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嵇康《声无哀乐论》礼乐批评的再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牛贵琥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对音乐的社会功能的认识 ,直接关系着如何理解音乐的本质。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正是在论声的同时对“乐”详加论述 ,为达到解清音乐的本质 ,阐释了音乐社会功能之所以形成的真相。反映了其音乐理论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论》 社会功能 音乐理论 礼乐批评 情感表达
下载PDF
《文选》六臣注议 被引量:2
2
作者 牛贵琥 董国炎 《晋中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28-31,共4页
唐高宗显庆中,李善受曹宪之学为《文选》作注,人称李善注.至唐玄宗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为集注《文选》,人称五臣注.南宋以后有人将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成为所谓“六臣注”.清人又从中将李注辑出... 唐高宗显庆中,李善受曹宪之学为《文选》作注,人称李善注.至唐玄宗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为集注《文选》,人称五臣注.南宋以后有人将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成为所谓“六臣注”.清人又从中将李注辑出,成为现在通行的李注《文选》.唐人著述,传世已稀,而《文选》这两种不同的注释本却还完整地留存至令.研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得失,对当今的古书注释和理解是有重大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吕延祚 吕向 周翰 工部侍郎 显庆 班剑 姚宽 释事 幽通赋
下载PDF
阮籍至东平考 被引量:5
3
作者 牛贵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48-50,共3页
阮籍之所以要到东平,司马昭之所以一听阮籍要去东平就大悦,去后之所以仅十余日就还,就在于阮籍通过到东平和《东平赋》向司马昭明确了立场和态度,并表示要对其有所作为。
关键词 阮籍 魏晋文学 东平赋
下载PDF
金元诗歌“温柔敦厚”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2
4
作者 牛贵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9,共8页
"温柔敦厚"是金元文士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和审美追求。主要由情性说和尊古说组成。情性说为温柔敦厚的理论基础,尊古说为温柔敦厚追求的目标。这个理论是通过对经学有选择地吸收和演绎,完成了诗歌从政治的道德的标准到审美标... "温柔敦厚"是金元文士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和审美追求。主要由情性说和尊古说组成。情性说为温柔敦厚的理论基础,尊古说为温柔敦厚追求的目标。这个理论是通过对经学有选择地吸收和演绎,完成了诗歌从政治的道德的标准到审美标准的转化而形成;是以诗为专门之学的产物;促进了诗歌和诗人的独立性;追求诗歌优美、安闲、高逸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诗歌 诗歌理论 “温柔敦厚”
下载PDF
略谈古代通俗小说中诗词之弊端 被引量:1
5
作者 牛贵琥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14,23,共8页
小说中夹杂有大量的诗词,是古代通俗小说的一大特色。这除了有其积极的作用外,还存在着七大弊端,其原因则在于小说和诗词各自固有的特质间的差异和冲突所造成的不相容。
关键词 古代小说研究
下载PDF
略论《金瓶梅》中的商官一体化现象
6
作者 牛贵琥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6-90,共5页
略论《金瓶梅》中的商官一体化现象牛贵琥《金瓶梅》中的主人公西门庆应是封建社会商官一体化的典型。他发迹前经营着铺子买卖,为官之后为商业经营更加重视,利用官宦的身份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狮子街的铺面就是他当了提刑后开张的。... 略论《金瓶梅》中的商官一体化现象牛贵琥《金瓶梅》中的主人公西门庆应是封建社会商官一体化的典型。他发迹前经营着铺子买卖,为官之后为商业经营更加重视,利用官宦的身份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狮子街的铺面就是他当了提刑后开张的。他于饮酒作乐之时念念不忘安排查点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西门庆 一体化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萌芽 商人意识 古典文学研究 孟玉楼 政治生活 商业经营
下载PDF
论郑珍的诗学观及与元好问的比较
7
作者 牛贵琥 《晋阳学刊》 CSSCI 2012年第3期18-21,共4页
郑珍的诗学观是崇古尊经、修身力行、苦学专精、自得性情。他的诗歌便是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结果。郑珍的诗学观与元好问同中有异,这对于解读他们各自的作品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郑珍 元好问 诗学观 晚清诗歌
下载PDF
金代文学与金代社会
8
作者 牛贵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特殊的社会必然造就其文学的特殊性,在分析金代社会的基础上来理解金代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旨在寻找出正确的研究方法。金之侵宋使金初"借才异代"人士的作品内容单调、意旨晦涩;金代文士政治地位低下,使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面... 特殊的社会必然造就其文学的特殊性,在分析金代社会的基础上来理解金代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旨在寻找出正确的研究方法。金之侵宋使金初"借才异代"人士的作品内容单调、意旨晦涩;金代文士政治地位低下,使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面十分狭窄;金代以科举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形成文学创作形式主义泛滥;金代统一区域文化的形成,促成文学观念的转变。金代特殊的社会必然造就其文学的特殊性,应依此来分析理解金代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文学 金代社会 区域文化 文学观念 文学现象
下载PDF
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与金代社会及文坛的关系
9
作者 牛贵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少数民族政权下统一的区域文化形成后的产物。其核心不是反封建,而是女真统治者观念的反映。其写作主旨和元好问等金代文士的理想追求相一致,体现的是金代文学发展的总趋势。其写情和叙事的潮流,是元代文...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少数民族政权下统一的区域文化形成后的产物。其核心不是反封建,而是女真统治者观念的反映。其写作主旨和元好问等金代文士的理想追求相一致,体现的是金代文学发展的总趋势。其写情和叙事的潮流,是元代文学兴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解元 西厢记 元好问 金代文学
下载PDF
论答禄与权《杂诗》及皈依汉文明的原因
10
作者 牛贵琥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答禄与权采用"杂诗"这一体裁,是为了便于表现这一时期复杂的心境。其内容、写作手法、艺术风格和汉魏六朝古诗相一致,但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表现出温柔敦厚的特征。其出仕明朝以及一系列的表现都可于此得到印证。作为亡国的... 答禄与权采用"杂诗"这一体裁,是为了便于表现这一时期复杂的心境。其内容、写作手法、艺术风格和汉魏六朝古诗相一致,但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表现出温柔敦厚的特征。其出仕明朝以及一系列的表现都可于此得到印证。作为亡国的太阳汗的子孙,源远流长的汉文明填补了心灵的空缺,并和远祖的文明融合在一起。这是其真诚皈依汉文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答禄与权 《杂诗》 元代文学 乃蛮诗人
下载PDF
论倪瓒的“表逸气”“不求形似”及诗歌绘画的融合
11
作者 牛贵琥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倪瓒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表逸气""不求形似"的观点,颠覆了传统的绘画理念,为绘画者和看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其意义在于将绘画由表物象转变为表我,带来绘画的目的和角色的改变;其理论体现的是画与诗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 倪瓒 诗歌 文人画 逸趣
下载PDF
蚩尤、炎帝、神农关系考
12
作者 牛贵琥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15,共5页
蚩尤和炎帝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后裔或臣属的关系。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是不同的两次战争,而且后一次的战争是黄炎联合战败的蚩尤。炎帝和神农并非一个人,古人之所以将其合并为一是因为神农氏是农业时代的部族,而炎帝正是后来农业部族的首领。
关键词 蚩尤 炎帝 神农 黄帝
下载PDF
从《诗经·唐风》看晋国文化特色
13
作者 牛贵琥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14,共6页
晋国之所以能够强大的原因,可以围绕季札观周乐时对《诗经·唐风》的评价这个核心,从《唐风》中的"勤""正""忠""预""朴"五个基本特征进行考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勤&qu... 晋国之所以能够强大的原因,可以围绕季札观周乐时对《诗经·唐风》的评价这个核心,从《唐风》中的"勤""正""忠""预""朴"五个基本特征进行考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勤"为富国之本源;"正"为走向成功的保证;"忠"为事业的纽带;"预"为成功的前瞻性;"朴"为前进中的校正器。其形成的原因则在于晋国处唐尧故地,四面皆戎狄,多元文化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唐风》 晋国文化
下载PDF
论老子的思想结构
14
作者 牛贵琥 《晋中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6-23,共8页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其认识道的途径是:无——虚——静。无是其理论的本源,虚是体道时的精神状态,静是体道的必要前提。"常无""常有"则是其关键所在。将这个理论运用于治国之中,则根据无提出无为,根...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其认识道的途径是:无——虚——静。无是其理论的本源,虚是体道时的精神状态,静是体道的必要前提。"常无""常有"则是其关键所在。将这个理论运用于治国之中,则根据无提出无为,根据虚、静提出去智、不争、柔弱胜刚强。无为是老子为治的总纲,去智则是为治的前提,不争是为了无为所采取的措施,柔弱胜刚强则是这一措施所收到的效果。求源式的思维是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无为
下载PDF
论金院本之特征及金元曲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15
作者 牛贵琥 《晋中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3,93,共4页
金院本包含着元杂剧的性质在内,并不是如元代院本一样纯为滑稽之短剧,诸宫调有着多种表演方式接近戏剧。金元之曲和诗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增加了新的质素,但直到今天与诗、词三者还是并行而不悖。其兴起并不是和传统文学相对立,... 金院本包含着元杂剧的性质在内,并不是如元代院本一样纯为滑稽之短剧,诸宫调有着多种表演方式接近戏剧。金元之曲和诗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增加了新的质素,但直到今天与诗、词三者还是并行而不悖。其兴起并不是和传统文学相对立,更不可能是取而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院本 金元戏曲 传统文学
下载PDF
长善救失——姚奠中先生教学理念与实践
16
作者 牛贵琥 《大学书法》 2020年第4期36-39,共4页
姚奠中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其1939年安徽泗县北乡柏浦组织"菿汉国学讲习班"所手拟教条便有集中的体现。"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正己"包括师生双方,"从义"... 姚奠中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其1939年安徽泗县北乡柏浦组织"菿汉国学讲习班"所手拟教条便有集中的体现。"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正己"包括师生双方,"从义"是端正思想,"博学"是学习境界,"勇决"是落实行动,"用世"是教育和学习的目标。五者既是姚先生的教育大纲,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总的来说,是培养高尚的、有道德的、有学问的、言行一致的、自强报国的人才,也就是以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那么,姚先生是如何将其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之中的呢?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的层面,会使我们更受启发,更有利于当前的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善救失 学习境界 从义 言行一致 教学实践 理念与实践
下载PDF
有韵为诗,格律难废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奠中 牛贵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旧体诗词”这个名称不太准确,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名称。比如著有《香港诗词论稿》并在香港主办过十几次“诗词大赛”的黄坤尧教授主张称“传统诗词”,日本人称“汉诗”,还有人主张称“国诗”,等等,都不尽如意。总之都是指... “旧体诗词”这个名称不太准确,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名称。比如著有《香港诗词论稿》并在香港主办过十几次“诗词大赛”的黄坤尧教授主张称“传统诗词”,日本人称“汉诗”,还有人主张称“国诗”,等等,都不尽如意。总之都是指中国古代形成的各种诗词体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号召“诗界革命”,“五四”以后新体自由诗大兴,旧体诗词便不再是诗坛的骄子了。但其时隐时显,不绝如缕,在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圈中的命运不尽相同。百年间,旧体诗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旧韵与新韵、格律宽严、创新体制、旧形式与新内容如何融洽、如何提高艺术质量等。尤其是学术研究对现代旧体诗词创作的“三不管”现象,自有其复杂的现实缘故。近些年,文学研究界偶有学者关注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也有人以此申请到国家或省、部立项的文献整理或史实梳理研究课题,但总体看来研究仍很薄弱。为此,我们邀请了前辈学人姚奠中先生及目前在大陆、香港诗界非常活跃而且颇有影响的几位诗人学者写了这组文章,探讨一些具体问题,希望引起学界朋友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词 20世纪 命运 未来
下载PDF
《全元文》补遗三篇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润民 牛贵琥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0-43,共4页
我们在进行山西古文献田野调查时发现山西浑源孙氏墓碑数通,其中郝采麟、姚匡弼所撰三篇碑文为大型断代文总集《全元文》所未收,可作补遗。同时对碑文相关内容略作探讨。
关键词 全元文 都采麟 姚匡弼
下载PDF
论梁武帝之亡国并非由于佞佛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贵琥 《五台山研究》 1990年第4期3-5,共3页
梁武帝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由于他既是创业之君又是亡国之君,历来世人每把梁末的社会动乱及灭亡,归咎于梁武帝的佞佛。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现分析如下。首先,佞佛是南北朝的共同风气,并不只是梁武帝时独有的现象。佛教自... 梁武帝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由于他既是创业之君又是亡国之君,历来世人每把梁末的社会动乱及灭亡,归咎于梁武帝的佞佛。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现分析如下。首先,佞佛是南北朝的共同风气,并不只是梁武帝时独有的现象。佛教自东汉时传入我国,经过魏晋到南北朝,进入一个兴盛阶段。南朝帝王,大都尊崇佛教。宋文帝曾对何尚之等人说:“范泰、谢灵运每云: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耳;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邪!颜延年之折《达性》、宗少文之难《白黑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亡国之君 颜延年 社会动乱 范泰 何尚 于梁 白黑论 中国佛教史 典文 宗少文
下载PDF
《宋书·百官志》系后人补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贵琥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笔者曾将《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和《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汪绍楹校本)、《初学记》(中华书局点校本)逐一校勘,结果发现今本《宋书·百官志》和《艺术类聚》、《初学记》所引的内容几乎无一条相合,并且有很大的出入。而除《... 笔者曾将《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和《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汪绍楹校本)、《初学记》(中华书局点校本)逐一校勘,结果发现今本《宋书·百官志》和《艺术类聚》、《初学记》所引的内容几乎无一条相合,并且有很大的出入。而除《百官志》外,两部类书所引《宋书》其它各《志》及《传》的内容都只是有个别字句不同而已。因此,笔者认为今本《宋书·百官志》(以下简称《百官志》)已非其旧,为后人所补。现证之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书·百官志》 《艺文类聚》 《初学记》 类书 官职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