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个体优化诊疗技术体系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第一届妇产科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 华克勤 +3 位作者 鲁永鲜 宋岩峰 牛晓宇 王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7-452,共6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薄弱、损伤及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盆腔脏器移位,并引起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各种盆腔器官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随着发达国家和我国...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薄弱、损伤及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盆腔脏器移位,并引起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各种盆腔器官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随着发达国家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高发于老年女性的PFD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腔脏器 性功能障碍 老年女性 个体优化 女性健康 诊疗技术
下载PDF
不同形貌Co_(3)O_(4)的控制合成及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雪葳 张婉璐 +1 位作者 牛晓宇 朱宇君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采用溶剂热方法控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球状、蝴蝶结状和块状的Co_(3)O_(4)催化剂,并评价其催化氧化消除甲苯的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empe... 采用溶剂热方法控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球状、蝴蝶结状和块状的Co_(3)O_(4)催化剂,并评价其催化氧化消除甲苯的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等方法表征了这些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探讨其形貌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体积空速为40000 mL·g^(-1)·h^(-1)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具有不同形貌的三种催化剂中,球状Co_(3)O_(4)催化剂活性最佳,可以在246℃时使甲苯达到90%的转化(T_(90)),而蝴蝶结状和块状催化剂催化甲苯转化的T_(90)分别为250和263℃。而且球状Co_(3)O_(4)催化剂在250℃时,甲苯转化率可以在12 h内保持稳定。表征结果表明,在三种同为尖晶石相的Co_(3)O_(4)催化剂中,球状样品表面的Co3+和晶格氧含量最高,且其氧化能力最强,这可能是该样品具有优异催化氧化甲苯活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尖晶石Co_(3)O_(4)催化剂 形貌调控 甲苯消除
下载PDF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预警及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女性泌尿学组 牛晓宇 +3 位作者 潘铁军 宋岩峰 梅玲 王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2-537,共6页
女性随着妊娠、分娩、绝经、老龄化进程机能衰退等生理过程,会出现泌尿、生殖和肛肠3个系统交错的功能紊乱,导致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排尿排便及性生活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 女性随着妊娠、分娩、绝经、老龄化进程机能衰退等生理过程,会出现泌尿、生殖和肛肠3个系统交错的功能紊乱,导致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排尿排便及性生活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随着发达国家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高发于老年女性的PFD逐渐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PFD中,POP是临床最常见,也是对女性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一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腔器官脱垂 机能衰退 老年女性 风险预警 女性健康 功能障碍 功能紊乱
下载PDF
RNA干涉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株HPV16 E6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牛晓宇 彭芝兰 王和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57-1262,共6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E6、E7癌基因密切相关,于是人们采用核酶或HPVE6、E7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其表达来治疗宫颈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面临基因抑制效率低、维持时间短、工...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E6、E7癌基因密切相关,于是人们采用核酶或HPVE6、E7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其表达来治疗宫颈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面临基因抑制效率低、维持时间短、工作量大、耗费多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最新的RNA干扰技术干扰宫颈癌CaSki细胞中HPV16E6转录,以了解其能否特异性抑制HPV16E6基因及其时效性如何。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PV16E6的荧光标记siRNA,借脂质体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通过荧光照片计数荧光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计算转染效率;测定转染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RT-PCR测定HPV16E6mRNA变化,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相差显微镜荧光照片显示细胞转染的效率为81%。HPV16E6siRNA转染细胞后24h、48h、5天凋亡率分别为7.7%、11.8%和37.4%,转染9天时凋亡率下降至12.6%。RT-PCR扩增结果显示,细胞转染前HPV16E6mRNA的量与siRNA阴性对照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转染后24h、48h、5天和9天分别减少了77%、83%、59%和41%;而作为内对照的β-actinmRNA在转染前后无变化。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HPV16E6蛋白,结果显示转染后24h、48h和5天,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9.7%、80.4%和71.3%;9天时抑制率有下降,但仍可达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HPV16 E6 宫颈肿瘤 CASKI细胞
下载PDF
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牛晓宇 曾蔚越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病因 病理学 诊断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RNA干涉抑制宫颈癌HPV16E6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牛晓宇 彭芝兰 +5 位作者 段伟强 王和 陈悦悦 范余娟 程易凡 钱晓蕾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采用RNA干涉(RNAI)技术干扰宫颈癌HPV16E6基因转录,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了解其特异性抑制HPV16E6基因的效率。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PV16E6的小干扰RNA(SIRNA),借脂质体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通过测定转染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HPV16... 目的采用RNA干涉(RNAI)技术干扰宫颈癌HPV16E6基因转录,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了解其特异性抑制HPV16E6基因的效率。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PV16E6的小干扰RNA(SIRNA),借脂质体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通过测定转染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HPV16E6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了解基因抑制的效率。体内实验中建立子宫颈癌荷瘤裸鼠模型,将E6SIRNA直接注入瘤体,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肿瘤切片HPV16E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坏死和细胞的凋亡。结果HPV16E6SIRNA转染细胞后24H、48H、5D和9D时凋亡率分别为7.7%、11.8%、37.4%和12.6%。RT-PCR显示转染后24H、48H、5D和9D HPV16E6MRNA量减少了77%、83%、59%和41%。WESTERN BLOT显示转染后的HPV16E6蛋白表达在24H、48H、5D明显减少,9D时有所恢复;流式细胞仪HPV16E6蛋白定量测定结果显示,转染后24H、48H、5D和9D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9.7%、80.4%、71.3%和57.4%。体内实验瘤内注射HPV16E6SIRNA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HPV16E6蛋白表达明显受抑,肿瘤组织坏死和细胞凋亡增加,重复给药较单次给药效果更好。结论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表明RNA干涉HPV16E6基因的效果具有特异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涉 HPV16 E6 宫颈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几种萘酞菁硅配合物的光动力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牛晓宇 朱宇君 +4 位作者 薛金萍 于海燕 吴谊群 陈耐生 黄金陵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07-413,共7页
研究了7种轴向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及对几种氨基酸的光敏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对于相同浓度的不同配合物来说,随着轴向配位基团推电子能力的逐渐增强,激发三重态寿命降低,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逐渐下降,... 研究了7种轴向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及对几种氨基酸的光敏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对于相同浓度的不同配合物来说,随着轴向配位基团推电子能力的逐渐增强,激发三重态寿命降低,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逐渐下降,而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是光敏氧化氨基酸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因此,其光敏氧化氨基酸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酞菁硅 激发态 单重态氧 光氧化 氨基酸
下载PDF
轴向为烷氧基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的光谱及光稳定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牛晓宇 吴谊群 +1 位作者 陈耐生 黄金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研究了4种轴向为烷氧基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NcS i(OR)2,R为CH3、C2H5、C3H7和C4H9)在DMSO、DMF、CH2C l2中的Q带吸收光谱和光降解动力学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萘酞菁配合物在相同溶剂中随着轴向配位烷氧基碳链的增长其最大... 研究了4种轴向为烷氧基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NcS i(OR)2,R为CH3、C2H5、C3H7和C4H9)在DMSO、DMF、CH2C l2中的Q带吸收光谱和光降解动力学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萘酞菁配合物在相同溶剂中随着轴向配位烷氧基碳链的增长其最大吸收波长逐渐增加,并且在DMSO、CH2C l2溶剂中随着轴向配位烷氧基碳链的增长光稳定性逐渐增强;对于同一配合物,溶剂对其光稳定性影响顺序为:DMSO>CH2C l2>D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酞菁硅 轴向烷氧基配位 光谱性质 光稳定性
下载PDF
ⅠB和Ⅱ期子宫颈腺癌卵巢转移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牛晓宇 彭芝兰 唐茜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0-600,602,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腺癌 卵巢转移 病理特点
下载PDF
萘酞菁硅配合物的合成及激发态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晓宇 林芬 +2 位作者 吴谊群 陈耐生 黄金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50-1454,共5页
本文合成了3种轴向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NcSiR2,R=Cl、OH、OCH3),研究了3种萘酞菁配合物激发态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向取代基推电子能力的逐渐增强,激发单线态寿命和激发三线态寿命逐渐缩短,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逐渐下降。
关键词 硅荼酞菁配合物 激发单线态和三线态寿命 单线念氧
下载PDF
卵巢癌腹腔内化疗对腹膜后淋巴结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牛晓宇 彭芝兰 +2 位作者 郑艾 丁世林 杨开选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为探讨腹腔内给药治疗对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响,采用顺铂腹腔内小剂量短期重复给药方式,观察30例卵巢癌患者术前48小时腹腔内化疗(单次注药组,15例)及术前96小时,48小时腹腔内化疗(重复注药组,15例)后,腹膜后淋巴结,周围结缔组... 为探讨腹腔内给药治疗对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响,采用顺铂腹腔内小剂量短期重复给药方式,观察30例卵巢癌患者术前48小时腹腔内化疗(单次注药组,15例)及术前96小时,48小时腹腔内化疗(重复注药组,15例)后,腹膜后淋巴结,周围结缔组织及腹膜中顺铂的浓度。结果显示,单次注药组和重复注药组腹膜后淋巴结内药物浓度是周围结缔组织的2.06倍和1.91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单次和重复往药组腹膜中顺铂浓度分别是淋巴结的4.14和2.5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重复给药组髂、闭孔、腹主淋巴结药物浓度是单次给药组的2.27倍、2.75倍、2.54倍,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005)。光镜下可见,重复给药组淋巴结内转移的癌组织出现液化性坏死,单次给药组仅见淋巴结有反应性增生。提示,顺铂腹腔内小剂量短期重复给药,可达药物积累效应,从而产生高效低毒结果,有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腹腔内化疗 腹膜后淋巴结
下载PDF
子宫颈癌及其相关基因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晓宇 彭芝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374-376,共3页
子宫颈癌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和化疗 ,但创伤大 ,副反应重 ,而且可能剥夺年轻患者的生育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 ,宫颈癌的基因治疗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现将子宫颈癌基因、抑癌基因、基因免疫。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癌基因 抑癌基因 免疫 基因转导 综述文献
下载PDF
40岁以下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晓宇 彭芝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3-764,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癌 临床病理 预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20岁以下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晓宇 张崇淑 彭芝兰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429-430,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 卵巢肿瘤 恶性肿瘤 生育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制备萘酞菁化合物原料—2,3-二腈基萘合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晓宇 吴谊群 陈耐生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16-119,共4页
以邻二甲苯为原料,经甲基自由基溴化、环合二步反应合成了萘酞菁配合物的原料2,3-二腈基萘,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指出最佳溴化条件为光照时间为6.5小时;滴溴时间为4小时;前段滴溴速度为后段滴溴速度的2倍,并对2,3-二腈基萘的重结... 以邻二甲苯为原料,经甲基自由基溴化、环合二步反应合成了萘酞菁配合物的原料2,3-二腈基萘,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指出最佳溴化条件为光照时间为6.5小时;滴溴时间为4小时;前段滴溴速度为后段滴溴速度的2倍,并对2,3-二腈基萘的重结晶条件进行了改进,使其产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腈基萘 合成方法 重结晶
下载PDF
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晓宇 张崇淑 彭芝兰 《四川肿瘤防治》 2000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了解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1985年~1994年间治疗的20岁以下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28例 ,并作了5年的跟踪随访。结果 :本组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24例(85.71%) ,上皮性肿瘤3例(10.71 %... 目的 :了解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1985年~1994年间治疗的20岁以下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28例 ,并作了5年的跟踪随访。结果 :本组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24例(85.71%) ,上皮性肿瘤3例(10.71 %) ,性索间质肿瘤1例(3.57 %)。10例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其中3例治疗后正常分娩 ,6例采用卵巢癌根治术 ,10例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 ,5年生存率分别为60 %、50 %、0%。术后24例患者辅以化疗 ,使用VAC方案6例 ,用BEP或BVP方案18例 ,5年生存率分别为16.67%、50%。结论 :对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应尽可能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术后最好采用BEP/BVP方案化疗6疗程 ,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卵巢肿瘤 生育功能 预后
下载PDF
KF/La2O2CO3固体碱的制备、表征及催化酯交换反应的性能——一个综合创新实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晓宇 李志斌 +3 位作者 王凯 方雅玲 陈竞 朱宇君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4期37-42,共6页
固体碱催化剂具有易分离、可循环使用、对设备无腐蚀、可使反应工艺过程连续化等优点。它被认为是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的一种优异催化剂。本实验是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一个综合实验。通过浸渍法制备了KF/La2O... 固体碱催化剂具有易分离、可循环使用、对设备无腐蚀、可使反应工艺过程连续化等优点。它被认为是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的一种优异催化剂。本实验是在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一个综合实验。通过浸渍法制备了KF/La2O2CO3固体碱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物相,使用CO2程序升温脱附技术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并以三丁酸甘油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作为模型反应,考查其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F/La2O2CO3固体碱 酯交换 三丁酸甘油酯 丁酸甲酯 综合创新实验
下载PDF
RNA干涉宫颈癌HPV16 E6基因的体内实验研究
18
作者 牛晓宇 彭芝兰 +1 位作者 段伟强 陈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采用RNA干涉技术干扰宫颈癌HPV16 E6基因转录,通过体内动物实验了解其抑制HPV16 E6基因的效率。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PV16 E6的siRNA,借脂质体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通过体内实验中建立子宫颈癌荷瘤裸鼠模型,将E6 siRNA直接注入动物... 目的:采用RNA干涉技术干扰宫颈癌HPV16 E6基因转录,通过体内动物实验了解其抑制HPV16 E6基因的效率。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PV16 E6的siRNA,借脂质体转染宫颈癌CaSki细胞,通过体内实验中建立子宫颈癌荷瘤裸鼠模型,将E6 siRNA直接注入动物腹腔或瘤体,通过移植瘤体积、重量的变化,肿瘤切片HPV16 E6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凋亡来了解RNA干涉的效果。结果:体内实验中无论腹腔还是瘤内注射HPV16 E6 siRNA,均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HPV16 E6蛋白表达明显受抑,肿瘤细胞凋亡增加,重复给药较单次给药效果更好。结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实验表明RNA干涉HPV16 E6基因的效果具有特异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涉 HPV16 E6 宫颈癌 体内实验
下载PDF
原子吸收法测定芦荟叶绿素总量的研究
19
作者 牛晓宇 朱宇君 +1 位作者 侯海鸽 张铁丰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74-75,共2页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反法测定芦荟叶片中的镁含量,从而间接计算出花叶中叶绿素的含量。并对测定过程中有机萃取剂,反萃酸度的选择及干扰离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间接测定 叶绿素 芦荟 总量测定
下载PDF
6-硝基-2,3-二腈基萘合成方法的研究
20
作者 牛晓宇 孙江 +1 位作者 王君 姜雪莹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以4-硝基邻二甲苯为原料,经甲基自由基溴化,环合两步反应,合成了6-硝基-2,3-二腈基萘,并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各步产物进行表征。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光照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反应条件,... 以4-硝基邻二甲苯为原料,经甲基自由基溴化,环合两步反应,合成了6-硝基-2,3-二腈基萘,并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各步产物进行表征。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光照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反应条件,使6-硝基-2,3-二腈基萘的产率达到了92.6%,反应和缓,易于进行,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硝基-2 3-二腈基萘 萘酞菁 合成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