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旧城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彩澄 《上海房地》 2018年第6期21-24,共4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旧城改造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有效地进行旧城更新改造,对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旧城改造规模越来越大,拆旧建新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越来越显得单调,传统改造模式遇到越来越多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旧城改造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有效地进行旧城更新改造,对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旧城改造规模越来越大,拆旧建新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越来越显得单调,传统改造模式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下行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推动旧城改造,将旧城改造与社区商业发展结合起来,盘活城市旧城区域,培育城市新型商业与服务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改造 改革背景 供给 经济增长点 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模式 商业发展
下载PDF
东北三省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3
2
作者 刘承良 牛彩澄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92-2107,共16页
从全国—本地视角,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基于2005-2015年的专利权转移数据,融合社会网络、GIS空间分析和计量方法,定量刻画东北三省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全国视角下东北三省城际技术转移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等级... 从全国—本地视角,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基于2005-2015年的专利权转移数据,融合社会网络、GIS空间分析和计量方法,定量刻画东北三省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全国视角下东北三省城际技术转移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等级层次性结构,形成了专利技术由东北辐散向全国沿海辐合的空间格局。②本地视角下东北三省技术转移网络呈现出向心收缩结网态势,“哈长沈大”四大核心城市在本地网络中扮演“技术守门者”角色。技术转移表现出“强全国化,弱本地化”特征。③东北三省城际技术流动既存在路径依赖,也不断涌现路径创造。全国视角下,技术转移以东北三省核心城市为流源,基本流向以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为枢纽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本地城际技术转移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集散中心,集中于省内转移,呈现等级、接触和跳跃式混合扩散空间模式。④地理距离接近度、产业结构相似度、经济水平差异度、创新能力相似度、技术吸收能力、外商直接投资对东北三省城际技术转移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网络 全国-本地视角 空间演化 影响因素 东北三省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多元客流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牛彩澄 刘承良 殷美元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53,共9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126个城市之间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班次数据,刻画了长江经济带多元客流城市网络的空间分布与关联格局,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讨论其影响因素,揭示不同交通网络空间分布差异的背后机制。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的多元客流网... 基于长江经济带126个城市之间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班次数据,刻画了长江经济带多元客流城市网络的空间分布与关联格局,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讨论其影响因素,揭示不同交通网络空间分布差异的背后机制。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的多元客流网络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航空和铁路的空间分异主要来源于上中下游之间以及省内;公路的空间分异主要来自区域内部与省际差异。(2)三种交通网络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层级性。城际公路联系主要集中在省内和邻省,形成了围绕省会城市的多“核心—边缘”结构;铁路联系主要分布于长三角以及两大沿江通道;航空联系横跨上下游地区,对地面运输具有显著的补充效应。(3)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经济距离、产业结构及自然地形地貌对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成与城际关联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客流 城市网络 核心—边缘结构 长江经济带 城际关联强度 交通网络 长江沿江通道
原文传递
行为网络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文佳 牛彩澄 朱建成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04-1515,共12页
论文系统综述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多种视角与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脉络,认为行为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经历了从行为汇总到行为交互、地方属性到网络联系的转变过程。早期的空间结构研究多通过行为汇总与地方属性的分析,聚焦于区域内空... 论文系统综述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多种视角与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脉络,认为行为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经历了从行为汇总到行为交互、地方属性到网络联系的转变过程。早期的空间结构研究多通过行为汇总与地方属性的分析,聚焦于区域内空间单元的属性相关性,具体包括社会区、同质区与空间邻域等视角与方法。近期研究则逐步发生了“关系转向”与“网络转向”,更多从行为交互与网络联系出发,分析区域的网络结构和空间格局,包括传统的功能区分析、社群结构分析、核心—边缘结构研究等。通过比较不同分析视角,论文最后提出未来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应加深对行为交互与网络联系的理解,加强对行为空间网络的中观尺度结构分析,在方法应用上需要避免“方法决定论”,并探索适用于多尺度、多要素的多层网络分析视角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空间结构 行为交互 复杂网络 社群发现 核心—边缘 中观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