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老舍创作的大众化道路 被引量:1
1
作者 牟国胜 《文史哲》 1982年第4期21-28,共8页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社会主义文坛上就出现了一桩大喜事——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人民艺术家”如何热爱人民、表现人民?这条光明的康庄大道怎样走过来的?乃是老舍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毛主席在《在...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社会主义文坛上就出现了一桩大喜事——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人民艺术家”如何热爱人民、表现人民?这条光明的康庄大道怎样走过来的?乃是老舍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老舍的创作道路,正是走的和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创作 文艺大众化 思想感情 通俗文艺 老舍研究 延安文艺座谈会 创作道路 文艺工作者 新中国 知识分子
下载PDF
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典范——列宁对高尔基的帮助
2
作者 牟国胜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6-79,共4页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当今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项重大课题。党怎样领导文艺?我们可以从列宁对高尔基的帮助中得到许多启发。一、帮助的基础: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的一致 20世纪伊始,列宁在《示威游行...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当今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项重大课题。党怎样领导文艺?我们可以从列宁对高尔基的帮助中得到许多启发。一、帮助的基础: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的一致 20世纪伊始,列宁在《示威游行开始了》一文中第一次提到他未来的亲密朋友和同志高尔基。从此,两位巨人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对重大事件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 列宁 文艺工作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马克思主义 机会主义 帮助 重大课题 领导 重要原则
下载PDF
目的是为了人民大众——谈文艺创作中继承民族传统与对外借鉴的关系
3
作者 牟国胜 《人文杂志》 1984年第1期61-66,共6页
民族传统与外国经验,本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统一,假若失去了各自特色便无所谓中外之分了。因而,在文艺作品中,中国的民族传统表现得愈鲜明就愈能显示出中国气派,也就愈能立足于世界文坛。然而,这对矛盾不是水火不相容... 民族传统与外国经验,本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统一,假若失去了各自特色便无所谓中外之分了。因而,在文艺作品中,中国的民族传统表现得愈鲜明就愈能显示出中国气派,也就愈能立足于世界文坛。然而,这对矛盾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民族传统应该从外国经验中充实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革新创造。所以,两者不对立,显不出民族本色;不统一,又难于生存发展。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为解决这个矛盾指明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 文艺创作 学习外国 外借 文学艺术 西方现代派 外国经验 艺术经验 作品 剥削阶级
下载PDF
郭沫若关于历史剧的理论和实践
4
作者 牟国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82-86,共5页
郭沫若在谈及历史、史剧与现实生活诸关系时说:“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这句话,以往虽然也为众人所注意,但没能从郭沫若的文艺思想的发展中给以... 郭沫若在谈及历史、史剧与现实生活诸关系时说:“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这句话,以往虽然也为众人所注意,但没能从郭沫若的文艺思想的发展中给以必要的探讨和深刻的思索。郭沫若以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闻铭于世,在他的浩瀚的成果中,文史如同手足,是作为一个整体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 郭沫若 实践 历史学家 实事求是 历史研究 现实生活 史剧创作
下载PDF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金光大道
5
作者 牟国胜 《晋中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29-31,共3页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社会主义文坛上出现了一桩大喜事——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人民艺术家”热爱人民,表现人民.老舍走的是条金光大道.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社会主义文坛上出现了一桩大喜事——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人民艺术家”热爱人民,表现人民.老舍走的是条金光大道.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老舍的创作道路,正是走的和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的道路.所谓“××现象”的奇谈怪论,是很幼稚可笑的,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艺术家 热爱人民 创作道路 文艺工作者 文艺大众化 毛泽东文艺思想 抗战以来 文艺活动 国家领导人 形式创新
下载PDF
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将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6
作者 牟国胜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00年第1期6-11,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印刷业 知识经济 发展 经济结构
下载PDF
印刷质量与时俱进
7
作者 牟国胜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01年第6期24-28,34,共6页
关键词 印刷质量 质量管理 印刷企业
下载PDF
文学主体性问题讨论会纪要
8
作者 严昭柱 董学文 牟国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文学主体性问题讨论会于1990年11月2日至5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由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北... 文学主体性问题讨论会于1990年11月2日至5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由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中文系、四川大学中文系联合发起,60位学者、理论工作者及报刊新闻工作者参加了讨论会。与会同志认为,文学主体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主体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文艺问题上强调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过,在一段时期中,由于极“左”思潮和形而上学的影响,我们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确有忽视主体性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体性 中文系 理论与批评 文学研究 文学评论 创作实践 知识分子 文学创作 讨论会 研究中心
下载PDF
略谈祖国大陆的印刷高等教育──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在台湾师范大学的演讲
9
作者 周兴华 牟国胜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1995年第S1期6-10,共5页
略谈祖国大陆的印刷高等教育──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在台湾师范大学的演讲周兴华,牟国胜两千五百年前,我们中华民族出现了一位世界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自此以后,中国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 略谈祖国大陆的印刷高等教育──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在台湾师范大学的演讲周兴华,牟国胜两千五百年前,我们中华民族出现了一位世界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自此以后,中国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但是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我们的国家落后了,现代教育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高等教育 祖国大陆 印刷教育 师范大学 印刷工业 内部管理体制 第五次产业革命 普通高校 印刷业 印刷行业
下载PDF
构建编辑“审稿学”设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牟国胜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30,共5页
出版物内容质量问题亟待解决。高校编辑出版学学科应当联系这一实际问题推进。社会上书报刊等传媒机构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文案编辑,而高等教育于此恰为短板。构建"审稿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审稿学"拟由七... 出版物内容质量问题亟待解决。高校编辑出版学学科应当联系这一实际问题推进。社会上书报刊等传媒机构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文案编辑,而高等教育于此恰为短板。构建"审稿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审稿学"拟由七部分构成:绪论、本质论、结构论、方法论、传承论、批评论、主体论。它对于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会产生实际效果,也必将推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稿质量 审稿学 学科发展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文艺应当帮助人民筑起抵御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 被引量:1
11
作者 牟国胜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7-54,共8页
必须提高对文艺领域中反和平演变斗争的认识 “我们要不战而胜”,——尼克松说,——“就必须决心以不进行战争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力量。今天有一个介乎和平和战争之间的广大的中间领域,斗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在这个领域决定。如果我们期望... 必须提高对文艺领域中反和平演变斗争的认识 “我们要不战而胜”,——尼克松说,——“就必须决心以不进行战争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力量。今天有一个介乎和平和战争之间的广大的中间领域,斗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在这个领域决定。如果我们期望不战而胜,或者哪怕只是期望免于不战而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演变 文艺 钢铁长城 资产阶级自由化 方励之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敌对势力 毛泽东思想
原文传递
对“批判毛泽东现象”的梳理与思考
12
作者 牟国胜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6-59,共4页
前几年,某些人在对“批判”一词,亦包括“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等论断口诛笔伐了一阵之后,却又搞起大批判来了。近两三年,在部分书刊上发表的批判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言论就非常具有典型性。这也是一种所谓“现象”,... 前几年,某些人在对“批判”一词,亦包括“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等论断口诛笔伐了一阵之后,却又搞起大批判来了。近两三年,在部分书刊上发表的批判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言论就非常具有典型性。这也是一种所谓“现象”,不能不引人深思。 这些批判文章的矛头所向,十分清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包括毛泽东文艺思想),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直至毛泽东同志本人,都成了它们批判的对象。这些文章认为,“本身带有许多缺陷”的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又被“封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文艺方向 大批判 毛泽东文艺思想 毛泽东同志 《讲话》 前卫派 工农兵 当代文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