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构建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辅助决策模型
1
作者 蔡佩良 刘超武 +9 位作者 朱振刚 熊桅 狄冠麟 乔亚珍 钟新春 袁琛 窦迎婷 郑延龙 白融 贾宗月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构建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辅助决策模型,协助医生进行诊断。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就诊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病历314份,以此建立数据集。将31... 目的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构建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辅助决策模型,协助医生进行诊断。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就诊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病历314份,以此建立数据集。将314个数据样本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LightGBM和K最近邻分别构建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辨证诊断模型,以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AUC值等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利用4种人工智能模型构建中医辅助决策软件。结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LightGBM、K最近邻的精确率分别为0.94、0.95、0.89、0.90;召回率分别为0.94、0.95、0.88、0.90;f1分数分别为0.94、0.95、0.88、0.90;AUC值分别为0.99、0.99、0.99、0.99。结论支持向量机模型准确率最高,更适用于构建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辅助决策模型,中医辅助决策软件能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决策模型 中医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0
2
作者 狄冠麟 朱振刚 郑延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用药规律。方法:选择老年COPD患者常用药物处方300张,分析其用药规律,指导临床患者用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基于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分析老年...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用药规律。方法:选择老年COPD患者常用药物处方300张,分析其用药规律,指导临床患者用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基于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分析老年COPD的用药规律并完成树状图的绘制,用药规律分析时主要针对药物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药物进行合理分类。结果:300张处方涉及中药165味1805频次,使用频数>15次药物合计42味。对使用频数较高的药物进行分为四类:第一类主要以黄精、麦冬、五味子、白术、黄芪、山萸肉、紫河车为主,第二类主要以贝母、杏仁、大黄、知母、牛蒡子、枳壳、苏子、苏梗为主,第三类以白芍、羚羊角、丹皮、三七、天麻等为主,第四类以半夏、郁金、黄芩为主。结论:老年COPD久病气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基于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治疗更加重视清肺泻热、活血化瘀,用药方面能实现脾、肺、肾同治,能获得良好的预后,可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用药规律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中医外感热病理论在流行性感冒患者汤药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狄冠麟 朱振刚 郑延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00-102,共3页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速度相对较快,能借助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被污染的物品进行传播。患者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不断发展,能引起高热、全身疼痛、乏...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速度相对较快,能借助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被污染的物品进行传播。患者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不断发展,能引起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及轻度呼吸道症状等,且由流感引起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影响患者健康生活。中医外感热病理论下汤药干预是流感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起效速度快、安全性高及预后好等优点。中医外感热病是指感受外邪,主要症状为发热,可伴有各种其他证候类型的一类疾病群,该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中,并不断得到完善和补充,更加符合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基于中医外感病理论下汤药干预能解决西医治疗后发性缺点,在疾病起初阶段亦可发挥良好效果。因此,该研究以中医外感热病理论为起点,探讨基于中医外感热病理论下汤药干预在流行性感冒患者中的机制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中医外感热病理论 汤药干预 急性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哮喘作用机制及优缺点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狄冠麟 朱振刚 郑延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201-203,共3页
老年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且患者发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广泛的可逆性的气流阻塞症状。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呼气延长及胸闷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 老年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且患者发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广泛的可逆性的气流阻塞症状。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呼气延长及胸闷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是老年哮喘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等优点。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最早源于"天然相应""治末病"等理论,认为借助三伏时人体阳气最盛、气血充盈、阳气升发,导致气血浮于体表,经络通利,配合相应的穴位贴敷,能提高机体免疫,从而发挥扶正祛邪功效。但是,该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合理的贴敷时间、患者体质、贴敷次数等。因此,该研究以老年哮喘为起点,分析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临床治疗优缺点,为老年哮喘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病夏治理论 中药穴位贴敷 老年哮喘 作用机制 优缺点
下载PDF
络风内动假说在哮喘治疗中的思考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狄冠麟 袁琛 刘贵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2,共2页
络风内动学说是在久病入络的基础上对于络脉病变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挥,较多的关注到络脉病变的动态变化,对于迁延反复、阵发加重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探讨意义。基于哮喘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本文探讨络中风动在哮喘的发作与治疗中的意义,以... 络风内动学说是在久病入络的基础上对于络脉病变的进一步阐释和发挥,较多的关注到络脉病变的动态变化,对于迁延反复、阵发加重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探讨意义。基于哮喘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本文探讨络中风动在哮喘的发作与治疗中的意义,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寻求新的治疗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风内动 哮喘 治疗
下载PDF
病证结合诊疗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狄冠麟 袁琛 +1 位作者 刘桂颖 尹新中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552-554,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呈慢性、进展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诊治中存在较大难度。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以辨西医之病和中医之证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各有侧重,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个体化治疗,是实现中医诊治标准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呈慢性、进展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诊治中存在较大难度。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以辨西医之病和中医之证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各有侧重,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个体化治疗,是实现中医诊治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证结合 治疗
下载PDF
基于明清文献挖掘的哮喘中医证治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狄冠麟 刘桂颖 +1 位作者 尹新中 朱振刚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索明清时期支气管哮喘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对明清时期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中医证治文献中的哮喘药物进行分类,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明清时... [目的]探索明清时期支气管哮喘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对明清时期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中医证治文献中的哮喘药物进行分类,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明清时期治疗哮喘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甘草(6.89%)、半夏(5.15%)、杏仁(4.48%)、陈皮(3.32%)、麻黄(2.89%)、茯苓(2.89%)、人参(2.31%)、桔梗(2.26%);按归类则为化痰止咳平喘药(27.65%)、补虚药(19.65%)、解表药(12.57%)。[结论]明清时期治疗哮喘用药有着自身的规律及特点,与现代治疗哮喘的药物有所不同,但"痰饮"仍是贯穿古今的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用药规律 明清文献挖掘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狄冠麟 朱振刚 郑延龙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2期1202-1206,共5页
肺癌是临床中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很多患者一经确诊已发展至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西医综合治疗,其中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均具有重要作用,但化疗及靶向治疗药物存在不良... 肺癌是临床中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很多患者一经确诊已发展至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西医综合治疗,其中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均具有重要作用,但化疗及靶向治疗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使患者的耐受性降低,且治疗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较低。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NSCLC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效果,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NSCLC的现状及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 中药制剂
下载PDF
刘贵颖教授治疗哮喘经验撷萃 被引量:3
9
作者 狄冠麟 袁琛 +1 位作者 刘晓阳 刘贵颖 《四川中医》 2014年第8期11-12,共2页
刘贵颖教授认为"风、痰、瘀"是哮喘发作的主要病机。发作期当审证求因,以"疏风通络"为核心治则。缓解期虽无证可辨,但体内伏邪是哮喘反复发作,逐渐恶化的内在动因,应注重驱除伏邪,截断哮根。临证用药轻灵,动静结合... 刘贵颖教授认为"风、痰、瘀"是哮喘发作的主要病机。发作期当审证求因,以"疏风通络"为核心治则。缓解期虽无证可辨,但体内伏邪是哮喘反复发作,逐渐恶化的内在动因,应注重驱除伏邪,截断哮根。临证用药轻灵,动静结合,兼顾中焦,重视内病外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贵颖 哮喘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狄冠麟 朱振刚 +1 位作者 熊桅 邢江楠 《河南中医》 2022年第2期314-318,共5页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方法主要有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内治法包括分脏腑论治和分证型论治,分脏腑论治有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肾论治等;分证型论治分为外感风寒型、风热郁肺型、脾气虚弱型、肾...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方法主要有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内治法包括分脏腑论治和分证型论治,分脏腑论治有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肾论治等;分证型论治分为外感风寒型、风热郁肺型、脾气虚弱型、肾气亏虚型等。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滴鼻法、针刺疗法(包括毫针刺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艾灸疗法、穴位贴敷法、刮痧及推拿疗法等。中医药治疗能提升AR患者机体的免疫力,降低过敏频率,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1)个体化治疗缺乏客观评价标准,制定相关标准较为困难;(2)中草药治疗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实验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3)对中医内治法、外治法的治疗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重研究:(1)从整体出发,结合中医整体辨证、辨病,找到共通之处制定相应的治疗标准;(2)针对有效中药成分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3)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探寻治疗机制,寻求新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更安全、更稳定、更有效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中医内治法 中医外治法 从肺论治 从脾论治 从肾论治 滴鼻法 针刺穴位疗法 艾灸疗法 穴位贴敷法 刮痧疗法 推拿疗法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狄冠麟 刘桂颖 +2 位作者 尹新中 朱振刚 芦珊 《中医外治杂志》 2015年第3期56-58,共3页
临床常见的慢性肺系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本类疾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易反复、难以根治,不仅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打击,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关键词 慢性肺系疾病 中药穴位贴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狄冠麟 尹新中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5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 人禽流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咳喘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狄冠麟 钟新春 《光明中医》 2015年第4期764-766,共3页
目的观察咳喘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咳嗽、咳痰、喘促及肺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别入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咳喘方及西药治疗,观察各组内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治疗... 目的观察咳喘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咳嗽、咳痰、喘促及肺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别入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咳喘方及西药治疗,观察各组内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促及肺功能的变化,评价咳喘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咳嗽、咳痰、喘促及肺功能的临床疗效。结果咳喘方能明显减轻患者急性发作时的气道阻塞情况,缓解气喘发作,降低病情严重度,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结论咳喘方可以有效的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喘促等症状,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中医症状积分 肺功能
下载PDF
疏风通络法联合信必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延龙 朱振刚 +2 位作者 狄冠麟 刘超武 钟新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疏风通络法联合信必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EOS)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咳、平喘、抗感... 目的探讨疏风通络法联合信必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EOS)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吸入信必可都保,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疏风通络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及外周血EOS计数和FeNO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PEF、FEV1/FVC均明显增加,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Rrs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EOS计数和FeNO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风通络法联合信必可都保可更明显地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咳嗽、胸闷等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气道炎症程度,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通络法 信必可都保 支气管哮喘 嗜酸粒细胞 肺功能
下载PDF
卵清蛋白致敏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贵颖 张慧琪 +7 位作者 朱振刚 刘旻 刘超武 常力 狄冠麟 田常宏 窦迎婷 刘文彬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7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建立卵清蛋白特异性致敏诱导的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方法 2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第1天致敏: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1ml腹腔注射致敏,而模型组给予1mL造模液(含V级卵清蛋白100mg,氢氧化铝100 mg和灭... 目的建立卵清蛋白特异性致敏诱导的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方法 2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第1天致敏: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1ml腹腔注射致敏,而模型组给予1mL造模液(含V级卵清蛋白100mg,氢氧化铝100 mg和灭活百日咳杆菌6×109个)腹腔注射致敏;第15天开始激发:将两组大鼠分别置于相同大小的雾化箱内,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6 ml雾化激发,模型组给予5%的V级卵清蛋白溶液6 ml雾化激发,每天激发一次,每次激发30 min,连续激发10天后处死大鼠,并采集相应标本。结果空白组大鼠激发后没有特殊异常表现,而模型组大鼠每次激发后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加深、加快,点头呼吸,咳嗽,闻及哮鸣音,呈哮喘样、口周发绀、反应迟钝等表现;空白组大鼠肺泡灌洗液和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正常,而模型组大鼠出现相应增加;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肺组织和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较少,而模型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应地增多。结论卵清蛋白特异性致敏能成功构建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卵清蛋白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疏风通络方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跨膜迁移相关因子VCAM-1/PI3K/Rac-1/NOX2/NOX4/SHP-2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贵颖 张慧琪 +9 位作者 尹新中 朱振刚 刘旻 乔亚珍 窦迎婷 刘文彬 刘超武 狄冠麟 常力 田常宏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疏风通络方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跨膜迁移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DPI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共7组,每组大鼠10只。第1天致敏: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腹... [目的]探讨疏风通络方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跨膜迁移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DPI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共7组,每组大鼠10只。第1天致敏: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腹腔注射致敏,而其他6组给予1 mL造模液(含V级卵清蛋白100 mg,氢氧化铝100 mg和灭活百日咳杆菌6×109个)腹腔注射致敏;第15天开始激发:将各组大鼠分别置于相同大小的雾化箱内,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6 mL雾化激发,其他6组给予5%的V级卵清蛋白溶液6 mL雾化激发,每次激发前2 h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灌胃,而其他6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各组每天激发1次,每次激发30 min,连续激发10 d后处死大鼠,并采集相应标本,并进一步检测影响嗜酸细胞跨膜迁移的相关指标。[结果]模型组肺组织嗜酸细胞跨膜迁移相关调节因子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Rac-1、NADPH氧化酶2(NOX2)、NADPH氧化酶4(NOX4)、酪氨酸磷酸酶(SHP-2)出现高表达,高于正常组(P<0.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抑制上述因子表达的效果最好(P<0.001),中药高剂量组的抑制效果略差于地塞米松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二联苯碘(DPI)组、中药低、中剂量组抑制效果一般。[结论]疏风通络方对哮喘大鼠嗜酸细胞跨膜迁移有一定的阻抑作用,这可能是其平喘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嗜酸细胞 跨膜迁移 疏风通络方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穴位敷贴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IL-33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窦迎婷 朱振刚 狄冠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法联合西医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敷贴组30例,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西药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评价两... 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法联合西医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敷贴组30例,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西药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感染次数、肺功能、哮喘症状控制水平(ACT)、哮喘生存质量(AQLQ)、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IL-33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33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穴位贴敷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感染次数较去年有明显降低;西药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穴位敷贴组ACT三个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组组内比较,除AQLQ-心理(P=0.126>0.05)、AQLQ-刺激原(P=0.169>0.05)、AQLQ-自我关心(P=0.130>0.05)外,其余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敷贴组除流涕、鼻痒症状外,喷嚏、鼻塞均有改善,且与单纯西药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治疗后两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情况得到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可下调血清IL-3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穴位敷贴 白细胞介素-33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清肺化痰胶囊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兰萍 尹新中 +2 位作者 刘贵颖 张慧琪 狄冠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67-1868,共2页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胶囊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氧疗,平喘药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肺化痰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无变化...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胶囊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氧疗,平喘药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肺化痰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无变化。结论:清肺化痰胶囊能明显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清肺化痰胶囊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清肺化痰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上皮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新中 刘桂颖 +2 位作者 朱振刚 狄冠麟 陈磊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通过用清肺化痰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探讨其对大鼠气道上皮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中药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清肺化痰组、氨溴索组、痰热清... [目的]通过用清肺化痰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探讨其对大鼠气道上皮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中药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清肺化痰组、氨溴索组、痰热清组、红霉素组。造模并干预后,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观察并测定各组AQP-5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各组肺组织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结果]肺细支气管上皮细胞AQP-5蛋白面积百分比、积分光密度、肺组织匀浆NE水平模型组明显低于清肺化痰组、沐舒坦组、红霉素组、痰热清组和空白组(P<0.05);清肺化痰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痰胶囊能降低NE的含量,调节AQP-5的表达,调节黏蛋白分泌,从而改善黏液高分泌状态,起到缓解COPD临床症状、促进排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化痰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大鼠 水通道蛋白
下载PDF
逆流挽舟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理论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珀 尹新中 狄冠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446-447,共2页
根据古代文献中对逆流挽舟法的描述以及现代临床研究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成果,本文着重阐述了该病的的发病机理和治则及案例,认为要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寻找咳证的深层次原因,详实理解经典以指导临床是一种方法。以中医逆流挽舟... 根据古代文献中对逆流挽舟法的描述以及现代临床研究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成果,本文着重阐述了该病的的发病机理和治则及案例,认为要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寻找咳证的深层次原因,详实理解经典以指导临床是一种方法。以中医逆流挽舟法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ed asthma,CVA)病机进行异病同治,能够发扬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治疗优势,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挽舟法 咳嗽变异性哮喘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