜时为 15 0 △ ~ 4 0 0 △ ,平均为 2 3 0 △ ;头部向健眼侧倾斜时为 0 0 △ ~ 10 0 △ ,平均为 2 5 △ ,Bielschowsky歪头试验均为阳性。术后全部患眼原在位的垂直斜视度数为 0 0 △ ~ 5 0 △ ,平均为 2 0 △ ;4例患者Bielschowsky歪头试验转为阴性 ,34例仍为阳性 (89 5 % )。结论 采用减弱患眼下斜肌和对侧眼下直肌方法治疗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 ,术后患者Bielschowsky歪头试验的转阴率较低。以其作为手术疗效的评价标准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 手术 Bielschowsky歪头试验 治疗 诊断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在治疗期间弱视眼的屈光矫正问题 被引量:30
10
作者 牛兰俊 吴夕 黎晓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09-611,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期间 ,弱视眼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该欠矫或是全部矫正。对象和方法 :两组单眼弱视 ,第一组 ,全矫 ,70例 ,弱视眼的远视全部矫正 ;第二组 ,欠矫 ,68例 ,弱视眼的远视欠矫 + 1 0 0~ + 3 5 0D .S .,平均 + 1 75D .S .。戴... 目的 :探讨治疗期间 ,弱视眼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该欠矫或是全部矫正。对象和方法 :两组单眼弱视 ,第一组 ,全矫 ,70例 ,弱视眼的远视全部矫正 ;第二组 ,欠矫 ,68例 ,弱视眼的远视欠矫 + 1 0 0~ + 3 5 0D .S .,平均 + 1 75D .S .。戴镜之后 ,采用传统遮盖疗法结合其他方法治疗弱视。观察治疗前后的眼位变化。结果 :全矫组病人的弱视眼视力恢复到 1 0 ,健眼遮盖的时间平均是 9 0个月 ,而欠矫组需要 11 1月。全矫组遮盖时间平均缩短2 1个月。在治疗期间 ,两组病人中没有出现外斜视。结论 :弱视眼的调节功能降低 ,调节幅度变小。治疗期间 ,远视全部矫正 ,能缩短疗程 ,有利于弱视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期间 弱视 屈光矫正
原文传递
斜视治疗应重视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 被引量:38
11
作者 牛兰俊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7-580,共4页
斜视治疗的主要目的应是改变或恢复眼球运动和知觉方面的病理状态,手术的目标应该包括消除复视和混淆视,这样不仅患者外观和心理状态可得到改善,而且相当多的患者可恢复双眼视觉功能,部分患者可扩大周边双眼视野。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了... 斜视治疗的主要目的应是改变或恢复眼球运动和知觉方面的病理状态,手术的目标应该包括消除复视和混淆视,这样不仅患者外观和心理状态可得到改善,而且相当多的患者可恢复双眼视觉功能,部分患者可扩大周边双眼视野。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了解患者手术前、后的双眼视觉,并将立体视觉和双眼融合功能检查作为常规项目,推广使用三棱镜遮盖法;临床检查工作应深入细致。只有视轴偏斜得到矫正,患者获得双眼视觉,斜视治疗的效果才能得到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功能 恢复 治疗 斜视 中华眼科杂志 双眼视觉 病理状态 眼球运动 心理状态 双眼视野 功能检查 立体视觉 推广使用 检查工作 患者 手术前 遮盖法 三棱镜
原文传递
规范治疗方法是提高弱视疗效的关键 被引量:89
12
作者 牛兰俊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关键词 治疗方法 弱视 视力检查 斜视 屈光度
原文传递
采用经典疗法提高弱视治疗效果 被引量:19
13
作者 牛兰俊 《眼科》 CAS 2006年第5期292-293,共2页
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很多,除屈光矫正、遮盖、压抑等经典治疗方法外,更多强调了辅助治疗,如各种弱视治疗仪、针灸、中药等。在没有科学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报告之前,我们仍推荐采用经典的治疗方法:光学矫正、遮盖疗法和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很多,除屈光矫正、遮盖、压抑等经典治疗方法外,更多强调了辅助治疗,如各种弱视治疗仪、针灸、中药等。在没有科学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报告之前,我们仍推荐采用经典的治疗方法:光学矫正、遮盖疗法和光学药物压抑疗法。以免舍本逐末,延误弱视治疗时机。(眼科,2006.15:292-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治疗
原文传递
内斜视远视矫正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兰俊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9-771,共3页
内斜视患者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该如何矫正,在理论上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有些专著对全部矫正存在不同的解释,“全部矫正”的概念模糊,还担心全矫之后会引起调节失用,引起外斜视。特别是临床实践中也有的医师担心远视力下降,在开... 内斜视患者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该如何矫正,在理论上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有些专著对全部矫正存在不同的解释,“全部矫正”的概念模糊,还担心全矫之后会引起调节失用,引起外斜视。特别是临床实践中也有的医师担心远视力下降,在开具远视眼镜处方的时候,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甚至很大程度的欠矫。文章指出全矫的确切含义,以及全部矫正的效果,对上述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避免光学矫正之后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的界限仍然不能完全划清,使完全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视轴尽早恢复正常,使得调节因素引起的内斜视完全得到光学矫正,避免没有必要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远视 眼镜
原文传递
关于集合过强型内斜视分类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兰俊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5-966,共2页
目前国内采用的内斜视的分类标准中,把两类集合过强性内斜视(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集合过强型内斜视)都划归高AC/A型内斜视。实际上前一类内斜视的AC/A确实是高出正常范围;后一类的AC/A不高,有的还可能偏低。上述问... 目前国内采用的内斜视的分类标准中,把两类集合过强性内斜视(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集合过强型内斜视)都划归高AC/A型内斜视。实际上前一类内斜视的AC/A确实是高出正常范围;后一类的AC/A不高,有的还可能偏低。上述问题是隐斜法导致的错误,改用梯度法检查AC/A之后,就能发现上述错误。前者的病因是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偏高,或者说调节性集合过强,即高AC/A。后者的病因是接近性集合过强、紧张性神经支配或是其他类型集合过强导致的看近内斜视度数变大,总是称之为非调节性集合过强。只有了解AC/A各种检查方法的本质,才能区别这两类不同病因的内斜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视 会聚 调节
原文传递
依从性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被引量:27
16
作者 姜宁 牛兰俊 +2 位作者 吴夕 鲍永珍 黎晓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5-937,共3页
弱视是造成单眼视力低下的最常见的疾病,也一直是儿童可避免性盲的第一位治疗对象。弱视必须早发现、早治疗,而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发现,依从性差是引起弱视治疗治愈率低的重要因素;解决了依从性,就能有效的改善弱视治疗效果。... 弱视是造成单眼视力低下的最常见的疾病,也一直是儿童可避免性盲的第一位治疗对象。弱视必须早发现、早治疗,而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发现,依从性差是引起弱视治疗治愈率低的重要因素;解决了依从性,就能有效的改善弱视治疗效果。本文分析综述了弱视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和现有的主要解决办法,并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依从性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夕 牛兰俊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探讨斜视手术中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和转位术的作用。方法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遮盖法测定62例斜视患者各诊断眼位的斜视角及眼球运动等,并通过同视机检查和眼底照相评估主客观旋转斜视。手术年龄5~33岁,平均14岁。术后随访1~3... 目的探讨斜视手术中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和转位术的作用。方法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遮盖法测定62例斜视患者各诊断眼位的斜视角及眼球运动等,并通过同视机检查和眼底照相评估主客观旋转斜视。手术年龄5~33岁,平均14岁。术后随访1~34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1)不伴有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26例,施行双侧水平直肌同方向垂直移位术或施行单眼水平直肌反方向垂直移位术,分别矫正垂直非共同性10~30Δ和8~25Δ,并未发现旋转斜视。(2)伴有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25例,单纯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可矫正垂直非共同性8~30Δ,原在位与向下注视之间残留斜视角5-25Δ,而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组,残留斜视角2~8Δ。(3)治疗共同性水平斜视伴有小角度垂直斜视8例,双侧水平直肌的向下或向上移位术矫正上斜视2-8Δ,残余上斜视2~5Δ。(4)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3例,施行水平直肌垂直转位至上直肌肌止端两侧,矫正垂直斜视角25-30Δ,残余垂直斜视角5Δ,眼球双上转运动均明显改善。结论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能有效地矫正下斜肌功能无异常V型斜视垂直非共同性,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能更有效解决A型斜视向下注视的斜视角,而治疗共同性垂直斜视的作用则有一定的局限性;转位术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 斜视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原发性婴儿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现状 被引量:6
18
作者 安军生 牛兰俊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81-883,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婴儿性内斜视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肉毒杆菌毒素
原文传递
限制性斜视的特征和手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夕 牛兰俊 黎晓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限制性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 :对 2 4例 2 8眼视网膜手术后和 7例 9眼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 (简称TRIO)所致的限制性斜视病人 ,应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或三棱镜映光法 (Krimsky法 )测定斜视角 ,进行眼球运动及复视像检... 目的 :探讨限制性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 :对 2 4例 2 8眼视网膜手术后和 7例 9眼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 (简称TRIO)所致的限制性斜视病人 ,应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或三棱镜映光法 (Krimsky法 )测定斜视角 ,进行眼球运动及复视像检查 ,并观察该斜视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1 限制性斜视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斜视的方向均与主要牵制肌肉相一致 ,而与复视像分离最大方位和眼球运动受限最大方位则相反。 2 限制性斜视手术后可以消除或改善复视 ,尤其是有效解决了第一眼位和阅读位的斜视。结论 :1 限制性斜视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指导对限制的肌肉做出准确判断和定位并进行斜视手术。 2 斜视手术可改善复视症状、矫正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斜视 外科手术 临床特征 三棱镜 三棱镜映光法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矫正视力差眼的矫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燕玲 牛兰俊 黎晓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矫正视力低于0.5的患眼的矫治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65眼行LASIK手术的患者,全部病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均小于或等于0.5。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02... 目的探讨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矫正视力低于0.5的患眼的矫治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65眼行LASIK手术的患者,全部病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均小于或等于0.5。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02~1.0,平均0.52±0.25,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t=3.092,P=0.003);特别是19眼占29.2%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后裸眼视力亦明显提高,其中提高1行的8眼,2行的8眼,大于等于3行的3眼。手术的安全性指数为1.31(P<0.001),有效性指数为1.18(P<0.05)。无明显手术合并症发生。结论对于屈光不正,特别是高度近视或屈光参差者应及时配镜矫治,框镜矫正不足时应选择接触镜。LASIK手术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矫正视力低下眼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视力矫正 屈光参差 高度近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