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8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都赋》的撰年及其它
被引量:
6
1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0-80,共11页
左思《三都赋》很可能撰成于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只有将撰年定为295年,才能与左思一生事迹基本相符。唯史载卒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的皇甫谧曾为《三都赋》写序,此则与295年赋成之说不合。对此矛盾现象,可作两种解释:(一) 皇甫谧所...
左思《三都赋》很可能撰成于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只有将撰年定为295年,才能与左思一生事迹基本相符。唯史载卒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的皇甫谧曾为《三都赋》写序,此则与295年赋成之说不合。对此矛盾现象,可作两种解释:(一) 皇甫谧所见可能为《三都赋》未定稿,并据此写序;其后左思又向张载访岷邛之事,对赋继续加以修改,方成定稿。(二) 由于皇甫谧文才平庸、后半生身体瘫痪,加之皇序与左思自序在主旨和结构等方面基本相同,因此,所谓的皇序是否为皇甫谧所写,值得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甫谧
别传
晋书
三都赋
秘书监
著作郎
入洛
晋武帝
矛盾现象
元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律运周 日新其业——《文心雕龙·通变》新探
被引量:
5
2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7-96,48,共11页
《通变》篇并非继承与革新的专论。强调文学的发展创新,才是刘勰“通变”论的主要思想,而本篇中“通变”之义,主要指“文辞气力”的发展创新。当然全篇所论,并非绝无继承与革新之意,“相因”就近于继承,“通变”就近干革新,不过它只是...
《通变》篇并非继承与革新的专论。强调文学的发展创新,才是刘勰“通变”论的主要思想,而本篇中“通变”之义,主要指“文辞气力”的发展创新。当然全篇所论,并非绝无继承与革新之意,“相因”就近于继承,“通变”就近干革新,不过它只是讲“有常之体”的“相因”和“文辞气力”的“通变”。刘勰不以《因革》(继承与革新)名篇,而以《通变》名篇,意在突出友展创新。《通变》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段,一段是批评“九代咏歌”中楚汉以后之作在“有常之体”方面未能“相因”,一段是批评汉人之作在“文辞气力”方面未能“通变”。前一段是以实际创作中的教训,反证“有常之体”非“相因”不可;后一段是以实际创作中的教训,反证“文辞气力”非“通变”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变
继承与革新
发展创新
因革
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发展变化
文学发展
六朝文学
文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的“征圣”、“宗经”思想
被引量:
6
3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1986年第2期5-15,共11页
“征圣”、“宗经”是《文心雕龙》全书的指导思想。其所征之“圣”为儒家圣人,所宗之“经”是儒家的五经,这是很明确的。既如此,它和不属儒家之道的“原道”观,怎样构成一个文学观的整体呢?主张“征圣”、“宗经”,是否要求文学作品应...
“征圣”、“宗经”是《文心雕龙》全书的指导思想。其所征之“圣”为儒家圣人,所宗之“经”是儒家的五经,这是很明确的。既如此,它和不属儒家之道的“原道”观,怎样构成一个文学观的整体呢?主张“征圣”、“宗经”,是否要求文学作品应当宣扬儒家思想呢?评论文学有何“征圣”、“宗经”的必要呢?这些问题,虽过去还未展开具体的讨论,但在许多论著中,是存在着相当歧异的认识的。这既影响及对刘勰“原道”论的理解,更有碍对刘勰整个文学思想的认识。本文即试图对此做点具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经
孔子
文心雕龙
研究者
儒家思想
修辞观
古文学派
黄侃
儒家之道
圣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原道”论管见
被引量:
5
4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1984年第6期50-59,共10页
毕万忱、李淼同志从一九七九年发表第一篇《试论刘勰文源于道的思想》,到一九八三年底,就集成十余万言的《文心雕龙论稿》。集成之后,以嘱为序,有幸成为此书的第一名读者,我自己是感到收益不小的。常感龙学发展到今天,很须要有新的方法...
毕万忱、李淼同志从一九七九年发表第一篇《试论刘勰文源于道的思想》,到一九八三年底,就集成十余万言的《文心雕龙论稿》。集成之后,以嘱为序,有幸成为此书的第一名读者,我自己是感到收益不小的。常感龙学发展到今天,很须要有新的方法、新的路子、新的突破。《论稿》虽不能说已有什么重大突破,甚至他们所论及的一些问题,就个人浅见,还不能说都已解决得很圆满、很理想了,如“文源于道”的提法,《辨骚》篇的“四异”都是对屈原浪漫主义特色的“充分肯定”等论点,就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道
儒道佛
文心雕龙
佛教思想
自然之道
儒家之道
圣人
灭惑论
儒家思想
般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汉人论赋到刘勰的赋论
被引量:
3
5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1988年第1期34-41,共8页
汉人论赋的基本观念是有无“风谕”。刘勰的赋论既有继承汉人“风谕”说的一面,但又和汉人走的路子大不相同。刘勰的赋论以赋体“铺采捣文”的特点为核心,一方面要求极力对事物进行描绘,另一方面又要求体物写志,反对辞采过于淫侈。刘勰...
汉人论赋的基本观念是有无“风谕”。刘勰的赋论既有继承汉人“风谕”说的一面,但又和汉人走的路子大不相同。刘勰的赋论以赋体“铺采捣文”的特点为核心,一方面要求极力对事物进行描绘,另一方面又要求体物写志,反对辞采过于淫侈。刘勰不仅注重汉赋形象描绘的特色,而且总结了汉赋的“侧附”、夸张等艺术经验,这说明他对汉赋形象描绘的重视是有意识的。刘勰的赋论虽然主要从汉赋的经验中总结出来,但却反映了文学艺术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研究
赋论
艺术创造
汉人
司马相如
艺术经验
文学创作
司马迁
辞赋
体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论民间文学
被引量:
3
6
作者
牟世金
《青海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58-65,共8页
在刘勰的时代,还不可能形成“民间文学”的观念;《文心雕龙》中也没有论民间文学的专篇,但在《明诗》、《乐府》、《颂赞》、《谐隐》、《诸子》、《书记》、《时序》等篇中,都有一些论述。民间文学既非一种文体,分论于各有关篇内是自...
在刘勰的时代,还不可能形成“民间文学”的观念;《文心雕龙》中也没有论民间文学的专篇,但在《明诗》、《乐府》、《颂赞》、《谐隐》、《诸子》、《书记》、《时序》等篇中,都有一些论述。民间文学既非一种文体,分论于各有关篇内是自然的。其中论及神话、民歌、民谣、谚语、谜语和笑话等,内容相当广泛。刘勰不分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而分体合论,本来是对的,之所以要对此作集中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刘勰
《文心雕龙》
文人创作
民间创作
谚语
文体
《诗经》
人民群众
谜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文心雕龙》看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被引量:
2
7
作者
牟世金
《学术研究》
1983年第4期107-113,共7页
中国古代文论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研究这种特色,是古文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还要做许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从某一侧面进行专题研究,也可对某一个时期、某一专著进行剖析...
中国古代文论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研究这种特色,是古文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还要做许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从某一侧面进行专题研究,也可对某一个时期、某一专著进行剖析。当然,也可进行一些总的探讨。朱光潜先生曾提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大半是围绕着《诗经》而作的评论和总结”,由此形成中国诗论的三大特点:一是以情为主,二是根据自然而不止于自然,三是重教化。这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很有启发。刘勰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文心雕龙
民族特色
文学理论
理论结构
文学创作
古文论
艺术特点
文与道
创作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辨骚》篇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
1
8
作者
牟世金
《中州学刊》
198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拙文《〈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刊出后,两年来,赵永纪、滕福海、李炳勋、马宏山等同志,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是我竭诚欢迎的。赵、滕、李、马诸文,主要是对拙文中的“总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
拙文《〈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刊出后,两年来,赵永纪、滕福海、李炳勋、马宏山等同志,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是我竭诚欢迎的。赵、滕、李、马诸文,主要是对拙文中的“总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别是集中在《辨骚》篇的归属上,即此篇应归全书总论还是文体论。因此,本文只对此略陈己见,其他问题,留待另文。 (一) 关于《辨骚》篇归属问题就我所知,早在一九二七年就出现两种对立的看法了。如刘师培以《明诗》至《谐隐》的十篇为“有韵之文”,梁绳袆则以《辨骚》至《书记》的二十一篇为“文章流别论”。范文澜更早在一九二三年就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骚》
文体论
刘勰
正纬
总论
“文之枢纽”
宗经
《文心雕龙》
《楚辞》
归属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亲繁殖”小议
被引量:
1
9
作者
牟世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2-2,共1页
最近参加香港的一次国际学术会,和几位台湾学者同住一幢小宾馆。茶余饭后,交谈起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发扬,颇多同感。当我直率地讲到台湾的一种不良学风时。
关键词
近亲繁殖
国际学术会
文化遗产
台湾学者
不良学风
小议
学生
香港
宾馆
同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生平新考
被引量:
1
10
作者
牟世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0-19,共10页
《梁书·刘勰传》:“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晋书·地理志下》以东莞郡置于太康元年,《宋书·州郡志一》则谓:“晋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据《晋书·宣五王传》:“武帝践阼,封(司马(亻由))东莞郡王,邑万六百户。...
《梁书·刘勰传》:“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晋书·地理志下》以东莞郡置于太康元年,《宋书·州郡志一》则谓:“晋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据《晋书·宣五王传》:“武帝践阼,封(司马(亻由))东莞郡王,邑万六百户。始置二卿,特诏诸王自选令长。”②当以《宋书》所说为是。莒,今山东莒县,原为春秋时莒子国,汉置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新考
萧子良
晋武帝
地理志
晋书
南齐书
琅邪
将军
总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思想三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1981年第1期51-60,93,共11页
(一) 刘勰自幼深受佛教洗礼,出仕以后,佛教已被正式宣布为国教,也没有中止其佛教活动,最后燔发自誓,决心出家;但他的《文心雕龙》,又以尊孔宗经为主旨,口口声声以儒家经典为依据。这是不是一个矛盾,怎样理解这个矛盾,是了解刘勰思想所...
(一) 刘勰自幼深受佛教洗礼,出仕以后,佛教已被正式宣布为国教,也没有中止其佛教活动,最后燔发自誓,决心出家;但他的《文心雕龙》,又以尊孔宗经为主旨,口口声声以儒家经典为依据。这是不是一个矛盾,怎样理解这个矛盾,是了解刘勰思想所必须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刘勰的思想中,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怎样处理儒与佛的关系,这是个有待研究的客观存在的问题。过去的论者,或以为《文心雕龙》与佛教思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思想
三论
原道
文心雕龙
般若
儒家经典
灭惑论
儒道
古代传说
佛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朝经学的中衰与发展
被引量:
1
12
作者
牟世金
《青海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75-84,共10页
皮锡瑞渭:“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这是治经学史者的传统观点。张衡早就讲到:“愍文学之弛废,怀儒林之陵迟”;魏明帝则说:“兵乱以来,经学废绝”。作如是论者,其后甚多。但从皮氏所说:“郑(玄)学出而汉学衰,王肃出而郑学亦衰”,...
皮锡瑞渭:“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这是治经学史者的传统观点。张衡早就讲到:“愍文学之弛废,怀儒林之陵迟”;魏明帝则说:“兵乱以来,经学废绝”。作如是论者,其后甚多。但从皮氏所说:“郑(玄)学出而汉学衰,王肃出而郑学亦衰”,其故在“郑君为汉儒败坏家法之学”,王肃“效郑君而尤甚”,我们反而由此看到:儒家经学在两汉之后虽是中衰了,但也有发展。不过从什么角度来看其兴衰,衰的是什么,发展的是什么,都应作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中衰
儒学
魏晋南北朝
汉儒
五经博士
后汉书
汉末
王肃
儒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心雕龙》成书日历史条件和作者思想——《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之一 ‘
被引量:
1
13
作者
牟世金
《齐鲁学刊》
1981年第2期59-65,共7页
出现在公元五、六世纪之交的《文心雕龙》,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在世界文艺理论史上,也是一部值得我们引为自豪的杰作。早在公元九世纪初,《文心雕龙》的部分内容便流传海外。公元一七三一年,日本出版了冈白驹校正的《文心...
出现在公元五、六世纪之交的《文心雕龙》,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在世界文艺理论史上,也是一部值得我们引为自豪的杰作。早在公元九世纪初,《文心雕龙》的部分内容便流传海外。公元一七三一年,日本出版了冈白驹校正的《文心雕龙》句读本,这是国外出版的第一个《文心雕龙》版本。十九世纪以后,国外不仅出版过多种《文心雕龙》的原本和译本,供研究《文心雕龙》的“通检”和“索引”也不断出现了。这说明,《文心雕龙》在理论上的成就及其历史贡献,正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各国文学研究者所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条件
重要地位
历史贡献
文心雕龙
公元
世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十三年
奉朝请
统治阶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陸侃如传略
被引量:
1
14
作者
牟世金
龚克昌
《晋阳学刊》
1983年第5期81-88,共8页
一九七九年十月,在昆明的一次学术会议中,杨明照先生讲到陆侃如先生的一段海外趣闻:一九三五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人向陆侃如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何不言西北?陆应声而答,“西北有高楼”。杨先生谓此问答...
一九七九年十月,在昆明的一次学术会议中,杨明照先生讲到陆侃如先生的一段海外趣闻:一九三五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人向陆侃如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何不言西北?陆应声而答,“西北有高楼”。杨先生谓此问答,可入“新世说”。非此五字相答,不能成其妙。作为艺术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陆侃如
中国诗史
古典文学研究
文心雕龙
巴黎大学
讨论班
中古文学
宋玉
楚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艺术构思论的渊源与发展
15
作者
牟世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7-175,共9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历史上第一篇相当全面而系统的艺术构思专论,它植根于六朝时期文坛艺苑乃至魏晋玄学思辨精神的肥沃土壤,它的形成与当时的画论、书论以至整个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密切相关,其具体的论点则明显地本于...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历史上第一篇相当全面而系统的艺术构思专论,它植根于六朝时期文坛艺苑乃至魏晋玄学思辨精神的肥沃土壤,它的形成与当时的画论、书论以至整个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密切相关,其具体的论点则明显地本于陆机《文赋》。刘勰正是在对多种艺论的博取融汇中注以己见,把艺术构思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刘勰艺术构思论的成就的标志是“神与物游’,而在由“物象”到“意象”、达到心物同一的过程中,则具体描述了艺术家必备的各种素养、作为艺术表达符号的言辞与艺术构思和创造的关系、灵感和思路所由畅达的途径和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构思
刘勰
渊源
文心雕龙
思辨精神
魏晋玄学
六朝时期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苞会通”——《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中的一节
16
作者
牟世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52-56,共5页
《文心雕龙·序志》中说的“苞会、通”,是刘勰论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苞会、通”,指从《通变》到《附会》各篇的有关论述。《序志》所讲各篇先后,和《文心雕龙》的实际排列次序并不一致。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引论
译注
会通
《序志》
《通变》
排列次序
刘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戏剧艺术共同规律初探
17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1987年第3期62-72,共11页
美国J·刘若愚以为:“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使我们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学。”(《中国的文学理论》)。从艺术理论是艺术经验的概括来看,这话是可信的。本文便主要从中西戏剧理论上来探讨其共同性。中西戏剧艺术之别,论者甚多,以至...
美国J·刘若愚以为:“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使我们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学。”(《中国的文学理论》)。从艺术理论是艺术经验的概括来看,这话是可信的。本文便主要从中西戏剧理论上来探讨其共同性。中西戏剧艺术之别,论者甚多,以至有人认为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文学样式。但莎士比亚的戏剧能为中国观众所爱好,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亦为西方观众所赞赏,是必有其共同之迹可寻。人皆言异而我言同,其有未当,幸以门外剧谈者的大胆妄言视之;盖以应香港中大主办国际比较文学盛会之约而逼上梁山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古典戏剧
舞台艺术
戏剧理论
演员
表演艺术
观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李渔
中国戏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对古代现实主义理论的贡献
18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1983年第1期64-71,共8页
“现实主义”是个尚有争议的概念,特别是用以论述古代文学,问题更多。本文所论,主要是在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刘勰的理论起到了什么作用,他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形成或发展有什么贡献。什么是“现实主义”,给它一个什么确切...
“现实主义”是个尚有争议的概念,特别是用以论述古代文学,问题更多。本文所论,主要是在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刘勰的理论起到了什么作用,他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形成或发展有什么贡献。什么是“现实主义”,给它一个什么确切的定义,才能既实用于小说、戏剧,又适用于诗词歌赋,这自然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理论
古代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我国古代
文学创作
浪漫主义
艺术构思
诗词歌赋
文心雕龙
艺术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的读书法
19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1982年第4期48-49,84,共3页
我从五岁发蒙读《三字经》,到现在已读书五十年了,略晓读书之法,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也还在不断走弯路中继续探索。我的粗浅体会是:读书必须得法,但无一定之法;前辈的经验必须吸取,但又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得来;读书之法法无穷,必须在实践...
我从五岁发蒙读《三字经》,到现在已读书五十年了,略晓读书之法,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也还在不断走弯路中继续探索。我的粗浅体会是:读书必须得法,但无一定之法;前辈的经验必须吸取,但又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得来;读书之法法无穷,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所以,这里讲的读书法,不可能是万灵的。古人认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就是他们的读书法,虽然不无道理,却流弊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书
读书法
读书方法
五十年
三字经
实践
万灵
日常交谈
治学经验
朋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的“论文叙笔”——《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之一
20
作者
牟世金
《东岳论丛》
1981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一《文心雕龙》中从《辨骚》到《书记》的二十一篇是“论文叙笔”。这二十一篇分别论述了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弔、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
一《文心雕龙》中从《辨骚》到《书记》的二十一篇是“论文叙笔”。这二十一篇分别论述了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弔、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三十五种文体。刘勰对每种文体都讲了它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所以,通常称这二十一篇为文体论。但这二十一篇,并不仅仅是论述文体,更主要的还是分别总结晋宋以前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刘勰之所以能建立以唯物观点为主的文学理论体系,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能从实际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叙笔
文心雕龙
文体论
写作经验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明诗
颜延之
诗言志
非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都赋》的撰年及其它
被引量:
6
1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0-80,共11页
文摘
左思《三都赋》很可能撰成于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只有将撰年定为295年,才能与左思一生事迹基本相符。唯史载卒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的皇甫谧曾为《三都赋》写序,此则与295年赋成之说不合。对此矛盾现象,可作两种解释:(一) 皇甫谧所见可能为《三都赋》未定稿,并据此写序;其后左思又向张载访岷邛之事,对赋继续加以修改,方成定稿。(二) 由于皇甫谧文才平庸、后半生身体瘫痪,加之皇序与左思自序在主旨和结构等方面基本相同,因此,所谓的皇序是否为皇甫谧所写,值得怀疑。
关键词
皇甫谧
别传
晋书
三都赋
秘书监
著作郎
入洛
晋武帝
矛盾现象
元康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律运周 日新其业——《文心雕龙·通变》新探
被引量:
5
2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7-96,48,共11页
文摘
《通变》篇并非继承与革新的专论。强调文学的发展创新,才是刘勰“通变”论的主要思想,而本篇中“通变”之义,主要指“文辞气力”的发展创新。当然全篇所论,并非绝无继承与革新之意,“相因”就近于继承,“通变”就近干革新,不过它只是讲“有常之体”的“相因”和“文辞气力”的“通变”。刘勰不以《因革》(继承与革新)名篇,而以《通变》名篇,意在突出友展创新。《通变》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段,一段是批评“九代咏歌”中楚汉以后之作在“有常之体”方面未能“相因”,一段是批评汉人之作在“文辞气力”方面未能“通变”。前一段是以实际创作中的教训,反证“有常之体”非“相因”不可;后一段是以实际创作中的教训,反证“文辞气力”非“通变”不可。
关键词
通变
继承与革新
发展创新
因革
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发展变化
文学发展
六朝文学
文辞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的“征圣”、“宗经”思想
被引量:
6
3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文史哲》
1986年第2期5-15,共11页
文摘
“征圣”、“宗经”是《文心雕龙》全书的指导思想。其所征之“圣”为儒家圣人,所宗之“经”是儒家的五经,这是很明确的。既如此,它和不属儒家之道的“原道”观,怎样构成一个文学观的整体呢?主张“征圣”、“宗经”,是否要求文学作品应当宣扬儒家思想呢?评论文学有何“征圣”、“宗经”的必要呢?这些问题,虽过去还未展开具体的讨论,但在许多论著中,是存在着相当歧异的认识的。这既影响及对刘勰“原道”论的理解,更有碍对刘勰整个文学思想的认识。本文即试图对此做点具体研究。
关键词
宗经
孔子
文心雕龙
研究者
儒家思想
修辞观
古文学派
黄侃
儒家之道
圣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原道”论管见
被引量:
5
4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文史哲》
1984年第6期50-59,共10页
文摘
毕万忱、李淼同志从一九七九年发表第一篇《试论刘勰文源于道的思想》,到一九八三年底,就集成十余万言的《文心雕龙论稿》。集成之后,以嘱为序,有幸成为此书的第一名读者,我自己是感到收益不小的。常感龙学发展到今天,很须要有新的方法、新的路子、新的突破。《论稿》虽不能说已有什么重大突破,甚至他们所论及的一些问题,就个人浅见,还不能说都已解决得很圆满、很理想了,如“文源于道”的提法,《辨骚》篇的“四异”都是对屈原浪漫主义特色的“充分肯定”等论点,就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原道
儒道佛
文心雕龙
佛教思想
自然之道
儒家之道
圣人
灭惑论
儒家思想
般若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汉人论赋到刘勰的赋论
被引量:
3
5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文史哲》
1988年第1期34-41,共8页
文摘
汉人论赋的基本观念是有无“风谕”。刘勰的赋论既有继承汉人“风谕”说的一面,但又和汉人走的路子大不相同。刘勰的赋论以赋体“铺采捣文”的特点为核心,一方面要求极力对事物进行描绘,另一方面又要求体物写志,反对辞采过于淫侈。刘勰不仅注重汉赋形象描绘的特色,而且总结了汉赋的“侧附”、夸张等艺术经验,这说明他对汉赋形象描绘的重视是有意识的。刘勰的赋论虽然主要从汉赋的经验中总结出来,但却反映了文学艺术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汉赋研究
赋论
艺术创造
汉人
司马相如
艺术经验
文学创作
司马迁
辞赋
体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论民间文学
被引量:
3
6
作者
牟世金
机构
山东大学中文系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58-65,共8页
文摘
在刘勰的时代,还不可能形成“民间文学”的观念;《文心雕龙》中也没有论民间文学的专篇,但在《明诗》、《乐府》、《颂赞》、《谐隐》、《诸子》、《书记》、《时序》等篇中,都有一些论述。民间文学既非一种文体,分论于各有关篇内是自然的。其中论及神话、民歌、民谣、谚语、谜语和笑话等,内容相当广泛。刘勰不分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而分体合论,本来是对的,之所以要对此作集中考察。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刘勰
《文心雕龙》
文人创作
民间创作
谚语
文体
《诗经》
人民群众
谜语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文心雕龙》看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被引量:
2
7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学术研究》
1983年第4期107-113,共7页
文摘
中国古代文论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研究这种特色,是古文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还要做许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从某一侧面进行专题研究,也可对某一个时期、某一专著进行剖析。当然,也可进行一些总的探讨。朱光潜先生曾提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大半是围绕着《诗经》而作的评论和总结”,由此形成中国诗论的三大特点:一是以情为主,二是根据自然而不止于自然,三是重教化。这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很有启发。刘勰主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文心雕龙
民族特色
文学理论
理论结构
文学创作
古文论
艺术特点
文与道
创作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辨骚》篇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
1
8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中州学刊》
198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文摘
拙文《〈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刊出后,两年来,赵永纪、滕福海、李炳勋、马宏山等同志,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是我竭诚欢迎的。赵、滕、李、马诸文,主要是对拙文中的“总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别是集中在《辨骚》篇的归属上,即此篇应归全书总论还是文体论。因此,本文只对此略陈己见,其他问题,留待另文。 (一) 关于《辨骚》篇归属问题就我所知,早在一九二七年就出现两种对立的看法了。如刘师培以《明诗》至《谐隐》的十篇为“有韵之文”,梁绳袆则以《辨骚》至《书记》的二十一篇为“文章流别论”。范文澜更早在一九二三年就以“
关键词
《辨骚》
文体论
刘勰
正纬
总论
“文之枢纽”
宗经
《文心雕龙》
《楚辞》
归属问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亲繁殖”小议
被引量:
1
9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2-2,共1页
文摘
最近参加香港的一次国际学术会,和几位台湾学者同住一幢小宾馆。茶余饭后,交谈起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发扬,颇多同感。当我直率地讲到台湾的一种不良学风时。
关键词
近亲繁殖
国际学术会
文化遗产
台湾学者
不良学风
小议
学生
香港
宾馆
同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生平新考
被引量:
1
10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0-19,共10页
文摘
《梁书·刘勰传》:“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晋书·地理志下》以东莞郡置于太康元年,《宋书·州郡志一》则谓:“晋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据《晋书·宣五王传》:“武帝践阼,封(司马(亻由))东莞郡王,邑万六百户。始置二卿,特诏诸王自选令长。”②当以《宋书》所说为是。莒,今山东莒县,原为春秋时莒子国,汉置县。
关键词
十七年
新考
萧子良
晋武帝
地理志
晋书
南齐书
琅邪
将军
总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思想三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文史哲》
1981年第1期51-60,93,共11页
文摘
(一) 刘勰自幼深受佛教洗礼,出仕以后,佛教已被正式宣布为国教,也没有中止其佛教活动,最后燔发自誓,决心出家;但他的《文心雕龙》,又以尊孔宗经为主旨,口口声声以儒家经典为依据。这是不是一个矛盾,怎样理解这个矛盾,是了解刘勰思想所必须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刘勰的思想中,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怎样处理儒与佛的关系,这是个有待研究的客观存在的问题。过去的论者,或以为《文心雕龙》与佛教思想无关。
关键词
佛教思想
三论
原道
文心雕龙
般若
儒家经典
灭惑论
儒道
古代传说
佛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朝经学的中衰与发展
被引量:
1
12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75-84,共10页
文摘
皮锡瑞渭:“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这是治经学史者的传统观点。张衡早就讲到:“愍文学之弛废,怀儒林之陵迟”;魏明帝则说:“兵乱以来,经学废绝”。作如是论者,其后甚多。但从皮氏所说:“郑(玄)学出而汉学衰,王肃出而郑学亦衰”,其故在“郑君为汉儒败坏家法之学”,王肃“效郑君而尤甚”,我们反而由此看到:儒家经学在两汉之后虽是中衰了,但也有发展。不过从什么角度来看其兴衰,衰的是什么,发展的是什么,都应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
经学
中衰
儒学
魏晋南北朝
汉儒
五经博士
后汉书
汉末
王肃
儒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心雕龙》成书日历史条件和作者思想——《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之一 ‘
被引量:
1
13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齐鲁学刊》
1981年第2期59-65,共7页
文摘
出现在公元五、六世纪之交的《文心雕龙》,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在世界文艺理论史上,也是一部值得我们引为自豪的杰作。早在公元九世纪初,《文心雕龙》的部分内容便流传海外。公元一七三一年,日本出版了冈白驹校正的《文心雕龙》句读本,这是国外出版的第一个《文心雕龙》版本。十九世纪以后,国外不仅出版过多种《文心雕龙》的原本和译本,供研究《文心雕龙》的“通检”和“索引”也不断出现了。这说明,《文心雕龙》在理论上的成就及其历史贡献,正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各国文学研究者所注目。
关键词
历史条件
重要地位
历史贡献
文心雕龙
公元
世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十三年
奉朝请
统治阶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陸侃如传略
被引量:
1
14
作者
牟世金
龚克昌
出处
《晋阳学刊》
1983年第5期81-88,共8页
文摘
一九七九年十月,在昆明的一次学术会议中,杨明照先生讲到陆侃如先生的一段海外趣闻:一九三五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人向陆侃如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何不言西北?陆应声而答,“西北有高楼”。杨先生谓此问答,可入“新世说”。非此五字相答,不能成其妙。作为艺术描写。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陆侃如
中国诗史
古典文学研究
文心雕龙
巴黎大学
讨论班
中古文学
宋玉
楚辞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艺术构思论的渊源与发展
15
作者
牟世金
机构
山东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7-175,共9页
文摘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历史上第一篇相当全面而系统的艺术构思专论,它植根于六朝时期文坛艺苑乃至魏晋玄学思辨精神的肥沃土壤,它的形成与当时的画论、书论以至整个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密切相关,其具体的论点则明显地本于陆机《文赋》。刘勰正是在对多种艺论的博取融汇中注以己见,把艺术构思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刘勰艺术构思论的成就的标志是“神与物游’,而在由“物象”到“意象”、达到心物同一的过程中,则具体描述了艺术家必备的各种素养、作为艺术表达符号的言辞与艺术构思和创造的关系、灵感和思路所由畅达的途径和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环节。
关键词
艺术构思
刘勰
渊源
文心雕龙
思辨精神
魏晋玄学
六朝时期
艺术精神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苞会通”——《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中的一节
16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52-56,共5页
文摘
《文心雕龙·序志》中说的“苞会、通”,是刘勰论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苞会、通”,指从《通变》到《附会》各篇的有关论述。《序志》所讲各篇先后,和《文心雕龙》的实际排列次序并不一致。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引论
译注
会通
《序志》
《通变》
排列次序
刘勰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戏剧艺术共同规律初探
17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文史哲》
1987年第3期62-72,共11页
文摘
美国J·刘若愚以为:“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使我们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学。”(《中国的文学理论》)。从艺术理论是艺术经验的概括来看,这话是可信的。本文便主要从中西戏剧理论上来探讨其共同性。中西戏剧艺术之别,论者甚多,以至有人认为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文学样式。但莎士比亚的戏剧能为中国观众所爱好,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亦为西方观众所赞赏,是必有其共同之迹可寻。人皆言异而我言同,其有未当,幸以门外剧谈者的大胆妄言视之;盖以应香港中大主办国际比较文学盛会之约而逼上梁山耳。
关键词
戏剧艺术
古典戏剧
舞台艺术
戏剧理论
演员
表演艺术
观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李渔
中国戏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对古代现实主义理论的贡献
18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文史哲》
1983年第1期64-71,共8页
文摘
“现实主义”是个尚有争议的概念,特别是用以论述古代文学,问题更多。本文所论,主要是在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刘勰的理论起到了什么作用,他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形成或发展有什么贡献。什么是“现实主义”,给它一个什么确切的定义,才能既实用于小说、戏剧,又适用于诗词歌赋,这自然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
关键词
现实主义理论
古代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我国古代
文学创作
浪漫主义
艺术构思
诗词歌赋
文心雕龙
艺术方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的读书法
19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文史哲》
1982年第4期48-49,84,共3页
文摘
我从五岁发蒙读《三字经》,到现在已读书五十年了,略晓读书之法,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也还在不断走弯路中继续探索。我的粗浅体会是:读书必须得法,但无一定之法;前辈的经验必须吸取,但又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得来;读书之法法无穷,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所以,这里讲的读书法,不可能是万灵的。古人认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就是他们的读书法,虽然不无道理,却流弊不小。
关键词
工具书
读书法
读书方法
五十年
三字经
实践
万灵
日常交谈
治学经验
朋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的“论文叙笔”——《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之一
20
作者
牟世金
出处
《东岳论丛》
1981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文摘
一《文心雕龙》中从《辨骚》到《书记》的二十一篇是“论文叙笔”。这二十一篇分别论述了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弔、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三十五种文体。刘勰对每种文体都讲了它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所以,通常称这二十一篇为文体论。但这二十一篇,并不仅仅是论述文体,更主要的还是分别总结晋宋以前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刘勰之所以能建立以唯物观点为主的文学理论体系,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能从实际出发。
关键词
论文叙笔
文心雕龙
文体论
写作经验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明诗
颜延之
诗言志
非文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都赋》的撰年及其它
牟世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律运周 日新其业——《文心雕龙·通变》新探
牟世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刘勰的“征圣”、“宗经”思想
牟世金
《文史哲》
198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刘勰“原道”论管见
牟世金
《文史哲》
198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汉人论赋到刘勰的赋论
牟世金
《文史哲》
198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刘勰论民间文学
牟世金
《青海社会科学》
198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文心雕龙》看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牟世金
《学术研究》
198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关于《辨骚》篇的归属问题
牟世金
《中州学刊》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近亲繁殖”小议
牟世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刘勰生平新考
牟世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刘勰思想三论
牟世金
《文史哲》
198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六朝经学的中衰与发展
牟世金
《青海社会科学》
198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文心雕龙》成书日历史条件和作者思想——《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之一 ‘
牟世金
《齐鲁学刊》
198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陸侃如传略
牟世金
龚克昌
《晋阳学刊》
198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刘勰艺术构思论的渊源与发展
牟世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释“苞会通”——《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中的一节
牟世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西戏剧艺术共同规律初探
牟世金
《文史哲》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刘勰对古代现实主义理论的贡献
牟世金
《文史哲》
198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我的读书法
牟世金
《文史哲》
198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刘勰的“论文叙笔”——《文心雕龙译注》引论之一
牟世金
《东岳论丛》
198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