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JAK2、CALR及三阴性驱动突变的临床特征比较
1
作者 李雨蒙 杨二鹏 +9 位作者 王子卿 王德好 牛继聪 李芋锦 明静 孙明谦 陈卓 刘为易 吕妍 胡晓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突变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6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突变的驱动基因类型分为JAK2组、CALR组与三阴性组,对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突变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6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突变的驱动基因类型分为JAK2组、CALR组与三阴性组,对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血栓、脾肿大、血常规、凝血状态进行分析。结果:69例ET患者中,46例伴随JAK2基因突变,14例伴随CALR基因突变,8例为三阴性,1例伴随MPL基因突变。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JAK2组血栓率最高,为26.09%(12/46),三阴性组为12.5%(1/8),CALR组无血栓事件。JAK2组伴随脾肿大发生率最高,为34.78%(16/46),而三阴性组无脾肿大发生。JAK2组的白细胞数为(9.00±4.86)×10^(9)/L,显著高于CALR组的(6.03±2.32)×10^(9)/L(P<0.05)。JAK2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48.43±18.79)g/L,显著高于三阴性组的(131.00±15.17)g/L(P<0.05)。JAK2组的红细胞压积为(0.44±0.06)%,亦显著高于三阴性组的(0.39±0.05)%(P<0.05)。JAK2组血小板数为(584.17±175.77)×10^(9)/L,显著低于CALR组的(703.07±225.60)×10^(9)/L(P<0.05)。JAK2组和三阴性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2.64±0.69)g/L和(3.05±0.77)g/L,均显著高于CALR组的(2.24±0.47)g/L(P<0.05,P<0.01)。三阴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8.61±1.99)s,较CALR组的(31.45±3.35)s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驱动基因突变ET患者的血细胞计数与凝血状态存在差异。与CALR组相比,JAK2组血栓率、白细胞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血小板数显著降低;与三阴性组相比,JAK2组脾大发生率和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与CALR组相比,三阴性组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二代基因测序 驱动突变 凝血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伴骨髓纤维增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德好 赵霈 +9 位作者 王子卿 杨二鹏 李雨蒙 牛继聪 陈奕 陈科 王明镜 刘为易 吕妍 胡晓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0-1786,共7页
目的:了解伴有骨髓纤维增生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生物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影响PV患者骨髓纤维增生的危险因素,为预测PV患者骨髓纤维增生发生提供思路。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PV患者40例,将患者根据是否... 目的:了解伴有骨髓纤维增生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生物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影响PV患者骨髓纤维增生的危险因素,为预测PV患者骨髓纤维增生发生提供思路。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PV患者40例,将患者根据是否伴有骨髓纤维增生分为增生和非增生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骨髓细胞、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差异,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PV患者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非增生组比较,增生组PV患者的JAK2突变率明显升高(95%vs70%,P=0.037),嗜酸细胞计数(0.19vs0.11,P=0.047)及嗜酸性粒细胞占比(1.84vs1.27,P=0.001)均显著升高,甘油三酯(1.55vs1.91,P=0.038)与低密度脂蛋白(1.50vs3.08,P=0.000)均明显降低,骨髓造血容量(0.85vs0.6,P=0.001)、粒红比(3.40vs1.89,P=0.033)、淋红比(0.60vs0.42,P=0.033)及粒细胞+淋细胞/红细胞比值(3.72vs2.37,P=0.026)均显著升高,凝血酶时间(18.84vs18.12,P=0.043)明显延长。进一步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比≥2%及低密度脂蛋白≤2 mmol/L是PV患者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比增加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是PV患者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活检 纤维组织增生 嗜酸性粒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基于非标记定量蛋白组学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活化相关差异蛋白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芋锦 马菊宁 +7 位作者 王子卿 杨二鹏 王明镜 明静 王德好 牛继聪 刘为易 胡晓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6-843,共8页
目的:基于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寻找与血小板活化相关特异性蛋白,并进行验证。方法:应用非标记定量蛋白组学(LFP)检测ET患者和健康者血清蛋白质谱,选取疾病组蛋白丰浓度较对照组差异倍数上调或下调... 目的:基于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寻找与血小板活化相关特异性蛋白,并进行验证。方法:应用非标记定量蛋白组学(LFP)检测ET患者和健康者血清蛋白质谱,选取疾病组蛋白丰浓度较对照组差异倍数上调或下调1.3倍及两组蛋白丰浓度经t检验P<0.05的蛋白定义为差异蛋白。应用KEGG和GO分析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组间差异蛋白平均丰浓度的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取差异蛋白,应用平行反应监测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发现差异蛋白共140个,其中72个蛋白表达上调,68个蛋白表达下调。KEGG富集显示差异蛋白表达与血小板活化通路相关,与血小板活化相关的差异蛋白是GPV、COL1A2、GP1bα、COL1A1和GPVI,其中GPV、GP1bα和GPVI表达上调,COL1A2和COL1A1表达下调。对COL1A1、GP1bα、GPVI和GPV进行PRM验证,其结果与LFP蛋白组学结果一致。结论:ET患者差异蛋白与血小板活化通路激活相关,GPV、GPVI、COL1A1和GP1bα等差异蛋白可作为ET血小板活化相关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活化 蛋白组学 生物学标记 血清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DNA甲基化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卿 李芋锦 +7 位作者 王德好 杨二鹏 李雨蒙 牛继聪 孙明谦 陈卓 刘为易 胡晓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2-528,共7页
目的: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DNA甲基化基因突变情况,初步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05例MPN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65例]的31种MPN相关基因,分析患者DNA甲基化基因突变与临床特... 目的: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DNA甲基化基因突变情况,初步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05例MPN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65例]的31种MPN相关基因,分析患者DNA甲基化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05例患者中检出15种突变共88个突变,总突变检出率为87.6%(92/105)。22例患者检出4种DNA甲基化基因(TET2、DNMT3A、IDH1、IDH2)共23个突变。DNA甲基化基因突变率为21.0%,主要以双突变形式共存,包括JAK2 V617F和TET2(n=10)、JAK2 V617F和DNMT3A(n=4)、CALR和TET2(n=2)、JAK2 V617F和IDH1(n=1)。与无DNA甲基化基因突变的MPN患者相比,DNA甲基化基因突变的女性患者比例及白细胞数(WBC)显著升高(P<0.05)。与驱动基因三阴性的MPN患者相比,DNA甲基化基因突变的女性患者比例、年龄、WBC、血小板数(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均显著升高(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甲基化基因突变患者的MPN10评分、血栓事件发生率、中高危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DNA甲基化基因突变的MPN患者(P<0.05)。结论:DNA甲基化基因突变率为21.0%,主要以双突变形式共存。DNA甲基化基因突变的MPN患者女性比例及WBC高,症状负荷重,血栓发生率高,中高危患者比例高,提示其预后可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二代测序 DNA甲基化基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刘兰林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方用药规律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馨悦 刘兰林 +4 位作者 李凌基 李家劼 石楠楠 贺明玉 牛继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9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刘兰林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刘兰林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门诊处方单79张,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进行药物类别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刘兰林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刘兰林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门诊处方单79张,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进行药物类别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药物类别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总结出清热药、补益药、解表药位居前三位;性味以苦寒药物为主,温药次之,辛、甘药物辅之;归经主要入肝、心、脾、肺经。聚类分析得出牡丹皮、甘草、生地黄、玄参、水牛角,墨旱莲、仙鹤草等 8 种组合。结论:刘兰林教授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时,以清风热毒邪为主,辨病情分期论治,早期注重透达,中期直清里热,后期注重补其虚损;治以苦寒祛邪为主的同时不忘以温药顾护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数据挖掘 刘兰林教授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药治疗卵巢囊肿的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洪花 牛继聪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7期63-64,73,共3页
卵巢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根据囊肿大小和症状表现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手术、针刺、中药以及超声介入治疗等.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可将卵巢囊肿的常见证型、症候要素以及症状等分为几个类型并且给予相应的治疗方式,临床上该病常... 卵巢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根据囊肿大小和症状表现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手术、针刺、中药以及超声介入治疗等.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可将卵巢囊肿的常见证型、症候要素以及症状等分为几个类型并且给予相应的治疗方式,临床上该病常见的证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痰瘀互结型、痰湿内生型、肝郁气滞型、肾阳虚证型、湿热郁结型等。虚性症候的要素主要包括气虚、阳虚、阴虚以及血虚等几个方面,其次则症候病位在肾、肝脾以及胞宫等几个方面。本文就临床实例对多囊卵巢的中药治疗进行探讨,分享自己的一得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中药 气滞血瘀 瘀阻胞宫
下载PDF
对《伤寒论》106条的沿革及在临床中应用分析
7
作者 曹洪花 牛继聪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8期89-90,共2页
《伤寒论》第106条是关于太阳蓄血轻症的症状和治法条文,临床上男女患者均可见到。少腹急结和其人如狂,只要具备了一个症状,且无其他体外特征情况下,就可以辨证使用。对于少腹急结,往往是通过问诊得知患者自身主观症状,腹诊未必有阳性... 《伤寒论》第106条是关于太阳蓄血轻症的症状和治法条文,临床上男女患者均可见到。少腹急结和其人如狂,只要具备了一个症状,且无其他体外特征情况下,就可以辨证使用。对于少腹急结,往往是通过问诊得知患者自身主观症状,腹诊未必有阳性发现。以条文内容进行临床治疗,其效如神,现对历代医家对该条文的注释和医案进行粗略整理,并附以有效医案,共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沿革 医案 杂凑
下载PDF
促进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形成因素的Meta分析
8
作者 王德好 赵霈 +9 位作者 王子卿 杨二鹏 李雨蒙 牛继聪 陈奕 陈科 王明镜 刘为易 吕妍 胡晓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189-1195,共7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未被预测模型IPSET-thrombosis纳入的促进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血栓形成的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对292项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并计算不同因素ET患者血栓发生率及相对风险比(R... 目的进一步了解未被预测模型IPSET-thrombosis纳入的促进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血栓形成的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对292项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并计算不同因素ET患者血栓发生率及相对风险比(RR),同时对结果可信度作推荐评分(RS),结合RR值及RS分析找到ET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结果促进ET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有9个。其中包含IPSET-thrombosis纳入的4个因素:血栓形成史(35.0%,RR=3.30,95%CI:2.30~4.75)、JAK2V617F阳性(21.0%,RR=2.28,95%CI:1.14~4.56)、年龄大于60岁(22.4%,RR=1.95,95%CI:1.17~3.23)、心血管危险因素(CVR)(17.7%,RR=1.90,95%CI:1.08~3.35)。以及IPSET-thrombosis未纳入的5个因素:X染色体失活模式(XCIP)的单克隆型(30.6%,RR=4.49,95%CI:1.58~12.77)、JAK2V617F高负荷(33.9%,RR=3.69,95%CI:1.70~7.99)、白细胞增多(18.7%,RR=3.05,95%CI:1.81~5.13)、MPL突变(22.1%,RR=2.40,95%CI:1.08~5.33)、脾肿大(25.6%,RR=1.76,95%CI:1.29~2.40)。结论除IPSET-thrombosis评分系统纳入的4个血栓危险因素外,XCIP单克隆型、JAK2V617F高负荷、白细胞增多、MPL突变、脾肿大5个因素也是促进ET患者血栓形成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META分析 血栓 JAK2V617F突变 脾肿大 XCIP单克隆型 MPL突变
原文传递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伴随轻度骨髓网状纤维增多患者的危险因素
9
作者 李雨蒙 孙妍 +9 位作者 王德好 杨二鹏 张延宇 牛继聪 陈科 刘为易 陈卓 余心悦 王明镜 胡晓梅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9期643-648,共6页
目的:探索伴随骨髓网状纤维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58例ET患者根据是否伴有轻度骨髓网状纤维增多(1级)分为增多组(29例)和无增多组(29例),比较2组患者间基线资料、基因突变、血... 目的:探索伴随骨髓网状纤维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58例ET患者根据是否伴有轻度骨髓网状纤维增多(1级)分为增多组(29例)和无增多组(29例),比较2组患者间基线资料、基因突变、血常规、生化、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等指标差异,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ET患者伴随轻度骨髓网状纤维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无增多组比较,增多组患者的TET2突变频率(30.77%vs 8.33%,P=0.048)、血小板计数(PLT)[(820.93±242.95)×10^(9)/L vs(673.93±174.00)×10^(9)/L,P=0.01]、乳酸脱氢酶[(285.63±97.60)U/L vs(213.46±45.14)U/L,P=0.02]、造血容量[(62.00±15.75)%vs(53.20±12.82)%,P=0.04]、粒系细胞占比[(63.64±8.61)%vs(57.70±8.80)%,P=0.02]、粒红细胞比[(4.01±2.02)vs(2.88±1.58),P=0.04]均明显增多,原始细胞占比[(0.46±0.67)%vs(1.52±1.03)%,P<0.01]明显减少;2组患者JAK2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P<0.05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ET2突变、PLT>800×10^(9)/L是ET患者网状纤维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ET2突变、PLT>800×10^(9)/L是ET患者发生网状纤维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网状纤维增多 TET2基因突变 血小板
原文传递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肝郁血热夹瘀证与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临床与生物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继聪 刘为易 +9 位作者 王子卿 李雨蒙 杨二鹏 王德好 李芋锦 明静 吕妍 孙明谦 陈卓 胡晓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2-1457,共6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肝郁血热夹瘀证和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临床特征及生物学差异。方法 本研究方案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o. ChiCTR2200057736)。将85例ET患者按证型分为肝郁血热夹瘀证(58例)和肝郁脾虚夹瘀证(27例)...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肝郁血热夹瘀证和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临床特征及生物学差异。方法 本研究方案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No. ChiCTR2200057736)。将85例ET患者按证型分为肝郁血热夹瘀证(58例)和肝郁脾虚夹瘀证(27例),分析两证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预后危度及影响因素、血栓危度及影响因素、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85例ET患者中,肝郁血热夹瘀证患者血红蛋白浓度[(146.0±21.2)g/L]高于肝郁脾虚夹瘀证[(135.6±21.6)g/L,P=0.039]。肝郁血热夹瘀证患者有血栓史的比例[84.5%(49/58)]高于肝郁脾虚夹瘀证[18.5%(5/27),P<0.001]。肝郁血热夹瘀证患者高危预后比例[41.4%(24/58)]高于肝郁脾虚夹瘀证[14.8%(4/27),P=0.015]。两证型患者的ET驱动基因(JAK2V617、CALR、MPL)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例进行了非驱动基因检测的患者中,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TET2突变率[26.3%(5/19)]高于肝郁血热夹瘀证[2.5%(1/40),P<0.001]。结论 肝郁血热夹瘀证与肝郁脾虚夹瘀证的ET患者在血红蛋白浓度(HGB)、血栓史、高危预后、基因突变方面存在差异。与肝郁脾虚夹瘀证比较,肝郁血热夹瘀证的血栓事件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肝郁血热夹瘀证 肝郁脾虚夹瘀证 临床特征 生物学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