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乡村争水问题研究的三种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牛静岩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49,54,共5页
因争水引发纠纷是我国农村社会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关于中国乡村争水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视角,区域社会史对争水的研究的观点集中在以水为中心建构的社会关系,还有学者将农村争水问题作为理解我国乡村治理的一个切入点,同时,在... 因争水引发纠纷是我国农村社会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关于中国乡村争水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视角,区域社会史对争水的研究的观点集中在以水为中心建构的社会关系,还有学者将农村争水问题作为理解我国乡村治理的一个切入点,同时,在解决争水纠纷时体现的国家法与习惯法之间的互动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将多学科的视角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乡村的历史与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社会 乡村治理 习惯法
下载PDF
自由主义的困境与善的回归——读《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被引量:1
2
作者 牛静岩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年第5期190-191,共2页
在《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桑德尔分析了公正的三种进路:功利主义公正观、自由主义公正观,以及正义应当涉及到德性的培养以及关于公共善论证的公正观。桑德尔认为前两种公正观都有缺陷,公正社会的形成需要人们共同推理良善生活的... 在《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桑德尔分析了公正的三种进路:功利主义公正观、自由主义公正观,以及正义应当涉及到德性的培养以及关于公共善论证的公正观。桑德尔认为前两种公正观都有缺陷,公正社会的形成需要人们共同推理良善生活的意义。最后他提出了新型共同善政治的设想,而这种设想本身也是不完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德尔 罗尔斯 自由主义 共同善
下载PDF
“水案”中国的治理性失衡——以漳河上游流域的村落水纠纷为例
3
作者 牛静岩 牛潇蒙(校译) 《政治人类学评论》 2018年第2期1-48,208-213,288,共55页
水与土都是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由于土的固定性以及长在土里的庄稼无法移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被固定在土地之上,费孝通据此提出"乡土中国"的理论。而由水的流动性引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或者冲突,围绕水的利用可能形成... 水与土都是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由于土的固定性以及长在土里的庄稼无法移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被固定在土地之上,费孝通据此提出"乡土中国"的理论。而由水的流动性引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或者冲突,围绕水的利用可能形成一整套勾连国家与社会、历史与现在的社会文化关系。置于乡村社会的"平常-非常"这一框架下,考察分析漳河上游流域、河北省与河南省交界的两个村落间的争水纠纷:在平常的日子里,西山村与东平村的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多样的社会交往,村庄的边界隐于背后;在村落间由于争水而发生纠纷的"非常"状态之下,村落的边界一方面向彼此闭合,一方面向国家力量开放。在此过程中,村落内部并不是同质的,政治精英的个人意愿与实践、政治精英之间以及政治精英与普通村民之间的互动都对国家力量进入乡村的方式形成影响。村落再次由"非常"回归到"平常"后,在非常状态下得以进入乡村的国家权力被村落政治精英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转化与应对。村庄同时也面临着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冲击。国家治理事业原初的目的是改善人们的生活,但因为当地人的实践,从上而下的、设计相对单一的治理方式在实际上带来的结果是两个村落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而这种"治理性失衡"即原博士论文题目中"伤"字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平常-非常”动态平衡 水渠 水利社会 治理性失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