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录民 牛延坪 +2 位作者 苏朋 王登峰 孙永明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670-1673,共4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单独外侧入路或者联合前内侧入路,尺骨冠突采用带线锚钉或者Herbert空心螺钉固定。桡骨头用Herbert空心螺钉固定或者...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单独外侧入路或者联合前内侧入路,尺骨冠突采用带线锚钉或者Herbert空心螺钉固定。桡骨头用Herbert空心螺钉固定或者行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术中探查并予以缝合,对肘关节不稳定者予以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9%(26/28),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7%(3/28)。患者肘关节屈-伸范围为(120.1±5.7)°,前臂旋前、旋后范围分别为(84.4±4.6)°、(65.2±3.5)°。结论通过单独外侧入路或联合前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内外侧修补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三联征 肘关节 内固定术 桡骨头置换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BART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曹录民 孙永明 +4 位作者 王登峰 苏朋 牛延坪 华俊 刘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期21-21,23,共2页
目的:探讨BART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Barton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功能评估优良率95%,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90.22±3.11)分;治疗后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论:... 目的:探讨BART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Barton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功能评估优良率95%,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90.22±3.11)分;治疗后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不会产生并发症,且患者较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TON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疗效分析
下载PDF
X线照射治疗脊髓损伤大鼠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义 牛延坪 戴俊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616-621,共6页
目的分析X线照射治疗脊髓损伤(SCI)大鼠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CI组、SCI+2 Gy组、SCI+10 Gy组、SCI+20 Gy组,每组15只。除Sham组外,其他组均采用Allen法建立SCI模型。术后2 h... 目的分析X线照射治疗脊髓损伤(SCI)大鼠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CI组、SCI+2 Gy组、SCI+10 Gy组、SCI+20 Gy组,每组15只。除Sham组外,其他组均采用Allen法建立SCI模型。术后2 h,给予SCI+2 Gy组、SCI+10 Gy组和SCI+20 Gy组大鼠相应剂量的X线单次照射治疗。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4天,采用巴索-贝蒂-布雷斯纳汉(BBB)量表和斜板试验评估大鼠运动功能的情况;术后第14天,取脊髓组织观察空腔面积比例和尼氏小体所占的面积比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Sham组相比,其他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BBB评分、最大倾斜度降低或减小,术后第14天的脊髓空腔面积比例增大,而尼氏小体所占的面积比例降低(均P<0.05);术后第14天,SCI组、SCI+2 Gy组、SCI+20 Gy组、SCI+10 Gy组大鼠的BBB评分和最大倾斜度依次增加,脊髓空腔面积比例依次减小,而尼氏小体所占面积比例依次增加(均P<0.05)。(2)术后第14天,与Sham组相比,其他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BP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TNF-α、IL-1β、GFAP、Vimentin的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均P<0.05);SCI组、SCI+2 Gy组、SCI+20 Gy组、SCI+10 Gy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BP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TNF-α、IL-1β、GFAP、Vimentin的相对表达量均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X线照射治疗可有效地改善SCI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炎症和胶质瘢痕形成为神经元存活和髓鞘再生提供有利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X线照射 炎症 胶质瘢痕 神经元存活 髓鞘再生 大鼠
下载PDF
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行胸椎MRI检查的必要性研究
4
作者 林凡国 赵旭珅 +5 位作者 牛延坪 张玉叶 吴涛 华俊 孙永明 周晓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胸椎MRI检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自2018-01—2023-03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150... 目的研究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胸椎MRI检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自2018-01—2023-03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1504例腰椎骨折。术前均进行了胸腰椎X线、CT及MRI检查。根据患者年龄,以10年为年龄段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每个年龄段腰椎骨折患者同时合并胸椎新发骨折的数量和比例。同时统计各节段腰椎骨折合并胸椎新发骨折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常见合并胸椎新发骨折的位置、数量和比例。结果共纳入1504例(笔者所在医院腰椎MRI检查可以包含T_(11)~L_(5)椎体),女1158例,男346例;年龄(73.42±4.38)岁。有196例(13.03%)合并胸椎新发骨折。以10年为一个年龄段进行整理统计,51~>90岁患者中各年龄段的胸椎新发骨折检出率均≥10%。分别对T_(11)至L_(5)各骨折节段进行分析,除T_(12)、L_(1)及L_(2)椎体外,其余所有节段合并胸椎新发骨折比率均≥10%。合并胸椎新发骨折好发部位排名前三的是T_(10)(55椎,24.66%)、T_(9)(49椎,21.97%)和T_(8)(47椎,21.08%)。结论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同时合并胸椎骨折,因此有必要对这类患者同时进行胸椎MRI检查,以评估整体脊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椎MRI 必要性 老年
原文传递
PFNA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曹录民 华俊 +6 位作者 王登峰 牛延坪 苏朋 刘栋 林凡国 吴涛 孙永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4期397-398,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7-02诊治的5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26例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7-02诊治的5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26例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结果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X线透视次数方面均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螺钉切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创伤相对更小,但其抗股骨头旋转力可能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InterTan钉 内固定 螺钉切出 老年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景田 孙永明 +2 位作者 牛延坪 苏朋 史高龙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28-2628,共1页
脊髓损伤(SCI)后继发性炎性反应是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重要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参与了SCI后外周血细胞顺序募集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激活SCI局部的炎性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脊髓损伤具有抗炎症作用[1]... 脊髓损伤(SCI)后继发性炎性反应是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重要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参与了SCI后外周血细胞顺序募集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激活SCI局部的炎性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脊髓损伤具有抗炎症作用[1],是否可以通过抑制脊髓挫伤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可以减轻SCI后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高压氧治疗 脊髓损伤 损伤早期 大鼠 炎性反应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存活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对血源性单核细胞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景田 孙永明 +2 位作者 华俊 牛延坪 苏朋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8期2120-2122,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及血源性单核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脊髓损伤组(B组)和高压氧治疗组(C组)。损伤后1、3、7d取脊髓组织,采用RT-PCR检测MCP-1mRNA表达...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及血源性单核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脊髓损伤组(B组)和高压氧治疗组(C组)。损伤后1、3、7d取脊髓组织,采用RT-PCR检测MCP-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MCP-1和ED-1阳性细胞数。结果与A组相比,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MCP-1表达和ED-1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而C组MCP-1表达和ED-1阳性细胞数较B组减少(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抑制脊髓损伤组织中MCP-1的表达,减少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脊髓损伤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