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床中铁白云石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牟雨亮 王甘露 +1 位作者 付勇 殷樱子 《中国地质调查》 2017年第5期24-30,共7页
铁白云石是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主成矿阶段的主要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的矿化关系十分密切,在金的运移、沉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流体包裹体特征可以反映成矿流体性质。通过对铁白云石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法测温和冰点测... 铁白云石是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主成矿阶段的主要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的矿化关系十分密切,在金的运移、沉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流体包裹体特征可以反映成矿流体性质。通过对铁白云石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法测温和冰点测定,计算出包裹体盐度和密度等数据。结果表明:铁白云石包裹体较为发育,以含CO2的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在240~300℃范围内,平均均一温度为267.21℃;成矿流体的盐度为7.31%~21.40%(NaCl),平均为15.31%(NaCl);成矿流体的密度介于0.72~0.97 g/cm^3之间,平均为0.89g/cm^3。认为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床属于低盐度、高密度的中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金矿 铁白云石 流体包裹体 黔东南
下载PDF
岑巩牛蹄塘组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对比研究
2
作者 周豪 王甘露 +3 位作者 司海瀛 牟雨亮 刘杰刚 夏鹏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8期120-122,共3页
通过对岑巩牛蹄塘组页岩的沉积、构造和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威远筇竹寺组页岩地质特征对比,发现沉积环境是页岩气产生和储集的基本条件,而构造条件则影响页岩气的保存和后期的开采,因此,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沉积条件和构造条件... 通过对岑巩牛蹄塘组页岩的沉积、构造和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威远筇竹寺组页岩地质特征对比,发现沉积环境是页岩气产生和储集的基本条件,而构造条件则影响页岩气的保存和后期的开采,因此,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沉积条件和构造条件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蹄塘组 筇竹寺组 页岩气 地质特征
下载PDF
黔北凤冈区块典型残余隐伏向斜特征及其页岩气选区选带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鹏 王甘露 +3 位作者 周豪 牟雨亮 张昊天 刘杰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9,共9页
为揭示黔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地层典型隐伏构造特征,以凤冈区块为例,根据二维地震勘探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及钻井资料,分析区块富有机质页岩地层构造特征。结果表明:区块整体为自西向东应力推覆作用下形成的复式向斜,背斜狭窄陡峭、向斜宽... 为揭示黔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地层典型隐伏构造特征,以凤冈区块为例,根据二维地震勘探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及钻井资料,分析区块富有机质页岩地层构造特征。结果表明:区块整体为自西向东应力推覆作用下形成的复式向斜,背斜狭窄陡峭、向斜宽阔平缓,属于典型的隔挡式褶皱构造;富有机质页岩地层在背斜区剥蚀严重,在向斜区剥蚀程度小,是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绥阳向斜、凤冈向斜有利页岩气开发部位分别为向斜核部、东断块中部,残余隐伏向斜形态特征明显、地层产状平缓、远离通天断层,属于页岩气保存有利区。研究结果对指导凤冈区块页岩气勘探方案部署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地区 残余隐伏向斜 页岩气 勘探 有利区
下载PDF
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层封闭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瑞崟 陈庆刚 +3 位作者 王甘露 牟雨亮 周豪 尚福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针对贵州特殊的地质条件,通过分析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抬升剥蚀与抬升时间、断层和裂缝,并结合矿物组成、顶底板条件与孔渗条件,对页岩气层封闭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页岩气 封闭性 保存条件
下载PDF
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宁凡 邹妞妞 +2 位作者 张大权 王甘露 牟雨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7,135,共7页
通过对永凤1井牛蹄塘组页岩进行岩心观察、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全岩矿物X衍射定量分析等实验测试,研究了牛蹄塘组岩性、矿物组成、有机地球化学、孔隙类型及页岩脆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牛蹄塘组上段岩性以炭质页岩为主,下段以硅... 通过对永凤1井牛蹄塘组页岩进行岩心观察、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全岩矿物X衍射定量分析等实验测试,研究了牛蹄塘组岩性、矿物组成、有机地球化学、孔隙类型及页岩脆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牛蹄塘组上段岩性以炭质页岩为主,下段以硅质页岩为主;页岩矿物主要由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含少量碳酸盐岩、长石及黄铁矿;总有机碳(TOC)平均含量为5.97%,有机质成熟度高(R o平均为1.99%),含气量平均为0.99 m^3/t;页岩孔隙类型为微孔隙-裂隙型,孔径主要为纳米孔(0.1~350.0 nm)。该井初步揭示了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和开发潜力,且页岩脆性指数大于60%,有利于后期压裂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页岩气 黔北地区 永凤1井 牛蹄塘组
下载PDF
贵州水银洞地热水水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
6
作者 邓吉 王甘露 +3 位作者 陈正山 牟雨亮 罗茂会 沈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66,共12页
以贵州水银洞地区地热水为研究对象,作piper三线图、聚类谱系图、散点图等对该区地热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氢氧同位素对热水补给来源、循环深度分析,结合PHREEQC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对热水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属于低... 以贵州水银洞地区地热水为研究对象,作piper三线图、聚类谱系图、散点图等对该区地热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氢氧同位素对热水补给来源、循环深度分析,结合PHREEQC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对热水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属于低中矿化度的弱碱性水,阳离子以Ca^(2+)、Na+为主,阴离子以SO4^(2-)、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2-)-Ca^(2+)为主,少量HCO3-·SO4^(2-)-Na^(+)型。氢氧同位素特征及Na-K-Mg三线图表明,热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水岩程度较低,补给高程1657~2232 m,循环深度1295~1790 m,热储温度56.82~74.16℃。用PHREEQC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得到4个模型,均显示地热水形成过程中消耗CO_(2)、O_(2),黄铁矿被氧化,大量方解石、白云石溶解,并发生Na-Ca阳离子交换作用。大气降水于灰家堡背斜西侧40 km外出露的茅口组地层补给到含水层中,冷水穿过时氧化煤系地层及构造蚀变带中硫化物生成SO4^(2-)离子,并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深大断裂输送的大地热流加热,热水储集在构造蚀变体中与围岩发生反应。硅酸盐矿物溶滤出Na+离子,方解石、白云石被溶解得Ca^(2+)、Mg^(2+)及HCO_(3-)离子,同时在热水中发生Na-Ca阳离子交换作用。良好的储盖条件、发育的构造及热流使研究区形成以Ca^(2+)、Na+、SO4^(2-)、HCO_(3-)离子为主的地热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δD Δ18O PHREEQC 贵州水银洞
下载PDF
黔北二叠系栖霞组眼球状灰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司海瀛 王甘露 +4 位作者 牟雨亮 周豪 王帅 刘杰刚 夏鹏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8期118-120,共3页
黔北地区栖霞组发育着一种有着特殊构造的碳酸盐岩:眼球状灰岩,由"眼球"和"眼皮"组成。通过野外剖面、钻井岩心、镜下观察分析,对眼球状灰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眼球"为富氧沉... 黔北地区栖霞组发育着一种有着特殊构造的碳酸盐岩:眼球状灰岩,由"眼球"和"眼皮"组成。通过野外剖面、钻井岩心、镜下观察分析,对眼球状灰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眼球"为富氧沉积,"眼皮"为缺氧沉积。综合分析表明,眼球状灰岩是由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状灰岩 栖霞组 二叠系 黔北地区
下载PDF
贵州汇善谷锶-偏硅酸复合型天然饮用矿泉水成因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腾 陈正山 +3 位作者 王甘露 牟雨亮 李超 毛铁 《中国煤炭地质》 2020年第5期68-73,共6页
绥阳汇善谷温泉是贵州省内碳酸盐岩分布区十分少有的锶-偏硅酸复合型天然温矿泉水。通过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温矿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汇善谷复合型温矿泉水的形成受水-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温矿泉水中δ87... 绥阳汇善谷温泉是贵州省内碳酸盐岩分布区十分少有的锶-偏硅酸复合型天然温矿泉水。通过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温矿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汇善谷复合型温矿泉水的形成受水-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温矿泉水中δ87Sr/86Sr同位素值0.7091~0.7092,指示锶元素来源于碳酸盐岩-蒸发盐岩建造中的含锶矿物,未见幔源锶供给。δD-18O、δ34SO42-同位素表明,该温泉矿泉水在区域内接受大气降水后沿构造面向地下深部渗透循环增温,形成较高温度的地热水,并在CO2参与下与娄山关组天青石(SrSO4)和蒸发岩(CaSO4)及类质同象于石膏、文石、方解石等矿物发生水-岩作用形成富Sr-SO4^2-·HCO3^--Ca·Mg型水。H2SiO3形成在热储深度2172.8~2811.2m,热储温度68.9~85.4℃的地质条件下石英矿物的水解和地热水沿断裂对流循环过程中溶滤先期形成的硅化碳酸盐岩、石英脉矿物,使SiO2不断迁移、富集并结合水体中H^+形成H2SiO3型温矿泉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 水-岩作用 复合型温矿泉水 贵州汇善谷
下载PDF
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赋存状态及特征——以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余寅 夏鹏 +4 位作者 王英彪 宁诗坦 钟毅 牟雨亮 李琨杰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61,76,I0004,I0005,共17页
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沉积的黑色页岩是有利烃源岩。以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气体吸附等方法,研究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赋存状态和特征。结果表明:牛蹄塘组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主要以条带状、... 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沉积的黑色页岩是有利烃源岩。以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气体吸附等方法,研究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赋存状态和特征。结果表明:牛蹄塘组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主要以条带状、团块状、充填状和互裹状4种状态赋存。条带状有机质受压实作用控制,孔隙一般不发育;团块状有机质整体孔隙发育较差,但分布于刚性矿物颗粒中间的有机质孔隙发育较好;充填状和互裹状有机质中孔隙较发育,分布于粒间孔,颗粒骨架支撑作用能够有效保护有机质孔隙。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元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别,页岩岩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有机质丰度和赋存状态,有机质赋存状态决定有机质孔隙结构,有机质丰度影响有机质孔隙在岩石孔隙中的占比。该结果准确刻画页岩岩相—有机质赋存状态—有机质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为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评价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赋存状态 孔隙结构 海相页岩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贵州
下载PDF
贵州息烽温泉控热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成因研究
10
作者 张蕊 牟雨亮 +2 位作者 朱立军 王甘露 曾波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根据近年来磷矿深部勘探资料,对贵州息烽温泉的构造地质条件及地热特征开展研究,获得了有关温泉地质成因的新认识。①由洋水背斜、安清断层(F_(1))和温泉断层(F_(2))组成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构成了息烽温泉地热水系统的主体及边界... 根据近年来磷矿深部勘探资料,对贵州息烽温泉的构造地质条件及地热特征开展研究,获得了有关温泉地质成因的新认识。①由洋水背斜、安清断层(F_(1))和温泉断层(F_(2))组成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构成了息烽温泉地热水系统的主体及边界,该控热构造体系内地表构造与地腹构造并不统一,老地层盖在新地层上,构成顶、底两层叠置的多个热储单元,这些热储单元是地热水形成和运移的良好场所。②安清断层(F_(1))使多个热储单元直接接触,从而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为导水、导热的良好通道;温泉断层(F_(2))构成了息烽温泉区地热水系统的边界。③大气降水沿断裂通道下渗至深部的碳酸盐岩热储层中,吸收热量形成地热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向洋水背斜核部进行迁移,受上覆寒武系碎屑岩盖层的保护和温泉断层的限制,形成洋水背斜西翼和北端的地热资源有利富集区,最后受分支断层阻挡而自然出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热构造 逆冲推覆 深循环 息烽温泉
下载PDF
贵州省玉屏县亚鱼乡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鹏 王甘露 +1 位作者 牟雨亮 叶智强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2年第9期116-118,共3页
随着经济发展,玉屏县很多农村地区地表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污染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因此做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文中以玉屏县亚鱼乡瓮袍村为实例,基于资料收集、水文地质勘察、... 随着经济发展,玉屏县很多农村地区地表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污染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因此做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文中以玉屏县亚鱼乡瓮袍村为实例,基于资料收集、水文地质勘察、钻井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手段,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评价等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及允许开采量及水质条件进行评价。瓮袍村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开采潜力,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地下水水质类别为良好(Ⅱ类水),且研究区地下水有充足的补给保证,可持续稳定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调查 地下水资源 钻井 允许开采量 水质评价 玉屏
下载PDF
贵州省石阡县花桥镇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智强 牟雨亮 +1 位作者 成鹏 王甘露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2年第9期128-130,共3页
以石阡县花桥镇凯峡河地下热水河和施场温泉为研究对象,进行水质全分析,δD与δ^(18)O稳定同位素检测,分析了花桥镇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研究区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2+)型,通过特征系数分析,发现花... 以石阡县花桥镇凯峡河地下热水河和施场温泉为研究对象,进行水质全分析,δD与δ^(18)O稳定同位素检测,分析了花桥镇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研究区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2+)型,通过特征系数分析,发现花桥镇地层封闭性差。通过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初步确定地热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现代大气降水,地热水热源的主要来源是大地热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阡县花桥镇 水化学特征 特征系数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伪深度域交错网格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并行优化
13
作者 金宗玮 黄金强 +2 位作者 王甘露 夏鹏 牟雨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2-792,701,共12页
基于声波方程的逆时偏移作为现阶段最主要成像手段之一,主要受限于计算机运算速度及内存占用。为减少模型网格数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减少计算存储占用量,将曲坐标变换引入到正演及逆时偏移中,推导了伪深度域一阶声波方程及其离散形式,并给... 基于声波方程的逆时偏移作为现阶段最主要成像手段之一,主要受限于计算机运算速度及内存占用。为减少模型网格数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减少计算存储占用量,将曲坐标变换引入到正演及逆时偏移中,推导了伪深度域一阶声波方程及其离散形式,并给出了对应带PML吸收边界的离散方程。进一步,通过C++AMP并行架构实现了相应正演及逆时偏移算法优化,在减少内存占用的基础上还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效率。最后,通过模型试算验证了算法及并行架构的正确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伪深度域 C++AMP并行优化 交错网格
下载PDF
贵州凤冈-湄潭地区二叠系栖霞组沉积相研究
14
作者 司海瀛 王甘露 牟雨亮 《贵州地质》 2018年第3期181-187,共7页
贵州凤冈-湄潭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出露良好、层序完整、沉积现象丰富,为研究沉积相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本文通过凤冈-湄潭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野外剖面测制、样品采集及室内测试鉴定等手段,对栖霞组岩石类型、沉积结构构造、古生物... 贵州凤冈-湄潭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出露良好、层序完整、沉积现象丰富,为研究沉积相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本文通过凤冈-湄潭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野外剖面测制、样品采集及室内测试鉴定等手段,对栖霞组岩石类型、沉积结构构造、古生物、地球化学、测井曲线等多种相标志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认为栖霞组处于局限浅海台地碳酸盐岩沉积体系,整体处于水深数米到数十米浪基面之下,水动力条件较弱,海水欠流畅,海底贫氧或缺氧,盐度多高于正常海水的盐度。部分时段水体更深,水体环境更为闭塞、贫氧,水动力条件更低。根据水体深度和水动力条件等的物质表现,又分为潮下、台内洼地和台内滩3个亚相,以及生物碎屑滩、深水泥、静水泥3个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栖霞组 二叠系 凤冈县 湄潭县 贵州
下载PDF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高—过成熟页岩气富氮特征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夏鹏 王甘露 +3 位作者 曾凡桂 牟雨亮 张昊天 刘杰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45-1355,共11页
黔北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试点地区之一,区内页岩气组分及成因尚不清楚。基于黔北地区普遍发育循环型地热系统这一典型地质特征,紧密结合区内牛蹄塘组页岩气富含氮气问题,通过页岩气组分及同位素特征、温泉及其伴生气地球化学特征,讨论... 黔北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试点地区之一,区内页岩气组分及成因尚不清楚。基于黔北地区普遍发育循环型地热系统这一典型地质特征,紧密结合区内牛蹄塘组页岩气富含氮气问题,通过页岩气组分及同位素特征、温泉及其伴生气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页岩气成因、富氮气机理及富集条件。结果表明:黔北地区牛蹄塘组富氮页岩气中氮气主要来自大气,烃类气体及二氧化碳来自有机质热裂解作用,是有机质过成熟阶段的产物;循环型地热系统是导致页岩气富含氮气的主因,造成页岩气与温泉伴生气发生组分交换,使得储层中剩余页岩气甲烷δ^(13)C值明显低于有机质热裂解成因甲烷;断层、循环型地热系统、底板岩性是影响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键因素。通过气体组分、同位素特征,结合地质环境,尝试寻找评价页岩气保存条件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完善页岩气成因理论,能为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方案部署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地区 牛蹄塘组 富氮页岩气 循环型地热系统 气体组分 同位素
原文传递
黔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油气显示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茂会 牟雨亮 +4 位作者 王甘露 陈正山 石再平 李信念 李源洪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2-754,共13页
近年来,黔北地区多个向斜内中二叠统栖霞组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屡获天然气显示。为明确该层段在黔北地区是否具有天然气勘探前景,采用野外剖面测量、钻井岩心编录及实验分析测试等方法对黔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灰岩—泥灰岩韵律层的发育... 近年来,黔北地区多个向斜内中二叠统栖霞组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屡获天然气显示。为明确该层段在黔北地区是否具有天然气勘探前景,采用野外剖面测量、钻井岩心编录及实验分析测试等方法对黔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灰岩—泥灰岩韵律层的发育分布特征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主要分布于各向斜内,全区呈“东薄西厚”趋势,厚度达100~210 m;其中栖霞组顶部的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厚度大,为40~60 m;泥灰岩层组分富含有机质,TOC平均含量为0.77%,成熟度适中,RO值分布在2.08%~2.56%之间,处于过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佳,为Ⅰ型和Ⅱ型,与已获得天然气突破的川东南地区具有相似的特征,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划分出天然气勘探Ⅰ类有利区15个,Ⅱ类有利区7个,总面积达5 392.9 km^(2),未来可在这些有利区内勘探龙马溪组页岩气时兼探栖霞组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天然气。勘探开发一旦取得成功,将成为黔北及邻区继龙马溪组页岩气之后的又一具有广阔勘探前景的新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显示 非常规天然气 勘探潜力 灰岩—泥灰岩韵律层 栖霞组 黔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