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饲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何振富 谢建鹏 +2 位作者 陈平 王斐 狄亚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8-1712,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饲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相近、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kg]相近的公牦牛90头,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头。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进行设...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饲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相近、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kg]相近的公牦牛90头,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头。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进行设计,即低(12.5%)、中(15.5%)、高(18.5%)3个蛋白质水平和低(6.5 MJ/kg)、中(7.5 MJ/kg)、高(8.5 MJ/kg)3个综合净能水平,按3×3(蛋白质水平×综合净能水平)设计9种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全混合日粮(TMR),每个试验组饲喂1种,预试期2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所测各生长性能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对总增重(TWG)和平均日增重(ADG)影响显著(P<0.05),对料重比(F/G)影响极显著(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综合净能水平两者交互对TWG、ADG和F/G影响极显著(P<0.01)。2)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Ash)表观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纤维(CF)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对Ash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综合净能水平两者交互对干物质(DM)和Ash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3)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素氮(UN)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磷(P)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对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UN、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总胆汁酸(TBA)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综合净能水平两者交互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UN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肌酐(CRE)和P含量影响显著(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大于蛋白质水平的影响;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大于综合净能水平对其的影响;饲粮中综合净能水平为8.5 MJ/kg、蛋白质水平为15.5%时,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舍饲 集中育肥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狄亚鹏 何振富 +3 位作者 陈平 王斐 赵生国 谢建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粗蛋白水平饲粮对冷季舍饲集中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kg的公牦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牦牛。设计3个粗蛋白水平分别...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粗蛋白水平饲粮对冷季舍饲集中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kg的公牦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牦牛。设计3个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5%(Ⅰ组)、15.5%(Ⅱ组)和18.5%(Ⅲ组)的全混合饲粮(TMR)。预试期3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Ⅰ组、Ⅱ组牦牛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Ⅲ组牦牛的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Ⅱ组、Ⅲ组牦牛的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牦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研究表明,中蛋白质水平饲粮在牦牛育肥过程所呈现的育肥效果较好,冷季集中育肥牦牛推荐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集中育肥 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性状相关回归分析
3
作者 陈长博 路平乐 +5 位作者 苏涛龙 狄亚鹏 高永权 杨永慧 杨雅楠 赵生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6,共6页
为了阐明不同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建立不同月龄早胜牛的体重估测模型,试验分别测定了12月龄(233头)、18月龄(514头)和24月龄(797头)共1544头早胜牛母牛的体重(Y)、体高(X_(1))、体斜长(X_(2))、胸围(X_(3))和管围... 为了阐明不同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建立不同月龄早胜牛的体重估测模型,试验分别测定了12月龄(233头)、18月龄(514头)和24月龄(797头)共1544头早胜牛母牛的体重(Y)、体高(X_(1))、体斜长(X_(2))、胸围(X_(3))和管围(X_(4))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均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0.848,0.908;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尺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尺指标对体重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均依次为胸围(0.677,0.409,0.574)、体斜长(0.188,0.394,0.378)、体高(0.134,0.255,0.048)和管围(0.057,-0.015,-0.009);12月龄早胜牛母牛体斜长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胸围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小;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高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管围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小;建立了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为Y=93.023+0.717X_(1)+0.229X_(2)+0.171X_(3)+0.285X_(4)、Y=107.257+0.652X_(1)+0.571X_(2)+0.448X_(3)、Y=-245.280+2.430X_(1)+1.519X_(2)+0.182X_(3),3个模型的R2分别为0.925,0.872,0.880,拟合度较高。说明可通过测定早胜牛母牛胸围、体斜长和体高指标,利用上述不同月龄的体重回归模型估测其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胜牛母牛 体重 体尺 相关性分析 线性回归 体重估测模型
下载PDF
超深矿井提升机盘形闸制动系统机电液仿真建模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刚 狄亚鹏 李建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8-856,共9页
为研究提升机盘形闸制动系统制动过程的动态性能,建立多绳缠绕式提升机制动系统动力学ADAMS模型,并将油压滞回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同时结合以钢丝绳连续弹性体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制动负载模型,完成对盘形闸制动系统的动... 为研究提升机盘形闸制动系统制动过程的动态性能,建立多绳缠绕式提升机制动系统动力学ADAMS模型,并将油压滞回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同时结合以钢丝绳连续弹性体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制动负载模型,完成对盘形闸制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建立盘形闸制动系统的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并在Simulink中建立相应的二级制动及恒减速制动控制策略模型。以Simulink为集成环境,采用多软件联合仿真方式建立盘形闸制动系统的机电液一体化仿真系统。运用该系统对提升机重载下放超速工况下的二级制动和恒减速制动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制动系统机电液各项运行参数合理有效,恒减速制动比二级制动的动态性能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矿井 盘形闸 联合仿真 二级制动 恒减速制动
下载PDF
牛粪堆肥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及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苏鹏伟 罗瑾 +2 位作者 狄亚鹏 刘伟 孙丽坤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1317-1323,共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牛粪堆肥不同阶段细菌群落的组成,同时探讨了堆体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及与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性,为提高堆肥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堆肥5个阶段的细菌序列数为15 226~16 489,OTUs分别为418、508、402、...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牛粪堆肥不同阶段细菌群落的组成,同时探讨了堆体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及与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性,为提高堆肥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堆肥5个阶段的细菌序列数为15 226~16 489,OTUs分别为418、508、402、528、433个;细菌alpha多样性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堆肥各阶段均是主要的类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堆肥初期的主要菌群,在堆肥的进程中,其相对丰度下降,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的相对丰度上升;从属的水平上看,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是堆肥初期的优势菌属,随堆肥进程其相对丰度下降,产氢产乙酸菌属(Petrimonas)和尿素芽孢杆菌属(Ureibacillus)成为优势菌属。冗余分析(RDA)和Mantel分析表明,TOC、C/N、含水量、TN、NH4+-N、TP驱动了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TP在堆肥后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选择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堆肥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结构 理化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