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5-三磷酸肌醇受体及其在休克中的作用
1
作者 张立霞 牛春雨 赵自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39-644,共6页
1,4,5-三磷酸肌醇(IP3)受体(IP3R)是内质网释放钙离子(Ca2+)的主要通道之一,在维持细胞内钙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休克作为一种严重的、发生器官功能障碍与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钙稳态失调是其重要的中间环节。鉴于IP3R功能或表达异... 1,4,5-三磷酸肌醇(IP3)受体(IP3R)是内质网释放钙离子(Ca2+)的主要通道之一,在维持细胞内钙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休克作为一种严重的、发生器官功能障碍与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钙稳态失调是其重要的中间环节。鉴于IP3R功能或表达异常引起钙稳态失调参与了多种病理过程的发生、进展,本文对IP3R结构与调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IP3R在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期望以IP3R为切入点,为防治重症休克提供理论基础,并探索靶向IP3R防治休克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 5-三磷酸肌醇受体 钙稳态 内质网应激 失血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慢性应激实验动物模型的应用与展望
2
作者 岳小琪 李玉婷 +2 位作者 姜淼 赵自刚 牛春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5,共9页
慢性应激对人类心身疾病的作用与机制是应激研究领域的热点。建立动物模型模拟人类慢性应激状态,在应激反应原理、相关疾病发生机制、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慢性应激动物模型,总结了应激原分类、动... 慢性应激对人类心身疾病的作用与机制是应激研究领域的热点。建立动物模型模拟人类慢性应激状态,在应激反应原理、相关疾病发生机制、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慢性应激动物模型,总结了应激原分类、动物选择、模型建造、病理表现和评价指标,讨论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应用进展,期望为研究慢性应激反应的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动物模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失血性休克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斯洁 赵振奥 +1 位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6-192,共7页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的死亡率高达30%~40%,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失血性休克早期,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血液重新分布,导致腹腔脏器的血管收缩,肾脏、肝脏、肠道低灌注,持续缺血缺氧引起主要...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的死亡率高达30%~40%,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失血性休克早期,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血液重新分布,导致腹腔脏器的血管收缩,肾脏、肝脏、肠道低灌注,持续缺血缺氧引起主要器官发生缺血性损伤[1]。其中,肠道在失血性休克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结构损伤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肠道微生物群平衡对维持肠道内环境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细菌代谢物 炎症 失血性休克 肠淋巴液
下载PDF
肠淋巴途径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发病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37
4
作者 牛春雨 侯亚利 +5 位作者 赵自刚 张艳芳 季建军 乔海霞 张静 姚咏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6-269,共4页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液及门静脉血毒性物质的变化,同时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器官内毒素(ET)及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组织细菌培养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BET)发...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液及门静脉血毒性物质的变化,同时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器官内毒素(ET)及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组织细菌培养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BET)发病学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被随机分为休克组及对照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后,分别留取休克淋巴液、休克门静脉血、正常淋巴液、正常门静脉血,检测其中的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另取3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结扎组。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分别于休克输液复苏3h和6h后,制备肺、肝、心、肾组织匀浆,检测其中ET含量;制备肠系膜淋巴结和脾组织匀浆,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休克淋巴液中ET、TNF—α、IL-6的含量均显著高手休克血浆、正常血浆和正常淋巴液(P均〈0.01);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液复苏后3h和6h肺、肝、心、肾组织中ET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与结扎组(P〈0.05或P〈0.01);休克组大鼠复苏后3h和6h肠系膜淋巴结及脾组织中均可见细菌生长,而结扎组大鼠相应组织中则无细菌生长。结论肠淋巴途径在失血性休克致大鼠肠道屏障功能下降、引起肠源性BET的发病学中具有首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肠系膜淋巴管 淋巴液 结扎 细菌/内毒素移位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及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牛春雨 李继承 +5 位作者 赵自刚 陈瑞华 张静 刘艳凯 张玉平 姜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 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不同时期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NO)及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休克组(n=42)和... 目的 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不同时期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NO)及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休克组(n=42)和结扎组(n=30)。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休克组于休克后90min、输液复苏后0h,休克组及结扎组于输液复苏后1、3、6、12和24h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制备肺组织匀浆,检测NO及其合酶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 休克组大鼠复苏后3h肺组织NO含量、NOS活性及iNOSmRNA表达开始升高,复苏后6~12h持续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休克后90min及复苏后0h(P〈0.05或P〈0.01);结扎组仅于3h和6h增高,且结扎组复苏后6、12和24h肺组织NO含量、NOS活性以及iNOS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休克组相同时间点(P〈0.05或P〈0.01)。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降低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NO生成及iNOSmRNA表达,从而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肺损伤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夏至草醇提物对大鼠淋巴循环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牛春雨 李继承 +1 位作者 刘艳凯 赵自刚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夏至草醇提物对淋巴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淋巴微循环观察、淋巴引流及淋巴液流变学技术,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32只大鼠肠淋巴循环的作用。结果静脉推注夏至草醇提物后,在6 g.kg-1剂量时肠系膜淋巴管收缩频率及幅度均增大,3 g.... 目的探讨夏至草醇提物对淋巴循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淋巴微循环观察、淋巴引流及淋巴液流变学技术,观察夏至草醇提物对32只大鼠肠淋巴循环的作用。结果静脉推注夏至草醇提物后,在6 g.kg-1剂量时肠系膜淋巴管收缩频率及幅度均增大,3 g.kg-1剂量时收缩幅度也增加,均显著高于给药前及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肠淋巴流量、蛋白输出量和淋巴细胞输出量明显高于给药前及对照组(P<0.05);中及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淋巴液黏度,但1 g.kg-1剂量对淋巴循环未发生影响。结论较大剂量夏至草醇提物具有增强淋巴管收缩性、淋巴液转运及降低淋巴液黏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至草 淋巴管 淋巴循环 流变学
下载PDF
肠淋巴途径在二次打击致大鼠MODS的发病学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1 位作者 张静 樊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9-564,共6页
目的 :探讨淋巴途径在二次打击致大鼠MODS的发病学作用。方法 :结扎肠系膜淋巴管致肠淋巴液断流 ,以二次打击方法复制MODS模型。Wistar大鼠 4 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 3组 ,术前及创伤后 2 4h取血 ,制备肾、肝、肺、心、... 目的 :探讨淋巴途径在二次打击致大鼠MODS的发病学作用。方法 :结扎肠系膜淋巴管致肠淋巴液断流 ,以二次打击方法复制MODS模型。Wistar大鼠 4 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 3组 ,术前及创伤后 2 4h取血 ,制备肾、肝、肺、心、肠组织 10 %匀浆 ,检测TNFα、NO、MDA、SOD等指标。结果 :成功复制了MODS大鼠模型。二次打击后 ,未结扎组大鼠血清TNFα、NO2 -/NO3 -、NOS、iNOS、MDA均显著高于实验前及假手术组 ,SOD显著下降 (P <0 0 1,P <0 0 5 ) ;结扎组大鼠血清NO2 -/NO3 -、NOS、MDA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TNFα、NO2 -/NO3 -、iNOS、MDA显著低于未结扎组 ,SOD显著高于未结扎组 (P <0 0 1)。未结扎组肠匀浆TNFα、NO2 -/NO3 -、NOS、iNOS、MDA ,肾匀浆NO2 -/NO3 -、NOS、MDA ,肝匀浆NO2 -/NO3 -、MDA及肺、心匀浆NO2 -/NO3 -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肠匀浆SOD显著低于假手术组 (P <0 0 1,P <0 0 5 ) ;结扎组肾匀浆NO2 -/NO3 -、MDA及肝匀浆MDA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P <0 0 5 )。结扎组肠、肾、肝匀浆NO2 -/NO3 -显著低于未结扎组 ,肠、心匀浆SOD显著高于未结扎组 (P <0 0 1)。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阻断了二次打击所致内毒素经淋巴流的移位 ,抑制TNFα释放 ,使iNOS生成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淋巴系统 结扎术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自由基
下载PDF
肠淋巴再灌注加剧SMAO休克多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4 位作者 张春晖 刘军超 张玉平 韩瑞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10-1815,共6页
目的:探讨肠淋巴再灌注(MLR)加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sham组,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ML)1 h,再灌注2 h;SMAO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再灌注2 h;ML... 目的:探讨肠淋巴再灌注(MLR)加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sham组,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ML)1 h,再灌注2 h;SMAO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再灌注2 h;MLR+SMAO:夹闭ML和SMA1 h,再灌注2 h。制备肝、肾、心、肺组织匀浆,检测自由基、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细胞膜泵活性。结果:SMAO组及MLR+SMAO组多个器官组织匀浆的MDA、NO含量及NOS、MPO活性均显著高于sham组及MLR组,且MLR+SMAO组肝、肾、心、肺组织匀浆的这些指标高于SMAO组;SMAO组及MLR+SMAO组有多个器官组织匀浆SOD和ATPase活性显著低于sham组及MLR组,MLR+SMAO组均低于SMAO组。结论:MLR加剧SMAO休克多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与加剧自由基损伤、NO合成与释放、中性粒细胞扣押、降低细胞膜泵活性有关,肠淋巴途径在SMAO休克的发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再灌注 休克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自由基 一氧化氮 中性白细胞 细胞膜ATPase
下载PDF
高渗盐水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淋巴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2 位作者 刘艳凯 樊贵 张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淋巴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肠淋巴管引流术,在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高渗盐水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过程中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休克大鼠输入高渗盐水或生...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淋巴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肠淋巴管引流术,在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高渗盐水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过程中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休克大鼠输入高渗盐水或生理盐水后,2 组大鼠的血压、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输出量均比休克期明显升高,高渗盐水治疗组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均< 0.01),而且治疗组大鼠输液期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输出量远远高于休克前水平(P均< 0.01)。结论:高渗盐水可恢复休克大鼠的淋巴流量及其蛋白输出量,改善休克时肠淋巴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低血容量性 高渗盐水 淋巴流量 蛋白
下载PDF
不同转归的过敏性休克大鼠淋巴微循环的变化 被引量:15
10
作者 牛春雨 张静 +2 位作者 穆铮 薄爱华 樊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20-623,共4页
本文采用显微电视录像和电镜技术,研究不同转归的过敏性休克大鼠肠系膜微淋巴管(ML)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可逆性休克大鼠ML自主收缩性显著降低,内皮细胞超微结构严重受损;而可逆性休克大鼠ML自主收缩性显著高于不可逆休克者,ML收... 本文采用显微电视录像和电镜技术,研究不同转归的过敏性休克大鼠肠系膜微淋巴管(ML)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可逆性休克大鼠ML自主收缩性显著降低,内皮细胞超微结构严重受损;而可逆性休克大鼠ML自主收缩性显著高于不可逆休克者,ML收缩性改变出现在血压变化之前。结果提示淋巴微循环功能对休克的发展和转归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微循环 淋巴系统 过敏性休克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牛春雨 李继承 +2 位作者 赵自刚 张静 薄爱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探讨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失血-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拮抗作用。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致肠淋巴液断流。在手术创伤后2... 目的:探讨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失血-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拮抗作用。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致肠淋巴液断流。在手术创伤后24 h,所有大鼠颈总动脉放血,进行血气分析;从左肺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观察WBC、NO及其合酶、SOD、MDA以及肺泡通透性指数等指标的水平;右肺制备10%组织匀浆,检测MPO、ATPase活性等指标;观察右肺后叶超微结构。结果:二次打击后,未结扎组动脉血PaCO2、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NO2-/NO3-、NOS、MDA含量以及肺匀浆MPO活性、肺通透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动脉血pH、PaO2、BALF中SOD、肺匀浆ATPase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结扎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MDA、NO2-/NO3-含量、肺通透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BALF中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但结扎组大鼠动脉血pH、PaO2、肺匀浆ATPase活性显著高于未结扎组,动脉血PaCO2、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NO2-/NO3-、NOS、MDA含量、肺通透性指数及肺匀浆MPO显著低于未结扎组(P<0.01,P<0.05);且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较未结扎组轻微。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减轻失血-LPS致大鼠的急性肺损伤。提示二次打击的肠系膜淋巴液在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术
下载PDF
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4 位作者 李继承 陈瑞华 张静 张玉平 孙黎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引流肠系膜淋巴液或收集门静脉血,同时,引流正常淋巴液、正常门静脉血。以不同处理因素与原代培养的第三代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共同孵育,通过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 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引流肠系膜淋巴液或收集门静脉血,同时,引流正常淋巴液、正常门静脉血。以不同处理因素与原代培养的第三代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共同孵育,通过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MTT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及正常淋巴液对PMVE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PMVEC周期变化;同时进行细胞核DNA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休克淋巴液对PMVEC具有损伤作用,表现为细胞收缩、核固缩等,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凋亡小体;随着休克淋巴液终浓度增加,PMVEC的增殖活力逐渐降低,显著低于正常淋巴液组;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PMVEC 4h后,G0-G1期细胞比值增大,S+G2-M期细胞比值下降,其他处理因素无明显变化,同时细胞核DNA电泳形成典型的阶梯状电泳图谱(DNA ladder)。结果提示,休克淋巴液可导致PMVEC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损伤,同时抑制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淋巴液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形态
下载PDF
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3 位作者 陈瑞华 张静 张玉平 刘艳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4-297,共4页
目的:观察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休克淋巴液诱导PMVECs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引流休克时肠系膜淋巴液或收集门静脉血,同时引流正常的淋巴液... 目的:观察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休克淋巴液诱导PMVECs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引流休克时肠系膜淋巴液或收集门静脉血,同时引流正常的淋巴液或正常门静脉血作为对照。以不同处理因素与第3代原代培养的PMVECs共同孵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fas、fas L的表达。结果: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4 h后,PMVECs凋亡率为9.86%±3.24%,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6 h后,PMVEC的fas、fas L、baxmRNA表达高于其它组、bcl-2mRNA表达低于其它组(P<0.01)。结论:休克淋巴液可诱导大鼠PMVECs凋亡,其机制与凋亡促进基因fas、fas L、bax表达增强、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淋巴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淋巴液的抗休克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牛春雨 张静 +1 位作者 姚彤 樊贵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和方法:应用显微电视录象设备和活体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技术,观察胸导管淋巴液对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和微循环障碍的影响,以探讨淋巴液的抗休克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淋巴液治疗组大鼠存活时间(703h)显著高于白蛋白... 目的和方法:应用显微电视录象设备和活体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技术,观察胸导管淋巴液对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和微循环障碍的影响,以探讨淋巴液的抗休克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淋巴液治疗组大鼠存活时间(703h)显著高于白蛋白对照组(205h)。治疗组输入胸导管淋巴液后血压显著回升,血液流态改善,有效地解除肠系膜细动、静脉和微淋巴管(ML)静态口径的病理性收缩,ML收缩分数、总收缩活性指数及淋巴管动力学指数恢复正常,而白蛋白对照组的微血管口径及三个ML收缩性指数仍处于休克时水平,且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结论:淋巴液具有良好的抗休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液 失血性休克 微循环
下载PDF
休克淋巴液诱导大鼠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4 位作者 陈瑞华 李继承 张静 刘艳凯 张玉平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238,共7页
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引流肠系膜淋巴液或收集门静脉血,同时,另取动物引流正常淋巴液、正常门静脉血。以不同处理因素与第3代原代培养的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MMLEC)共同孵育,MTT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及正... 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引流肠系膜淋巴液或收集门静脉血,同时,另取动物引流正常淋巴液、正常门静脉血。以不同处理因素与第3代原代培养的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MMLEC)共同孵育,MTT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及正常淋巴液对MMLE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MMIEC增殖周期变化、并进行细胞核DNA电泳分析;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fas、fas L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休克淋巴液终浓度增加,MMLEC的增殖活力逐渐降低,显著低于正常淋巴液组;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MMLEC 4h后,MMLEC凋亡率为(35.4±1.6)%,C_0-G_1期细胞比值增大,S+G_2-M期细胞比值下降,其它处理因素无明显变化,同时细胞核DNA电泳形成典型的阶梯状电泳图谱(DNA ladder)。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4h后,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6h后,MMLEC的fas、fas L、bax mR- NA表达高于其它组、bcl-2 mRNA表达低于其它组(P<0.01)。结果提示,休克淋巴液可抑制MM- LEC增殖、干扰细胞周期、上调凋亡促进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淋巴液 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 增殖 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肠淋巴途径在二次打击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春雨 李继承 +2 位作者 赵自刚 张静 薄爱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82-1985,共4页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二次打击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以及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在手术创...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二次打击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以及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在手术创伤后24 h,选择肺固定位置制作切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并制备肺组织匀浆,ELISA法检测血清、肺匀浆TNF-α、IL-6。结果:二次打击后,未结扎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Bax表达、血清及肺匀浆TNF-α、IL-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结扎组,Bcl-2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及结扎组(P<0.01,P<0.05),细胞凋亡以上皮细胞为主;结扎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Bcl-2表达显著增高,Bax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结论:阻断肠淋巴途径可减轻失血-LPS致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肠系膜淋巴管结扎降低促细胞凋亡介质TNF-α、IL-6水平、提高Bcl-2表达有关。提示二次打击的肠源性淋巴液在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细胞凋亡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术
下载PDF
休克肠淋巴液对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春雨 魏艳玲 +2 位作者 赵自刚 司永华 张立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73-2073,共1页
关键词 肠淋巴液 血管反应性 大鼠 失血性休克模型 去甲肾上腺素 肠系膜上动脉 血管环 双相
下载PDF
肠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3 位作者 邱景富 韩瑞 张玉平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应用DNA芯片技术,检测和分析肠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肠淋巴途径与休克肺损伤的相关基因。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休克组与休克肠淋巴管结扎组,无菌手术,均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输液... 目的:应用DNA芯片技术,检测和分析肠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肠淋巴途径与休克肺损伤的相关基因。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休克组与休克肠淋巴管结扎组,无菌手术,均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输液复苏后休克肠淋巴管结扎组行肠淋巴管结扎,休克组仅在肠淋巴管下穿线;于输液复苏后3 h无菌留取固定位置肺组织,制备匀浆,提取总RNA,反转录cDNA,制备Cy3和Cy5标记的cDNA探针,与包含12 028种基因的大鼠全基因组cDNA芯片杂交,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获得的6 979个有效数据中,2组的基因转录变化在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218个,其中肠淋巴管结扎引起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7个基因上调,211个下调。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涉及运输、转录调控、信号转导、应激、代谢、细胞发育与分化、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方面。结论:肠淋巴管结扎干预休克肺损伤的机制与上调或下调上述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术 休克 失血性 急性肺损伤 DNA微序列 大鼠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大鼠肠淋巴管压力的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3 位作者 陈瑞华 刘艳凯 樊贵 张静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肠淋巴循环在失血性休克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肠淋巴管插管术 ,观察大鼠休克及补液过程中肠淋巴管压力的变化。结果 :休克初期 ,组间及组内的肠淋巴管压力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休克期肠淋巴管压... 目的 :探讨肠淋巴循环在失血性休克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肠淋巴管插管术 ,观察大鼠休克及补液过程中肠淋巴管压力的变化。结果 :休克初期 ,组间及组内的肠淋巴管压力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休克期肠淋巴管压力比休克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5~ 0 .0 1) ,回输血液及生理盐水 ,肠淋巴管压力迅速恢复且急骤升高 ,自补液 10min起 ,肠淋巴管压力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 (P <0 .0 5~ 0 .0 1)。血压虽有回升趋势但未完全恢复到休克前水平。停止输液后 ,肠淋巴管压力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实验前 (P <0 .0 5~ 0 .0 1) ,实验组输液后期淋巴管压力和血压之间呈直线相关 (r =0 .978,P <0 .0 1,y =0 .2 0 6x)。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相关性 动物实验 失血性休克 淋巴管压力
下载PDF
健美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春雨 杜晓鹤 +5 位作者 窦晓兵 孙连超 尹晓丽 陈俊杰 何桦 樊娟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研究健美运动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观察35名女大学生在健美运动前及健美运动3个月过程中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健美运动可显著改善微循环,使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P<0.01),微循环异... 目的:研究健美运动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观察35名女大学生在健美运动前及健美运动3个月过程中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健美运动可显著改善微循环,使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P<0.01),微循环异常检出率从37%减少为零,在各项指标中尤以管袢形态、血液流速改善明显(P<0.01)。结论:健美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参加健美运动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值得提倡的健身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美运动 甲襞微循环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