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盖粘接法做上颌中空式赝复体的体会
1
作者 牟建钢 姜文静 张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99-99,共1页
目的减轻赝复体重量,降低制作难度,提高修复效果。方法对56例上颌骨缺损的患者采用腭盖粘接法制作赝复体,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修复后,对面容的恢复,咀嚼效果,发音等表示满意。技师感觉制作过程简便。结论腭盖粘接法制作赝复体... 目的减轻赝复体重量,降低制作难度,提高修复效果。方法对56例上颌骨缺损的患者采用腭盖粘接法制作赝复体,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修复后,对面容的恢复,咀嚼效果,发音等表示满意。技师感觉制作过程简便。结论腭盖粘接法制作赝复体会减轻它的重量,降低制作难度,得到很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赝复体 中空式阻塞器
下载PDF
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微结构特征及其对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雪 李金华 +1 位作者 牟建钢 刘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涂用脱敏剂的牙本质的微观特征,评价脱敏剂对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对离体正畸牙进行常规牙体预备,分别涂用Gluma系统处理剂、Single Bond 2脱敏剂、BisBlockTM脱敏剂,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和剖面的... 目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涂用脱敏剂的牙本质的微观特征,评价脱敏剂对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对离体正畸牙进行常规牙体预备,分别涂用Gluma系统处理剂、Single Bond 2脱敏剂、BisBlockTM脱敏剂,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和剖面的微观特征。用树脂粘接剂把铸件粘接到经脱敏剂处理的牙本质表面,测定样本的剪切强度,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luma组牙本质小管开口几乎堵塞;Single Bond 2组牙本质表面形成厚的树脂层;BisBlockTM组牙本质小管开口部分堵塞。BisBlockTM组剪切强度最大,为(13.04±2.76)MPa,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uma系统处理剂、Single Bond 2脱敏剂、BisBlockTM脱敏剂能够堵塞牙本质小管开口。BisBlockTM脱敏剂可以增强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脱敏剂 树脂粘接剂 剪切强度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一次法分体式铸造桩核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文静 牟建钢 王娟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桩核技术 残根残冠 牙科铸造技术
下载PDF
脱敏剂对水门汀边缘封闭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金华 王雪 +1 位作者 朱国庆 牟建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评价脱敏剂对水门汀边缘封闭性的影响。方法:对48颗离体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本质,随机分为4组:聚羧酸锌水门汀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树脂水门汀组,每组根据脱敏剂不同再分为Gluma小组、SingleBond... 目的:评价脱敏剂对水门汀边缘封闭性的影响。方法:对48颗离体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本质,随机分为4组:聚羧酸锌水门汀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树脂水门汀组,每组根据脱敏剂不同再分为Gluma小组、SingleBond2小组、BisBlock小组和对照小组。应用水门汀粘固树脂被粘体于脱敏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每小组3个样本。所有样本在50%硝酸银溶液中渗透6h,荧光显影12h后剖开,测量显微镜下记录银离子渗透距离。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值进行分析,取α=0.05。结果:SingleBond2组的微渗漏最低;Gluma脱敏剂减少了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微渗漏;BisBlock使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微渗漏增加。结论:SingleBond2表现出最好的封闭效果;Gluma和Bisblock脱敏剂对微渗漏的影响与联用的水门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敏剂 水门汀 微渗漏
下载PDF
经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姜文静 颜庭庭 +1 位作者 刘德峰 牟建钢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评估经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497例,经CAD/CAM系统制作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嵌体进行修复,12个月时采用改进后的美国公共卫生服务(USP... 目的评估经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497例,经CAD/CAM系统制作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嵌体进行修复,12个月时采用改进后的美国公共卫生服务(USPHS)标准量表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普通嵌体和高嵌体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修复完成12个月时按时复诊的患者473例,共501颗嵌体,其中普通嵌体374颗,高嵌体127颗,两种嵌体的有无折裂、有无变色及边缘密合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椅旁CAD/CAM系统制作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缺损的成功率较高,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同时两种嵌体修复后牙缺损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瓷料 牙修复体 牙损伤 生物相容性材料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金属烤瓷修复体在筑瓷烧结中的缺陷及其防范
6
作者 张则军 姜丽梅 +2 位作者 牟建钢 马欣 张琳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金属烤瓷修复体 筑瓷烧结 缺陷 防范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