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对鳜肌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牛树辉 李红燕 +4 位作者 潘厚军 谢骏 王广军 夏耘 龚望宝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研究以饲喂鲜活饵料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人工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脂肪酸组成和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摄食人工饲料组鳜肌肉蛋白质水平与鲜活饵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以饲喂鲜活饵料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人工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脂肪酸组成和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摄食人工饲料组鳜肌肉蛋白质水平与鲜活饵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较高(P<0.05)。在两种饲喂模式下鳜肌肉中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化学评分(CS)和F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该结果可为鳜人工饲料配方优化提供指导。人工饲料组鳜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极显著高(P<0.01),其中C20﹕5(EPA)和C22﹕6(DHA)含量极显著高于鲜活饵料组,表明人工饲料可通过营养素的均衡配比以提供更优质的脂肪酸营养。人工饲料组鳜肌肉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及回复性均极显著高于鲜活饵料组(P<0.01),而黏性极显著低于鲜活饵料组(P<0.01),表明人工饲料饲喂提升了鳜的肌肉质构特性。综上所述,相比于鲜活饵料组,人工饲料饲喂鳜对蛋白质水平、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估无显著性影响,但在脂肪酸组成如EPA、DHA含量上表现出优越性,并且提升了鳜肌肉的质构属性。研究结果对比了两种饲喂模式下的肌肉品质属性,展示了鳜人工饲料的推广潜力,有利于鳜绿色健康养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鲜活饵料 营养成分 质构特性
下载PDF
大鲵希瓦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牛树辉 陈梦飞 +3 位作者 吕帅飞 李声平 杨红飞 高小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7-153,共7页
为确定引起大鲵患病的细菌病原,采用平板划线法从患病大鲵中分离细菌后,利用革兰氏染色镜检、透射电镜观察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然后选择代表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确定其致病性,并利用药敏试验(K-B法)测定9种水产西药和... 为确定引起大鲵患病的细菌病原,采用平板划线法从患病大鲵中分离细菌后,利用革兰氏染色镜检、透射电镜观察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然后选择代表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确定其致病性,并利用药敏试验(K-B法)测定9种水产西药和3种水产中药制剂的抑菌效果。综合鉴定结果表明,从患病大鲵中分离出的5株病原菌均为希瓦氏菌(Shewanella xiamenensis),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选择的代表株LY3在人工感染大鲵后与自然感染症状一致,确定其为大鲵的致病菌。对患病大鲵进行剖检发现,其组织器官具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脏空泡化降解、脾脏实质弥漫性坏死、肾脏间质性坏死、肾小管裂解以及肺组织纤维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代表株LY3对恩诺沙星极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乳酸诺氟沙星、硫氰酸红霉素高度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粉等6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盐酸黄连素有耐药性。综上所述,希瓦氏菌引起的同批次大鲵疾病可用恩诺沙星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希瓦氏菌 16SrDNA 病理组织学观察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大鲵源杀鲑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松坤 高书伟 +5 位作者 李声平 陈梦飞 王俊维 牛树辉 李中军 高小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6,178-179,共8页
为了查明2016年3月份河南省洛阳市某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养殖厂发生大规模疫病的原因,试验采用平板划线法从患病大鲵中分离细菌,结合革兰氏染色镜检、透射电镜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构建对其进行鉴定,并对代表株进行... 为了查明2016年3月份河南省洛阳市某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养殖厂发生大规模疫病的原因,试验采用平板划线法从患病大鲵中分离细菌,结合革兰氏染色镜检、透射电镜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构建对其进行鉴定,并对代表株进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人工感染试验以鉴定其致病性,最后进行药敏试验测定水产常用药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从大鲵组织中共分离出5株细菌,编号为HN1~HN5,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且有一根鞭毛;5株细菌与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序列的相似度高达99%,为同种菌株,鉴定其均为杀鲑气单胞菌;代表株HN3菌株与杀鲑气单胞菌LMG 22214株(NR115351.1)同源性最高;HN3菌株在培养6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42h后进入稳定期;HN3菌株为大鲵的病原菌,且对甲砜霉素和恩诺沙星极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高度敏感,对磺胺二甲氧嘧啶钠等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3种药物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杀鲑气单胞菌 病原菌 药敏试验 16S RD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