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翼厚皮橙叶片及种子形态变异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牟凤娟 李一果 +2 位作者 李双智 杨艳双 刘天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59,共6页
对西双版纳分布的野生大翼厚皮橙3个居群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其叶片、种子的15个形态特征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居群内各个表型的变异程度不同;9个表型在群体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1... 对西双版纳分布的野生大翼厚皮橙3个居群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其叶片、种子的15个形态特征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居群内各个表型的变异程度不同;9个表型在群体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1个表型差异为显著,其余4个表型为差异不显著;种子形态表现较叶片更为稳定。15个形态特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翼叶宽度29.64%,翼叶长度22.96%,本叶宽度22.46%,本叶长度20.97%,翼叶长/本叶长20.73%,叶总长20.09%,本叶长/翼叶长17.47%,翼叶宽/本叶宽16.97%,种子长/宽14.97%,翼叶长/宽13.39%,种子厚度12.34%,本叶长/宽12.04%,种子宽度11.37%,翼叶长/叶总长10.39%,种子长度10.10%。11个叶片及4个种子形态特征间多数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翼厚皮橙 叶片 种子 形态 变异
下载PDF
油杉属植物研究动态 被引量:26
2
作者 牟凤娟 戴兴芬 +1 位作者 李双智 徐琼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9,共8页
从系统分类学、植物地理学、繁殖生物学及保护生物学4方面对油杉属植物研究动态进行综述,结果表明,油杉属植物集中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具有小种群的特点;通过对其细胞学、同工酶及植物地理学研究,对该属植物的分类及系统发育具有重要意... 从系统分类学、植物地理学、繁殖生物学及保护生物学4方面对油杉属植物研究动态进行综述,结果表明,油杉属植物集中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具有小种群的特点;通过对其细胞学、同工酶及植物地理学研究,对该属植物的分类及系统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油杉属发达的种翅可以使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有利于种群的扩展,雄球花花粉成熟期较集中、寿命短,导致其结实率低;种子萌发条件的特殊要求,影响其自然更新。并提出了通过人工授粉、促进种子萌发、扦插和嫁接等人工辅助繁殖实现对我国油杉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从而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属 松科 植物 研究动态
下载PDF
珍稀植物蓑衣油杉濒危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牟凤娟 戴兴芬 +1 位作者 马士祝 邓长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9,共6页
对云南特有珍稀植物蓑衣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var.pendula)的地理分布、自然生境概况及种群大小和年龄结构等种群特性进行研究,并掌握其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及种子散布和萌发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蓑衣油杉在云南省华宁县... 对云南特有珍稀植物蓑衣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var.pendula)的地理分布、自然生境概况及种群大小和年龄结构等种群特性进行研究,并掌握其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及种子散布和萌发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蓑衣油杉在云南省华宁县主要分布于平地和吗哒等山区村寨周边地区;现有蓑衣油杉自然居群均为小种群,高群集分布,年龄结构不合理,种群处于相对不稳定阶段;虽然种子的种翅特征利于远距离传播,但可育种子产率极低,种子向幼苗难以转化使其有性生殖受阻,生活史趋于断裂,是最终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内因之一;自然生境的严重破坏、成年植株的过度采挖对蓑衣油杉种群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也是造成部分野生种群个体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外因。本文还针对蓑衣油杉的濒危机制提出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机制 蓑衣油杉 珍稀植物
下载PDF
米兰山小橘(芸香科)的分类订正(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牟凤娟 马士祝 +1 位作者 李双智 张奠湘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1-717,共7页
对芸香科山小橘属米兰山小橘进行了分类订正,根据模式标本查阅及原始文献相关特征描述,该种属于楝科割舌树属已知种类,将其处理为割舌树的异名。
关键词 山小橘属 米兰山小橘 割舌树属 割舌树 异名
下载PDF
旱地油杉种子形态及散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牟凤娟 段胜芝 +1 位作者 字雪松 李一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3,共5页
旱地油杉为松科濒危植物,仅分布在云南局部狭窄区域,数量稀少。为探讨旱地油杉的种子特征及传播特征与其致濒机制的关系,分析11个种子形态特征的变异及散布特征。结果表明:旱地油杉种子各形态特征变异顺序为种翅质量百分比>种子质量&... 旱地油杉为松科濒危植物,仅分布在云南局部狭窄区域,数量稀少。为探讨旱地油杉的种子特征及传播特征与其致濒机制的关系,分析11个种子形态特征的变异及散布特征。结果表明:旱地油杉种子各形态特征变异顺序为种翅质量百分比>种子质量>种子总质量>种翅质量>种翅长/宽>种子宽>种翅长>种子长>种翅长百分比>种翅宽>种子总长;种子多个形态特征间关系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滞空时间由种子各形态特征综合影响,与种子总质量、种子质量、种翅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41、-0.637、-0.441,而与种翅质量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577。旱地油杉的种子特征比较稳定,且适应远距离传播,但种群的自然更新能力低下,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油杉 种子 形态特征 散布特征
下载PDF
裸子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特征与抗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牟凤娟 李军萍 +1 位作者 陈丽萍 李一果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37-243,共7页
对裸子植物的叶、茎、根等营养器官在水分胁迫下的形态及解剖特征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阐述,并探讨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表现与其抗旱机理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裸子植物的抗旱资源选育,特别是早期形态诊断,以及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裸子植物 形态特征 解剖特征 抗旱胁迫
下载PDF
国产山小橘属(芸香科)植物花部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7
作者 牟凤娟 马士祝 +1 位作者 徐琼华 张奠湘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利用石蜡切片和显微解剖方法对芸香科山小橘属(Glycosmis)国产9个种类11份材料的花部特征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山小橘属植物雄蕊花药顶端具有突尖附属体和油腺2种类型,大部分种类的花药背部具有1至数枚油腺,但山橘树(G.cochinc... 利用石蜡切片和显微解剖方法对芸香科山小橘属(Glycosmis)国产9个种类11份材料的花部特征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山小橘属植物雄蕊花药顶端具有突尖附属体和油腺2种类型,大部分种类的花药背部具有1至数枚油腺,但山橘树(G.cochinchinensis)的花药具有稀疏长毛;雌蕊的子房柄按其增大程度分为近球形、增大垫状和伸长形3类,子房的形状有近球形和稍增大柱形,子房外壁有光滑、具圆形凸起腺点及具不规则瘤状凸起3种类型,子房室的数目有5室和4(或3)室2种类型,花柱形状分为圆柱状和渐狭柱状,柱头特征分为稍增粗和不明显两类;大部分种类花柱为宿存,仅锈毛山小橘(G.esquirolii)的花柱在果实发育时脱落。山小橘属的花部特征在种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可以作为属下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小橘属 花部解剖特征 芸香科 系统学意义
下载PDF
背景知识渗透在课程教学中的意义——以民族植物学知识在“树木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8
作者 牟凤娟 覃家理 李双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6-50,共5页
鉴于树木的分类与识别是“树木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在树木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合理、有效利用学生的民族植物学背景知识,并赋予“树木学”教学较多的树木文化韵味。在教学中运用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创设良好... 鉴于树木的分类与识别是“树木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在树木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合理、有效利用学生的民族植物学背景知识,并赋予“树木学”教学较多的树木文化韵味。在教学中运用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效果,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知识 民族植物学 教学 树木学
下载PDF
水稻CMS不育系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牟凤娟 张树华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3期47-52,共6页
在三系杂交水稻生产中,不育系的细胞质对杂种一代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效应。同一种不育细胞质对不同性状的效应是不同的;不同的不育细胞质对同一性状的效应也存在着差异;且对大多数性状表现为负向效应。可通过扩大不育细胞质源以选用优质... 在三系杂交水稻生产中,不育系的细胞质对杂种一代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效应。同一种不育细胞质对不同性状的效应是不同的;不同的不育细胞质对同一性状的效应也存在着差异;且对大多数性状表现为负向效应。可通过扩大不育细胞质源以选用优质细胞质或选用强优恢复系来减少或消除其负效应,培育同核异质的多胞质不育系来适应杂交水稻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同核异质体 细胞质遗传效应 杂交水稻 CMS不育系
下载PDF
不同红河橙居群果实表型的变异 被引量:12
10
作者 高玉红 魏萌 +1 位作者 李凯迪 牟凤娟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6,共9页
【目的】了解红河橙果实表型的多样性,为其资源利用和保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绿春县、红河县和元江县的5个红河橙居群的果实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系统分组设计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果实9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红河橙果实表型的多样性,为其资源利用和保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绿春县、红河县和元江县的5个红河橙居群的果实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系统分组设计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果实9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红河橙果实的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居群间变异是其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果实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3.96%~31.04%,果实的形状表型(果实高度、宽度)和果皮表型(果皮厚度、瓢囊厚度、瓢囊与果皮厚度比)的变异程度较大,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其中变异最大的是瓢囊与果皮厚度比(31.04%),而种子厚度表型(13.96%)最稳定,可考虑将果实形状和果皮表型作为判别红河橙居群来源的重要依据之一。同一表型在不同居群间的变异程度不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高度、果实宽度、瓢囊厚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等表型性状是红河橙果实表型变异的主要表现形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高度和果实宽度均与果皮厚度、瓢囊厚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河橙5个居群被分为3个大类,绿春县大兴镇、红河县甲寅乡、红河县大羊街乡居群聚为一类,元江县那诺乡打芒村、元江县那诺乡猪街村居群各自单独为一类。【结论】红河橙果实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不同居群间果实表型差异明显,果实高度、果实宽度、瓢囊厚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等表型性状是红河橙果实表型变异的主要表现,其中果实形状和果皮表型变异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可将其视为种质资源评价和良种选育的主要参考指标。元江县那诺乡打芒村居群产生优质变异的可能性较高,可考虑将其作为选育红河橙优良种质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橙 果实表型 遗传变异 多样性
下载PDF
红河橙叶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玉红 李月艳 +2 位作者 魏萌 李凯迪 牟凤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9,24,共7页
红河橙(Citrushongheensis Yeetal.)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柑桔种质资源,仅在元江、红河南岸有零星分布,其单身复叶的翼叶极为发达。本研究对红河橙在绿春县、红河县和元江县的11个居群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 红河橙(Citrushongheensis Yeetal.)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柑桔种质资源,仅在元江、红河南岸有零星分布,其单身复叶的翼叶极为发达。本研究对红河橙在绿春县、红河县和元江县的11个居群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2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河橙12个叶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叶表型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同一叶表型性状在不同居群间的变异程度不同;在红河橙12个叶表型性状中,叶翼叶宽/本叶宽的变异系数(91.36%)最大,叶总长变异系数(8.24%)最小;居群内变异是红河橙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在调查收集红河橙种质资源时,应适当增加居群内的个体数量,并优先收集有特异性表型的植株;叶总长、翼叶长、总叶柄长、翼叶长/本叶长、本叶长/叶总长这5个叶表型是红河橙叶片变异的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橙 单身复叶 表型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植物对石生高钙环境的生态适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玲 李双智 +2 位作者 陈凯 金兆麟 牟凤娟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5期53-59,共7页
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该生境具有保水性差、钙含量高及养分贫瘠等特点,在此特殊生境下形成了独特的植被类型。环境条件对植物形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了解植物在石灰岩特殊环境下的形态特征,对研究喀斯特地区脆弱生态系统背... 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该生境具有保水性差、钙含量高及养分贫瘠等特点,在此特殊生境下形成了独特的植被类型。环境条件对植物形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了解植物在石灰岩特殊环境下的形态特征,对研究喀斯特地区脆弱生态系统背景下植物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喀斯特地区石生和高钙环境下的植物生态适应策略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植物优势种的根、茎、叶等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通过调节自身不同形态及生理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胁迫。石质生境下植物根茎发达、叶变小加厚,可以增加吸收和储存水分和营养;高钙环境中植物可通过根系固定部分钙、特殊形态的茎和叶储存多余的钙以维持体内钙浓度平衡。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旨在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石质生境 高钙胁迫 生态适应
下载PDF
裸子植物水分特征与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胜芝 马士祝 牟凤娟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83-87,共5页
本文从叶片含水量、水势、蒸腾作用及土壤含水量等方面综合阐述了裸子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水分代谢活动,鉴于植物的各种代谢活动相互影响,需综合多因素共同探讨植物的抗旱机制,以期为裸子植物的抗旱资源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裸子植物 水分特征 抗旱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低温与存储时间对红河橙种子萌发的影响
14
作者 李月艳 牟凤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89-96,共8页
【目的】探究低温和存储时间处理对红河橙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红河橙的人工有性繁育及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河橙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新鲜种子常温(20~25℃)下立即播种(CK_(1)),新鲜种子4℃存储30 d、60 d和9... 【目的】探究低温和存储时间处理对红河橙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红河橙的人工有性繁育及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河橙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新鲜种子常温(20~25℃)下立即播种(CK_(1)),新鲜种子4℃存储30 d、60 d和90 d后于恒温箱(25℃,下同)播种处理(C_(111)、C_(112)、C_(113)),新鲜种子-20℃存储30 d、60 d和90 d后于恒温箱播种处理(C_(121)、C_(122)、C_(123)),风干种子常温(20~25℃)下立即播种(CK_(2)),风干种子常温4℃存储30 d、60 d和90 d后于恒温箱播种处理(C_(211)、C_(212)、C_(213)),风干种子-20℃存储30 d、60 d和90 d后于恒温箱播种处理(C_(221)、C_(222)、C_(223))对红河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红河橙新鲜种子和风干种子的重量、纵径、横径、棱径和纵横径比分别为0.48 g/粒和0.29 g/粒、16.92 mm和16.26 mm、11.28 mm和10.74 mm、5.86 mm和5.18 mm、1.52和1.53。新鲜种子CK_(1)的发芽率为90.00%,4℃时不同存储时间处理的发芽率为68.33%~85.00%,各处理依次为CK_(1)>C_(111)>C_(112)>C_(113);-20℃时C_(121)、C_(122)和C_(123)的发芽率均为0;风干种子CK_(2)的发芽率为73.33%,4℃时不同存储时间处理发芽率为63.33%~80.00%,各处理依次为C_(211)>CK_(2)>C_(213)>C_(212);-20℃时不同存储时间处理发芽率为38.33%~51.67%,各处理依次为CK_(2)>C_(211)>C_(212)>C_(213)。新鲜种子CK_(1)的发芽势为48.33%,4℃时不同存储时间处理为63.33%~85.00%,各处理依次为C_(111)>C_(112)>C_(113)>CK_(1);-20℃时,C_(121)、C_(122)和C_(123)均为0;风干种子CK_(2)的发芽势为73.33%,4℃时不同存储时间处理发芽势为63.33%~80.00%,各处理依次为C_(211)>CK_(2)>C_(213)>C_(212),-20℃时不同存储时间处理发芽势为38.33%~51.67%,各处理依次为CK_(2)>C_(221)>C_(222)>C_(223)。红河橙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及上下胚轴生长势、发芽势与上下胚轴生长势、上胚轴生长势与下胚轴生长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红河橙种子采集清洗后立即播种的萌发能力最强,其发芽率为90.00%;新鲜种子和风干种子均不适宜-20℃保存,若需保存,风干种子在4℃条件下的贮藏效果最佳,且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种子萌发力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橙 种子 低温存储 萌发力 元江 云南
下载PDF
水稻7种不同细胞质源滇型不育系间恢保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牟凤娟 李一果 +1 位作者 张树华 许明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6-99,共4页
本研究选用 7种细胞质源不同的滇型不育系为母本 ,10个常用品种或品系为父本 ,得到 70个杂交组合。通过分析70个杂交后代的花粉可育度和自然结实率可知 ,这 7个细胞质源不同的滇型不育系之间的保持关系基本一致 ;5个滇一型恢复系对这 7... 本研究选用 7种细胞质源不同的滇型不育系为母本 ,10个常用品种或品系为父本 ,得到 70个杂交组合。通过分析70个杂交后代的花粉可育度和自然结实率可知 ,这 7个细胞质源不同的滇型不育系之间的保持关系基本一致 ;5个滇一型恢复系对这 7个不育系的恢复能力差异较大。鉴于 7种不同细胞质源不育系的保持关系相同 ,使转育同核异质不育系成为可能 ,从而为实现滇型杂交水稻细胞质多样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 滇型不育系 多样化 品种 杂交后代 花粉可育度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红河橙叶表型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牟凤娟 黄必娇 +1 位作者 李双智 李一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60,共5页
对红河橙野生居群进行调查,研究红河橙栽培和野生居群叶表型多样性,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红河橙13个叶表型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栽培居群有8个叶表型平均值大于野生居群居群,而野生居群有5个叶表型平均值稍大... 对红河橙野生居群进行调查,研究红河橙栽培和野生居群叶表型多样性,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红河橙13个叶表型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栽培居群有8个叶表型平均值大于野生居群居群,而野生居群有5个叶表型平均值稍大于栽培居群;居群内各个叶表型的变异程度不同,同一表型在不同居群间的变异程度也不同;翼叶长/叶总长在2个居群中的变异均最小;除翼叶宽度这个表型外,其余12个表型的变异系数均是栽培居群大于野生居群;大部分叶表型在居群间的差异极显著或显著,仅翼叶长/翼叶宽、本叶长/本叶宽、本叶宽/翼叶宽3个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橙 表型性状 野生居群 栽培居群
下载PDF
不同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牟凤娟 徐峥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5-685,687,共2页
对12个茶树品种(品系)鲜叶的蒸青干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分析。研究表明,3种测定结果在不同茶树材料中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早生黑叶材料的水浸出物最多,并含有较多茶多酚和氨基酸,是极具开发前景的茶树品种。
关键词 茶树资源 生化成分 差异
下载PDF
大叶九里香,芸香科新等级组合及生物学特征补述(英文)
18
作者 牟凤娟 胡秀 +1 位作者 马士祝 李一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2-276,共5页
为理清芸香科(Rutaceae)九里香属(Murraya)中大叶九里香[M.kwangsiensis(C.C.Huang)C.C.Huang var.macrophylla C.C.Huang]与其原变种广西九里香[M.kwangsiensis(C.C.Huang)C.C.Huang var.kwangsiensis]间的系统关系及其分类学地位,采... 为理清芸香科(Rutaceae)九里香属(Murraya)中大叶九里香[M.kwangsiensis(C.C.Huang)C.C.Huang var.macrophylla C.C.Huang]与其原变种广西九里香[M.kwangsiensis(C.C.Huang)C.C.Huang var.kwangsiensis]间的系统关系及其分类学地位,采用综合文献查阅、标本鉴定、野外实地调查、栽培观察及显微解剖等多种方法对九里香属植物数个种类进行分类学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大叶九里香在叶片、花、果实等形态特征方面与广西九里香间的差异极大,故将其处理为一个独立的种,并提出新等级组合Murraya macrophylla(C.C.Huang)F.J.Mou;首次对大叶九里香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进行详尽描述;该物种的羽状复叶及小叶均为九里香属中最大者,更接近仅分布于越南的光叶九里香[M.glabra(Guillaumin)Swingle],但其较大的小叶、叶面叶脉下凹且叶片皱缩等特征使其明显不同于九里香属其他种类。大叶九里香是一个独立种而非广西九里香的变种,此关于大叶九里香分类地位的新观点有助于整个九里香属的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及种间系统关系的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九里香 大叶九里香 生物学特征 新等级 新组合 芸香科
下载PDF
比较教学法在“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牟凤娟 胡秀 +1 位作者 赵雪利 李双智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树木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比较、归纳等概念,对科、属、种各级类群的识别特点、生态习性、用途及分布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明确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异中求同的比较,明确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通过比较、归纳,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在"树木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比较、归纳等概念,对科、属、种各级类群的识别特点、生态习性、用途及分布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明确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异中求同的比较,明确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通过比较、归纳,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难学、难记的教学内容系统化为清晰有序的知识体系,在求异和求同中强化学生的记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及各级类群的共同属性及个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学法 树木学 同种求异 异中求同
下载PDF
滇型杂交水稻亲本与杂交后代的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牟凤娟 徐琼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选用7种不同细胞质源滇型不育系与滇一型保持系及恢复系各5个材料进行杂交,对70个杂交组合的剑叶穗颈夹角、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这5个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滇型杂交水稻在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等性状... 选用7种不同细胞质源滇型不育系与滇一型保持系及恢复系各5个材料进行杂交,对70个杂交组合的剑叶穗颈夹角、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这5个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滇型杂交水稻在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等性状的表现主要受不育系母本的影响,在组配滇型杂交稻时考虑不育系多项农艺性状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杂交水稻 不育系 杂交一代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